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孩子的6個科學方法,不打不罵,巧妙不傷感情

2020-12-23 大咖時尚show

」熊孩子「這個名詞相信很多的家長都深有體會,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很多的錯誤,犯錯有大有小,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犯了錯,肯定要施以不同程度的懲罰。

但是怎麼懲罰才能真正地達到教育孩子的效果,但是又不會傷害孩子跟自己之間的感情呢?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6個不傷感情還有效的科學懲罰方法,不打不罵,十分巧妙。

1、建立「罰站點」

其實很多孩子犯錯之後是能意識到自己錯了,但他們往往會用哭泣來喚起你的「同理心」進而使家長心軟。,我們可以選擇固定的區域,給孩子建立一個固定的「罰站點」,讓孩子獨自冷靜地思考自己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裝乖求饒。

同時,讓孩子去到「罰站點」的過程中,家長切記不要心軟,不恰當的心軟只會讓罰站點失去其存在的意義,讓孩子認真反省才是關鍵。

2、沒收孩子心愛的東西

將孩子亂丟的物品予以沒收,作為懲罰。媽媽可以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媽媽正在注意和關注他的舉動;告訴孩子將亂丟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鬧,否則將有所處罰;讓孩子說出為什麼犯錯,和媽媽生氣的原因。

3、對錯誤進行補償

意識到自己犯錯造成的後果,明確指出破損事物的價值;其次,儘量讓孩子對犯下錯誤採取措施。比如孩子孩子弄碎了冰箱貼(米粒小時候禍害了不少冰箱貼),告訴孩子這些冰箱貼是一家人出去旅行從世界各地帶來的,十分珍貴。然後,要求孩子盡力去修復。如果是摔碎了東西或將東西撒到地上等,則要求孩子第一時間打掃現場。

4、做家務

有的時候孩子會因為情緒激動而發脾氣、打架、無理取鬧等等,這個時候對孩子強制性懲罰是不好的,所以可以在孩子情緒穩定之後,用家務勞動作為懲罰的手段,主要是希望孩子在勞動的過程中能自我反思,同時將過剩的精力進行消耗。

5、紙棒打手心

古代的時候老師懲罰學生都是用戒尺打手心,這其實是一個很不錯的懲罰方式,懲罰的目的是讓孩子變得更好,而不是宣洩家長憤怒、生氣的情緒!這種方式不提倡頻繁使用,家長也需掌握好力道,不要傷到孩子。

6、激發孩子內疚感

這個方法也是一種心理懲罰,當孩子對同一個問題屢教不改或者出現說謊甚至偷盜的行為,說明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出現了嚴重問題,需要和孩子深度溝通,這個時候父母不需要做什麼,只是需要表現出對孩子所犯錯誤的驚訝和難以置信,從而表現出傷心難過,這個時候,孩子內心大多都會產生一些內疚感,慢慢的就會提高自己的約束力了。

其實每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難免都會犯一些小錯誤,可如果家長只是靠打罵和吼叫去懲罰孩子,長此已久,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可是非常不利的。

在懲罰的同時也要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讓孩子重新找回自己的自信和樂觀,依然還是控制不住吼自己的孩子家長,建議在如何正面管教孩子方面做做功課,看看書,比如《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這本書。

這本書是由家庭育兒專家總結的20年的育兒經驗,教父母如何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書裡面的內容非常的生活化,手把手地教各位家長控制自己的情緒,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正面的教導孩子,也講述了在孩子陷入自卑的時候,家長怎麼做才能跟孩子有效的溝通,讓孩子變回那個開朗天真的樣子。

