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一齣好戲。
聽到黃渤要當導演的時候,阿魚內心是忐忑的。
演員轉型導演在當下的日子裡早已屢見不鮮。
而黃渤一直以來「50億影帝」「高情商」「千人千面」等等諸多的標籤在無形中提高了人民群眾對於他導演作品的期待。
提到黃渤的電影,怕是與喜劇脫不了干係。
他所擅長的對於現實荒誕的錯位展示,他所擅長的以小見大,都成為了觀眾們心中的期待。
太多的觀眾抱著看一齣喜劇的心態進入了電影院。
可是當影院的燈光熄滅,每個人窩在自己的座位當中準備迎接笑料的時候。
大屏上展示的外太空景象讓很多人忍不住叩問鄰座:「請問這是《一齣好戲》麼?」
而他們帶著這樣的疑問,看到了黃渤與張藝興的形象之後。
才將心裡懸著的石頭放下:「原來沒有走錯影廳。」
《一齣好戲》是一部喜劇麼?
他是一部喜劇,但不單單是一部喜劇。
電影當中黃渤、王迅、王寶強、于和偉、張藝興、舒淇等人通過肢體與臺詞的演繹呈現出了諸多的笑料。
作為一部喜劇電影,《一齣好戲》著實收穫了不少的笑聲。
可是你能明顯的感受到黃渤不僅僅是想做一部喜劇,他想要留下些什麼。
他想要通過這部電影當中的人物與故事表達些什麼,他想要與你討論,與每一個觀眾討論,他拋出了他的疑問,也拋出了他的理解。
他等待著與每一個觀眾通過大屏去交流,交流人性,交流這個社會。
「野心」,太多的文章提到了這個詞。
從《一齣好戲》這部電影當中,能切實到感受到黃渤的野心,他不甘於做一部用笑料堆砌而成的喜劇,他想要加入自己的私貨,加入自己的價值觀。
不過好在,這一切對於人性與社會這種沉重話題的探討,都在喜劇這張輕鬆愉快的外衣之下,這使得這些問題顯得不那麼的沉重,而是在笑聲當中潤物細無聲的叩問你的心門。
用一句話概括這部電影:
一群參與團建的公司高層與員工經歷自然災難之後的荒島餘生。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請謹慎食用。)
荒島餘生
《一齣好戲》這部電影所呈現的荒島餘生,可以說是一部人類文明的進化史。
末世的荒島之中,曾經的社會地位都不復存在。
你曾經是公司的基層員工,或者是公司的高層管理者,乃至是身價6億的公司老闆。
在這個荒島之中,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當你來到了這座荒島之上的時候,所有的金錢、階級都失去了意義,有的只是為了生存下去而進行的一次洗牌。
從最開始的靠山吃山的採集社會,到之後臨溪而漁的漁獵社會,體能與生存技巧便是立足於社會之中的最大籌碼。
你會爬樹,你會捕魚,你便可以成為統領眾人的「王」。
哪怕你曾經只是一個司機,一個導遊,可是在荒島之中你擁有著帶領大家生存的能力,你便會受到眾人的追捧,成為眾人的領袖。
而在這個時代當中,洗牌的依據便是「生存能力」。
隨著社會進程的發展,以物易物的貿易產生,便逐漸發展出了「代幣」。
有了貿易,便有了資本的萌芽,有了資本,便有了衝突,在這個小小的島上,便分裂出了三個不同的氏族。
以小王為首武鬥派,奉行著靠拳頭向老天爺討口飯吃的原則。
而通過證明自我價值而成為統治階級的小王眾人,不僅享受著最優渥的資源,而且不需要去勞動。
對于氏族底層成員,始終貫徹著不聽話就要挨打的方針。
可是曾經坐擁6億身價的張總不肯屈居人下,他依靠自己的頭腦,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甚至利用撲克牌作為代幣,開創出了島上的貿易規則。
可是身為資本家的他,通過超發貨幣的手段壓榨自己氏族成員的生產力。
而馬進不認可小王與張總的做法,他一心想要逃離這個小島,回到島外的文明社會。
而這一切的根由都是因為他中了一張價值6000萬的彩票。
而彩票的兌獎期限只有90天,他一定要在90天之內回到現實的世界當中。
抱著不同的訴求與態度,三方的勢力交替登上了荒島這個小小的舞臺。
其間甚至有人為每一個新興的氏族著書立傳,歌功頌德。
真作假時假亦真。
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假?
當一群人脫離了規則乃至道德的束縛,一切的行為準則完全源於「活下去」這三個字,會產生怎樣的轉變?
