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人物雕像;探尋名人故事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20 漢博雕塑plus

他曾經說過:「文化鑰匙要使學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國文;二是外國語;三是數學;四是科學方法—治學治事之科學方法。與其把學生當作天津鴨兒填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地去開發文化金庫和宇宙之寶藏。」這也就表明他想要的是讓人們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創造,讓他們自己走進那些未知的世界,體驗未知的生活。

陶行知(本名陶文濬,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908年考入杭州廣濟醫學堂。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等職。1926年起發表了《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1935年起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5年當選民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每天要四問: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擺放在大學教導學生的人物雕塑作品
步行街展出的名人主題半身銅雕像定製

1891年10月18日生於徽州歙縣西鄉黃潭源村一個貧寒的教師之家,祖籍浙江紹興。1897年,曾在鄰居家廳堂玩耍,看見廳堂牆上掛著對聯,坐在地上臨摹起來,被鄰村方庶鹹秀才看見,以為神童,免費為其開蒙。後入家鄉蒙童館吳爾寬處就讀。1905年,進入歙縣基督教內地會所辦的崇一學堂,他在睡覺的宿舍牆上,揮筆寫下了"我是一個中國人,應該為中國做出一些貢獻來"的豪言壯語,抒發他滿腔的愛國熱情並激勵自己為祖國早日走向現代化而發奮學習。

1908年十七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想通過學醫來解除廣大勞動人民的病痛,實現自己報效祖國的志向。但是,因這所教會學校歧視非入教的學生,他不願意自己思想受外國人的隨意擺布,入學僅三天,他即憤而退學。

1909年,考入南京匯文書院,次年轉入金陵大學文科,讀大學期間,受辛亥革命影響,在校積極參加愛國活動,主編《金陵光》學報中文版,宣傳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在《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一文中,他號召全校同學,努力學習和工作,發出自己的光和熱,報效祖國,"使中華放大光明於世界"。辛亥革命爆發時,他曾回鄉投身革命運動。1914年,他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畢業。1914年,他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在他寫的畢業論文《共和精義》中,他寫道:「人民貧,非教育莫與富之;人民與,非教育莫與智之;黨見,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這表明他已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在提高人民素質和促進國家進步發達的地位和作用,同時也反映了他已基本確立了投身教育,報效祖國的思想和志向。

畢業後他赴美留學。他先是在伊利諾大學學市政,半年後便毅然轉學哥倫比亞大學,師從杜威、孟祿、克伯屈等美國教育家研究教育。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開始他富於創意而又充滿艱辛的教育生涯。研究西方教育思想並結合中國國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教育理論。他特別重視農村的教育,認為在3億多農民中普及教育至關重要。

園林公園展出的歷史名人主題雕塑作品

吃自己的飯,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旅遊地陳列的陶行知人物雕塑作品
廣場安放的大型人物主題雕塑作品展覽

1917年年底,與蔡元培等發起成立中華教育改進社,主張反對帝國主義文化侵略,收教育權利,推動教育改進。1923年與晏陽初等人發起成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總會,後赴各地開辦平民識字讀書處和平民學校,推動平民教育運動。

陶行知畢生從事平民教育事業,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勞力上勞心」的口號,並且真正做到身體力行,同貧苦學生同勞動、同甘苦。在曉莊師範的茅屋禮堂兩旁有一副對聯:「和馬牛羊雞犬豕做朋友,對稻梁菽麥黍稷下功夫。」體現了陶行知面對工農大眾的教育方針。陶行知成名以後,生活依然儉樸,他曾自撰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對聯自勉。鑑於陶行知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創造性的工作業績,毛澤東稱讚他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宋慶齡尊稱他為「萬世師表」。

有些事情難以忘懷,並不是因為捨不得,只是因為不想讓那些記憶從自己走過的歲月裡遺忘,所以我們便需要記錄下來,提醒自己,與有同樣經歷的人共勉!

1、四糖故事

陶行知有這樣一則教育學生的故事: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著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裡,而我卻遲到了。」男生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高興地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

男生驚訝地看著陶行知。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擺放在大學教導學生的人物雕塑作品
步行街展出的名人主題半身銅雕像定製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2、最後演講

由於國民黨反動派阻撓和迫害,育才學校已難以在四川重慶附近生存。1946年4月,陶行知風塵赴赴來到上海,一方面尋找新的育才學校地址,一方面為反獨裁、爭民主,反內戰、爭和平奔走吶喊,他在三個多月內演講一百多次,並積極籌組「中國國際人權保障會」。

1946年4月21日,陶行知在育才中學講演《小學教師與民主運動》,24日,在儲能中學召開的上海教育界歡迎會上演講。在大任小學、聖約翰大學、大同中學、滬江大學……到處都留下了陶行知的身影。6月23日,上海各界爭取和平反對內戰代表團赴京請願,陶行知在北站五萬人歡送大會上發表演講。陶行知大聲呼籲:「八天的和平太短了,我們需要永久的和平!假裝的民主太醜了,我們需要真正的民主!」6月25日,陶行知在國際飯店代表54個人民團體舉行外國記者招待會上,要求美軍立即撤退。6月29日,陶行知與郭沫若、沈鈞儒等發起《致美國人民書》。7月,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樸、聞一多先後遭國民黨特務暗殺,陶行知亦被列為黑名單的第三名。陶行知一面做好了「我等著第三槍」的犧牲準備,一面繼續堅持鬥爭,視死如歸,始終站在民主運動的最前列。

