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匆匆那年》及番外與網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 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一案塵埃落定

2021-02-22 IPRdaily

IPRdaily,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

426.cn,60萬智慧財產權人的上網首頁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原標題:小說《匆匆那年》及番外與網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 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一案塵埃落定

IPRdaily導讀:日前,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結了《匆匆那年》作者王曉頔(筆名九夜茴)與網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 出品方、攝製方和播出平臺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一案。北京知產法院終審維持一審判決,判令《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停止使用侵害著作權及構成不正當競爭的內容,出品方金狐公司賠償王曉頔100萬元及合理費用4940元並賠禮道歉,攝製方夢幻星公司就其中5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播出平臺搜狐公司就其中20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王曉頔(筆名:九夜茴)創作了小說《匆匆那年》,2008年出版圖書以來,廣受讀者歡迎。王曉頔在2013年6月創作完成《匆匆那年》小說續作——該小說「番外」。

2012年4月5日,金狐公司與王曉頔訂立《〈匆匆那年〉電視劇改編權轉讓協議》,約定王曉頔向金狐公司轉讓《匆匆那年》小說的網絡劇改編權。後金狐公司製作完成《匆匆那年》網絡劇,每集片頭註明「九夜茴同名原著改編」。

由於《匆匆那年》網絡劇的熱播,金狐公司又繼續組織拍攝了16集網絡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該劇於2015年12月開始在搜狐網站的搜狐視頻欄目下供用戶點播。每集片頭註明「本故事根據九夜茴同名小說《匆匆那年》改編」,金狐公司為出品單位,夢幻星公司為攝製單位。該劇註明全部著作權歸金狐公司所有。

經比較,《匆匆那年:好久不見》中使用了《匆匆那年》小說中方茴等五個主角名稱,《匆匆那年》小說「番外」中的部分情節。

王曉頔主張搜狐公司、金狐公司、夢幻星公司攝製《匆匆那年:好久不見》並進行網絡傳播的行為侵害了《匆匆那年》小說的保護作品完整權、改編權,侵害了《匆匆那年》「番外」的署名權、改編權、攝製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同時仿冒了《匆匆那年》小說的特有名稱,每集片頭的標註構成虛假宣傳,故請求判令搜狐公司、金狐公司、夢幻星公司停止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300萬元等。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金狐公司的涉案行為侵害了王曉頔對小說「番外」中涉案內容的署名權、改編權、攝製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夢幻星公司應與金狐公司就攝製權構成共同侵權,搜狐公司與金狐公司就信息網絡傳播權構成共同侵權。據此,一審法院判決《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停止使用侵害著作權及構成不正當競爭的內容,金狐公司賠償王曉頔100萬元及合理費用4940元並賠禮道歉,夢幻星公司就其中5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搜狐公司就其中20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王曉頔、搜狐公司、金狐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上訴。

針對各方上訴請求和理由,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經審理後認定: 

1、關於方茴、陳尋、喬燃、趙燁和林嘉茉五個人物名稱是否具有獨創性、是否屬於著作權法所保護的作品?

法院認為,在判斷方茴等五個人物名稱是否構成作品時,應在不考慮《匆匆那年》小說的具體故事情節的情況下進行,方茴等五個人物名稱顯然無法相對完整地表達作者的獨創性思想,無法實現作品的基本功能,不構成作品。《匆匆那年:好久不見》中對於上述人物名稱的使用不屬於對作品的使用,不可能侵犯王曉頔對《匆匆那年》小說享有的著作權。

 王曉頔:《匆匆那年:好久不見》被冠以「根據原著改編」字樣,上市後反響不佳,已構成對《匆匆那年》小說的歪曲、篡改。金狐公司:《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延伸擴編自《匆匆那年》小說,「根據九夜茴同名小說《匆匆那年》改編」的標註符合事實,非但不是虛假宣傳,而且是履行《轉讓協議》的合法行為。此外,儘管小說「番外」可以構成獨立作品,但並無獨立名稱,因此,《匆匆那年:好久不見》無論使用了哪一部小說的內容,標註「根據九夜茴同名小說《匆匆那年》改編」均不構成虛假宣傳。

法院查明,與《匆匆那年》小說主要講述幾個主人公的大學生活不同,《匆匆那年:好久不見》主要講述了幾個主人公大學畢業以後的故事,二者在故事背景、主線脈絡、主要情節等方面均不相同,明顯不屬於以小說為故事中心進行的延伸擴編或改編。王曉頔所主張的相同部分亦僅包括《匆匆那年》小說中的五個人物名稱及個別「閃回」片斷,可見,《匆匆那年:好久不見》並非《匆匆那年》小說的改編作品。

