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流量存量時代,商家要靠什麼賺錢?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文/鍾微

編輯/子夜

2016年,蘑菇街與淘寶相繼上線直播購物功能,正式拉開國內直播電商發展序幕。

在五年的高速發展中,如今,直播電商已經慢慢在告別「粗獷式增長」,正在經歷大浪淘沙的過程。

洗牌的過程中,粉絲價值的重要性顯現了出來。

在原先大多數商家的眼裡,粉絲多的名人,就意味著能夠帶貨,但是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粉絲多並不意味著轉化率高。

近期明星楊坤帶貨,被商家質疑刷單,最終轉化率明顯低於預期;「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事件中,商家曝出汪涵直播坑位費達10萬,但ROI(投資回報率)僅為0.3;再早之前,知名作家吳曉波帶貨「翻車」,收60萬坑位費只賣出15罐奶粉。

毋庸置疑,他們都是名人,粉絲也不少,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是願意為直播電商付費的粉絲。

「質」比「量」更重要,已經漸漸成為行業共識。

有價值的粉絲,已經成為了帶貨主播的立身之本。

在淘寶直播中,主播「烈兒寶貝」粉絲不到400萬時,商業轉化指數就曾高過粉絲超1000萬的初代網紅張大奕。

同樣在蘑菇街,2020年雙11期間,主播「小甜心_呢」以200萬粉絲創造了單場2.73億成交額。在其粉絲數量與頭部主播存在差距時,最終成交量卻趕上了後者。

目前,直播電商的流量紅利在逐漸消失,未來行業競爭,將從流量增量轉移到流量存量的爭奪。

而主播粉絲價值的提升將是破局的關鍵。粉絲價值越高,意味著粘性、復購、轉化數據更高。相比流量,這也許是更直觀、更理性的評判標準。

對品牌、商家來說,選擇粉絲價值較高的平臺和主播,也是避免踩坑、提升效益的有效方法。

近日,36氪研究院依據紅人點集數據,在淘寶、抖音、蘑菇街三類平臺中測算,發現淘寶GMV最高,粉絲價值偏高;而一個有趣的現象,蘑菇街這樣的GMV偏低的平臺,粉絲價值卻也很高,甚至是全網領先。

這些數據背後,隱藏著直播電商下半場的核心玩法。那麼,粉絲價值到底和什麼有關?為什麼看似規模不大的蘑菇街創造了比淘抖快頭部主播還高的粉絲價值?產業鏈中的品牌、商家又應該如何抓住「粉絲價值」紅利?

粉絲價值為什麼重要?

粉絲價值的重要性,已經日益凸顯。

粉絲價值可以分解為幾個側面:當粉絲價值越高,意味著普通粉絲轉化為忠誠粉絲的過程中,留存率較高;願意掏出錢包、購買商品的粉絲越多;粉絲的平均購買量越多。

凱文·凱利有一個備受國內網際網路人追捧的「一千個鐵桿粉絲理論」,任何創作者,只要擁有1000名鐵桿粉絲,就能餬口。

同樣的一千個粉絲,在不同主播手中可以顯現出不同的價值。一千個粉絲的變現能力,可以比一萬個粉絲更好。

36氪研究院《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中的一組數據,其依據紅人點集數據,將粉絲價值按照單場GMV/粉絲數量計算。對比2020年11.1-11.11期間淘寶、抖音、蘑菇街三類平臺的粉絲價值後,發現以最高值計算,1個蘑菇街粉絲的價值=6.9個抖音粉絲=4個淘寶直播粉絲。

蘑菇街主播「小甜心_呢」單個粉絲單場的貢獻額能超過百元,而對比擁有3800萬粉絲的頭部主播薇婭,以一場帶貨8.5億的直播計算,單個粉絲的貢獻值在22元上下。

主播「小甜心_呢」

對商家來說,合作高粉絲價值的主播、選擇高粉絲價值的平臺是有效的「避坑指南」。

單個粉絲的貢獻值,意味著可以給商家帶來更高的客單價。同時粉絲價值帶來的高粘性、高轉化、高復購,又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銷量和銷售額。