他寫信激勵育才師生為民主鬥爭「再接再厲,前僕後繼,屢敗屢戰,以底於成。陶行知因長期勞累過度,健康過損,受李、聞事件的刺激又過深,1946年7月25日在上海愛棠路愛棠新村13號突然去世。驚悉噩耗後周恩來匆忙趕到,陶行知的手尚有微溫。許多民主人士猜測這可能又是特務暗害,經沈鈞儒行醫的兒子診斷判明還屬因腦溢血病亡。不過,聽說蔣介石得知這一眼中釘除去曾竊喜不已。去世當日下午,周恩來便向延安發電評價:「陶先生一直跟著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黨的路線走,是一個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

「假使陶先生臨終時能說話,我相信他必繼韜奮之後請求入黨。」8月11日,陶行知的靈柩由全國五十三個人民團體公葬於南京曉莊勞山之麓。陶行知去世次日上午,上海萬國殯儀館擠滿了前來悼祭的群眾。中共代表團的輓聯是:「中國人民教育旗手,民主運動巨星」。1946年8月11日,延安各界在中央大禮堂也舉行陶行知追悼會,毛澤東送的輓詞是:「痛悼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園林公園擺放的歷史名人主題雕塑作品
旅遊地陳列的陶行知人物雕塑作品

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瀰漫於宇宙,洗蕩於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

他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為中國教育探尋新路。最可貴的是,他不僅在理論上進行探索,又以「甘當駱駝」的精神努力踐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為人所同欽,世所共仰。在長期的艱難跋涉中,陶行知逐步認識到,不改造舊中國黑暗的政治,就不可能真正繁榮中國的文化教育。

因此,在四十年代中期他發表了《民主教育之普及》等文章,揭露和抨擊國民黨推行的法西斯教育,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四大方針,這就是民主的、科學的、大眾的、創造的教育。這一思想,同毛澤東提出的新民主主義文化已是精髓相通。由於思想上的一致,他和許多知識分子一起不約而同地站到了人民革命力量的一邊,成為周恩來所讚譽的「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

