「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諸葛亮《出師表》
法律是更公正,就算再有權有勢的人,只要犯了法律也會被制裁古今中外皆是如此,法律會公正的對待每一個人,中國的皇宮大族犯罪與庶民同罪,以國外的皇室犯錯之後,也會受到相應的制裁。
法國的法國的大仲馬,曾經寫了一本關於鐵面人的小說,這本小說還被翻拍成電視劇,據說小說的主人公鐵面人真實的存在,他是法國非常傳奇的人物。這位鐵面人曾經被關押直到去世,然而在監獄34年期間,他一直帶著鐵面。
關於鐵面人的身份,大家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是法國的王室說由於他的身份特殊,需要長年累月的戴著面具 因此戴鐵頭套囚禁三十四年,讓中外的人非常好奇他的身份,直到這位鐵面人病逝於巴士底監獄後,他的身份仍然是個謎。
根據相關記載顯示,法國路易十四的典獄大臣,曾經於1669年給巴氏底監獄的貝貝尼涅寫了一封信,信中表示將有一位囚犯於下個月被送到監獄,並且希望他能夠為其安排一個非常牢固守衛森嚴的房間。此外,這個犯人戴的頭套不能夠被摘下來,而他的所有生活起居都需要由典獄長來為其安排。如若這位犯人想要與其他人交流,就將其秘密處決掉。
貝尼涅雖然是巴士底獄的獄長,見多識廣,但是看到這個這封信之後,也十分的驚訝犯人的身份。當然,貝尼涅也意識到這位犯人身份及其特殊,於是立刻為其準備了一個牢房。
其實,巴士底監來就是為關押一些大臣或正重要犯人,由此可見這位鐵面人的身可能是法國的王室。此外,這位司法大臣告訴典獄長,鐵面人是一個無惡不赦的犯人,犯的錯很嚴重,可是典獄長卻發現,自從他來到監獄之後,不會給任何人惹麻煩,反而很安靜。此外,在法國眾多的文件中也都有這位犯人的籤字,可見其身份極其重要,因此周圍官員才需要對其小心謹慎。
除此之外,很多人都曾經在書中描述過這位犯人,例如伏爾泰就曾經在自己的書中提過,1687年法國聖馬格麗特島上迎來一位舉止典雅的面罩犯人,這位犯人的面具從來沒有被取下過。歷史中,真實的鐵面人也在此後被轉移到了聖馬格麗特島島上。
據悉,這個小島是世界十大流放島嶼之一,有很多有很多犯人都被秘密在此地進行關押。在眾多犯人中,鐵面人最為出名,他在此地居住期僅有凳子和椅子,非常的簡單,每天早上他只能夠來到牢房中散散步。在此期間,他只能接觸監獄長,並沒有人能夠和他交流。
沒過多久之後,這位鐵面人又一次被轉移到巴士底,在轉移他的過程中,周圍的店鋪等都被關閉,可見對於這位犯人的身份非常的要緊。
當然,在監獄期間,這位犯人也獲得了很好的待遇,他雖然不能與大家交流,但是他居住的環境很好,並且有可口的飯菜,還有他喜歡彈奏的樂器及專門的醫生為他定期檢查身體。最終,這位犯人在30在被囚禁34年之後去世。當他去世之後,關於他的一切一切生平事跡都已被銷毀,仿佛他從未出現過一樣。
時至1787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當時無數的市民衝向巴士底監獄,此時人們發現監獄中有一個鐵面人的編號,除此之外再沒有關於鐵面人的介紹。隨後有人猜測,鐵面人的身份是路易十四的孿生兄弟。
還有人說他是路易十四的父親,種種猜測都沒有實際的證據。直到現在人們還不知道鐵面人到底是誰,但能看出法國皇室對於鐵面人的重視,即便他被關在監獄中,也受到了諸多優待。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這句話常被用來說明法律的公正,無論是誰,只要犯罪就會被法律制裁,因為法律是公平公正的,才告誡我們一定要以法律為準則。正如這位神秘人一樣,也許他曾經位高權重所以才受到諸多優待,但也無法掩蓋也無法改變他的犯罪事實,因此他也需要來到監獄中受到接受懲罰。
參考資料:
諸葛亮《出師表》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