法院認為,標註行為不意味著確實存在著作權法意義上使用作品行為。根據王曉頔的主張,除部分人物名稱相同外,其他可能相同的部分僅為《匆匆那年:好久不見》中的個別「閃回」片段,沒有證據顯示上述「閃回」片段存在被歪曲、篡改的情況,故金狐公司未侵犯王曉頔就《匆匆那年》小說享有的保護作品完整權。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與《匆匆那年》小說分別講述了兩個時期的不同故事,二者在故事背景、主線脈絡、主要情節等方面均不相同。金狐公司未經王曉頔許可,在《匆匆那年:好久不見》的每集片頭標註「根據九夜茴同名小說《匆匆那年》改編」足以使相關公眾誤認為該劇經王曉頔許可且整體上改編自王曉頔創作的《匆匆那年》小說,上述標註已構成虛假宣傳。至於小說「番外」是否具有獨立名稱,與上述認定無關。

3、關於上訴人主張《轉讓協議》並非其真實意思表示,其真實意思表示應為「授權金狐公司行使改編權,期限為三年」,法院認為雙方磋商過程中的郵件等證據不足以否定王曉頔籤字確認的《轉讓協議》的效力

4、關於金狐公司主張,《匆匆那年:好久不見》中的內容主要源自於《匆匆那年》小說,而非小說「番外」,陳尋與七七相關的內容所佔比例極小,二人相遇地點、相關情節等為同類劇的常見套路,本身不具有獨創性。根據《轉讓協議》,金狐公司有權將《匆匆那年》小說改編為《匆匆那年:好久不見》。

法院認為,通過比對《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劇中涉案內容從人物設置、情節設計、故事場景等方面存在某些細微差別,未對該劇涉案內容的表達產生實質性影響,與小說「番外」中的對應內容構成實質性近似,而與《匆匆那年》小說不同。此外,涉案內容的情節相對獨立且足夠具體,金狐公司未提供充分證據證明相關內容為此類小說的常見套路或通用情節。至於上述內容在小說「番外」或《匆匆那年:好久不見》中所佔比例的大小並不影響侵權行為成立與否的認定。在小說「番外」並非《轉讓協議》所約定內容,也不屬於金狐公司行使改編權的必要延伸,且金狐公司亦無證據證明其就小說「番外」已獲得王曉頔許可的情況下,其有關上述使用行為未侵犯王曉頔著作權的主張不能成立。

5、金狐公司還主張,小說「番外」作為《匆匆那年》一書的一部分發表,並未獨立出版,現《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已經標註「根據九夜茴同名小說《匆匆那年》改編」,客觀上已為作者署名,再單獨針對「七七」的較少情節進行署名既無必要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對此,法院認為,署名權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無論小說「番外」是否獨立出版,都不能否定《匆匆那年》小說和小說「番外」為兩部相互獨立的作品,上述標註僅針對《匆匆那年》小說,而非小說「番外」,故金狐公司未就所使用的小說「番外」部分內容為王曉頔適當署名。

6、搜狐公司與金狐公司為關聯公司,是否參與創作了《匆匆那年:好久不見》,是否應與金狐公司應承擔相同責任?

法院經事實查明後認定,在案證據不足以證明搜狐公司實際參與創作了《匆匆那年:好久不見》。但是,搜狐公司在明知相關各方就《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內容存在爭議的情況下,仍通過搜狐網站傳播該劇,使用戶在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該劇的同時,亦獲得了《匆匆那年》小說「番外」中的涉案內容,與金狐公司共同實施了侵犯王曉頔就小說「番外」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7、《匆匆那年:好久不見》是對《匆匆那年》小說的合法擴編改編,金狐公司使用「匆匆那年」是對擴編改編內容來源的合法指引?

《匆匆那年》也是金狐公司享有著作權的知名網劇的特有名稱,金狐公司有權在第二部延續性網劇中繼續使用嗎?

法院經事實查明後認定,《轉讓協議》中明確約定金狐公司享有「以小說為故事中心延伸擴編或改編(包括刪截)成電視劇作品的劇本改編權」等權利,可見金狐公司在製作電視劇時可以適當延伸擴編但必須以小說為故事中心。

雖然金狐公司於2014年製作的網絡劇《匆匆那年》也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該劇的知名度是以《匆匆那年》小說的影響力為基礎,不影響「匆匆那年」本身作為他人知名商品特有名稱獲得保護,也不能成為金狐公司再製作與《匆匆那年》小說無關的影視劇時使用該名稱的正當理由,其行為構成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綜上,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終審維持了一審判決。(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來源:知產北京

作者:劉炫孜 歷智宇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推薦閱讀(點擊圖文,閱讀全文)

官宣!首屆「全球科技創新與智慧財產權總裁研修班」招生簡章

可信好用的全球專利資料庫incoPat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智慧財產權訊息,「投稿」請投郵箱「iprdaily@163.com」。

