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鞋子》一部非常典型的伊朗電影

2020-12-22 圖尓貢說遊戲

《小鞋子》是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一部非常典型的伊朗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以孩子為影片主人公,用他們的視角來闡述所生活的底層的世界。這些影片的故事情節大多比較簡單,但卻泛著一股生活的苦澀與孩子的純真,從而更能觸碰到觀眾的內心深處。

故事開始

哥哥Ali將妹妹薩拉的鞋子送去修鞋店修補,在取鞋回來的路上去雜貨店買了土豆,並將妹妹的鞋子擺在了雜貨店外面的貨堆上。

倒黴的哥哥阿里不小心弄丟了妹妹薩拉的鞋子,回到家,家裡被房東催要房租,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

狹窄的小巷是他們上學時鞋子的秘密交接地

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

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於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

阿里跟隨爸爸去城裡打工

小小的阿里沒有放過能為家裡掙錢的機會,跟隨爸爸去城裡的富人區找工作...

在他們快要放棄時,終於有一個老人叫住了他們,讓他們修剪園林。

工作完後,他們得到了豐厚的報酬。回去路上,爸爸開心的憧憬著要換一個大的房子,為母親買個大冰箱和洗衣機,而愧疚的阿里希望能給妹妹買一雙新鞋子。

命運弄人.....

