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稱,知名微信公眾號「青年大院」於12月18日被發現封號,無法使用。
根據新榜顯示,「青年大院」在中國所有微信公眾號中排名高達307名,在所有文化類公眾號排名前50,妥妥的頂級微信大號。信息顯示,「青年大院」預估活躍粉絲達到260萬,每篇頭條閱讀數接近10萬,周總閱讀數超過70萬,月總閱讀數超過300萬。 「青年大院」的前身——由易嵐、勇博、一地金等人創辦的「今夜90後」,於2019年5月7日被永久封號。原因是發布的文章《那個17歲的上海少年決定跳橋自殺》,因信息真實性問題引發爭議。據稱,上述帳號與運營團隊都可以追溯到咪蒙。雖然咪蒙宣稱「青年大院」及其系列號與咪蒙沒有任何從屬、股權關係。但是卻不曾否認他們曾在自己公司任職。最關鍵的是,這些作者的寫作風格,與咪蒙之前的文風如出一轍。2020年1月份,「青年大院」發布的一篇名為《沒有澳洲這場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國33年前這麼牛逼!》再次成為爆款,創造了超過2000萬的閱讀量。2020年2月26日,「青年大院」在《當中國為世界阻擋病毒時,美國媒體在罵我們東亞病夫》的文章中稱,媒體上的公知不遺餘力地唾罵中國,全力以赴地維護他國。這篇攻擊所謂「公知」的文章導致另一個知名帳號「新聞實驗室」被封號。但是「青年大院」又再次被解封,恢復正常更新。文章稱,「青年大院」近期主要聚焦當代青年人的生活與爭議話題等,並習慣使用明星或公眾號人物的高清照片作為頭圖或封面。因此,猜測其封號原因是由於近期某篇文章比較敏感,又或者長期煽動情緒帶節奏等原因導致。這篇文章在最後劃重點稱,新媒體人做內容必須要遵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濠哥坦白地說,上述評論中提及的那些知名帳號,經常聽說,由這些帳號生產的文章也經常在朋友圈或社交媒體上遇到,但是濠哥很少看。倒是「新聞實驗室」的文章,出於對國際新媒體業態的關注閱讀過幾篇,被封號著實可惜。今天的馬雲,有點像當年賣傻子瓜子的年廣久,要動他,分分鐘;打掉他,也是分分鐘。什麼資本啊、壟斷啊,在社會主義的體制優越性面前,都是渣。重要的問題在於,搞掉他會搞掉什麼。
最後,濠哥今天在公號上檢索了一下,發現叫「青年大院」並使用「青年大院」LOGO的備用帳號有好幾個。畢竟,在引導愛國與民族情緒方面, 「青年大院」們可以是特工隊。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