尤其對於以銷售為導向的商家而言,粉絲價值是一個必備指標。在直播行業中,絕大多數主播試圖以品牌價值來換取不菲的坑位費,而品牌價值的衡量標準多數就是主播的粉絲量級,量級越大,坑位費的門檻越高。

但對於商家來說,花費天價坑位費選擇一個名人帶貨,風險較大而且成本高昂。對於商家而言,比起主播的名氣,最重要的是主播的帶貨能力,帶貨主播的粉絲價值越高,商家的營銷效果越好,還有可能讓粉絲多次購買商品。通俗地講,選擇粉絲價值較高的主播,商家承受更低的風險,更容易賺到錢。

圖源36氪研究院《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

除了選擇合適的主播,商家還需要選擇合適的平臺,以達到最終的良好效果。

部分直播電商平臺已經形成了較高的粉絲價值。蘑菇街財報顯示,2021財年Q1(即2020.04-2020.06),蘑菇街直播轉化率為24%,日均直播觀看時長達到71分鐘,30天復購率高達91%。

如今,商家們在發力2020年底的銷售旺季,這是衝銷量、提升產品知名度、獲取忠實用戶的關鍵時期。直播帶貨自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銷售方式,在魚龍混雜的市場裡,選擇蘑菇街等粉絲價值較高平臺,便是打好了一個基礎。

而對於剛邁入行業的新人主播、中腰部主播來說,想要在行業裡生存下去,追求粉絲價值已經成為首先要考慮的課題。

他們需要找到適合的平臺試水,而在類似蘑菇街這樣的平臺,新人主播獲取單個粉絲為其創造的收入更高,完成相同交易額所需要的粉絲量更低,難度更小,可以較快地完成變現的原始積累。這意味著,新人主播在蘑菇街的成長更為容易。

平臺們也都在追求粉絲價值的提升,因為這也在影響外界對企業價值的評估。

在企業的估值模型中,用戶價值的計算尤其重要,這裡面存在了幾項關鍵指標,包括用戶數量、用戶粘性和每位用戶產生的收入。

當粉絲價值越高,平臺還能夠吸引更多主播的入駐和商家的合作。在此土壤下,主播也能自我提升,帶來更多轉化,撬動更高的銷售額,幫助直播電商平臺不斷突破增長的天花板。

這一切形成了一種正向的循環,從而幫助主播和平臺在直播電商行業的激烈競爭中取得更大的優勢。

一句話概括,粉絲價值高的平臺,讓商家、主播、平臺都更容易賺到錢。進一步拆解,在整個直播電商產業鏈中,粉絲價值的高低對商家的影響巨大。那麼,商家應該如何抓住一些平臺、主播的「粉絲價值」紅利呢?

商家如何通過「粉絲價值」賺錢?

如上所述,粉絲價值是商家避坑的重要工具,但平均粉絲價值高並不代表所有品類賣得好。選擇合適的平臺,是一個最重要的環節。

不同平臺的粉絲屬性不同。直播電商生態中,平臺分為三類,以淘寶為代表的傳統電商平臺,以快手為代表的娛樂內容平臺,以蘑菇街為代表的導購社區平臺。

三者各有優勢,36氪研究院的《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認為,三類平臺差異性特徵決定了其優勢與短板。

傳統電商平臺與導購社區平臺SKU豐富,供應鏈相對穩定,用戶購買心智強,但主要以品牌標品為主,流量不敵娛樂內容平臺;而後者雖流量佔優,但粉絲心智多為娛樂導向,品牌傳播屬性強,轉化率較低。導購社區屬性的直播電商平臺,品類更為垂直,流量規模受限。