他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我們應該時刻銘記這位偉人,他的出現帶動了我們國家的發展與進步,是我們一步步走向美好生活,我們應該永遠敬仰他,崇拜他,尊敬他。因為他不畏艱難一直向前,我們也應該這樣,一起變成優秀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哥大中國人物史 | 萬世師表:陶行知
    在以農為本的中國,陶行知深知農民比其他階級受教育更難,而女性就更是難上加難。因此,要「攻破娘子關」,如果不解決女性教育問題,其他不論什麼方法都不能解決農民的教育問題(章錫麟. 1987:15)。所以在成立曉莊師範伊始,陶行知便號召自己的妹妹陶文渼(文末有相關介紹)到學校來做第一位「中國到農村去的女學生」,並於1925年主導成立中華女子促進會,開一代風氣之先。
  • 香港一教材竟稱黃之鋒為「中華傳統美德名人」
    匪夷所思——教材中更將黃之鋒煽動人「包圍政府總部」、違法「佔中」等劣行,當成其之所以被奉為「中華傳統美德名人」的論據,行文間更不乏抹黑中央政府的言論。近日,網上流傳一張內容為某中學校內教材的圖片,其中竟將「港獨」分子、「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奉為「中華傳統美德名人」。
  • 萬世師表—陶行知
    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大人物有很多,誇美紐斯、馮特、桑代克三大父鎮守,赫爾巴特、斯金納、布魯納等等人簇擁,國外的名人成就很多,我國的教育家貢獻也不少,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萬世師表——陶行知的世界。陶行知,原名文濬,安徽人,曾用名陶知行,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
  • 教師招聘常考人物:陶行知
    陶行知,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浚、陶知行,安徽歙縣人,中國近代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從事了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提出了許多值得傳承發展的優秀教育思想。在教師類的考試中,有關陶行知的考點屬於。為此,中公講師對有關陶行知的考點進行梳理,以幫助各位考生能夠更加地把握。
  • 香港某中學教材竟稱黃之鋒「中華傳統美德名人」,引發怒斥!
    【環球網報導】香港《文匯報》20日報導,社交媒體上近日流傳一張內容為香港某中學校內教材的圖片,其中將「港獨」分子黃之鋒奉為「中華傳統美德名人」。《文匯報》對此感嘆,政治入侵校園的問題日趨嚴重,「黃師」對學生進行政治「洗腦」的行為無孔不入。
  •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這個人物及其教育思想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考點之一。陶行知的相關知識點在考試中考查的方式比較多樣化。比較常見的形式是單選題和多選題,時常也會讓考生論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陶行知是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相關教育思想比較多。很多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認為掌握這部分的知識很吃力。對此,今天就以時間為線索來梳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為大家的備考獻出綿薄之力。
  • 從嶽西深山走出的教育家,被稱為陶行知後的「陶先生」
    當時正值中國改革開放風起雲湧撥亂反正,被批判30年的陶行知平了反,全國政協不僅為此召開了陶行知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會,同時舉辦了陶行知生平事跡巡迴展覽。儲朝暉約了周冰等幾個同學去觀看,發現與學校大多「填鴨式」的知識灌輸不同,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讓他豁然開朗,從此便沉醉於對陶行知的研究。由於過度痴迷,同學們便給儲朝暉取了個外號「陶先生」。
  • 當代中國教育史教材上的陶行知原名應作陶文浚
    陶行知是「中國現代傑出的人民教育家、大眾詩人和堅定的民主戰士」。華東師範大學版《中國教育史》(第三版)(孫培青主編)「第十四章 國民政府時期的教育」之「第九節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介紹:「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後改知行、行知,安徽歙縣人。」
  • 甘孜紀行:探尋阿西土陶百年傳承之脈
    稻城軒 攝  中新網稻城11月28日電 題:探尋阿西土陶百年傳承之脈  記者 鄒輝 殷櫻 劉忠俊  四川甘孜州稻城縣赤土鄉一帶,至今還流傳著一種古老的制陶技藝——阿西土陶,經歷了百年歲月的洗禮,這種藏族手工藝品依然流傳,並讓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阿西土陶燒制是一種藏家的傳統土法手工藝品,又稱藏族黑陶,因其燒制後成黑色而得名。
  • 【寧縣家風故事館】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
    【寧縣家風故事館】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 2020-11-16 0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梨溪口學校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踐行三愛三節 傳承中華美德
    為全面貫徹三愛三節思想,增強學生養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意識,2020年9月3日,梨溪口學校利用課間組織開展了以「踐行三愛三節,傳承中華美德」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活動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梨溪口學校校長肖明青向全校學生介紹了「三愛三節」的具體內容,並向全體學生發出倡議,要把「三愛三節」放在心中,放在日常行動中,用行動傳承中華美德。
  • 「傳承紅色基因·倡導廉潔文化」專題展示(二)
    行知教育人秉承著教育人的「初心使命」,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面向未來辦現代的陶行知教育實驗學校。學校不斷加強黨團員思想政治引領,在校園內倡導「廉潔自律」,要求青年教師在「傳承紅色基因·爭當武漢代言人」系列主題教育活動中砥礪初心,永葆青春本色,不忘肩負使命,帶領行知少先隊員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
  • 「小故事 大夢想」——陶行知城東幼兒園幼兒故事大賽
    >                   故     夢    事     想    世界上沒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故事是孩子們認知世界的一扇窗戶,是開啟智慧之門的一把鑰匙,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故事的陪伴......
  •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呂德雄、陳洛一行在呂梁市調研
    圖為市委書記李正印與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呂德雄,副會長陳洛一行在賀昌中學西校區調研。記者 王益煒 攝11月4日,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呂德雄,副會長陳洛一行深入我市,就陶行知文化建設以及藝術教育發展情況進行調研。
  • 日照市五蓮縣科技中等專業學校兩項目入圍全國中華傳統美德典型案例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9日訊近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公布2020全國職業院校中華傳統美德典型案例遴選結果,共選出入圍項目164項,推薦項目42項。日照市科技中等專業學校典型案例《非遺文化潤方寸,桃核雖小見乾坤》和品牌項目《傳承燈謎文化,弘揚傳統美德》經過層層篩選,成功遴選為入圍。
  • 郭家店鎮郭家店村:關愛孤寡老人 傳承中華美德
    尊老愛幼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郭家店村人將這一傳統美德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首 頁上一頁1下一頁尾 頁轉到第 頁【來源:煙臺文明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把中國傳統故事講給世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出版
    近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該系列由國內資深英文媒體人張慈贇所著,共分《中國神話故事與三十六計》《中國歷史著述》《中國成語故事》《中國歷代著名繪畫作品鑑賞》《中國歷史人物》《中國古建築及其故事》六冊。
  • 丁賀主演紀錄片《王十朋》,傳承中華美德
    浙江雅博文化公司和浙江樂清市有關部門,為了紀念歷史偉人王十朋的美德,一起聯合拍攝了紀錄片《王十朋》,希望可以把王十朋為國為民,治國勤家的品性傳承下去。影片主演王十朋的演員是由丁賀飾演。至今在浙江樂清市梅溪村仍有王十朋的雕像,專門給那些慕名而來的遊客參觀。
  • 陶韻三江 行知立特
    重慶市合川區作為陶行知親自開展教育實驗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堅持「1248」區域教育發展思路,在構建以「創造教育」為核心、以「開放教育」為動力、以「陽光教育」為保障、以「和諧教育」為基礎的「四型教育」過程中,基於自身的歷史傳統、文化基因、學校實際,堅持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為靈魂,走「行知立特」的區域整體推進特色學校建設之路。
  • 繼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敬老愛老新風
    繼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敬老愛老新風 2020-12-25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