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電影《一齣好戲》火了,很多人都從電影裡找到了自己或者是別人的影子。在命運的顛覆下,小人物亦或是大人物,他們的身份往往會在不經意之間反轉顛倒。通過這部電影,會讓你明白人性的複雜多面,它展示出了不同層次的五類人,仿佛是社會和世界的縮影。今天和你分享關於這部電影的一篇影評,希望讀完之後能讓你有所感悟。
by 阿谷君
請想像這樣一個畫面:你在出海途中遇到風暴,跟同事一起被卷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
隕石墜落,外面的世界或許蕩然無存,你成為極少數倖存者之一。這時的你,會選擇回歸外面未知的世界,還是留在荒島重啟人生?
如果此時的你得知自己中了6000萬大獎,如果你家裡還有父母妻兒在等待,你是否會改變想法?
從智慧文明的現代人變為刀耕火種的原始人,這種落差,你又是否受得了?
這便是電影《一齣好戲》的故事背景,導演黃渤大秀智商,給影片注入了一個極為深刻的思考:
如果原有的社會秩序崩塌,人們在建立新秩序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
他在影片中重建了一個微型社會,藉以映射現實社會的眾生之相。
第一類:見風使舵、左右逢源
眾人淪落荒島後,司機小王因體力超群、生存經驗豐富被推選為「領導者」。
小王大權在握後,「眼鏡男」等人立刻前去溜須拍馬,特意把一位穿著暴露的性感美女送到小王面前,以此求得「掌權者」的庇佑。
而在小王失勢之後,「眼鏡男」立刻見風轉舵,改投張總門下。
以「眼鏡男」為典型的這一類人,就像是依附「東風」生存的牆頭草,風吹向哪邊,他們便倒向哪邊,誰能給他們好處,他們就跟著誰。
這種人很有小聰明,但過於圓滑,少以真心待人,也往往很難得到真心的回報。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聰明伶俐,特別會討老祖宗歡心,從林黛玉進賈府一節中便可窺見。
王熙鳳見到黛玉後,先攜著黛玉的手,細細打量一番,後送回賈母身邊坐下,贊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竟像老祖宗的嫡親孫女」,一句話,既誇了黛玉,又奉承了賈母。
緊接著,王熙鳳用帕拭淚:「只可憐我這妹妹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
見又惹得賈母難過,便忙轉悲為喜,改口道:「我一見了妹妹,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
短短數句,一個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的王熙鳳便躍然紙上了。只可惜王熙鳳這類人,一生機關算盡,到頭來卻反誤了卿卿性命,著實可悲。
現實生活中,這類人或許會因為「會來事兒」、「有眼力價」暫時得到上位者的青睞,但長遠來看,人與人交往,最看重的依然是實力、誠意和真心。
第二類:黑白有度,沉默被動
影片中,這一類人的數量是最多的。他們不像眼鏡男那般趨炎附勢,只默默觀察局勢,力求尋得最佳出路。
他們是「群眾」,是「被領導者」,是「小人物」,但他們一旦認定了對的事,團結起來,便是足以改天換日的強大力量。
很多時候,他們是迫於生計、消極被動的執行者。
昔秦始皇大興土木,修長城、建阿房,上位者登高一呼,被動執行、出賣苦力的卻是這些小人物。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同樣是這一個個渺小如蜉蝣的小人物,以眾志成城的力量阻擋了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以血肉之軀阻擋了飛機大炮的進攻,這才迎來了一個獨立自主的偉大中國。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種類型的小人物早已成為當今社會權力金字塔的中流砥柱,以有限的力量創造著無限的人生傳奇。在複雜的社會中保持清醒,在浮躁的塵世中堅守己心。
第三類:追逐權力,縛於權力
影片中的小王因為能上樹摘果子、能下海捕魚被推舉為領導者,一朝得勢,便性情大變,從純良質樸之人化身暴力兇殘之徒。
動不動就對他人拳腳相向,仿佛自己真成了統治天下的王。
