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平3月18日電 (陳沁林 潘婉玲 張忠勝)他把刑警工作當事業,在這平凡而驚險的崗位上一幹就是8年,破獲的刑事案件上千起,收到群眾贈送的錦旗20多面,個人榮立建甌市公安局三等功一次。當年的同事大部分都離開了刑事警察崗位,而他,仍然一如往昔、無怨無悔的默默奉獻在打擊刑事犯罪的第一線。他,就是建甌市公安局刑警大隊反盜搶中隊副中隊長張煒。
天生我才當刑警
張煒的同事告訴筆者,煒探天生就是當刑偵的料,他對刑偵職業有一股難以割捨的情懷,8年了,在這平凡而驚險的刑偵崗位上他仿佛一個刀尖上的舞者,在與不法分子的博弈中展示著刑警職業的崇高和艱辛。曾經也有機會調到其它更輕鬆的部門工作,他卻捨不得走。因為張煒認為,雖然刑偵工作又苦、又累、工作量大,但很有意義,在破案的過程中自己得到的是無以言說的快樂和滿足。
2007年,張煒考進建甌公安分配到刑偵大隊,為使自己早日成為合格的公安刑警,他對工作達到了痴迷的程度。「別人休息我學習,別人下班我加班」,他像擠海綿般擠時間苦鑽業務。同事已破獲的案卷他找來認真研讀;不同類人的筆錄他仔細琢磨;他還收集了大量疑難案例,反覆琢磨,不懂之處就請教,從撲朔迷離的複雜案情中獨闢蹊徑,捕捉關鍵的線索,尋找犯罪的破綻,破解一道道難題;他還積極參與不同類型的案卷研判,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好記性不如好筆頭」,在多年的刑偵生涯中,張煒還養成每天作筆記的好習慣,八年來他寫滿34本厚厚的筆記。他開玩笑地說自己有了強迫症後,要求自己每天對辦完的案件必須翻閱,在梳理中發現還有哪些問題及時給予補救,在重新溫習案卷中又一次提升自己業務水平。
刑偵的文案工作與案卷整理要求非常嚴謹,一句話、一個字均會影響整個案件的偵查與走向。為保證自己偵辦的案件能順利報捕起訴,張煒總是一字一句推敲琢磨。
張煒常常利用自己休息時間,到城區案件高發地段去巡查,一蹲就是兩三個小時,以他犀利的「火眼金睛」觀察抓獲不少名盜竊電動車、摩託車的犯罪分子。
經過歲月的歷練,張煒練就一雙「看臉讀心、聞聲識人」的「老偵探」眼睛,成為刑偵大隊中的一名虎將。因成績突出,2014年張煒被提拔為刑警大隊反盜搶中隊副中隊長。
大案小案衝在前危險面前不退縮
張煒身上有股血性和韌勁,無論大案小案他總是衝鋒在前,危險面前不退縮。2015年1月,張煒接到線索:有一夥廣東籍的犯罪團夥攜帶大量毒品在建甌某賓館正在交易,因沒有前期偵查線索支持,張煒向上級匯報後,當即帶領一位同事趕赴該賓館進行初步排查。與賓館前臺服務員核對信息後,確認是廣東籍人員住宿在此。然而,由於服務員在核對信息過程中的疏忽,排查引起房間內販毒分子的察覺。情況十分緊急,張煒當機立斷讓另一位民警向領導匯報情況,自己隻身一人衝上該團夥住宿的二樓進行先期的控制。張煒路過房門口時,聽到房間內傳出雜亂慌張的聲音,於是,他佯裝掛電話站在該房間附近守住。這時,房門開了,販毒嫌疑人走出房門欲逃離現場,張煒毅然不顧個人安危,在不確定對方人數和是否持有武器的情況下,迅速衝上前,將逃出房間的一名犯罪嫌疑人撲倒在地,同時,對已到房間門口的另一名販毒人員大吼一聲:我是警察,退回房間去!面對從天而降勇猛的警察,販毒分子被震懾住了,慌忙退回了房間,張煒堵住房門,不讓其他犯罪嫌疑人逃離,堅持到增援人員趕到。在該房間內搜出1公斤一袋疑似K粉的物品,還從犯罪嫌疑人身上搜出一小袋疑似冰毒的物品,犯毒團夥6人被一網打盡。
2012年底,一起涉案金額高達6500萬元的合同詐騙案擺在張煒的面前,該案調查的相關人員達100多人,嫌疑人帳目、相關取證待查的資料多達幾千頁紙,其中還涉及到財務轉帳、銀行流水進帳等相關會計知識。在查處過程中,各方面幹擾接踵而來,有說情的、也有打電話威脅的。面對壓力,張煒認為「刑警不破案,白吃人民大米飯。」在他的字典裡沒有『退縮』二字,不管是與怎樣的犯罪分子較量,都必須取勝,這是對頭頂的警徽負責,更是對人民負責。」
為查清案件事實,最大可能的挽回受害人的經濟損失,張煒連續一個多月看書、查找相關資料,全力惡補自己財務方面的知識,每天工作都在18個小時以上。在分析了大量的銀行帳戶與相關人員情況後,理順了涉案資金的具體走向,成功凍結犯罪嫌疑人藏匿的贓款900餘萬元。
