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積銖累,銖:古代重量單位;二十銖為一兩。形容一點一滴地積累。出自:宋 李綱《與右丞相條具事宜札子》:「寸積銖累,以及此數,若不妄散,以陳易新,可以常為洪州之根本。」近義詞有:積少成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反義詞有:一曝十寒,寸積銖累是貶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定語;含褒義,指從小積累。寸積銖累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寸積銖累(cùn jī zhū lěi)成語釋義:銖:古代重量單位;二十銖為一兩。形容一點一滴地積累。成語出處:宋 李綱《與右丞相條具事宜札子》:「寸積銖累,以及此數,若不妄散,以陳易新,可以常為洪州之根本。」近 義 詞:積少成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反 義 詞:一曝十寒成語用法:聯合式成語;可作定語;含褒義,指從小積累。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感情色彩:貶義成語成語辨形:銖,不能寫作「株」或「誅」。成語正音:累,不能讀作「lèi」。寸積銖累的例句:1、這份家業是他們祖上寸積銖累而來的。寸積銖累的成語接龍:寸積銖累 > 累死累活 > 活眼現報 > 報李投桃 > 桃腮杏臉 > 臉紅耳熱 > 熱腸冷麵 > 面黃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紳名流 > 流風回雪 > 雪泥鴻爪 > 爪牙之士 > 士飽馬騰 > 騰雲駕霧 > 霧慘雲愁 > 愁雲慘霧 > 霧閣雲窗 > 窗明几淨 > 淨幾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燻目染 > 染蒼染黃 > 黃衣使者 > 者也之乎[寸積銖累]由小學家庭輔導平臺[小孩子點讀]APP獨家整理並發布。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