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我們為何成為貓奴?

2021-02-18 三聯生活周刊

貓對人不理不睬的,甚至會攻擊主人,喜歡養貓的人卻與日俱增。塔克寫道:「家貓是徹頭徹尾的獨行俠,單獨生活、單獨打獵,任何形式的合作,對它們來說都是勉為其難。貓科動物身為自然界中的隱士,從來就沒演化出表達技巧,因為它們周圍沒有其他貓等著解讀信息,因此貓科動物才會以面無表情著稱。貓是伏襲式的掠食者,鬼鬼祟祟是它們的謀生之道,因此也不太會使用聲音暗號。家貓想要的是空間,不是陪伴;是蛋白質,不是聽好話。人類與貓在生物學上是毫不匹配的伴侶。家貓有社交弱點,對懲罰幾乎無動於衷,也只認可食物為唯一獎賞,非常難訓練。有些證據顯示它們誠心誠意地想透過有限、以氣味為基礎的表達功能向主人示意,方法是噴尿或用它們臉上和臀部的腺體在我們腿上拼寫出含蓄的信息,但人類經常遲鈍到忽視這些線索。」

有一本書叫《說貓道狗》,收錄了許多名人關於貓和狗的有趣的說法,大多描述的都是貓的高傲、高貴。美國作家羅伯特·史登思說:「人可以跟貓閒逛,卻必須牽著狗走。貓帶路,跑在前頭,翹起尾巴,以確定你了解其安排。萬一你走在前面,貓絕不會讓你認為他在追隨你。她會停下來,舔一下身上易接觸的部位,或是探索一下草叢中可疑的動靜,你會覺得自己像僕役般等待得焦躁不安。」

美國模特海量·鮑爾絲說:「你的貓絕不會凌晨三點亂叫,不會攻擊郵差,或啃咬布幔,雖然它可能攀爬布幔,從天花板俯瞰房間的樣子。」

加裡·史密斯說:「我所懂得的一切,都是跟我的貓學的:餓了,就吃;倦了,就在陽光下打盹;看獸醫時,就在主人身上撒尿。」 

美國作家洛威爾·託馬斯說:「我在伊斯坦堡遇見一個人,他說他確信上帝是貓。我問他為何如此肯定,他回答說,因為我向他祈禱時,他不理我。」

馬克·吐溫說:「在所有上帝創造的生物中,唯一不能當成奴隸驅使的,就是貓。如果人、貓可以混血,人的品質將提升,貓的品質會下降。」

美國音樂家傑夫·瓦德斯說:「貓比狗聰明,你無法讓八隻貓在雪地裡拉雪橇。」

艾比蓋爾·塔克《我們為何成為貓奴》

「貓奴」一書的副標題叫「貓是如何馴服人的」,是貓選擇進入了人類的房子,而非相反,它們想辦法適應了人類。貓的外形也有一些有利因素,「家貓正好天生長得與人類嬰孩相似,完全沒有經過任何加工。一部分與它們的體型有關:平均體重約3.6公斤,恰好和新生兒相仿;另一部分與聲音有關——貓的喵叫讓人聯想嬰兒的哭聲,而且研究顯示,貓可能還與時俱進地調整過發聲。貓有著一張強大掠食者的臉,但同時也有一張如孩子般的臉龐。這樣的組合營造出令人眩惑的張力,對女性來說似乎尤其如此。」

艾比蓋爾·塔克說,貓其實就是客廳裡的獅子,它們跟其擅長打獵的祖先相比沒多大變化,「成年貓需要的蛋白質攝取量是狗的三倍,狗甚至能靠吃素過活,但貓無法自行合成必要的脂肪酸,得從其他動物身上取得。貓科動物不管大小,有著一樣的特徵:長腿、強而有力的前肢、彈性極佳的脊椎、具有平衡作用的尾巴。貓的利器還包括伸縮自如的爪子、有感覺力的鬍鬚,以及會轉動的耳朵。」

如果真想伺候貓,確實需要花很多心思。「貓每天會花費長達五小時盯著窗外,或盯著風鈴、蝴蝶,甚至一片空無。不光是因為我們舒適的家可能很無趣,對於這些極度敏感、半馴化的獵人來說,也有可能是家為牠們帶來了壓力的元素,而人類只能勉強去設想。我們的冰箱、計算機和其他一些機器會發出可怕的高頻音,家貓必須設法忍受。家中的灰塵和某些毒素,尤其是二手菸,可能讓家貓罹患氣喘或更嚴重的疾病。我們的節日對家貓來說也不值得慶祝,例如在復活節擺設有毒的麝香百合、施放震耳欲聾的煙火,還點起蠟燭,使得充滿好奇、毛茸茸的圍觀者一不小心可能就被燒著。」

如果真的愛貓,你要把家裡的燈光調暗,因為貓不喜歡強光。其次,把恆溫器的溫度調高,因為多數家貓偏好室溫保持在暖呼呼的攝氏29度以上。然後檢視分貝儀來確保你的大嗓門不會聒噪到超過輕聲交談的程度。最後,清除令人不快的氣味,包括狗和其他低等生物的體味,以及酒精(來自乾洗手液)、香菸、化學清潔劑、某些香水。