《一齣好戲》的設定使阿魚想起了《蠅王》。
想起了1944年在安納塔漢島上真實發生過的荒島餘生。
但是他們之間不同的是:
《蠅王》所講述的是那群遺落荒島的少年一步一步褪去了文明的外衣。
安納塔漢島上發生了起於佔有資源的原始欲望。
《一齣好戲》所講述的只是遺落荒島的人們在不同的階段穿上不同外衣。
與安納塔漢島上所發生的32男一女的荒島餘生故事和《蠅王》所講述的文明退化的故事相比,
《一齣好戲》是如此的溫柔,溫柔到人們哪怕打到天昏地暗、頭破血流,仍然會握手言和,仍然會欣欣向榮的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
可是什麼是真的呢?大船是真的麼?
張總所發現的大船像是一場美夢。
看似是「偶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其實不過是像這座倒扣的大船一樣,是一處顛倒的世界。
而張總在這個顛倒的世界當中,利用信息不對稱來超發貨幣以累計自己的資源。
這場美夢是假的。
當小王發現了島後有船會經過,想要告訴大家這個「真實」的消息的時候。
這艘船「正」了過來,可是出於心中的鬼胎,馬小興捏造了小王得了瘋病的故事。
出於溫水煮青蛙般對於當下生活的滿足,眾人強行制服了小王,讓這個世界重新回歸了顛倒。
什麼是真的?很簡單,你所相信的便是真的。
《心經》中有這樣一句話「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眾人想要逃離這個顛倒的世界,先決條件便是清除一切的「掛礙」。
就像電影當中所展現的,只有燒掉這艘顛倒的大船,燒掉的這個溫水煮青蛙的安樂窩,眾人才能逃離這個虛假的顛倒世界,才能涅槃重生,才能回歸現實。
真作假時假亦真,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事例不勝枚舉。
而《一齣好戲》只是通過對冰山一角的展現,來探討著孰真孰假,來辯證著虛幻與現實。
而我們正像是電影中那隻蜥蜴,靜靜的旁觀著這座島上所上演的「顛倒夢想」。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在看完電影之後,這闕詩一直在阿魚的腦海裡迴響。
在這個荒島之中,所有的真假已經失去了界定的標準。
可是當眾人回到了「真實」的現實世界,再去回頭看那些荒島上的過往,這些荒島生存的參與者是否也跟阿魚一樣,腦海裡浮起這闕詩句,叮噹作響。
文明是人類獸性的遮羞布
當文明隕落,當道德的準繩不再適用,
人類會產生怎樣的轉變?
是像老潘一樣「始終如一」,堅持著諂媚的生存策略。
就像是歷代層出不窮的饞臣外戚,極力附和著指鹿為馬。
是像「專家」史教授一般,
為每一位統治者著書立傳歌功頌德?
就像是統治階級所豢養的文人士子,極盡阿諛。
還是像馬小興這樣在壓迫中覺醒,在浸淫中改變。
從一個人畜無害的「二貨小跟班」,到城府深算的「隱形壓迫者」。
文明是人類獸性的遮羞布,
道德是人類行為的準繩與底線。
而當這一切的既有規則都失去了意義,
是否一個曾經連「湯」都喝不上的人,也會質問周遭:「何不食肉糜?」
《一齣好戲》所展示的群像就像是一面鏡子,引起思辨。
而馬小興從:「屎凍起來,只要沒人去咬破,那就是冰淇淋。「
到選擇性失憶回歸曾經的」二貨小跟班「似乎從側面給予了我們答案。
真實始終是真實,哪怕一時為世界所蒙塵,
終有一朝撥雲見日,回歸本真。
但求於心無愧。
一些彩蛋
當黃渤與舒淇在山洞當中的時候,阿魚便期待著他們在跳一遍曾經《西遊降魔篇》中的經典舞蹈。
畢竟這段舞蹈會日常登上「《有哪些演員即興發揮的經典鏡頭》」的榜單之中,配合著阿魚自行腦補的《一生所愛》配樂,可以說是食用效果極佳。
而幹坐半晌等到的徐崢彩蛋,可以說是為眾多觀眾大大解決生活中的一大難題:「《當有人在交通工具上裝X時怎麼辦?》
答:」喂,給我叫來500個兄弟,拿上刀,把我面前這兩個裝X的砍了,只剁嘴。「
最後的最後,解答一個核心問題,很多人問阿魚:「《一齣好戲》好看麼?」
阿魚想說:「好看。你可以從中收穫喜劇的滿足感,也可以從中收穫對於人性的思考,他像是一則現代的社會寓言,在黑色幽默之中展現著魔幻的現實主義。」
一條鹹魚,
幾句閒語,
與你不期而遇。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開啟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