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教育史教材上的陶行知原名應作陶文浚

2021-01-12 豐年穰穰

陶行知是「中國現代傑出的人民教育家、大眾詩人和堅定的民主戰士」。

華東師範大學版《中國教育史》(第三版)(孫培青主編)「第十四章 國民政府時期的教育」之「第九節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介紹:「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後改知行、行知,安徽歙縣人。」(《中國教育史》第471頁;在《中國教育史》(修訂版)中相同表述)

陶行知在南京讀大學時期(1910年到1914年),由「文濬」改名為「知行」。其時,陶行知「開始研究王學,信仰知行合一的道理,故取名『知行』」(陶行知《行知行》,1934年《生活教育》第1卷第11期第287頁)

1934年,陶行知創辦《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改名『行知』,以示人生態度和學術追求」(《中國教育史》第472頁)。此次改名,在陶行知看來,是「求名實相副」(陶行知,1934年,287頁)之舉,亦是對朋友與學生建議其改名「行知」的回應。

由此可見,名字,對於在陶行知的教育生活與教育事業中,具有特定的標誌意義。其兩次改名,可以看作陶行知教育思考轉向的重要標誌。

由「文濬」改稱「行知」,可以見出大學時期的陶行知對於中國傳統教育智慧的注意;而留美歸國從事教育研究及教育普及事業的陶行知,由「知行」改稱「行知」,亦可以看出陶行知對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反思,並表徵著借鑑歐美教育思想改造中國教育現實的陶行知,已開始對新教育思想有了切合中國社會實際的思考和踐行。

1915年第1卷第11期《農商公報》發表有「留美伊利諾州大學學生 陶文濬」的《中國入美國物產大宗之硏究》(作者及標題信息,原刊原文如此——引者注)。

《農商公報》,1914年8月15日創刊,出版地在北京,月刊,屬於農業經濟管理刊物,由農商部編輯處編輯、刊印並發行。

而在《中國教育簡史(修訂版)》(張惠芬、金忠明編著,2001年)第493頁介紹陶行知道:「原名文浚,後改知行,又改行知」。由此可見,該教材與《中國教育史》(第三版)在對陶行知「原名」表述的不同。

「文浚」,「文濬」,哪一個才是可以刻印到當今教育史教材上的名字表述呢?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浚(濬)「:「挖深;疏通(水道)」(752頁),讀若「jun」(四聲)。又,「浚(濬)「:「濬縣,地名,在河南。」(1555頁),讀若「Xun」(四聲)。

故,暫且不論「陶文濬」之「濬」到底是那種意義、哪種發音,則民國時期期刊上的作為陶行知「原名」的「陶文濬」,在文本主體為簡體字的當代教育史教材上,應為「浚」,而不為「濬」。

故,華東師範大學版《中國教育史》(第三版)(471頁)中,對陶行知「原名陶文濬」的表述有誤。即,陶行知的原名應為「陶文浚」。但,這不妨礙我們在以繁體字為表達工具的論著中使用「陶文濬」的表述。