為抓捕在逃犯罪嫌疑人,張煒與同事星夜兼程,不辭辛勞多次奔赴北京、福州、廈門等地調查取證,並在犯罪嫌疑人可能藏匿的地點蹲點守候。2013年1月,民警蹲守半個月均未見身影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化名)終於在福州一小區出現了,狡猾的王某以他人身份證在小區租了房子,同時將自己面部進行微型整容,外出時戴上眼鏡和假髮,迷惑跟蹤的警察,為自己逃離創造時機;在逃的另一犯罪嫌疑人李某(化名),則長年隱藏在閩侯縣某鄉鎮自然村後山的一家養豬場內,逃避警察跟蹤。為確認嫌疑人,張煒與同事再次調取嫌疑人的相關信息,一條條去排查取證,確認其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經過長達兩年時間的晝夜鏖戰、輾轉千裡、幾經周折,在各地警方的配合下,2014年底,犯罪嫌疑人王某、李某先後被成功抓獲,這起影響面廣、數額巨大的合同詐騙案終於告破。張煒告訴筆者,在押著犯罪嫌疑人從福州返回的那一刻,心情特別平靜和放鬆,上車前,他深呼了一口氣對自己說,任務總算完成了。
胸懷俠骨柔情的破案尖兵
張煒不僅是一位不徇私情的「黑臉包公」,也是一位胸懷俠骨柔情的破案尖兵。在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嚴厲查處,最大程度挽回受害人損失的同時,要求自己力爭讓犯罪嫌疑人真正認識錯誤,改過自新。09年,建甌某鄉鎮一小夥子因盜竊摩託車和電動車被抓獲,在審訊中張煒了解到,這個小夥子從小父母離異,是跟著奶奶長大。小夥子20歲那年成家後,生育兩個孩子,為養家餬口,小夥子給人運裝修砂石料為生。這一年,政府在城市規劃中對砂石料運進城有新規,小夥子失去了工作。沒有經濟來源的他走上盜竊摩託車和電動車之路。了解到小夥子作案動機後,張煒一方面通過該鎮派出所聯繫當地村委,向這一貧困家庭伸出援助之手。另一方面,積極引導教育這位青年要好好改造,爭取早日返家,還告訴他村裡會幫助他家人,讓他放心。同時,張煒自己還掏錢買上營養品和小孩吃的零食,專程到該小夥子家看望其奶奶和小孩。小夥子從看守所出來後,張煒還介紹其到一家公司工作。領到第一個月工資時,小夥子執意要請張煒吃飯,張煒婉言謝絕了,他對小夥子說,只要你能改造好,我比吃啥都高興!
妻子分娩時刻,他卻堅守工作崗位
刑警也是普通人,同樣渴望生活的七彩陽光。人生的天平上,一端是使命,另一端是親情。但是,職業的重擔會讓這天平失衡:年輕刑警戀愛時經常遲到和爽約,老刑警和朋友聚會時經常中途退場。他們難在老人膝前盡孝,卻讓父母有寢食難安的牽掛。和老婆逛街往往中途「失蹤」。對孩子許願大半都成了空話。
說到妻子分娩時刻,自己卻只能堅守在工作崗位時,張煒言語哽咽,眼眶紅了。2013年春天,張煒妻子提前分娩,張煒剛把妻子送往醫院產房,就接到刑警大隊緊急電話,還來不及跟妻子說,就悄悄走到一旁告訴爸媽說:「有任務,我要先走。」孩子出生了,還在工作崗位上的張煒接到母子順產平安的電話情緒特別激動,以至在向領導和同事發信息時還鬧了笑話:感謝各位領導和同事的關心,2013年3月,本人喜獲麒麟兒,母子均安順產,重6.4千克(實際嬰兒體重是6.4斤)。接到張煒信息的同事掛電話詢問張煒:6.4千克=12.8斤,你老婆是怎麼將孩子生出來的,還順產?張煒說,每當想起妻子分娩自己不在其身邊這件事,都心懷愧疚。然而,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既然選擇了人民警察這一職業,就要盡全力去處理家庭與工作的關係,就要選擇奉獻。
從警8年了,張煒說:「我每一步的成長都是與我的領導、同事的幫助分不開,與我的家人默默支持與奉獻分不開,我不一定要獲得哪個職務和光環,只要求自己還在刑警這個崗位上一天,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這樣才不辱人民警察這份使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