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重慶合川。提到自己發現女兒詭異舉動那天的情形,47歲的張莉還是氣得直哆嗦。「去年11月份,老師給我打電話,說她和班級裡一個男孩交往很密切。我問她,她說就是普通朋友。後來他們倆出去玩,被我發現了。」
張莉的女兒嵐嵐是一名初二學生,早戀後被家長發現並拆散,受到的影響挺大,以至於期末考試都沒考好。
疫情期間,學校都是網上授課,嵐嵐總是學到很晚。這讓張莉很欣慰,畢竟學生應以學業為主。
但讓張莉沒想到的是,連續幾天晚上,女兒都在房間裡「自言自語」。
「有天晚上我偷偷去她房間,發現她在網上購買了回心轉意靈符,在那兒念經呢。「冷靜下來,張莉感到疑惑,」未成年人為什麼能在網上買到這些東西?」
為了讓男友回心轉意,初中生網購靈符
當天凌晨一點多,張莉被吵醒了,她發現女兒房間的檯燈還亮著。
走到女兒房間門外,張莉隱約聽到女兒在念叨著什麼。「其實我前幾天起夜的時候,就聽見了。但孩子他爸說是在練英語口語,我就沒想那麼多。」
張莉敲了敲門,直接走了進去,沒想到卻把女兒嚇了一跳。
「檯燈開著,她在床上,手嗖的一下藏到被子下面去了。我開始還以為她在玩手機,等我掏出來一看,是一張道士的靈符,我就問她這是什麼?」張莉說。
原來,嵐嵐和男孩分手後,男孩又和別的女孩曖昧起來。她有些不服氣,希望男孩能回心轉意。嵐嵐的好友推薦,網上有出售回心轉意靈符的店鋪,不妨買來試試。
這幾天,購買的靈符到貨了。每天晚上,嵐嵐都會趁父母睡著後,將靈符按照賣家所指導的方法進行祈福。
網銷奇葩符咒,銷量還不低
「我氣女兒,更氣網上賣這東西的人,為什麼隨隨便便賣給未成年人?」張莉覺得,相關網絡平臺應該建立起一種機制,不能讓未成年人購買這種封建迷信的東西。
在某網購平臺,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以「戀愛」、「符咒」、「回心轉意」等搜索詞進行搜索時發現,很多商家都在銷售所謂的「化解感情危機,能讓前任回心轉意,挽回對方」的靈符。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店鋪的月銷售量都在600單以上,而靈符的價格從幾十塊到六七百元不等。
為了弄清真相,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以自己失戀了,希望前任能複合為藉口,從某店鋪下了「量身定製、分手複合」的回心轉意靈符的訂單。
隨後,店鋪的客服聯繫上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我們都是大師親手繪製,秘法加持開光,和那些複印靈符的不一樣。我們這個貴一點,但是保證管用。如果你拿到手的靈符是非手繪,全額退款。」店鋪的客服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為了靈符靈驗,需要提供雙方的姓名、出生日期、居住城市、性別及願望或要求。
隨後,該客服表示,靈符有靈性,收到後一定要妥善保管,遇到苦惱的時候,可以請靈符來幫忙。「你雙手合十,掌心夾著裝有靈符的福袋,然後念經就好了。」
在整個購買的過程中,客服沒有問及購買者是否成年等問題。
律師:網購平臺應該加強監管
對於孩子早戀的問題,重慶靜心庭苑教育工作室的負責人徐庭庭認為,家長發現孩子早戀了,應該注重引導。也要隨時關心孩子,不能發現問題就粗暴解決,不考慮孩子的心理。
「我們在日常工作中也遇到過孩子早戀,其實早戀往往發生在中學期間,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屬於叛逆期,思想上是矛盾的,既想擺脫父母的控制,又想在思想上依賴父母。」徐庭庭覺得解決早戀問題,自然需要平等的對話空間。「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在第一時間告訴我們他的想法時,我們要給予肯定,不能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我們在尊重孩子的同時,還要關心孩子。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是不是遇到了困難?幫助他們尋找原因,找到正確處理這些問題的方法。」
同時,家長要和孩子平等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情感的變化。「嵐嵐的家長在這方面做得就不好,只是簡單粗暴地解決了問題,卻沒讓孩子正視早戀。畢竟孩子在青春期對情感是沒有任何定義的,看到比自己優秀的同學和漂亮的男孩或女孩,會有一種愛慕的心理和行為,想要更多地接觸他人,引起他人的關注。家長可以主動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的感情經歷,告訴他們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和擔當?」
而對於網購平臺是否能讓未成年人接觸到佔比、靈符類商品的問題,
重慶律師張庭源認為,首先家長要起到監督的作用,同時網購平臺應該加強監管。「靈符屬於封建迷信產品,國家禁止銷售。因為信仰和迷信是兩碼事。網上販賣各種符咒,本質上是騙人錢財。所以我建議平臺加強監管並採取必要的處理措施。」
目前,上遊新聞記者已經就相關情況向網購平臺進行了投訴,相關商家和商品正在處理中。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