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懲罰熊孩子,不打不罵不暴力,效果槓槓的!

2021-02-14 盧盼盼

功夫媽咪說:高智商懲罰熊孩子的方法,不打不罵,不用暴力,看似惡作劇但效果槓槓的,家有孩子的你一定不要錯過!

喜歡抖腳的孩子,狂抖了2小時

抖腳是很有人都有的壞習慣,抖腳不能說是多惡劣的行為,但就是跟淑女、雅觀等字眼掛不上勾,咋看咋彆扭。一個6歲的小女孩只要坐下來時間稍長,就會開始抖腳,家人經常批評,告訴她這是很不雅觀的行為,要她不要再抖了。

孩子表示知道了,可是沒多久,家人發現她又開始抖個不停。無奈全家人一起上陣,輪流監督,一發現孩子抖腳就制止,可是孩子不僅沒改掉,反而愈演愈烈,越抖越起勁。

一個心理的專家告訴她,實在不行,你乾脆就讓她一次抖個夠。媽媽回到家,讓女兒坐在客廳中央一直抖,在媽媽的監督下抖了2個小時,直到屁股發麻、腿抽筋再也不能動,孩子抖腳的壞毛病批評了半年沒用,竟然在短短的2個小時就改掉了。

豎中指侮辱別人,熊孩子在街上豎了3小時

安娜是一個博士後媽媽,她的女兒現在4歲,可是非常惱人的是,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學會了豎中指(豎中指意義多為鄙視。但在外國這是一種常見的侮辱別人的方式,相當於罵「fuck you」,這是一種很不禮貌的粗俗的表現。)

無論對的還是不對的,孩子一感覺到生氣或者不如意,就會肆無忌憚對人豎中指,父母和親戚朋友甚至老師因為孩子的粗野行為感到很受傷。

再次在被熊孩子無故豎中指的時候,這個媽媽覺得無論如何都要讓她改掉這個壞毛病,遂而命令孩子站在大街上豎中指,還要求孩子一邊豎一邊大喊」Middle Finger,ugly!「(豎中指,很醜!)一開始,熊孩子還覺得好玩,一度將豎起的中指伸到鼻子,做挖鼻屎狀,引來過往行人大笑。但是在豎中指豎了將近3小時候後,孩子的表情從興奮到沮喪最後到主動跟媽媽寫保證書,而孩子也真的信守承諾,再也沒犯。

上課嗑瓜子的孩子,老師送來一大袋瓜子

經常在課堂上見到上課不認真的孩子,甚至有個別孩子在課堂上吃零食。有一個7歲的熊孩子,老師在認真授課時,只有她一個人將瓜子放桌面上,無視老師和同學的目光,目中無人地嗑起了瓜子。

老師沒生氣,也沒阻止,下課後老師問:」你真的很喜歡嗑瓜子嗎?「孩子還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連連點頭,」那老師給你買一大袋瓜子,要今天嗑完哦!「熊孩子喜出望外。

結果老師買回了一大袋瓜子,讓孩子一直嗑一直嗑,嗑了整整一個下午,口舌生瘡、口乾舌燥,然後跑到老師面前說我再也不在課堂嗑瓜子了。

巧治孩子玩水

在年幼的孩子們身上,似乎總有一個奇怪現象,你越阻止的事情,孩子越是想去做、越是做得頻繁,有時候家長放開手了,沒想到孩子折騰了一會,不用媽媽阻止自己就不做了。比如玩水,很多媽媽都認為玩水不僅浪費水,還會讓孩子渾身弄溼容易感冒,所以總是阻止孩子玩水。但很多時候,孩子會趁大人不注意就衝進洗手間玩水。

一個5歲媽媽的自述:我家女兒2歲時很喜歡玩水,在接連看到幾個孩子在水桶溺水的悲劇後,我就決定給孩子滿足對水的好奇心。我讓人在家裡的洗手間和陽臺都裝上了一個低矮的水龍頭,孩子剛好夠得著。

孩子每天都玩水,也浪費了很多水,但我知道這是暫時的,果然沒夠兩個月,孩子就對玩水不敢興趣了,也從沒發生過孩子偷偷跑洗手間玩水的事情。從那時候開始,我就知道,大部分孩子發生的悲劇,都是因為好奇心造成的,只有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很多意外都可以避免。

如果孩子有不良的言行,你可以讓他重複再重複到厭煩

不由得想起一個老教師的話,如果孩子有不良的言行,你可以讓他重複再重複到厭煩,這時你想讓他再做他打死也不會再犯了,這是一個讓孩子改掉頑固小毛病的好方法。

很多媽媽經常說教育孩子很難,經常說教、打罵都沒效果,如果你對所有方法都失望,那就試試讓孩子「重複」改掉毛病的好方法吧!這其中的奧妙,是由於孩子在重複過程中產生的厭煩和抗拒,讓孩子印象深刻,從而在下次接觸時會產生抗拒心理,但一般建議父母在採用該方法時適可而止。




關注盧盼盼老師的公眾平臺每天會有價值億萬的文章,並轉發你將公德無量,長按下圖二維碼即可關注)

默默的求關注!