圖源36氪研究院《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

所以對於商家來講,如果品類為標準品牌,淘寶直播的普遍轉化率更強,適合品牌推新以及清尾貨。自帶網紅屬性的爆款,如之前火爆一時的噴氣拖把、網紅面膜,在娛樂平臺可能獲得更多的流量附加值,形成自傳播效應,推薦抖音的直播和短視頻種草。

對於垂類美妝以及服裝,尤其是時尚好看的高質價比款,推薦使用蘑菇街的直播,因為粉絲對於這些品類的信賴度較高,復購強,而且不收取高門檻的坑位費,更適合商家起步。

第二步,衡量主播在該品類該價格區段的粉絲價值。主播整體粉絲價值高,代表其粘性越好,但不是所有價格區間的所有品類都可以賣得好,商家必須參考主播歷史直播場次該品類該價格區間的粉絲價值。

一般的直播帶貨很難形成跨越式的突破,以歷史單場直播粉絲價值,乘以目前的粉絲數量,可以大致估算出整體成交額,方便商家判斷。

第三步,考慮粉絲價值的長尾效應。目前市場,直播電商多用作產品爆量的主要手段,而忽略其長尾效應。當直播的片段能為商家帶來長尾效應時,商家能夠獲得更為長期穩定的收入。

另外,直播的即時性,導致很多主播粉絲在商家直播的過程中,未必在線,即便有需求也無法購買,造成粉絲價值的浪費。

精細化運營的平臺會考慮長尾運營,比如蘑菇街推行的直播切片功能,主播整場直播中的精華片段,可以作為對應商品的內容介紹,出現在用戶首頁上,因此商家要爭取主播將自己的商品切片化,才會為自己帶來更為長久穩定的收益。

寫在最後

對於主播和平臺而言,2020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經歷了高速發展期,直播電商生態逐步完善,良幣驅逐劣幣時代將至。

新趨勢還在湧現:如低價模式不會再繼續,用戶對高價格商品的接受度在增加,品質將更加重要;對於行業亂象的監管,正在倒逼平臺們進行規範化管理,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偏遠地區的直播紅利正在顯現,有待挖掘……

可以預見的是,這兩年,直播行業會一直處於劇變之中。這對商家而言也是一種機遇。在這個過程中,平臺的選擇尤為重要,粉絲價值將成為粉絲數量、總GMV後,衡量主播銷售力的核心指標。