「關於IPRdaily」

IPRdaily成立於2014年,是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媒體+產業服務平臺,致力於連接全球智慧財產權人,用戶匯聚了中國、美國、德國、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公司、成長型科技企業IP高管、研發人員、法務、政府機構、律所、事務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100多萬產業用戶(國內70萬+海外30萬);同時擁有近百萬條高質量的技術資源+專利資源,通過媒體構建全球智慧財產權資產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獲啟賦資本領投和天使匯跟投的Pre-A輪融資。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相關焦點

  • 【熱點】網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案
    ——網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案無論小說「番外」是否獨立出版,都不能否定《匆匆那年》小說和小說「番外」為兩部相互獨立的作品,上述標註僅針對《匆匆那年》小說,而非小說「番外」,故金狐公司未就所使用的小說「番外」部分內容為王曉頔適當署名。關於金狐公司主張《匆匆那年》是其享有著作權的知名網劇的特有名稱,因此在第二部延續性網劇中有權繼續使用。
  • 權.說法|網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被判侵權及構成不正當競爭
    王曉頔認為,《匆匆那年:好久不見》中使用了《匆匆那年》小說中方茴等五個主角名稱,《匆匆那年》小說「番外」中的部分情節,三被告攝製《匆匆那年:好久不見》並進行網絡傳播的行為侵害了《匆匆那年》小說的保護作品完整權、改編權,侵害了《匆匆那年》「番外」的署名權、改編權、攝製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同時仿冒了《匆匆那年》小說的特有名稱,每集片頭的標註構成虛假宣傳,故請求判令三被告停止侵權及不正當競爭
  • 壹現場|網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終審被判侵權 九夜茴獲賠百萬
    認為網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 侵犯了自己著作權,構成不正當競爭,小說《匆匆那年》作者王曉頔(筆名九夜茴)提出訴訟,如今該案塵埃落定。9月17日北京青年報從北京知產法院獲悉,該院終審維持原判,判令被訴網劇停止侵權,出品方金狐公司賠償王曉頔100萬元及合理費用4940元並賠禮道歉,攝製方及播出平臺搜狐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王曉頔創作了小說《匆匆那年》,2008年出版圖書以來,廣受讀者歡迎。2013年6月其又創作完成了《匆匆那年》小說續作——小說「番外」。
  •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被判侵權
    法院判決《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停止使用侵害著作權及構成不正當競爭的內容,金狐公司賠償王曉頔100萬元及合理費用4940元並賠禮道歉,夢幻星公司就其中5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搜狐公司就其中20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王曉頔(筆名:九夜茴)創作了小說《匆匆那年》,2008年出版圖書以來,廣受讀者歡迎。王曉頔在2013年6月創作完成《匆匆那年》小說續作——該小說「番外」。
  •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涉嫌侵權,判令責任方共同承擔侵權責任
    《匆匆那年》曾是九零後追捧多年的網絡甜文,也是因為原著小說流量高才被改編成為網劇,清新的校園生活讓不少走出校園的人都渴望能重返校園,重拾一段青蔥回憶。近日,《匆匆那年》作者王曉頔(筆名九夜茴)卻與網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 出品方、攝製方和播出平臺因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產生糾紛,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已審結該案。
  • 九夜茴叫停新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
    「1、本人未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改編《匆匆那年》文字作品、影視作品之續集;2、搜狐視頻應於本聲明發出之時立即停止在其網站上播放《匆匆那年:好久不見》,並公開致歉。否則本人將對上述侵權主體及相關責任人採取相應法律措施,以捍衛基本事實,維護原著作者的合法權益。」
  •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插曲片尾曲 好歌不斷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插曲片尾曲 好歌不斷時間:2016-01-13 09:04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匆匆那年好久不見》插曲片尾曲 好歌不斷 看過《匆匆那年》,也看過電影版,結局令人傷感。
  • 網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 一代人的青春該以何種方式散場
    網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 一代人的青春該以何種方式散場時間:2016-01-13 09:0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 一代人的青春該以何種方式散場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是在2015年搜狐視頻出品的網劇,於12月28日在搜狐視頻 播出。