(Ps:看完這篇文章,別忘了分享轉載給你身邊的朋友; 朋友成功,不在於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願意拿出多少和別人分享,成長,就是這樣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可一對一在線互動交流。

【添加2015最火微信吧 】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轉發只需1秒呦~


相關焦點

  • 【育兒】高智商懲罰熊孩子,不打不罵不暴力,效果槓槓的!
    功夫媽咪說:高智商懲罰熊孩子的方法,不打不罵,不用暴力,看似惡作劇但效果槓槓的,家有孩子的你一定不要錯過!
  • 懲罰孩子的6個科學方法,不打不罵,巧妙不傷感情
    」熊孩子「這個名詞相信很多的家長都深有體會,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很多的錯誤,犯錯有大有小,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犯了錯,肯定要施以不同程度的懲罰。但是怎麼懲罰才能真正地達到教育孩子的效果,但是又不會傷害孩子跟自己之間的感情呢?
  • 孩子不打不罵不成才?那你就錯了,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教育好孩子
    孩子不打不罵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古往今來,有太多的中國家庭都信奉這條育兒真理。尤其我們的上一輩,大家都覺得孩子的問題沒有什麼是一頓打解決不了的。孩子不聽話,不吃飯,哭鬧、隨地打滾,只要孩子出現任何壞情緒,第一時間改不過來家長就拿棍棒說事,甚至很多父母還會一邊打罵,一邊威脅,這種教育方式真的好嗎?
  •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不管不罵不罰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讓他知道怕,知道後悔,以後再也不敢了,真的讓他不敢了才是保護他。」言下之意,正是在強調要讓孩子知道怕,知道規矩不能違背。如果孩子犯了錯,唯有懲罰能讓孩子清醒時,作為教育者,我們不能姑息。
  • 國際不打小孩日來了?「熊孩子」和「體罰」用英語怎麼說?
    「國際不打小孩日」(每年4月30日),由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於1998年發起。 這個節日通過各種活動,宣傳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全世界已有上百個國家及民間組織參與此盛事。
  • 打罵孩子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但是不打不罵的方式就一定有效嗎?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令人頭疼的問題,打罵孩子都說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不打不罵孩子吧,有時候光說教講道理,語言顯得特別的蒼白無力,有些孩子即使是被打被罵之後,依然還是老樣子,家長也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是好了!
  • 孩子不聽話?7大科學「懲罰」方法,讓孩子改正錯誤又不傷自尊.
    但又害怕孩子太活潑,成天拆家,成為「熊孩子」小破壞王。 如果不懲罰孩子,怕他將來惹更大的麻煩,懲罰孩子,又害怕傷害他幼小的小心靈。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3-6歲就開始維護尊嚴。當孩子犯了錯誤,父母懲罰不當,不僅起不到警示作用,還可能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破壞親子感情。
  • 國際不打小孩日丨跟棍棒教育說拜拜~
    這個節日聽起來還有點喜感:國際不打小孩日,今天可以不打小孩,那是不是剩下的364天,都可以隨便打小孩呢?但是面對熊孩子的不斷挑釁,當講道理無用的時候,懲罰是一個必須要用,但是應該是一個無可奈何的最後的手段。首先,對於幼兒段的小孩子來說,當他做錯時可以適當地拍拍小屁股,打打小手,告誡他這樣做是錯誤的。
  • 猛推孕婦的熊孩子該如何管?專家:"以暴制暴"是不負責
    未來網北京3月27日電(實習記者劉文靜)「以暴制暴是對孩子行為的不了解和不負責,不了解清楚孩子的想法就找不到問題的根源,這個時候使用暴力也會讓孩子變得崇尚暴力。很可能以後孩子看到誰犯錯就打誰,甚至成為一個只會用暴力解決問題的人,這對社會的發展更加不利。」