相關焦點

  • 流量改變存量,存量改變世界
    商業洞察力30講—— Day 3 這一講中,潤總將流量與存量的關係深入剖析。
  • 網友熱議:電商會替代實體?6個蛋黃酥網上賣9.9,商家還能賺錢?
    導語:電商會取代實體?一盒蛋黃酥網上賣9.9,網友:商家靠啥賺錢?大家好,很高興再次與大家做分享,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現代社會的信息技術也出現了質地飛躍。很多網友感嘆一盒蛋黃酥才賣9.9,那商家靠什麼賺錢啊?在此小編就得給大家鞏固一下當代網絡賺錢的模式了,電商行業之所以這麼火爆,是因為網絡銷售的成本是非常低的,一部手機、一個支架、一個主播,只需要吸引進來顧客促成交易,就不會損失成本。
  • 網紅經濟,直播電商和MCN到底是啥關係?
    國內MCN機構最早從做微博、小紅書、公眾號開始,慢慢的往視頻方向發展,這和整個中國營銷流量的入口有關。中國營銷流量入口最早是靠紙媒、廣播、電視,到BAT的門戶,再到以電商為平臺的新營銷的轉化,再到18年19年社媒的發展。國內MCN在不同角度下可劃分為不同種類:1、根據帳號主要投放平臺類型可分為:短視頻MCN、電商MCN、直播MCN等。代表有:美one、薇龍、熱度等等。
  • 網紅經濟時代,商家要不要開直播帶貨?
    在電商發展已日趨成熟的今天,像「618」、「雙十一」、「雙十二」等自發性的電商狂歡季已經不僅僅是消費者的狂歡,更是各品牌商家的一場激烈暗戰。一些工廠和商家也正不斷嘗試接觸直播帶貨,力求減少商品流通環節而獲取最大的收益。但在這個大浪淘沙的時代,真的是全產業鏈都能夠廣開門路,完美適配新的商業模式嗎?商家自身要不要大做直播帶貨呢?
  • 拼多多試水直播電商半年,現在怎麼樣了?|海豚談直播
    據淘寶官方數據,2019 年淘寶直播GMV(成交額)突破 2000 億元,雙十一當天直播GMV(成交額)突破 200 億元;據光大證券數據顯示,2019年直播電商總規模預計為4400億,其中抖音直播400億,快手在窄口徑下為250億,但在寬口徑下達到1500億。值得注意的是,這都是去年各家還沒有全面發力的情況。淘寶直播是因為阿里不賺錢,不願意全力導入流量到直播,抖音和快手則都是初步嘗試。
  • KK商學院院長方光芳:文娛融合電商將是直播電商新趨勢
    12月22日消息,日前,在「2020→2021 直播行業的總結與趨勢預判」的線上論壇上,KK商學院院長方光芳認為,文娛融合電商將開啟直播電商新時代,KK直播將全力打造的文娛電商並行模式。隨著行業的發展與技術的加持,直播不斷打破既有傳播模式,不斷迭代進化、破圈跨界,直播正在被賦予新的內涵、創造新的商業價值。KK商學院院長方光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文娛融合電商將開啟直播電商新時代。方光芳指出今年直播電商發展過於迅猛,帶來的變化讓很多人驚訝,最大變化就是萬物可播、人人可播、隨處可播。
  • 個人網紅靠直播賣東西賺錢越來越困難 因為電商平臺都殺進來了
    但現在的電商平臺們也迅速跟進了這一趨勢,這讓來自民間的網紅,賺錢越來越困難了。文/騰訊科技 孫宏超「親」和「寶貝」可能快要打起來了。「親」的背後是以淘寶店主為代表的電商平臺,而「寶貝」的背後則是新興的直播平臺。
  • 給羅老師們準備的直播電商內參
    本文主要觀點: 直播內容真實可消費,電商產生了內吸力,從流量的消耗者進化為流量的創造者。 直播電商會超過萬億GMV規模,也一定會成為一個佔比10%以上的電商消費模式標配。直播既是是增量也是存量。以用戶時長為分母,直播的電商效率未必高。
  • 直播帶貨,開闢電商通向新零售的新通路
    編輯導語:直播電商和是社交電商都是電商的一種,當巨頭和資本都在關注新零售的時候,直播帶貨只是從電商時代走向新零售時代的必然過程,直播帶貨對於新零售的實踐,是它長久發展的關鍵所在。直播帶貨浪潮的來臨將電商行業的發展推進到了新的高峰,這是一場全新的獲取流量的方式。
  • TOP5主播搶走19%流量,商家自播帶貨過億,電商直播大洗牌將至
    三、貨:快消品依然是主流,平臺助力高客單價產品銷售四、直播電商下半場:規範出臺,良幣驅逐劣幣時代將至場:全網618的直播混戰相較於往年,今年是平臺入局的關鍵一年。從電商平臺的流量來源看,總體分為三大入口:明星、電視頻道、外部平臺和兩大資源:政府、企業,尤其近半年熱度頗高的官員帶貨,官方背書認可直播電商的價值和發展潛力,而總裁帶貨和工廠帶貨則帶領直播電商回歸商業本質,利用總裁影響力,從源頭直銷好貨。
