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劇選段《重臺別》

2021-02-08 廣東潮劇園

(內聲)娘娘行起。 陳杏元:(唱)前路無盡恨無涯,多少悲淚溼香腮。車到荒原舉目望,黃沙滾滾鎖樓臺。 (白)鄒年伯 鄒伯符:娘娘 陳杏元:前面有座亭臺,不知是何所在? 鄒伯符:稟娘娘,此臺名叫重臺 陳杏元:重臺? 鄒伯符:是,歷代之人,遠行關外,每上重臺,望望家鄉 陳杏元:望鄉麼? 鄒伯符:正是。 陳杏元:想我一路而來,身旁耳目眾多,未曾與梅郎談敘一番。鄒年伯 鄒伯符:娘娘iA 陳杏元:我想與梅兄,同上重臺,望望家鄉,吩咐隨員、周圍護衛,不得上來。 鄒伯符:遵命 陳杏元:梅兄,與我同上重臺。(唱)悽切切,意彷徨,誰知我心緒紛亂有萬端。千裡程途山和水,今上重臺望鄉關。(白)梅兄,不知家鄉在何處? 梅良玉:在東南方 陳杏元:東南方麼? 梅良玉:正是 陳杏元:咳,爹娘啊。(唱)遙對故鄉多拜上,願雙親四季安寧福壽長,孩兒此去千山外,未知何日來望爹娘。 梅良玉:杏妹 陳杏元:梅郎 梅良玉:(唱)想前日,梅開二度遂心意,梅杏結為連理枝。欲待圖報切齒恨,誰知平地風波起。一矢射中雙飛鳥,奸佞奏朝起禍機。今日重臺分別後,未知相會在何期。  陳杏元:(唱)杏妹上前拭兄淚,你切莫悲傷且住了啼。雖則是雙雙未飲合歡酒,生生死死永相依。如今訣別沙陀去,人分離來心不離。望你早年身榮貴,折攀丹桂第一枝。娶一房才貌雙全的賢小姐,夫妻偕老到百年。一年一度清明日,你朝北哭一聲——杏元,我的妻噲。 梅良玉:(唱)杏妹休說斷頭話,我今生決不再結縭。有心陪你出關去,怎奈我難到北地相護持。二來大仇未得報,縱此去,空負胡笳淚淋漓。不怨天,不怨地,怨來怨去怨盧紀 陳杏元:(唱)恨只恨,賊盧紀,陷害忠良把君欺,落得俺,淚添九曲黃河溢,到如今,恨壓三峰西嶽低。梅郎啊,你好比蛟龍困在淺灘上,春雷一聲自有期。 梅良玉:杏妹 陳杏元:梅郎,(唱)別君去路迢迢,夫妻離散在今朝。一枝金釵萬般情意,天南地北心一條。見釵好似見杏元,長伴君心慰寂寥。千般望,萬般望,報仇重仇你來挑。 梅良玉:杏妹放心,(唱)手捧金釵情意重,感君相贈思義高。從今與我相隨伴,生不離來死不拋,冤有頭債有主,不報此仇非英豪。 陳杏元:梅郎 梅良玉:杏妹 陳杏元:(唱)我與你夫妻南北千裡遙,願你蟾宮著錦貂。阻隔姻緣銀河界,雙雙難得渡鵲橋。 梅良玉:(唱)你此去馬背駝峰路途遙,永辭中土服胡貂,山河阻隔情難敘,只望雙雙渡鵲橋。 (內聲)時間不早,請娘娘啟程。 陳杏元:(唱)斑馬鳴,人喧鬧,怕見玉門關山月,南北分飛永離拋。 陳杏元:梅郎啊 梅良玉:杏妹,還有何話吩咐 陳杏元:(唱)我若死後,定要座北朝南葬,孤魂定要轉回南朝。我與你,今生難作比翼鳥,他世願為鸞鳳儔 梅良玉:(唱)一曲陽關君將去,離恨比天高。我死後,葬何方,座南朝北望杏妹,同化厲鬼誅強豪。 (內聲)時間不早,請娘娘速下重臺。 (合)哦,下重臺。 (合唱)今朝分別在重臺,再要相敘夢裡來,分別在重臺,相敘夢裡來。

相關焦點

  • 【潮劇唱腔欣賞】【視頻 】潮劇《十八相送》選段 {人逢喜事心花開} 林燕雲、張怡凰演唱【附帶曲譜】
    《十八相送》選段 {人逢喜事心花開} 林燕雲、張怡凰演唱 {人逢喜事心花開} 曲譜(共4頁)(英臺)唱:與兄同窗三長載,朝夕相伴兩無猜,如今惜別心眷眷,不知何時重會來。(山伯)唱:相依相送情無限,賢弟還宜且寬懷,愚兄永記同窗誼,有朝定訪…訪祝英臺。(英臺)唱:出了城過了關,只見樵夫砍柴在山間。(山伯)唱:起早摸黑多辛苦,打柴度日也艱難。 (英臺)唱:他為何人把柴打,你為哪個送下山。(山伯)唱:他為妻兒把柴打,我為…我為賢弟送下山。
  • 潮劇選段《杯茶炷香奠芳魂》《夫妻團聚在人間》《江姐》詹少君唱腔欣賞
    潮劇選段《杯茶炷香奠芳魂》《夫妻團聚在人間》演唱:詹少君 蔡財旺《江姐》選段 滿懷熱血蕩激情
  • 潮劇《新婚別》
    親愛的膠己人,謝謝關注「潮劇戲曲」,潮劇,因形成發源於廣東潮汕地區而得名,俗稱「潮調」、「潮音戲」!
