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大顛!今天大顛來給大家推薦一部被稱為最為純真的電影——《小鞋子》,這是非常乾淨清澈的伊朗電影,樸實又清新,處處洋溢著人情味,但並不是一味的賣弄博同情,很溫暖正能量的片子哦。
獲獎情況:
榮獲1998年蒙特婁電影節最佳影片、200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並在多倫多、香港、倫敦、紐約等18個國際電影節上榮獲11項大獎。《時代》雜誌年度十大影片。
【你要了解的背景】
20世紀末,伊朗電影以其獨特的民族風情結合現代的人文意識而在國際影壇上引起注目。可以說,他們的電影是把西方電影意識和自己的民族傳統結合得最為自然和成功的。《小鞋子》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影片之一,它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展現人性的純粹和本真。
在很多情況下,這部電影都被當作一部兒童電影來看待,其實,這是一種誤讀。讓一個幼小的心靈去承受一個並不奢侈的渴望的沉重折磨,這已經不是以童趣為主要特徵的兒童電影所能承受的主題了。但是這種分類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極其完美動人。
最感人的是電影裡的人文關懷氣息,導演以一種極其溫情的目光關注了一個普通兒童去以一種掙扎的方式實現一個夢想的全過程,這種溫情反映在導演以蹲下來的姿勢在平視一個孩子的眼睛,傾聽他的聲音,所以影片的主人公阿里和妹妹的語言是幼稚的,思維是幼稚的,行為也是幼稚的,但又是最自然真實的,這種自然使他們的夢想呈現出最純淨的色彩,也使他們的渴望具有了灼人的力量。
這種溫情還表現在對阿里這樣一個在窘迫景況下生存的兒童,導演沒有表現出廉價的同情,而是體現出了尊重。在阿里那雙清澈的大眼睛中,始終有一種倔強的光芒,這種倔強使阿里始終保持著對目標不懈努力的激情,也詮釋著他的許多品質:他對妹妹的關愛,對父母的體貼,對學習的熱愛,對善良的尊重以及自己應有的聰明機智,無不發自內心,出於自然。這種自然是如此水到渠成,以致在結尾,導演可以大膽地把失望留給阿里,而把驚喜留給觀眾。
【聽大顛講電影故事】
生長在貧困家庭的小男孩阿里,在買菜時不慎把剛剛修好的妹妹莎拉的小鞋子給弄丟了。這可是天大的禍事!阿里的全家一直在貧困線中掙扎,一連幾個月都交不起房租。父親終日奔波辛勞,母親雙目失明。
阿里的妹妹莎拉只有一雙補了又補、縫了又縫的鞋,可偏偏阿里卻把它給弄丟了!自知闖了大禍的阿里這下傻了眼,不僅讓本已貧寒的家加重負擔,看來父親的一頓老拳也在所難免。而最主要的是,阿里知道,即使父親打了自己,家裡也實在沒有餘錢再買一雙鞋。
阿里先用一支鋼筆哄得妹妹閉上了嘴。再之後便是父親那一關,阿里想出一個妙招:兄妹倆共同穿阿里那雙運動鞋。也就是說,他們避免在同一時間出現在父親面前。這一招果然奏效:父親雖然覺得這兩個孩子有些不對勁,但怎麼也想不到這上面去。
可是上學這一關如何過呢?老師是不準學生赤腳上課的。不過這畢竟難不倒阿里。在他的安排下,莎拉先去上上午的課,放學後立即回來把鞋還給他,他再一路飛奔地跑向下午課的課堂。於是,阿里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兄妹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人們經常看到,莎拉放學後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而阿里也經常氣喘籲籲地跑到學校。
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於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心理折磨。
由於莎拉常常晚歸,阿里的遲到記錄便開始與日俱增。這個昔日的優等生現在面臨著常被老師請家長的危險境況。阿里試圖和父親去城裡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花去了本來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治病。眼看著父親對自己的關注越來越多,阿里情知不妙,如此下去早晚要穿幫。
正在這時,學校要舉行四千米賽跑,第三名的獎品正是一雙運動鞋!阿里二話沒說決定報名參賽,但是他錯過了報名日期。幾經哀求,老師破例讓實力出眾的阿里參加了比賽。比賽場上,完全有能力拿第一的阿里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得第三名!
在比賽中,阿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的疲勞中奔跑。
後來,他跌倒了,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來跑向終點,卻一不留神率先撞線——他失望地得了第一名!
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阿里抬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他沒有拿到第三名,不能得到那雙運動鞋。
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阿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爛了,阿里把打滿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水池中,一群魚向他遊來,觸碰著那一雙小腳……
而此時,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大顛為什麼推薦它】
人文關懷的氣息
導演以一種極其溫情的目光關注了一個普通兒童去以一種掙扎的方式實現一個夢想的全過程,而這種關注並非廉價地拋出,而是完全出於一種尊重。這種溫情還表現在對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讚美上。
出色的表演
電影的成功當然離不開扮演阿里的小演員的出色表現,他那雙大眼睛儼然已經成為伊朗電影的一個經典性標誌。
愛心的體現
影片處處體現著愛,阿里對父母的愛,阿里與妹妹之間的互諒互愛,爸爸媽媽之間的愛……正是無處不在的愛,使貧困的生活灑滿陽光。
【經典臺詞】
你儘管去說,我不介意讓他打,但他也沒錢買新鞋給你,他要借錢才能買。
——阿里對妹妹莎拉說的話
季軍的獎品是一對運動鞋。如果我得了季軍,我就可以把運動鞋送給你。
——阿里對妹妹莎拉說的話
大顛短評:
不得不提,片子還有一個細節也打動了我——妹妹給正在為寺院磨糖的爸爸倒了杯茶,「怎麼不給爸爸準備糖呢?」「你手邊不是有那麼多糖麼」」那怎麼行,這些是給清真寺的,我們只是代為保管,不可以拿的「。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總之看得人十分感動。
你說你像記錄片,我選擇相信。一切正如簡介所
言,一切也不超出這個故事,導演馬基迪懂得,怎
樣將一個感人的故事講好,並且也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故事上。阿里的眼淚,以及獲獎時無聲的表情,最後的高潮部分相當感人,真是天堂的孩子才會有的演技,讓人不得不去想像或許這真是一部真實記錄片了,最美的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