多麗絲·萊辛與貓

海明威、凱魯亞克、博爾赫斯、史蒂芬·金、多麗絲·萊辛、村上春樹……這些作家有一個共同點是喜歡貓。萊辛在《論貓》中說:「如果魚兒是水的運動的體現和形狀,那麼貓就是微妙的空氣的圖表和模式。」

有人說,作家跟貓天生很般配,作家過著孤獨的生活。對這些終日隻身一人坐在桌子前扯頭髮、做咖啡的人來說,貓是非常好的寵物,它們的生活還非常有規律,對散漫的作家很有幫助。

對作家來說,貓是重要的圖騰動物,也許是因為作家希望貓的獨立和神秘能傳給他們,當對作品的負面評論湧來時,他們還努力模仿貓的漠不關心。

(圖片來自網絡)

大家都在看這些👇🏻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人類到底能活多久」

 點擊閱讀原文,今日生活市集,發現更多好物

相關焦點

  • 讀書| 我們為何懷念三毛
    讀書 | 我們為何懷念三毛 2020-09-15 1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為什麼會成為貓奴?
    也許,我們在崇拜貓咪的時候,也是在慶祝網際網路帶給我們的獨立與自由,慶祝網際網路的出現終於允許我們能表現出貓一樣(而不必非得像狗一般「真誠、開朗、充滿團隊合作精神的集體主義「)的性格而不被社會所指責。關於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主多麗絲·萊辛這樣寫道:「我相信,每隻貓都有魔法,我始終弄不明白的是:到底是我們收養了貓,還是貓恩準了我們進入她的生活。」
  • 好萊塢巨星詹姆斯·法蘭柯是貓奴!
    能編、能導、能演、能讀書的好萊塢全方位巨星詹姆斯·法蘭柯(James Franco)中,2001年憑藉在電影《詹姆斯·狄恩》(James Dean)的表現獲得了金球獎的最佳男主角獎。       喵嗚小編發現,凡是貓奴,都句句離不開貓咪。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用貓咪舉例,每一款食物都能想到貓咪,每一個朋友都可以用貓咪來分類。已經中毒太深,小編反正棄療了,你呢?
  • 一位貓奴的日常
    我知道是那隻白貓,為何慘叫成這樣,心中閃過好幾種可能。視野有限,幾聲叫聲之後只剩下平靜的雨聲,往常喜歡雨夜的我今夜沒能平靜。第二天特意留心了白貓經常出現的幾個地方,沒有發現。第三天,第四天,終於他再一次出現,比以前髒了許多,脖子後面像是被人拎起來過的痕跡。又過了幾日,發現貓碗不見了,貓糧撒了一地,而我也又有些日子沒在小區裡見過他了。
  • 盤點那些歷史上的著名貓奴
    盤點那些歷史上的著名貓奴大家都知道,在古埃及,貓咪的地位不言而喻。甚至在一段裡比人類的地位還要高,可以說在古埃及,法老和人民皆為貓奴。除了將貓視為神的埃及人,在歷史上,還有著一群熱衷於吸貓的名人,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貓奴。No.1 列寧除了將貓視為神的埃及人,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列寧也是狂熱貓奴中的一員。
  • 當「網際網路+」 遇到貓奴……
    凡有喵星人的地方,就有喵星人的粉絲,不管是"白茶"筆下國畫風的「吾皇」,還是微博大紅人百變「端午」,網裡網外,我們的腳邊都有個柔軟的臉在磨蹭
  • 貓奴是有「級別」之分的,你屬於哪個級別呢?
    作為一個資深的貓奴,萌貓真心覺得養貓是有級別之分。當然,這裡所說的「級別」,不關乎貓的價格、養貓的環境、養咪的數量,而是指貓奴們對貓這一物種的理解。如果你有想晉升成為資深貓奴,那麼單單依靠雲吸貓是行不通,因為只有真正與貓朝夕相處過,才能讀懂它們除了顏值外的與眾不同。
  • 讀書,成為更好的自己
    讀書不一定能讓我們成為影響世界的偉人,但可以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是樊登在《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裡觸動我的一句話。《禮記·大學》裡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現在的人們經常犯的錯誤就是自以為是,當我們涉入在浩瀚的書海裡,我們才會發覺自己的無知。這又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通過閱讀和學習來彌補我們的「心智」缺陷和知識缺口。現實中對於我們來說,讀書越來越成為一種奢侈。各類手機軟體和各種娛樂節目,掠奪了我們大量的時間。
  • 單擊查看您的「貓奴」級別有多高
