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是有關聯的,你不要覺得很多東西是玄學,其實都是有道理的——《一齣好戲》
經歷了各種失敗,瀕臨破產,甚至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把「借的十萬還給別人」的馬進(黃渤 飾),顯然沒有明白史教授所說的這個道理。
馬進是成功學的忠實信徒,人到中年一事無成不說,還欠了數十萬的外債。屢次失敗之後,馬進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了一張張彩票上。
就像馬進對小興(張藝興 飾)說的那樣,「有錢的永遠是有錢的,沒錢的永遠沒錢」,可是如果我中了6000萬呢?
今天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無論是彩票開獎,還是公司上市前的旅遊團建,對馬進來說,都至關重要,而《一齣好戲》也由此拉開了大幕。
衝浪鴨水陸兩棲船,是《一齣好戲》中非常關鍵的一個道具,在影片中剛一出現,就吸引了大多數人的眼光,這是什麼車?
在《一齣好戲》的同名小說中,司機小王(王寶強 飾),曾對衝浪鴨作過以下介紹:
「這種船呢,在二戰時是作為登陸艇使用的……」
也就是說,衝浪鴨實際上是一種外形奇特的小型登陸艇,那麼,登陸艇能在大海中安全航行嗎?
小型登陸艇一般載員30人以上,或者運輸3噸左右的物資,而《一齣好戲》中的衝浪鴨剛好坐了30人。
登陸艇的主要特點是吃水淺、航速低,衝浪鴨標識的0.8、1.0的吃水線,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這一點。
吃水淺、航速低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登陸艇續航能力短,無法承受波浪衝擊。所以說,衝浪鴨活動區域,僅限於近海淺水區。
也就是說,整個影片的故事基礎,都是荒誕且不符合常理的,那麼問題出現在哪個環節呢?
公司團建的出發時間,定的是上午9點,所以在出發時間推遲了五分鐘之後,老潘(王迅 飾)忍不住抱怨道,「還有誰沒到齊啊?」
一旁和衝浪鴨合影的員工,紛紛回應道「張總……」,所以在張總來了之後,衝浪鴨就啟動出發了。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遲到的馬進和小興,拎著東西追趕衝浪鴨的畫面。那麼,馬進和小興有沒有趕上團建呢?
結合後面發生的劇情,以及影片結尾馬進與珊珊(舒淇 飾)對話——「船等不了,都先走了」。
被評價為「吃屎都趕不上熱的」的馬進,大概率被公司拋棄了,錯失了參與團建的機會。而當天彩票開獎的結果,肯定也是和往常一樣,沒中。
在那一天,不堪重負的馬進,徹底崩潰了。而後面所發生的一切,都只是馬進一個人的末日幻想罷了。
所以,我們看到了乘風破浪無所畏懼,甚至與巨鯨共舞的衝浪鴨,看到了漂流而來的北極熊,以及從天而降的「海魚雨」。
在馬進的幻想中,自己和小興不僅趕上了團建,而且彩票中了6000萬。
但是由於幻想的原因,處於崩潰狀態的馬進,並不能記住中獎信息的所有細節。
所以,隨著影片劇情的推進,手機app中的中獎圖片出現了差異。
馬進第一次打開中獎圖片,可以清楚的看到中獎數字60 000 000.00,後來進行再次確認時,手機圖片裡的中獎數字,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模糊和失色。
在進入荒島,電量耗盡之後,中獎圖片就沒有出現了。後來連紙質彩票,都只剩下了局部鏡頭。
在夢境或幻想中,經常會出現記憶偏差和模糊,這一細節的出現,也透露著《一齣好戲》虛幻的本質。
當人們隨著衝浪鴨,進入荒島以後,一場關於人性的社會發展簡史,呈現在觀眾面前。
根植於馬進潛意識的這齣大戲,從頭到尾都瀰漫著「成功學」的味道。
各種打雞血的場面,以及充滿激情的演講,似乎把我們拉到了,某位大師的「成功學」課堂。
如果說有著野外生存經驗的小王,代表著「力量」,那麼擁有豐富經濟學知識的張總,就代表著「智慧」,而馬進和小興,則代表著「創造力」。
在獲得上天饋贈的食物之後,專研《成功學》多年的馬進,成為了這場大戲最後的勝利者。
現實世界中的失敗者,終於在幻想中,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成功。
汽車維修工出身的小興,是馬進的跟班和崇拜者,也是另一個年輕時的馬進。
所以,在馬進的幻想中,只有小興對他做到了不離不棄。
現實生活中,經歷了太多失敗和磨難的馬進,早已失去了前進的勇氣,而年輕的小興沒有。
於是,在影片中發生了黑化的是小興,而不是馬進。小興做了馬進想做,卻又不敢做的事情。
儘管兩個人的所作所為,已經慢慢重合在了一起,懦弱的馬進,也不敢正視自己作為小興的欲望和訴求。
在影片結尾的彩蛋裡,失去記憶的小興,被送進了精神病院,而馬進和珊珊卻走到了一起。
也就是說,在馬進的記憶裡,瘋掉的只有小興,而不是自己。
其實《一齣好戲》中,還有很多有趣且富有深意的細節,比如在荒島上,每次發生重大改變時,都會出現在馬進附近的變色龍。
比如,影片中多次出現的寄居蟹,以及荒島上人人都有的「病員服」。
影片結束以後,在創作人員名單的空白處,出現了有著天使翅膀的珊珊,以及坐在地上的馬進。
而「在平行的時間,睡夢中遊海邊」的歌詞,也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一齣好戲》中隱蔽的各種結局。
各種真實的、虛幻的因素,混雜在了一起,再也分不清彼此,這也許就是《一齣好戲》又被譯為《誑想曲》的根本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