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通過率的原因,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簡稱:法考)有「天下第一考」之稱。
然而
就是這個令常人望而卻步的考試
一位全盲青年憑著
一腔孤勇和滿腔熱血
成為天津史上首位
通過這一考試的視障人士
他叫王惠
中等個頭、體態微胖
為當事人釋法說理時
條理清晰、快而不亂
除了左耳戴著需要「讀屏」的耳機
和方框眼鏡背後那雙低垂的眼睛
你不會覺得王惠
與其他律師有什麼不同
......
被忽視、被誤解?
自學法律維權!
王慧的右眼天生失明
僅有的左眼也視物模糊
繁重的課業
令左眼視力急劇下降
即使帶著2000度的厚鏡片
坐在第一排也無法看清黑板
2003年,王慧考入蘭州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院國際政治專業
誰知,大學三年級
他的視力突然惡化
被診斷為青光眼晚期
原本不佳的視力
只剩下微弱的光感
2011年,王慧左眼視網膜脫落
被宣告徹底失明
大學畢業後,王慧在求職時四處碰壁,「很多工作盲人並不是不能做,而是受到教育水平的限制。」
他決定藉助科技手段,在「黑暗」中撬開一道口子,幫助視障人士擺脫獲取信息上的障礙,走出「盲區」。
於是,王惠成為了一名信息無障礙工程師,和合作夥伴研發各種便於盲人使用的「讀屏」軟體。
他還積極與各個軟硬體開發的科技公司,溝通視障群體的信息無障礙需求。
但在研發的過程中,一些公司表現出對視障人士的誤解:
「盲人撥打電話都費勁,能用我們公司研發出的產品?」
「我看算了,不想耽誤這個時間,估計沒有市場。」
......
王慧和夥伴有時不得不考慮訴諸法律進行維權,「但我們都對法律知識一知半解,有心無力。」王慧無奈。
像是一場和黑暗的較勁,黑暗製造不便,他就化解它。
2018年,王慧開始自學相關知識備戰「法考」,他要拿起法律武器,為自己和團隊維權。
「法考」一戰失利?
再戰!
會不會因為自己是盲人就被拒絕在考場之外?這是王惠報考時最擔心的問題。
事實證明,王慧的擔心是多餘的。
在得知王惠的情況後,天津市司法局就給他打電話,告訴他已經了解、核實了他的情況,讓他安心備考,會為他提供相應的考試條件。
備考時,由於沒有適合盲人的學習資料。王慧完全靠在網上看相關的視頻講座和自己刷題。
2018年,市司法局為王慧設置了專門的考場和監考人員,以便他通過讀屏完成考試。遺憾的是,王慧在當年只通過了「法考」的客觀題。
放棄還是繼續?王惠心中猶豫過,但回想起報名時,和市司法局工作人員溝通的一個細節,他決定再戰。
「當時,他們沒有質疑我有沒有參加考試的能力,只是問我需要怎樣的幫助,還說了很多鼓勵我的話,」王慧說,為了不辜負這麼多關心自己的人,他一定要通過「法考」。
為什麼主觀題沒有通過?王惠靜心思考,打字太快,拼音輸入法的重音字詞太多,導致他的卷面有很多錯別字,令閱卷人難以理解。
如何減少錯別字成為王惠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他花了三四個月學習重碼較少的五筆輸入法。
另外,有「法考」社會輔導機構,得知王慧的故事也願意為他提供輔導教材的電子版。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2019年,王慧「二戰」告捷,並在今年7月成功應聘進入天津四方君匯律師事務所,成為一名實習律師。
建立「視障人士免費法律諮詢」微信群,是王慧成為律師後做的第一件事。
一次,盲人青年李某某在過馬路上被車撞到受傷。但由於雙方就賠償金額沒能達成一致,李某某打算起訴,便在微信群裡向王某諮詢。
了解情況後,王慧主動為他寫了起訴書。為了表達感謝,李某某還給王慧發來紅包,但被他謝絕。
「我能感同身受他們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的感受,只要他們有需要,必須幫他們一把。」王慧說。
幫助視障人士走出生活中的「盲區」
盡力消除健全人心中的「盲區」
這位懂法律懂人心的盲人律師
讓法治照亮了暗淡的世界
眼睛感受不到光芒?
讓光照進心裡!
成為法律工作者後,王慧還把自己擅長的信息技術,融入到工作中。
他發現律師智能作業系統中的一些無障礙功能存在問題,就和開發這個系統的公司取得聯繫,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修復。
《民法典》公布後,王慧還積極製作相關的視頻課件,提供給律師事務所的律師,方便他們進企業、進社區進行《民法典》的宣講。
讓無障礙之路得到拓展,讓「盲區」的邊界在收縮,是王惠心中的堅持。
「雖然看不到光,但要讓他們感到有一束光照進心裡。」王慧真誠地說。
工作之餘,王慧和南開區向陽路社區的工作人員以及天津城建大學的志願者團隊合作,利用街道的「社區之家」,開辦了「心之光無障礙智能體驗中心」。
起初,他們在這裡為視障人士講解科技產品的使用方法;從去年開始,王慧擔當主講,又為社區裡的老年人開辦了智慧型手機使用培訓課堂。
「視障群眾的生活不應只有灰暗,只需要一些合理的便利,就能讓他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讓盲人融入日常生活
讓邊緣群體不再邊緣
讓法治光芒照進「黑暗」
為了這個目標
王慧和他身邊的人一直在奮力前行
記者:宋尤然
通訊員:韓廣宇
原標題:《感動!願做一道光,照亮別人前方的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