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脫口秀大會上,有一段對話很有意思。
作為節目嘉賓的大張偉說:李誕是平時宣揚自己懶,其實很勤奮。
另一位節目嘉賓楊天真接茬:他一點都不懶,他疫情期間還寫了本書。
李誕無奈地回應:我就沒宣揚過自己懶,是你們說我懶!
可說句老實話,說李誕懶,真不怪大張偉和其他吃瓜群眾。
關注李誕的人都知道,在《嚮往的生活》裡,李誕的表現真的懶出了天際。
李誕就堅持一個原則:能躺著絕不站著,能偷懶絕不勞動。
一開始聽到黃磊吩咐幹活,他就重重嘆了一口氣,有氣無力地回道:行吧!
在隨後的挖筍環節,李誕的表現簡直可以用「廢人」來形容,才挖出一顆筍,他已經累得氣喘籲籲,之後的節目中,只見李誕各種花式躺。
今年,在《做家務的男人》裡,李誕不僅自己懶,還拖著郭麒麟下水,並爆出了金句:「活這個東西,你不幹它不就沒了嗎!」
李誕你說說,這是別人冤枉你嗎?
可另一方面,工作中的李誕,又完全是另外一副樣子。
作為藝人,他無條件配合公司安排;作為創作者,他穩定產出,從不拖稿;作為管理者,他提攜新人,修改稿件……
生活中的李誕,和工作中的李誕,完全是兩副樣子。
矛盾嗎?一點也不矛盾。
李誕並不是一個勤奮的人,他只是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
所以,他才能從一批脫口秀表演者當中,脫穎而出,成為公司的合伙人,從擠地鐵喝扎啤的小年輕,變成了喝紅酒、住別墅的「誕總」(雖然也是租的)。
在現實生活中,李誕這樣的人,是非常「可怕」的。
他們看似沒有那麼勤奮、沒有那麼極致,可一旦認定一個目標,就不完成誓不罷休,而對於目標以外的事,可以做到充耳不聞。
很多人都喜歡問我一個問題:「怎樣才能賺到更多的錢?」
在賺錢工作這件事上,我建議每個人都學學李誕,設立明確的目標。
所以,我總是回覆說:不要說如何賺到更多的錢,而要說:我要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薪資和現在相比翻一倍。
當然,要想在職場上升職加薪,要想和李誕一樣喝紅酒、「租別墅」,僅僅有目標,還遠遠不夠。
我總是說,如果你想要在職場上拿高薪,首先,要把自己變成一個「怪物」。
很多人不理解,其實道理很簡單:升職加薪這件事,一定是意願大於能力的。
漲工資不能靠別人哄,自己首先要有更進一步的強烈意願。
我工作6年,創業6年,對這件事深有體會。
升職加薪很難,高薪的概率很低。當一件事很難,概率很低時,如果你去做,就會被一些人懷疑為「忽悠」,或當作另類的「怪物」。
你要想賺月薪10萬,你就是怪物一個;
你要想做點大事兒,你就是怪物一個;
你要是想搞點高標準的東西,你就是怪物一個。
你會感覺到孤獨,也一定會有很多人勸你:別太累、不可能、騙人的、太難了等等。
工作久了,你一定會發現,很多人別的本事沒有,下否定結論的能力特別強。
他們遇到任何不熟悉的事情,第一反應都是「不可能」,而不是「怎麼才能」。他們把你當「怪物」,其實他們自己更「妖精」。
可誰心裡沒有一點兒火?
問題是濃度不夠,小火很快就滅了。
一個人首先要有強烈的願望,才有動力支撐你去實現目標,這樣的願望就像是一個超級槓桿,能夠將你的能力和影響力放大百倍、千倍,最終影響你的個人價值。
所以,千萬不要怕當一個看似另類的「職場怪物」。
先找狀態,然後定目標,然後學方法,然後玩命幹就是了。
因為我這些年,就是孤獨著走過來的。
我走的每一步,每一次選擇,都有很多人懷疑,包括家人,包括同學,包括客戶,包括投資人,包括最好的工作中的戰友。
我相信李誕,包括很多成功的人,都一定經歷過這個過程。
但是,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判斷。在任何時刻,你都不要停下腳步,而是繼續走。
不管你現在處於什麼階段,都不要焦慮。
根據我一直以來的經驗,職場加薪,也並沒有什麼奧秘,靠的,大都是一些底層邏輯。
但這些底層邏輯,一來,很少人願意和你說,二來,即使你都知道,走著走著就忘了,或者因為太累放棄了,所以畢業5年後,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很多人沒法在職場上拿高薪,是因為他覺得這壓根不可能。
「月薪10萬,怎麼可能?搶銀行吧!」
其實,這是因為他不明白拿高薪的邏輯,不懂高薪職場人的思維方式。
最近有個段子特別火,不知道你有沒有在朋友圈看到過:不同工資的男生,睡覺前都在想什麼?
拋開段子的諷刺意義不講,我們會發現社會有一個共識,高薪的人在想什麼?
在想團隊整合,在想通過他人完成工作,通過他人創造價值。
一個人的薪水,是由他創造的價值決定的。
我們一起來算個帳:假設一個人為公司創造10萬的價值,可以拿到1萬的薪水;那麼,如果他想拿到10萬的薪水,需要創造多大的價值?
答案很好算,100萬。很多人覺得,要把自己的能力提升10倍,太難了!
可還有另外一種辦法:可以找到10個,能夠創造10萬的人,通過團隊的力量,完成100萬的業績。
李誕為什麼比其他脫口秀演員掙得多?
因為別人只是完成了一場表演,而他通過這一場場表演,創造了一個個火爆中國的節目。
真正的高薪職場人,一定是通過他人完成工作的。
很多人可能會問,我還不是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怎麼利用團隊的力量達成目標?
其實,能夠通過他人完成工作的,並不一定是管理者:你可以向上影響你的老闆,讓他幫你提供資源;你可以橫向影響你的同事,讓他幫你完成目標。
同事,是你的資源。領導,是你最大的資源。
這讓我想起,之前招的2名年紀相仿的員工,她們同期入職,能力差不多。
可僅僅半年,一個薪資翻了3倍,走上了管理層,而另一個還是普通員工。
那個半年走上管理崗,薪資翻3倍的員工,叫晴晴,而那名普通員工叫小七。
拉開她們成長差距的,就是思維方式。
有一次快到月底,商務團隊的KPI還沒有完成,整個團隊都急得團團轉,卻沒有人向上匯報,包括小七在內,都覺得自己應該默默努力,主動克服困難。
只有晴晴,給我發了這樣一條微信:
老闆,我們這個月銷售額距離目標還差30萬,我梳理了潛在的目標客戶,A、B、C這3家應該還有預算,有很大概率能達成合作。
但是我手頭沒有他們負責人的聯繫方式,想求助您,是否認識這幾家公司的中高層,幫助我們儘快取得聯繫?
看到這樣的求助信息,我沒有覺得麻煩,反而感到欣慰。
因為我發現,這個員工懂得向上爭取資源,懂得向上管理。這是相當難得的品質。
我立馬給她介紹了關鍵人。後來,商務部門順利完成了當月收入目標。
半年後,我把她提拔為了部門負責人,薪資漲了3倍。
在小七看來,上級的存在,是為了管理團隊的。相反,在晴晴的認知中,直屬上級,就是自己最大的資源。
因為思維方式的不同,晴晴和小七的差距,很快拉開了。
在職場上,你的薪資之所以被別人拉開差距,就是因為這一點,你不懂高薪的思維方式。
大家現在停留在哪個階段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