  •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全新陣容上線
    2014年,網絡劇尚在方興未艾的時候,就有一部名為《匆匆那年》的自製網劇被稱為「業界良心」,時隔一年,全新的陣容打造的《匆匆那年:
  • 搜狐視頻自製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即將首播
    【環球科技12月23日報導】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和期待,搜狐視頻青春巨製《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將作為跨年之作於12月28日正式上線回歸。今天下午,搜狐視頻攜劇中主創亮相首播發布會,劇情全新升級、「五人小組」再度回歸,職場人生接棒曾經的校園青春夢,更是點燃了外界對於《匆匆那年:好久不見》的超高期待值。
  •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開播 青春易逝唯愛不變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開播 青春易逝唯愛不變   點擊觀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  點擊回顧:《匆匆那年》  搜狐娛樂訊《匆匆那年》的故事隨著方茴的消失戛然而止,此番《匆匆那年:好久不見》返航而歸,承載的又是什麼樣的故事?長大之後的他們是否還會如青春時那般肆意飛揚?校園戀情在殘酷的現實中如何夾縫求生?《匆匆那年:好久不見》講述的依然是80後的銘心回憶。觀眾心中稚嫩的方茴、喬燃、陳尋、林嘉茉和趙燁也在長大,他們就如同很多年輕人一樣面臨著成長。可是人生沒有洗牌,方茴在《匆匆那年》中沒有完成的選擇將再次將其囚困其中。
  •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青春不落幕,成長再起航
    2014年8月4日,我狐獨播自製劇《匆匆那年》上線。該劇作為第一部主創人員全部為80後的網絡劇,一開播,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大關注。此次《匆匆那年:好久不見》繼續了《匆匆那年》的故事發展,不是番外也不是翻拍,還是相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依然以方茴、陳尋、喬燃的感情糾葛為主線,在經歷從大學到初入職場的躁動與迷茫,青春的刺痛與瘋狂後,深受情傷的方茴將面臨在陳尋和喬燃之間第二次做出選擇。
  • 網絡劇《匆匆那年:好久不見》更新至大結局
    需要資源的請點擊 最左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資源匆匆那年
  •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開播 張彬彬版喬燃暖心燃情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張彬彬飾演男主角喬燃  搜狐娛樂訊 由張彬彬、王萌黎、金澤灝、尤靖茹、李川、王俐丹等主演的搜狐視頻青春巨製《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已正式上線,告別了校園裡那段疼痛又難忘的青春歲月,步入社會後的五人此次再度聚首
  • 獨家 九夜茴為啥因為《匆匆那年》和搜狐撕了?
    九夜茴的那個聲明這樣說:「 《匆匆那年》自出版以來,改編的電影、網絡劇深受廣大讀者和觀眾的厚愛,作者在此對讀者和廣大觀眾一直以來的支持表示深深的感謝。近日,搜狐視頻在沒有得到本人授權的情況下,擅自改編《匆匆那年》,利用《匆匆那年》的原有人物和故事框架,製作出品了所謂的續集《匆匆那年:好久不見》。
  •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今日首播 王萌黎不懼比較
    由搜狐視頻出品的青春巨製《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已於今日零點正式上線,「五人小組」的回歸喚起了青春的記憶,全新的劇情點燃了新的期待。備受矚目的女主方茴飾演者王萌黎也受到了網友的高度認可,面對與此前兩個版本的對比,王萌黎顯得信心十足,「每個人的表演著重點都不一樣,但我們每個人都是方茴。」    全新的《匆匆那年:好久不見》以大學畢業為開端,講述了方茴、陳尋、喬燃等五人的現狀。
  •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熱播 謝佳妤演技獲贊
    謝佳妤《匆匆那年好久不見》飾阿曼達  搜狐娛樂訊 由王萌黎、謝佳妤等主演的青春巨製《匆匆那年好久不見》正在搜狐視頻每周一、周二零點持續更新中,新生代女演員謝佳妤在劇中大膽挑戰心機女阿曼達,出場不久便對同事方茴的生活設置了重重障礙
  •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熱播 王萌黎陷情感謎局
    由王萌黎、張彬彬等主演的青春巨製《匆匆那年:好久不見》正在搜狐視頻熱播,目前該劇劇集播出過半,王萌黎飾演的女主方茴性格、心態都比從前更成熟淡定,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演技大受肯定。在最新的劇情裡,方茴的情感歸屬陷入謎局,時刻牽動著觀眾的心,一時間不少網友都湧入王萌黎的社交帳號下留言支招。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圍繞女主角方茴的情感展開,在之前的劇集中,方茴遵從內心揮手告別過去,重新牽手舊愛陳尋,引起劇迷、網友熱議,複合後的兩人卻因陳尋的多疑而屢亮紅燈,一度掙扎在分手的邊緣。
  • 《匆匆那年》陳尋回來了 竟然變成了他?
    還記得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那個銳氣十足的男生,那個籃球場上稱霸的陳尋嗎?好久不見,陳尋!經過了一年多的籌備和期待,搜狐視頻的跨年製作《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將在12月28日正式上線。金澤灝在劇中飾演的新版陳尋,少了以往的銳氣,燃起了更多的動力。
  • 《匆匆那年:好久不見》又來虐了 觀劇需謹慎,「逗比女友」來守護你
    聽說《匆匆那年:好久不見》馬上就要開播了,作為一個從小說追到網劇追到電影還有的忠實粉絲來說,這可是一條大新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