  • 膾炙人口的潮劇【春香傳】三歌《愛歌》《別歌》《獄中歌》演唱:劉小麗、陳學希、鄭健英
    精彩導讀:                  潮劇《春香傳》劇情簡介這是流傳於朝鮮的愛情故事。李夢龍在廣寒樓前與春香女一見鍾情,訂下百年之約,受到李夢龍之父親的遣責。出版發行個人專輯二套VCD《小麗十八》、《名家金曲9—劉小麗潮曲專輯》,出版發行個人唱腔專輯四套,CD《中華潮劇名家—劉小麗唱腔專輯1至4》。1990年榮獲泰國陸軍眷屬慈善基金會、泰華報人公益基金會「優秀藝員獎」。
  • 潮汕民間藝術--潮劇
    1956年,梅蘭芳和歐陽予傅倩率中國京劇團到日本訪問,在日本天理大學的明刊本《班曲荔鏡戲文》,一個是藏於東京大學東洋大學研究所的《重補摘錦潮劇金花女大全》(附刻《蘇六娘》)。藏於天理大學的明刊本《班曲荔鏡戲文》與英國牛津大學所藏的《班曲荔鏡戲文》是同一刻本。但該本保存完好,末頁是明世宗朱厚燠年號,嘉靖丙寅年即公元1566年。
  • 深圳第八屆潮人文化節開幕 「老中青」潮劇名家同臺獻藝
    在活動現場,「老中青」三代潮劇名家同臺獻藝,為潮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助力。由潮樂名家黃冠英,潮語歌星宋亦樂、方少珊,潮劇名家鄭健英、陳邦沐、陳學希等老一輩非遺傳承人及中青年潮劇名家登臺演奏;除了老中青三代同臺獻藝,表演潮樂、潮曲、潮劇經典選段外,潮劇名家還吸收相鄰劇種的特色,進行同段融唱,形式經典而創新;其中,具有強烈節奏感的英歌舞表演,更是給觀眾帶來深刻的感官體驗。  潮劇是潮州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也是聯絡世界各地潮州人間情誼的重要紐帶。
  • 【一流樂隊】潮劇純伴奏《掃窗會之舉目雲山》司鼓:周松發、領奏:黃壯茂、演奏:廣東潮劇院一團樂隊
    這折戲保存了潮劇比較古老的唱腔曲牌,做工嚴謹細緻,是潮劇青衣行當中唱做難度較大的重頭戲。《掃窗會》是著名潮劇表演藝術家姚璇秋的成名戲。        書生高文舉於窮途潦倒中得到王員外的資助,又將女兒王金真許之為妻。高上京赴試中了狀元,被奸相溫閣強迫入贅。王金真千裡尋夫至京,落入溫氏圈套。後得溫府老僕相幫,深夜到高文舉書房掃窗,夫妻遂得相會。
  • 潮汕文化的瑰寶——潮劇
    向達介紹牛津的《荔枝鏡》藏本之後,二十年過去了。1956年,梅蘭芳和歐陽予倩率中國京劇團到日本訪問,在日本天理大學見到了另一明刊本《班曲荔鏡戲文》,以及另一個藏於東京大學東洋大學研究所的《重補摘錦潮劇金花女大全》(附刻《蘇六娘》)。藏於天理大學的明刊本《班曲荔鏡戲文》,與英國牛津大學所藏的《班曲荔鏡戲文》是同一刻本。但該本保存完好,末頁是書坊告白的文字和及「嘉靖丙寅年」字樣。
  • 電影潮劇《春香傳》及經典三歌「愛歌「 」別歌「 」獄中歌」 大集合!