而會修車、會製作發電機的小興,也從最開始的單純善良變得野心勃勃,甚至顛倒是非,置所有人的生死於不顧,一心只有自己的榮華富貴。
他們原本都是現實社會中不被重視、受制於人的底層人物。
流落荒島使得他們從被人厭棄的「底層人」變身看似風光的「頂層人」,只要這個夢不被戳破,他們就能永遠活在被人擁戴的自我滿足中。
正如《希臘羅馬名人傳》一書中羅馬的建國者羅慕拉斯,出身草根,憑著戰功得到滔天權勢。之後他越來越傲慢,變得不可一世,施行專橫的君主作風,遭人厭棄。而在過去,羅慕拉斯最痛恨的就是霸權。
斬龍的勇士變成了惡龍,令人不由得想起魯迅先生說的那句話來:
「奴才做了主人,是絕不肯廢除『老爺』的稱號的,他的擺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還十足,還可笑。」
可見,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造福於民,用不好,反傷自身。不為權力所累之人,方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智慧。
第四類:精英人士,建立規則
影片中,以張總為首的精英人士,一直佔據著金字塔的頂尖。
身處荒島,雖然沒有體力上的優勢,卻能靠著頭腦和智慧再度建立貨幣體系,建立微型社會的規則和秩序,斂財收權,成為管理者。
以張總為代表的這類人,就是社會上居少數的精英管理人士,他們或許因為出身富貴,或許因為能力高超,或許因為人格魅力身居上位。
他們智慧、隱忍,總能在情勢最險惡的關頭,找到問題的最優解,造福自身。
影片《雪國列車》中,在那列沒有終點、沿著鐵軌一直行駛下去的列車上,永動機的製造者威爾福德就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
他將人民分為不同等級,上等人花天酒地,奢侈享受,下等人卻窮困潦倒,日日以蟑螂為食。
若非被激怒,下等人根本不會知道上層社會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更不會覺得自己現在的日子過得有何不妥。
影片中有一幕令我很是感觸,當渾身髒汙不堪的下等人歇斯底裡地闖入上流社會時,上流社會的人們依然我行我素,把酒言歡,對他們的闖入沒有表現出絲毫恐慌和意外。
上等人對自己擁有的一切習以為常,在他們看來,下等人的反抗未免太不體面、不自量力。
精英人士向來就是規則的制定者,他們靠能力、靠頭腦制定規則,又靠智慧、靠手腕引領那些靠體力和拳頭的人,認同和執行這些規則。
人們總抱怨這個社會的不公平,資源分配不均、財富分配不等,卻壓根忘記了,這個社會本就是不公平的。
第五類:指引光明,迎接新生
在影片《一齣好戲》中,黃渤飾演的馬進就是這一類指引人們走向光明的人。
他們從社會底層摸爬滾打,對未來懷揣著美好的憧憬和嚮往。
或許在半路上會暫時被野心蒙蔽良知,但最終能知錯就改,迸發出大無畏的勇氣,帶領人民走出荒島,走向光明。
這一類人,如同光明的使者。正因為他們的存在,才給了這世界無限的希望。
影片《釜山行》中,整輛列車都被喪屍統治,一不小心被咬,就會被立刻同化,危險無比。
但在這樣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仍有一群倖存的勇敢者在同喪屍鬥爭,拼死保下人類的命脈。
孔劉飾演的石宇,不幸被咬後,仍在意識尚存之際,妥善安置孕婦和女兒,然後走到車尾,縱身一躍。那慷慨赴死的燦爛笑容,給觀眾留下了太多的感動和震撼。
他們或許缺少與惡勢力對抗的力量,但他們還具備一腔孤勇、還擁有純善的人性。
正是人性的至善,將這種勇敢無限放大,戰勝邪惡,迎來新生。
《風暴眼》一書中寫道:人人都是海島,儘管與海水、空氣相連,但誰也不會向誰靠攏。
我們生來形單影隻,生來固執冷漠,但我們仍然對一個充滿溫情和美好的世界懷有濃濃鄉愁。
人性固然有很多陰暗面,但在形形色色的眾生之相中,我們卻總能找到正義,找到善良,找到希望,找到愛。
《一齣好戲》向我們揭示了人性的多樣化,讓我們在凝望深淵時,同樣看到了不遠之外的天堂。
看久了深淵,深淵也會凝望你;看久了天堂,天堂的大門會為你敞開。
————————
麥家、蘇童、阿來、馬家輝
一堂真正的閱讀大師課
點擊連結,購買《好好讀書》
▼
————————
責編 | 靖居士 主編 | 花梨 圖片來源 | 來源於網絡
▼點擊閱讀原文,開啟好書聽讀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