  • 「棍棒教育」不可取?家長別盲目追求「愛的教育」,該打還得打
    換成現在的家長,大多對「棍棒教育」不置可否,因為覺得孩子是用來愛的,而不是用來打的,即使孩子真的犯錯了,那麼感化TA,對孩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肯定要比粗魯地打一頓有效果得多。
  • 對熊孩子以暴制暴,真的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嗎
    對於熊孩子,我不建議以暴制暴,但並不反對要有一些懲罰的措施。暴力屬於治標不治本,只有孩子真正地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之後,情況才能得以改觀。否則,離開了父母的監管,孩子依舊會無法無天。現在的孩子,很受家長尤其是老人的寵溺,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
  • 孩子「該打就要打」?李玫瑾關於懲罰的解釋,是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對於熊孩子的行為,這一次罕見地,沒有看到有人說,不能打孩子,要好好教育。反而有很多人支持父母的行為,孩子該打就要打,不打他,以後還不知道做出什麼事。而是當今的環境,故意誇大了打孩子的種種負面作用,從而形成了一種風氣;只要是打孩子,就不是好父母,而關於懲罰的問題,李玫瑾教授也不止一次提到過。
  • 狂扁小朋友:對付熊孩子,還得靠熊孩子
    早期的4399上,充斥著各種血腥暴力成人的不健康遊戲,而由於那時家長們普遍監管意識的匱乏,我們能在很小的年紀接觸到這些光怪陸離的內容。而其中一款遊戲,則得到了大部分小朋友的一致好評。他的名字叫作——《狂扁小朋友》。
  • 面對不可理喻的熊孩子,我們還是打一頓?
    就像吉爾·墨菲的《讓我安靜五分鐘》,繪本裡的大象媽媽,如果幾個象寶寶不在眼前,自己能夠美美地泡個澡,「這就是天堂」。但這個無人打擾的澡並沒有泡成,她只好躲進廚房,只想一個人安靜地待五分鐘。最終,她安靜地度過了三分四十五秒。第二個理由就是,讓爹娘把自己打一頓,這是來自孩子的呼聲。今天都兒童節了,我們能不能尊重一下他們的心願?
  • 對熊孩子以暴制暴則是矯枉過正
    誠然,很多熊孩子的行為讓人不能忍,需要嚴加管教,但教育孩子不該成為施用暴力的理由。輿論不該以洶湧的惡意對待熊孩子,這種戾氣算不上正義;老師也不該矯枉過正,用這種帶有侮辱方式的懲罰,對男孩「公開處罰」,畢竟以暴制暴、以牙還牙絕非良策。強迫孩子去體驗被吐口水之人的遭遇,可能是讓孩子體諒他人,再也不敢朝他人亂吐口水,但這是以人格被侮辱為代價。
  • 電影《愛無痕》裡的警察:當好服務員,罵不還口、打不還手!
    一種是把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事真實的表現在電影中,起到強烈的反諷、反喻作用,從而達到讓人民理解警察、支持警察的作用;而另一種可能,則是故意的高級黑,向社會傳遞諸如警察是服務員、警察可以隨意打隨意罵而警察要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等極其錯誤的導向,藉以削弱警察的權威。顯然,看過電影的,可以自己感覺、自己判斷!
  • 懲罰泰迪犬,5個做法不可取,嚴重的危及生命!
    泰迪犬,是非常聰明,而且非常調皮的狗狗哦,有時候它可能會做錯事,那麼泰迪犬做錯事的時候,我們會適當懲罰讓狗狗知道錯,但是懲罰有講究,下面的幾點做法就是不可取的,對狗狗傷害很大,嚴重的會危及生命哦,你犯錯了嗎?
  • 燃燒你的大腦,三部高智商犯罪電影,讓你停不下來
    燃燒你的大腦,高智商燒腦犯罪電影,讓你看得停不下來《驚天魔盜團》一共出了兩部,講述在「四騎士」四個魔術師下犯罪的過程,靠著魔術的手段盜竊錢財,全程為這一場電影魔術,驚嘆不已。在觀眾的睽睽之下完成魔術演出,偷天換日的手段,把銀行的錢財換走,障眼法、心理催眠,完成整個演出,演出的同時將錢財轉移走,真是一場當眾偷竊,心裡一點都不慌張。四個高智商的四個魔術師,為著一個組織,進行一場偷竊案。
  • 爸爸一天不打,熊孩子上房揭瓦 #一口氣方言超吉挑戰 @吉利汽車
    爸爸一天不打,熊孩子上房揭瓦 #一口氣方言超吉挑戰 @吉利汽車 2020-12-08
  • 既有孔融讓梨也有喜官撒尿,古人是怎麼懲罰熊孩子的?
    熊孩子嘛,調皮搗蛋,做事往往不考慮後果。人們總以為這些小孩是因為現代爸媽的溺愛,才養成了各種壞習慣,而古代的孩子,個個都是像8歲讓梨的孔融那般乖巧懂事。可事實上。熊孩子古今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