除了不吼不叫的教育孩子,孩子的家庭教育還有很多科學理論家長們可以看看,比如,《正面管教》一本幫父母解決育兒難題的實用寶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掌握和孩子相處的正確技巧;《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獻給新時代媽媽的家教寶典。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7大科學「懲罰」方法,讓孩子改正錯誤又不傷自尊.
    但又害怕孩子太活潑,成天拆家,成為「熊孩子」小破壞王。 如果不懲罰孩子,怕他將來惹更大的麻煩,懲罰孩子,又害怕傷害他幼小的小心靈。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3-6歲就開始維護尊嚴。當孩子犯了錯誤,父母懲罰不當,不僅起不到警示作用,還可能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破壞親子感情。
  • 人民日報:15個表揚和10個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請家長查收
    」,「罵孩子」········ 表揚和懲罰時一門學問,那麼該如何做呢? 以下是《人民日報》推薦的表揚、批評、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值得各位家長參考。 1 15個表揚孩子的科學方法 1.
  • 孩子不打不罵不成才?那你就錯了,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教育好孩子
    孩子不打不罵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古往今來,有太多的中國家庭都信奉這條育兒真理。尤其我們的上一輩,大家都覺得孩子的問題沒有什麼是一頓打解決不了的。孩子不聽話,不吃飯,哭鬧、隨地打滾,只要孩子出現任何壞情緒,第一時間改不過來家長就拿棍棒說事,甚至很多父母還會一邊打罵,一邊威脅,這種教育方式真的好嗎?
  • 高智商懲罰熊孩子,不打不罵不暴力,效果槓槓的!
  • 【育兒】高智商懲罰熊孩子,不打不罵不暴力,效果槓槓的!
    功夫媽咪說:高智商懲罰熊孩子的方法,不打不罵,不用暴力,看似惡作劇但效果槓槓的,家有孩子的你一定不要錯過!
  • 朋友欠錢不還,如何巧妙地讓他還錢?教你6招,好用還不傷感情
    學會這6招,巧妙提醒朋友讓他還錢!6個高情商的要帳方法1、誇他貶自己寒暄過後,誇他最近過得還不錯,把朋友誇「上天」然後把自己貶到地下,一是朋友高興了,二是看到你過得挺慘,就不好意思不還錢了。例:要錢時說錢是老婆管得,突然發現少了不少錢,家裡要打起來了。4、直接要錢這招只適用於都是比較直率的人,直接表明需要用錢讓他還錢,通常都會把錢還了。
  • 不打不罵,父母教育孩子的 6 個正確方式(家長必看)
    在現代教育中,許多家長還信奉這個教育方法。打罵會對造成很大的傷害,為什麼父母卻還使用打罵的方式管教孩子呢?因為有效!孩子被打罵後,當時的表現似乎變好了,家長看見打罵有用,於是就認為打罵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不管不罵不罰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打孩子不是目的,讓孩子有所怕,有所敬畏,才是最重要的。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圓桌派》中說的一席話,正好能解釋這個觀點。
  • 孩子不聽話時,這幾種懲罰方式比打罵管用,但很多父母卻不常用
    有的孩子表面上害怕別人問,也有的孩子性格倔強,即使毆打或訓斥也不聽,父母教育孩子,是希望孩子在心裡學習進步,自己主動去做點什麼,當孩子不聽的時候,不要用訓斥的方式,而是用其他的方法來應對,這樣可能會給孩子留下不好的陰影。
  • 父母巧妙「懲罰」孩子,輕鬆解決問題
    因此,許多父母總會罵孩子「自私」。2)死心眼、強迫症當「糟糕的兩歲」到來,有的孩子會變得死心眼、強迫症。他們要求身邊的事物,要和自己記憶中的吻合,哪怕是玩具擺放的順序,吃飯時用的碗筷,都要追求和上次的一模一樣,不一樣就哭。
  • 遲帥在《拜託了媽媽》講述「懲罰」孩子方法,專家:不建議小黑屋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侵必刪經常有很多家長在面對淘氣的孩子,氣到不行的時候就會告訴孩子說,告訴你,再不聽話把你關小黑屋,那麼把孩子關小黑屋的方法,能起到正確的效果嗎?不論是罰站還是關小黑屋,其目的都是家長對於孩子頑劣的管教方式,從能立即制止孩子不良行為這點來說,懲罰確實管用。但懲罰出來的聽話僅僅是當時聽話吧,長期懲罰孩子會讓家長滿足於即時效果,卻忽略了之後的連帶反應,為以後孩子出現以下情況埋下因果:憤恨:認為這些懲罰對於自己來說不公平,認為大人是不可信的,從心底產生憤恨情緒。
