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超越,因為他獨佔音樂藝術」。9月13日晚,由華中農業大學迎新組委會專門為2020級新生精心準備、武漢愛樂樂團承演的草坪音樂會在華中農業大學西運動場舉行。師生齊聚,共賞音樂曼妙。
夜幕剛剛降下,西運動場草坪上早已人頭攢動。雨絲時不時沾溼發梢,但它無法澆滅觀眾們的熱情。運動場上、場外看臺上、第二教學樓的窗口、逸夫樓的實驗室,處處都是等待觀看音樂會的師生們。草坪音樂會沒有刻意設置聽眾席,大家幕天席地,圍坐在舞臺四周,自在愜意。在看臺後,武漢愛樂樂團的成員們試著琴弓,躍躍欲試。19時30分,燈光亮起,草坪音樂會正式開始。
「好喜慶呀」「這不是春晚的那個背景音樂嗎」……《春節序曲》為草坪音樂會拉開了序幕。樂曲的曲調一出現,在場的觀眾不約而同地露出了喜悅的神情,發出「哇哦」的感嘆。上次聽這首曲子是在農曆新春,那正是抗擊疫情鬥爭的前夜。在這段陪伴著無數中國人辭舊迎新的旋律中,武漢愛樂樂團以歡樂熱情的的演繹迎接觀眾的到來。
演奏者徐徐拉動琴弦,奏出輕柔的顫音。圓舞曲《藍色多瑙河》的序曲仿佛擾動了多瑙河平靜的水面,泛起輕柔的餘波。雄渾深厚的大提琴琴聲從多瑙河的彼岸響起,莊嚴肅穆地宣告了第一小節的開始。明快的小提琴聲融入大提琴的背景聲中,合為一體。小提琴燦爛的音色歡快地宣告著多瑙河上黎明的到來。旋律層層遞進,音符昂揚雀躍迫不及待地從小提琴手的指尖蹦出,邀請多瑙河邊的小姑娘和小夥子們共舞。短暫的停頓後,小提琴聲隱去,悠揚流淌著的大提琴聲重回舞臺中央。高昂的小提琴聲再度與大提琴聲會合,小提琴聲高歌猛進,昂揚向上,為這場狂歡帶來高潮。
離開多瑙河的岸邊,觀眾們乘著悠揚弦樂賞《梁祝化蝶》。樂曲伊始,小提琴聲如水般流淌,中提琴的低沉穩穩託著小提琴的柔軟,仿佛梁山伯憨厚的性格包容著祝英臺的靈動跳脫。大提琴手撥動琴弦,活潑的音符從指間躍出。待小提琴再次響起,那是祝英臺地輕輕訴說,一如陶醉拉琴的小提琴手,溫婉動人。全場寂靜無聲,小孩子也安靜地坐在父母懷中。輕輕地,中提琴緩緩落下一個低沉的音符,小提琴緊接著響起,纏纏綿綿又是哀傷悽婉。
軍鼓聲鏗鏘,《軍隊進行曲》仿佛踏著正步走來。弦樂奏響,大號小號步調一致又各佔一席,那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挨個向前,整齊起舞。小軍鼓夾雜其中,仿佛領頭的士兵喊著口號:「一二一,一二一……」隨著樂聲逐漸放緩,三角鐵輕輕敲響,叮叮聲像極了軍功章的碰撞。小提琴演奏者跟著節奏擺動身體,琴弓就是他們的武器,拿起武器,正步向前。最後三角鐵的連續擊打恍若風鈴,讓觀眾一下子回到了現實中來。
音樂會終末,主持人邀請觀眾與弦樂團老師一同演奏《切分音的鐘》。負責打擊樂器的徐老師手持三角鐵,為觀眾提示節拍。樂曲節奏歡快,觀眾們的拍子一開始有些散亂,但在三角鐵「叮噹」的提示下逐漸找到了感覺,一聲聲整齊劃一。樂如其名,曲中大量切分音調動起管弦的力量,像是小孩在跳繩,像是小鳥蹦跳在欄杆上。躍動的音符不斷從琴弦蹦出,待到樂曲終了,觀眾依依不捨,最終以熱烈的掌聲表達對草坪音樂會的喜歡。
欣賞古典音樂從來不是專業人士的獨享,草坪音樂會證明了這一點。為了使得對於古典樂缺少了解的觀眾也能夠體會到古典樂的魅力,音樂會穿插了大量互動環節,邀請觀眾和演奏者一起體會各種樂器之間的差異。臺下的觀眾好奇圓號的音調能有多低,主持人便邀請演奏者即興演奏《狗熊波爾卡》,低沉的圓號聲讓人聯想起滑稽的狗熊形象,引得臺下的觀眾捧腹大笑。
草坪音樂會漸漸落幕,師生仍沉浸在音樂帶來的歡快之中,食品科學2003班的葛靈騏從本號推送了解到了草坪音樂會,她本人也是鋼琴十級的音樂愛好者。「今天演出是很多曲子在鋼琴學習中都有接觸到,我最喜歡的曲子是《切分音的鐘》,這種歡快的曲風我很喜歡。明天的演出我還會來。」在一旁的新生楊欣榮則補充道,自己最喜歡的是《梁祝化蝶》。
開放的大草坪不僅吸引了同學,同時也吸引了許多教職工和家屬的熱情參與。李弘娟女士和孩子一同欣賞美妙的管弦樂。她說,音樂對於她來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劑與放鬆方式。在露天的運動場上席地而坐,與著名音樂團靈動的古典音樂來一場邂逅,真是一種奇妙的體驗。「我最喜歡的是《狗熊波爾卡》,一聽旋律,一隻憨態可掬的狗熊立刻浮現在我的眼前,非常有趣。」李弘娟說。
張守忠團長熱切地回顧了武漢愛樂樂團與我校的歷史。「這次的草坪音樂會,讓我想起了90年代我們在主樓,獅子山廣場為華農師生演奏的那一場場音樂會。」張團長表示,武漢愛樂樂團與華中農業大學26年的深厚情誼將一直長存。
今晚,草坪音樂會將繼續在西運動場舉行,屆時,武漢愛樂樂團將會為師生帶來《土耳其進行曲》等新曲目。
來源:華中農業大學 編輯 | 張雪吟審核 | 華中農業大學招生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