  • 直播帶貨帶來電商發展新機遇,中小商家如何迎對?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如今使用電商購物的人群覆蓋非常廣,相對應的是,幾乎所有企業都在通過電商賣貨。那麼就造成市場供給大於需求,流量紅利消失,在這種競爭格局下,不但導致流量紅利消失,中小商家根本沒有發展的空間。
  • 直播電商賽道的平臺型機會和未來可能性
    直播既是是增量也是存量。以用戶時長為分母,直播的電商效率未必高。 行業已經進入了出清的第一階段,大量湧入者與淘汰者形成了目前的高換手率。頭部主播和頭部商家越來越強勢,長尾主播和商家生存困難。直播基地與純MCN業務作為中間態的一種,冰消雪融。 在垂類電商、選品中心、返利導流和數據服務四個領域,可能產生平臺型創業公司。 微信直播是未來最大的變量。
  • 淘寶直播掌門人玄德:直播電商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今年天貓618,淘寶直播創造了最大增量,而淘寶直播首創的直播電商更為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直播電商的絕對領先者,淘寶直播在618期間吸引了超過300位明星、600位總裁入局。而品牌商家的直播間強勢崛起也成為亮點,截至目前,今年618期間淘寶已有13個直播間成交過1億元,其中品牌商家的直播間佔了大半。
  • 直播電商創業前,你需要先了解行業內的三重壁壘與四個機會
    以用戶時長為分母,直播的電商效率未必高。 行業已進入出清階段,大量湧入者與淘汰者形成高換手率。大品牌和頭部主播依靠供應鏈把持流量,越發強勢,長尾主播和商家生存困難。直播基地與純MCN業務作為中間態,冰消雪融。
  • 中國新流量博覽會:2020,新流量時代的開始
    2020年是新流量時代的開始,而群響作為時代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一直圍繞著新流量時代的品牌、流量主、操盤手和供應商做服務。直播電商在現在看來是一個選配,而在未來對所有的品牌主和要賣貨的商家而言,一定會成為必備的一個工具。直播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新的場景,我們可以在整個直播裡把線下的東西搬到線上來。抖音是大家在直播上布局的一定要幹的一件事情。
  • 生活有魚流行日記直播電商平臺是什麼?怎麼獲得內測資格?
    生活有魚直播優勢總結?1.  不用下載app,微信入口,操作簡單2.  超大的私域流量 公域流量全方位導流3.  不用養分,不用發作品,沒有敏感詞限制,不會封號4.  專門服務中小型商家5.  資深的培訓團隊,為你量身打造個性化專屬培訓為什麼一定要用微信直播?
  • 抖音直播電商的10個創業賽道
    對於各大平臺,頭部達人在領導內容創作上的階段性使命其實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存量市場競爭了。而品類紅利、供應鏈驅動、店鋪驅動、精細化運營的時代即將降臨。 內容型創業將提高但持續有機會,內容型電商的角逐將越來越慘烈。
  • 雙11下的直播電商"三國殺":抖音戰淘寶 快手享漁利
    擁擠的淘寶直播儘管淘寶直播一直強調向中小主播開放更多資源,幫助其成長,但除了薇婭和李佳琦,已經很難有新的主播再成長起來。在洋蔥視頻CEO聶陽德看來,淘寶天貓已經非常成熟,搭建了相對固化的流量池,玩家想要在存量競爭階段為自己搶佔更多流量,自然面臨更高的要求。
  • 疫情倒逼商家數位化,有贊:直播帶貨和私域流量是轉型利器
    近期幾位頭部主播的不規範帶貨行為將直播帶貨拉回人們的視線內。一如電商興起後,人們有著電商是否會代替線下購物的疑慮一樣,人們也在思考,疫情過後直播帶貨是否依然火熱?業內分析師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公域流量的紅利期已過,商家開始逐步挖掘私域流量,其中直播帶貨是新的嘗試。疫情加速商家數位化進程2020年,疫情突然暴發後,大部分線下門店關停,線上經濟呈現爆發式的增長,進而倒逼商家加速了數位化轉型。
  • 抖音直播能掙錢嗎?抖音直播賺錢方式都有哪些?
    一個普通人抖音直播能掙錢嗎等問題要問現如今,什麼最火?答案無疑非短視頻莫屬!作為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平臺——抖音,擁有超過4億的日活流量,流量的獲取成本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此基礎上,抖音直播功能的開放,是廣大內容創作者們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