  • 不打不罵,教孩子認錯
    夏天知錯後,則隨即向在場所有人道歉,而她剛柔並行的教育方式也獲得讚賞,黃嘉千認為&34;,黃嘉千與夏克立各有獨到的教育方式,是個很有教養的家庭,大家也不忍不住讚嘆,難怪能教出夏天這麼乖巧懂事的女兒。當然,每個孩子並非都能像夏天一樣乖乖認錯,每當孩子做錯事時,總喜歡大聲告狀甚至說謊來保護自己,這點常常讓不少家長火冒三丈!
  • 施冬健教授:不打不罵,還怎麼教育孩子?其實,百年前就有辦法
    大致原因有: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下屬甚至「附屬品」,延續父母對自己的粗暴教育方式,不願意動腦筋找更好的教育方法,自身的修養和格局不夠等等。今天這一節,聊聊如何不打不罵養育優秀孩子。案例:一位媽媽的糾結和自責女兒三歲時,我第一次打她。
  • 不打不罵的教育,為何培養不出堅強的孩子?「挫折教育」必不可少
    孩子進入學校之後,對於環境的變化,和人交往以及學習內容上的加深,並不能做出很好地應對。自己不打不罵的孩子,還不如那些常常挨揍的孩子更容易適應新環境,抵抗壓力。 有一位母親平時對孩子的尊重做得很到位,也非常善於體會孩子的感受,剛上小學的時候也時常關注孩子的壓力變化,然而母親卻發現,自己的孩子還不如幼兒園的時候堅強。 有一次孩子因為在學校有些事情做得不那麼好,被老師批評了,回到家就哭了起來,其實同樣的情況在幼兒園的時候也發生過。
  • 38歲郎朗得子,卻拒絕做「虎爸」,刺痛無數父母:不打不罵怕慣壞,又打又罵怕傷害
    一面,不想罵孩子,下不了手;另一面,如果孩子願意,會努力培養他成為鋼琴家。為人父母的矛盾心情,從孩子出生第一秒鐘,就悄然滋生了。往後很多年裡,這三個問題都會縈繞父母心頭:孩子是否需要被鞭策?到底要不要嚴格教育孩子?
  • 不打不罵!6個好故事,收服熊孩子!讓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只有彩蛋還不夠,作者的文字功力遠不止於此,最讓人佩服的一點是他可以用寥寥數筆讓一個人物「活」起來,讓孩子讀起來更有畫面感,不排斥、不牴觸,更不會覺得枯燥。 這張圖來自《月亮上的鼠小弟》,開篇幾句話就讓孩子對故事的主人公產生了好奇,「這隻小老鼠膽子這麼大,竟然什麼都不怕?」
  • 打罵孩子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但是不打不罵的方式就一定有效嗎?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令人頭疼的問題,打罵孩子都說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不打不罵孩子吧,有時候光說教講道理,語言顯得特別的蒼白無力,有些孩子即使是被打被罵之後,依然還是老樣子,家長也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是好了!
  • 懲罰孩子最正確的方法在這裡
    萬不得已多想想「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等有了孩子才發現,我的娃是天使沒錯,可一旦熊起來,10個小惡魔也比不過他!有時候氣上頭,真想打一頓算了,然而這個想法冒出來沒多久,就看到這麼一條新聞↓↓↓規矩必須要立起來,可是犯錯了採取的懲罰措施要是不對,起不到震懾作用也就罷了,萬一給孩子留下陰影,娘倆成了「仇人」不說,這要是出點兒新聞裡的事,我怕是也不想活了!正好,@人民日報發了一條微博,就是有關如何正確懲罰孩子的,留言甚眾,小編也藉此,來跟各位家長分析分析:孩子犯錯,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 6歲女孩未完成作業,被老師打傷住院:孩子不使勁哭以為打不痛
    孩子貪玩不認真寫作業,老師小懲大戒管教是應該的。對孩子不放鬆不放棄,也是老師負責任的表現。只是因為沒寫完作業,就把孩子打到住院的卻不常見,而這位老師下重手的理由,就更氣人了。1月7日,網友李女士在網絡問政平臺反映,自己6歲的女兒讀一年級。因午休作業沒完成,被班主任用帶齒釘的板子毆打,導致雙側臀部大面積淤青,已住院治療了7天。
  • 孩子「該打就要打」?李玫瑾關於懲罰的解釋,是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這裡不是提倡父母去故意打打孩子,而是告訴父母一個道理,孩子該有的懲罰中,如果只有說教,顯然是不夠的。過去老私塾中先生的戒尺,並不是懸在那裡圖好看的,只要孩子犯了錯誤,直接就是打手心,所以孩子們很敬畏老師,也的確能夠學出成績。打孩子一定都是負面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