相關焦點

  • 教師招聘常考人物:陶行知
    陶行知,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浚、陶知行,安徽歙縣人,中國近代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從事了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提出了許多值得傳承發展的優秀教育思想。在教師類的考試中,有關陶行知的考點屬於。為此,中公講師對有關陶行知的考點進行梳理,以幫助各位考生能夠更加地把握。
  • 從嶽西深山走出的教育家,被稱為陶行知後的「陶先生」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學校史志分會理事長,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理事兼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史研究》編委會副主任,《光明日報》、新華社等多家媒體專家委員會委員。
  • 萬世師表—陶行知
    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大人物有很多,誇美紐斯、馮特、桑代克三大父鎮守,赫爾巴特、斯金納、布魯納等等人簇擁,國外的名人成就很多,我國的教育家貢獻也不少,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萬世師表——陶行知的世界。陶行知,原名文濬,安徽人,曾用名陶知行,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
  • 哥大中國人物史 | 萬世師表:陶行知
    陶校長在曉莊師範周年紀念會上圖片來源:https://www.xuehua.us/2018/06/25/陶書推薦-陶行知: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曉莊師範的成立伊始,沒有校門、沒有圍牆,周圍只有望不盡的農田和不遠處的勞山(原名老山,陶行知改「老山」為「勞山」,改「小莊」為「曉莊」,取日出而作之意,意為「在勞力上勞心」、「日出而作」)。
  •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這個人物及其教育思想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考點之一。陶行知的相關知識點在考試中考查的方式比較多樣化。比較常見的形式是單選題和多選題,時常也會讓考生論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陶行知是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相關教育思想比較多。很多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認為掌握這部分的知識很吃力。對此,今天就以時間為線索來梳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為大家的備考獻出綿薄之力。
  •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呂德雄、陳洛一行在呂梁市調研
    圖為市委書記李正印與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呂德雄,副會長陳洛一行在賀昌中學西校區調研。記者 王益煒 攝11月4日,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呂德雄,副會長陳洛一行深入我市,就陶行知文化建設以及藝術教育發展情況進行調研。
  • 陶行知人物雕像;探尋名人故事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陶行知畢生從事平民教育事業,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勞力上勞心」的口號,並且真正做到身體力行,同貧苦學生同勞動、同甘苦。在曉莊師範的茅屋禮堂兩旁有一副對聯:「和馬牛羊雞犬豕做朋友,對稻梁菽麥黍稷下功夫。」體現了陶行知面對工農大眾的教育方針。陶行知成名以後,生活依然儉樸,他曾自撰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對聯自勉。
  • 中方縣12所中小學獲陶行知教育基金會捐贈_中方縣_縣市新聞_新聞...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楊學松 陳廣)1月11日,陶行知教育基金會在中方縣教育局三樓視頻會議室舉行「科技興教、扶智助學」公益捐贈活動,由陶行知教育基金會向中方縣12所中小學捐贈價值63萬元的教育信息化軟硬體設備。陶行知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 重慶雙福育才中學畢業典禮向陶行知致敬
    ,昨(27)日,學校以「育見」為主題的首屆行知文化節文藝匯演暨初2019級畢業典禮拉開帷幕,全校師生一同狂歡。典禮圓滿結束 重慶雙福育才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管弦樂和韓舞熱力暖場,由初一16、18班師生帶來的開場歌舞《青春暢想》動感十足,點燃全場熱情;悠揚的音樂,優雅的舞姿,舞臺上的「精靈」們隨音樂起舞,育才中學本部校區舞蹈團為初三學子送上的舞蹈
  • 期末必備,常考的「現當代作家及其作品」文學常識,快收藏起來!
    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 與康有為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敬業與樂業》《最苦與最樂》選自《飲冰室合集》。 2、魯迅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 「小故事 大夢想」——陶行知城東幼兒園幼兒故事大賽
    故     夢    事     想    世界上沒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每一個孩子表演的背後,都隱藏著不懈的努力與付出,站上舞臺,不怯場,優秀的表達能力就是這樣鍛鍊出來的。稚嫩的童聲,有趣的故事,盡情的展現自己。
  • 中國第一部禁片《武訓傳》:乞丐要飯建學校,陶行知想拍成電影
    今天這篇文章跟大家說下新中國的第一部禁片。大家不要想多了,覺得這是一篇三觀不正的影片,相反,它不僅三觀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還親自聯繫導演孫瑜,想要把武訓辦學的故事拍攝成電影,以此來鼓勵國民重視文化教育。
  • 陶韻三江 行知立特
    重慶市合川區作為陶行知親自開展教育實驗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堅持「1248」區域教育發展思路,在構建以「創造教育」為核心、以「開放教育」為動力、以「陽光教育」為保障、以「和諧教育」為基礎的「四型教育」過程中,基於自身的歷史傳統、文化基因、學校實際,堅持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為靈魂,走「行知立特」的區域整體推進特色學校建設之路。
  • 夜話丨陶行知:每天四問
    讀一讀教育家陶行知的這篇文章,讓我們對照這四問,做一個常常審視自己的人吧。 每天四問 (節選)作者:陶行知 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 2020考研大綱:中外教育史的重難點分析
    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一共考查5個科目,分別為: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那麼結合2020年最新大綱,我們應該怎麼把握和準備教育史呢?但是中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史有那麼多思想家、不同的時期又有不同的制度,同學們複習時難免會陷入迷茫。為了打消學生的這種情緒,結合新考綱,廣東研究生考試網結合考綱分別對中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史的重難點進行了梳理,以減輕同學們的學習負擔。
  • 「知行合一」當代教育論壇在寧舉行
    「知行合一」當代教育價值與學校行動論壇12月10日在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界、學術界和文學界代表共同探討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知行合一」理念在當下學校教育中的價值意義。中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梳理了王陽明、陶行知和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的哲學及教育理念,認為教育既要傳授知識,也要創造情境讓學生更多地實踐和體驗。南京大學行知學院教授操太聖提出,要倡導理性、思辨的校園文化,在尊重每個人的同時形成共同的行為規範和價值觀念。
  • 《長恨歌》——作者 洛夫 | 詩歌(4)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 | 漢語言文學專業 | 全國自考指教材
    走近作者:       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運端、莫洛夫,衡陽人,國際著名詩人、世界華語詩壇泰鬥、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中國最著名的現代詩人,被詩歌界譽為「詩魔」。                                                                              集齊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作者 王小波  | 散文部分(8~1.2)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 | 漢語言文學專業 | 全國自考指教材
  • 鄭州高新區行知學校:拼讀有妙招,激活英語學習密碼
    (記者 張偉)行知「小陶子」們發生了什麼事?怎麼這麼開心啊?獲獎了!獲獎了!原來他們個個初生牛犢不怕虎,小小年紀就獲得了「2020河南省中小學英語聽說能力在線展評活動」大賽的省、市級獎項呢,你們說厲害不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