    《春香傳》中的《愛歌》、《別歌》和《獄中歌》,膾炙人口,流傳甚廣,是潮劇的經典唱段之一。潮劇《春香傳》的「三歌」好比唐詩中的「白詩」,正如有井水的地方就有白詩一樣,有潮人的地方就能聽到《愛歌》、《別歌》和《獄中歌》。甚至連牙牙學語的兩歲幼童也會唱:「春香噹噹當,夢龍咚咚咚」。 作為在朝鮮民間流傳了幾百年的故事,《春香傳》在朝鮮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正如《梁祝》之於中國人。十八世紀,朝鮮小說《春香傳》的完成,對《春香傳》的傳播更加影響深遠。
  • 林欣:飾演潮劇楊子榮,實現金獎夢想
    演這個角色之前,林欣在潮劇舞臺一直飾演的是楊宗保、陸遊、周瑜、呂布之類的小生。潮劇基於劇種的特色,大部分的武戲都是文做,所以潮劇即使是武小生也是略帶幾分文氣,而楊子榮的角色按照行當是劃入武生範圍,因此飾演這個角色對於林欣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 全本《潮劇唱片大觀》音頻(四)
    15、地區團77年《蝶戀花選段》1序幕心潮激15、地區團77年《蝶戀花選段》2萬點星星成一團15、地區團77年《蝶戀花選段》3巧手金針穿夜霧15、地區團77年《蝶戀花選段》4鬥爭火種遍地燃15、地區團77年《蝶戀花選段》5古道別15、地區團77年《蝶戀花選段》6同把山河放眼量15、地區團77年《蝶戀花選段》7氣貫長虹山河壯
  • 我「假裝很懂潮劇」,你懂嗎?
    從表演上來看,潮劇的角色行當中以生、旦、醜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戲《掃窗會》被譽為中國戲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劇丑角分為十類,其中項衫醜的扇子功蜚聲南北,為世所稱。老醜戲《柴房會》中,丑角的溜梯功為潮劇所獨有,在戲曲界享有盛譽。【唱腔】潮劇唱腔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唱腔的用調上。
  • 氍毹生輝,潮劇金花·吳麗君
    年幼時,吳麗君便與潮劇結緣,她經常跟著母親去看通宵戲,那時的小麗君看戲十分入迷,天亮了才打起精神去上學。對吳麗君而言,潮劇演員是她嚮往的職業。不過,但吳麗君很坦然豁達,用她的話說:「藝不如人,那就做自己本分的事」,但作為B角的吳麗君,她還是有不少機會演出,並且,一旦上臺,她必定以最佳狀態塑造每一個人物,她也給自己一個目標——「只能演好,絕不能演砸了」。
  • 潮劇老生~陳光耀
    潮劇老生~陳光耀洪春標資料整理2016年10月8日陳光耀:(1941—2011.11.11)國家二級演員。他扮演(沙家濱)的郭建光、(江姐)的雷剛、(小刀會)的劉麗川、(血染南梁宮)的蕭亢、(翁萬達主婚)勃羅兀、(大腳夫人)的朱元璋、(袁崇煥)的祖大壽、(趙氏孤兒)的程嬰、(杜鵑山)的冷子興、(七屍八命九重冤)、《南唐遺事》、(銀鎖怨)、(八品官)、等角色,無論是新四軍的指揮官
  • 潮劇名家:王美芳
    親愛的膠己人,謝謝關注「潮劇戲曲」,潮劇,因形成發源於廣東潮汕地區而得名,俗稱「潮調」、「潮音戲」!
  • 潮劇《金枝玉葉》2
    親愛的膠己人,謝謝關注「潮劇戲曲」,潮劇,因形成發源於廣東潮汕地區而得名,俗稱「潮調」、「潮音戲」!
  • 【潮劇名醜~陳幸希】
    他始終確立「藝術是永恆的」的理念,潮醜功夫,是潮劇藝術中一門很有特色的淵博學問,作為一個丑角演員,一定要學會創造各種各樣人物形象的技巧。《張春郎削髮》晉京演出後,得到專家讚賞:「一戲三醜,滿臺生輝」(李有存扮演的官袍醜魯國公、方展榮扮演的項衫醜的半空、陳幸希扮演小丑阿僮
  • 潮劇《還我河山日月明》
    親愛的膠己人,謝謝關注「潮劇戲曲」,潮劇,因形成發源於廣東潮汕地區而得名,俗稱「潮調」、「潮音戲」!
  • 合成器在潮劇樂隊伴奏中的運用 ——以潮劇《望海潮》為例
    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個古老地方戲曲劇種。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的潮劇,以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和獨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極富地方特色的戲曲,通過傳承創新而享譽海內外,成為連結海內外潮汕人的親情紐帶。
  • 潮劇為何讓人念念不忘
    戲曲理論家劉念茲在《南戲新證》中認為它「是一部早已失傳的著名的宋元南戲劇本」,潮劇學者陳歷明認為它是「一部完整的南戲劇本」。但《潮劇史》中,吳國欽認為《劉希必金釵記》既是一個南戲本子也是一個潮劇的改編本與演出本,《劉希必金釵記》中出現大量潮州方言、俗語,是適應在潮州演出而進行的改動與增添,他認為潮劇的歷史可追溯至《劉希必金釵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