在一個下坡路上,自行車剎車失靈,兩人直衝衝的撞在了大樹上,父親受了重傷,賺來的錢全部都來抵付醫藥費,阿里的願望落空。

市裡召開馬拉松比賽,第三名獎品是一雙球鞋。阿里發現這次機會並決定參加比賽。

比賽過程中,他一直保持第三名的位置,可最後他卻跑了第一名,給妹妹買鞋的願望再一次落空。

畫面一轉, 阿里父親的自行車籃子裡裝著給阿里和妹妹薩拉的新鞋子,並準備趕往家裡。

雖然阿里沒有贏得球鞋,但最後父親給兩個孩子都買了新鞋,這個情節安排營造了一個圓滿的結局,為影片增加了溫暖。

而影片最後以池塘裡遊蕩著的紅鯉魚為結局,又有這樣圓滿的一個結局,讓人有一種幸福感,即使這份幸福感是建立在貧窮的酸楚感之上。

相關焦點

  • 《小鞋子》,一部超感人的伊朗電影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伊朗的高分電影《小鞋子》,這部電影撬開了奧斯卡的大門,電影緊湊的情節故事,感人的兄妹情誼,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平民故事,這就是伊朗電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由馬基德馬基迪執導。
  • 從《小鞋子》看伊朗電影馬基德·馬基迪的幕後魅力
    有人說,看伊朗電影,是一種心靈與視覺上的享受。影片中風景如畫的伊朗某地,當地人民的生活寫照,故事在此情此景真實發生。在這樣的影片裡,你會思索出某個道理,又或者你會喜歡上某段詩句,進而愛上伊朗電影,愛上這個謎一樣的國家。隨著電影工業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地不同風格影片爭相跳出自己的國家,躍入每個人的視野,伊朗電影便是其中之一。
  • 《小鞋子》伊朗名導馬基德透露,明年開拍一部中國電影,很可能就在杭州拍
    馬基德·馬基迪是伊朗著名的導演、編劇、製片人。1992年,他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手足情深》,入選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 。1997年,馬基德·馬基迪憑藉《小鞋子》成為蜚聲世界影壇的伊朗導演。這次電影沙龍以「唯愛無須高歌:從《小鞋子》到《太陽之子》,兒童視角下被詩意化的生活哲學」為主題,回顧了導演馬基德·馬基迪的電影之路,並就馬基德的電影理念和創作方法等進行了交流。提起《小鞋子》的創作,馬基德導演說那是一段艱苦而難忘的歲月。《小鞋子》和他的其他電影一樣,靈感都來自現實生活。「我是在採風的時候遇到的一個家庭中的兄妹,加上我童年的經歷,很有感觸,就想拍成電影。我是個實幹家,想幹就幹。
  • 伊朗電影NO.1,質樸家庭情《小鞋子》
    隨著全球影視行業的高速發展,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我們看過超大投資的《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看過劃時代美輪美奐的3D電影《阿凡達》,看過史詩級巨著《指環王》三部曲,還看過商業巨製「漫威宇宙」電影,不客氣的說一句:現在能拍的類型和大場面,在過去二十多年裡,全都出現過了。
  • 伊朗國寶導演馬基迪看上杭州,《小鞋子》《太陽之子》之後要拍一部...
    今天,剛結束了14天隔離的伊朗國寶級導演馬基德·馬基迪(Majid Majidi)來到了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參加了電影文化沙龍,一見面,就從口袋裡拿出「小抄」用剛學的東北話跟大家打招呼。這位擅長以兒童的視角講述故事的導演,分享了自己的最新動向:他正在籌備一部中國兒童電影,將在明年4月開拍,而且還和疫情相關。
  • 我心目中的最佳伊朗電影名叫《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
    我心目中的最佳伊朗電影名叫《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儘管搞不清楚哪個譯名更準確一些,但我個人比較傾向《小鞋子》——為什麼?因為義大利也有一部神作叫《天堂電影院》,同樣講述孩子成長的故事,甚至於兩部電影的主角小男孩,都是大大的眼睛,黝黑的皮膚,一頭自來捲髮,五官面目十分相似,所以,感覺譯名《小鞋子》能區分開來。
  • 繼阿巴斯後又一伊朗國寶導演馬基迪看上杭州,《小鞋子》《太陽之子》之後要拍一部中國電影
    今天,剛結束了14天隔離的伊朗國寶級導演馬基德·馬基迪(Majid Majidi)來到了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參加了電影文化沙龍,一見面,就從口袋裡拿出「小抄」用剛學的東北話跟大家打招呼。這位擅長以兒童的視角講述故事的導演,分享了自己的最新動向:他正在籌備一部中國兒童電影,將在明年4月開拍,而且還和疫情相關。
  • 豆瓣高分親子電影——《小鞋子》,一部被尊重的電影
    《小鞋子》是伊朗導演馬基德1997年拍攝的電影。但這並不是一部悲傷的電影,也沒有刻意展示深刻的道理。就這樣簡簡單單的讓你看著哭,看著回憶自己的童年。《小鞋子》至今依然是伊朗最出名的電影之一。豆瓣評分高達9.2分。從小孩的視角娓娓道來。
  • 伊朗高分溫情電影《小鞋子》,願你看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今天喵喵來給大家介紹一部豆瓣9.2高分的伊朗電影經典作品《小鞋子》,非常值得多次觀看。這部電影已經把喵喵看哭了很多遍了,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部部真摯動人的好電影,一部流淌著生活味道的好電影,一部每看必哭的好電影。
  • 《小鞋子》:平淡卻最打動人心
    影片簡介以及伊朗電影相關背景《小鞋子》是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伊朗電影。所謂的典型,是指成本低,製作小,多以孩子為影片中的主人公,用他們的視角來闡述所生活的底層的世界。