    從古至今,我國的愛貓者被稱為「貓奴」,實際上是描述一個人對貓的愛的程度。現在隨著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喜歡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神馬」「雲吸貓」或「貓」等各種新名詞在網際網路上湧現。貓奴不是貶義詞,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你對貓的愛的程度。
  • 這首神童詩,被魯迅評價「誇著讀書人的光榮」,我們到底為何讀書
    這首神童詩,被魯迅評價為「誇著讀書人的光榮」,我們到底為何讀書大約所有人都知道這兩句詩,「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依稀記得小時候看電視,裡面出來個窮秀才,搖著把扇子唱到這一句,伯父「啪」的一下把電視關掉。
  • 李榮浩又崩潰:「貓奴不配擁有沙發!」
    事情是這樣的,李榮浩養貓後,遇到所有貓奴都有的煩惱:「怎麼才能讓貓不要抓沙發啊!」李榮浩崩潰之餘,粉絲當然喜聞樂見,也儘可能出謀劃策,比如:「你先抓,抓壞了,貓就沒沙發可以抓了!」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貓奴不配擁有沙發!」不信可以看下面這些貓奴曬出的「大型災難現場」!▼最新款的流蘇沙發,都是貓一爪子一爪子抓出來的。
  • 真·想不到啊,央視名嘴也都是貓奴!快被撒貝寧笑死了!
    哈哈哈,這不是很多貓奴的經歷嗎?康輝老師則不同,下班後和我們一樣喜歡擼貓解壓...經常在各種節目曬貓,哈哈哈名嘴和我們也一樣啊!其中,康輝家的貓最老19歲了,真貓奴啊!因為我和央視名嘴都有一個共同身份,都是貓奴
  • 薦劇|貓奴和悶騷大叔控特供:《貓侍》
    先來講大白貓吧。大白貓有個非常大氣而秀麗的名字,叫玉之丞。玉之丞原本被當地一個有錢的老闆豢養著,但自從養了玉之丞以後,老闆日益沉迷於它,「被貓魔迷惑了心智」(此處引來眾多貓奴的第一波彈幕吐槽高峰,大家紛紛表示:這分明是貓奴好嗎)。
  • 作為一名貓奴+顏控,這些產品必須得了解一下
    作為一名貓奴+顏控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到我們家居老師和貓咪的照片看到我們家老胡和貓咪的照片看到我們家千璽和貓咪的照片這些照片完全滿足了一名貓奴+顏控的所有要求與幻想。而下面我介紹的產品,也完全滿足貓奴+顏控的所有要求與幻想,你必須得了解一下。
  • 《貓與桃花源》定檔清明 2018年首部為貓奴打造動畫片
    近日,2018年首部為貓奴打造的動畫電影《貓與桃花源》正式宣布定檔4月5日,此次曝光的定檔海報中可以看到貓爸毯子和小貓鬥篷憨態可掬的背影
  • 一部專門給貓奴的大叔古裝劇
    也許天下所有的貓奴都一樣,一日為受,終生為受。為了喵,再臭的便便也能讓我們感覺到「恩主人最近吃的很健康」的踏實感。那麼,作為資深貓奴,你實在不可錯過這個喵星人為主角的日本古裝劇——《貓侍》。斑鬼怎麼也不會想到,他一介豪傑武者的命運竟會因一隻貓而改變,而自己也徹徹底底變為貓奴。(ps.劇裡遍地是貓奴,讓人不忍吐槽)
  • 日媒:中國「貓奴」深陷「毛茸茸中毒」
    日本雅虎新聞網11月28日文章,原題:「毛茸茸中毒」,中國的單身女性「貓奴」中國幾年前開始流行「吸貓」「貓奴」這樣的說法。所謂「吸貓」是指貓主人把臉湊到毛茸茸的寵物貓身上的親密動作。「貓奴」即「貓咪的奴隸」,是愛貓者自嘲的說法。
  • 清朝擼貓大法,助你成為一個古典貓奴
    我叫李察德,是一個貓咪記者今天說的是一個從清朝穿越來的貓 200多年前的杭州府,有一個讀書人家的女兒叫孫蓀意,她父親50多歲時才有了她所以很寵她,從小就帶著她跟哥哥們一起讀書寫詩。作為一隻穿越來的古代貓,糖球覺得現代的人養貓都太隨便,剛來頭一兩年她熱衷於用自己獨特的「古法」調教陸小姐,教她怎麼做個傳統的貓奴。
  • 讀書使我們不至於偏離作為人的本性太遠
    最貴的東西卻為何返賤?我常常在想:這些人如果喜歡讀書,會怎麼樣?讀書,究竟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只有知識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夠把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衷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生的美好果實的人。愛,尊重,欣賞勞動,這些,是讀書可以給我們的。
  • 日本人「貓奴」史要從祖宗說起
    平安時代,日本史料文學作品經常會把喵成為「唐貓」。因此有猜測日本喵星人的祖宗,應該是出於捉老鼠保護書籍考慮從大天朝被遣唐使帶去日本的。這段記述已經成為日本現存最古的「貓奴日記」,文字中可見愛貓之深情,像是給貓寫的一封情書。如果說宇多天皇是「貓痴」,那麼一條天皇就更誇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