  • 這部被稱為最純真的電影:伊朗的《小鞋子》你應該看過吧?
    今天大顛來給大家推薦一部被稱為最為純真的電影——《小鞋子》,這是非常乾淨清澈的伊朗電影,樸實又清新,處處洋溢著人情味,但並不是一味的賣弄博同情,很溫暖正能量的片子哦。獲獎情況:榮獲1998年蒙特婁電影節最佳影片、200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並在多倫多、香港、倫敦、紐約等18個國際電影節上榮獲11項大獎。《時代》雜誌年度十大影片。
  • 伊朗電影《小鞋子》, 童年的那份純真也許才是人生最大的希望!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伊朗的老電影《小鞋子》。《小鞋子》這部電影是1997年上映的,那時候我還在上初中,影片用一種樸實無華的手法展現了一對姐弟感人肺腑的純真生活,他們雖然生活貧窮,可是卻沒有向生活低頭,從電影的展現手法來看,並沒有過多的讓人記住姐弟倆生活的困苦,反而覺得姐弟倆的純真善良給人們留下了更多的印象,所以這部影片還有另一個名字《天堂的孩子》。
  • 伊朗經典《小鞋子》:孩子純真心靈和目光,柔化社會現實和苦難
    《小鞋子》已經20多年了,還有人喜歡看,但誰還會關注昨天發生的事情呢?」 ——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關於馬基德·馬基迪導演,最出名是他的「天堂三部曲」:《小鞋子》《天堂的顏色》《巴倫》。這位拍過多部兒童電影的伊朗名導被稱為「伊朗之光」,甚至被一些民眾稱為「伊朗人的民族英雄『』。今天我們來走進他「天堂三部曲」之—《小鞋子》。
  • 伊朗電影《小鞋子》: 有一種窮,叫「人窮志不窮」!
    伊朗電影《小鞋子》是1997年的電影,直到如今仍然是經典,每看一次,都感動到淚流滿面。兩個孩子是主演,沒有大場面,沒有特效,就是安靜地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我想,這才是電影最本質的一面,也是我們熱愛電影的理由吧。在豆瓣電影得分9.2,排名62名的《小鞋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阿里在去幫妹妹取修理的舊鞋時,把舊鞋弄丟了。
  • 伊朗電影大師帶來新作《雲端之上》
    作為一位極具國際影響力的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曾憑藉《小鞋子》享譽國際。
  • 一部含淚的電影《小鞋子》教會我們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介紹電影《小鞋子》於在伊朗上映,並獲得了很多獎項,豆瓣得分為9.2分,當成年人看這部電影時,他們被電影中動人的情節感動得流淚,孩子們應該懂得珍惜他們來之不易的生活。《小鞋子》教會我們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小鞋子》講述了一個貧窮的家庭,父親為了養家餬口而努力工作,但他救不了這個貧窮家庭的命運,他母親虛弱的身體再也受不了打擊了,不穩定的家庭教導兄妹為家庭做事,不要惹麻煩,因此當哥哥不小心拿了妹妹的鞋弄丟,他們可以避免被罵的同時不想讓父母傷心,他們選擇了躲起來,並想辦法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 贈票福利 | 當伊朗電影邂逅印度雲端之上 《小鞋子》導演新作驚豔登場
    如果你看過伊朗電影,很可能聽過這些電影的名字:《小鞋子》《天堂的顏色》《麻雀之歌》……
  • 《小鞋子》:質樸鏡頭下的澄淨世界,回歸人性最初的美
    ,讓作品更加優秀,從而促進民族電影的成長,《小鞋子》無疑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這部在1999年首次為伊朗電影贏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作品,在豆瓣上有著9.2分的高分,但它的故事情節卻並不曲折。2.將無處不在的民族信仰和人文關懷相融合,不過分渲染精神寄託,解決問題的還是人們自己著名電影文化研究學者戴錦華曾說過: 「從某種意義上說,《小鞋子》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伊朗電影。準確地說,是一部在國際視野中、在環球電影舞臺上具有典型特徵的伊朗電影。」
  • 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很快來中國拍一部兒童電影
    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很快來中國拍一部兒童電影 原標題:   作為電影人,馬基德·馬基迪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他1959年出生在德黑蘭,14歲就在業餘劇團中表演,當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演員。1991年,他拍攝了第一部電影《手足情深》。1997年,他拍攝的《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打動了全世界的影迷。
  • 《小鞋子》伊朗首部奧斯卡提名的電影,豆瓣9.2高分,憑什麼?
    有一部非常乾淨的經典電影,也是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的,因為在這部電影裡有著世界上最純淨的靈魂和信仰。一個關於哥哥與妹妹的小故事。這部電影叫《小鞋子》,它是馬基德.馬基迪的第三部電影,它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提名的伊朗電影,這部電影獲得了很大的國際關注,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歡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