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的音樂綜藝節目一般只在決賽的時候做直播,平常都採用錄播的方式。而芒果TV的《我是歌手誰來踢館》則全部採用直播的形式,歷時50天,從歌手現場演唱直播到歌手每晚一小時的真人秀直播,這不僅僅是網絡音樂綜藝的全新玩法,更是技術、創意上的極大突破。
50天究竟看什麼?從2015年12月5日至2016年1月15日,以及最後的決賽,芒果TV做了音樂演唱部分的直播;從1月16日到1月22日,芒果TV加入了真人秀,直播八強歌手晚上8點18分那一個小時的生活,將現場演唱競演和網絡互動深度結合,這其中看的不僅僅是明星是音樂,更是看專業的節目水準、支持直播的高精技術還有所有人對音樂的尊重。
直播100%原味音樂,登臺歌手實力經得起考驗
芒果TV用前42天的直播決出《我是歌手誰來踢館》的八強選手,這八位歌手無論是自身實力還是過往經歷,都可圈可點:
比如音樂瘋子張瑋,從「好聲音」起步的他,一直將「高音」當做他的名片;
比如2011年《快樂女聲》季軍劉忻,是一位風格獨特百變炫酷的創作型歌手;還有唱作達人金志文,有著超高水準的音樂功底和改編能力;
以及深情歌者李一哲、唱跳全能鄭有智、風格獨特的霍尊、天生的民族歌者雲朵、擁有醇厚嗓音的金池。
八強歌手每一位都有著鮮明的特點,而芒果TV的《歌手踢館》從一開始就選擇直播的方式,這決定了五十天內:
第一,歌手無法假唱和依賴後期技術調整聲音,網友聽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聲音呈現,檢驗登臺歌手真實實力;
第二,更加考驗歌手的綜合素質和應變能力,歌手只要有某個點表現不好,哪怕一個眼神是否走心、一個音符是否精準,都會暴露於億萬網友面前,在殘酷的PK賽中處於劣勢。而能拼殺到最後的,必定都是唱功和舞臺表現都非常突出的選手。
樂評人評點犀利,上演一場無剪輯的脫口秀
直播的魅力在於,觀眾對於舞臺上發生的一切都是零距離、同步接觸的,所有人都無法預見下一秒會發生什麼,這種花落誰家的懸念感不僅發生在歌手身上、觀眾身上,還有節目現場的樂評人,他們說出的每一句話都無法剪輯,他們或風趣、或犀利的言辭不斷將歌手的情緒、觀眾的情緒代入與代出。
在50天的直播中,歌手踢館的幾位樂評人也輕鬆圈粉,成為新晉「網紅」。芒果TV為《歌手踢館》樂評人開設了一個專門的直播窗口「音樂小屋1號」,而對於歌手在臺上演唱的好與壞,樂評人點評也是直來直往,有時甚至稱的上一針見血,與其他綜藝節目充滿雞湯的點評不同,《歌手踢館》樂評人經常炮轟選手演唱,如酒吧味唱法俗到沒朋友、復古唱法Low到低、0期待感0特色0音色辨識度,更有直接抨擊樂隊「偽搖滾」、「空殼子」。
在直播中,經常出現樂評人與歌手、主持人、粉絲甚至與彈幕「撕X」,雖說毒舌點評不能作為一檔音樂綜藝的評判,但樂評人敢於丟掉雞湯、敢於直說好壞,而不以歌手人氣或資歷為動搖,也顯示出這檔節目本身對於音樂的尊重。
創造一場真實專業的音樂盛宴,看一個團隊如何突破極限
50天的直播,考驗的並非是歌手,更多的還有網絡技術和幕後的工作人員。
在歌手演唱直播期間,雖然每天都只有2小時左右的直播,但50天內直播一直持續不斷,芒果TV全平臺、多終端都實現包括主畫面、音樂小屋1號、音樂小屋2號、彈幕情況等多線路的同時並發。而在真人秀直播中,芒果TV排除八路導演組,移動直播八強選手的備戰狀況,實現9個窗口的移動直播,這是中國網際網路平臺的首創。
據導演組介紹,現場鏡頭調度、燈光在50天內並非按固定套路,而是每天都有新的思考和展現形式,如歌浴森《衝一杯茶》在直播中玩的就是一鏡到底。在每日直播結束後,音頻導攝、編制燈光等都需要馬不停蹄的熬夜準備。在50場直播裡面,除了最後一場有弦樂大編制樂隊,還有22場加入大編制樂隊內容,樂隊現場演奏、布臺以及樂器的擺放收音等都需要經過詳細編排,才能達到不相互影響而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音樂專業性上,《歌手踢館》不僅請到給迷笛等大型音樂節做直播的SAG團隊作為技術支持,還為每一位歌手配備樂隊,而與CCTV、湖南衛視等多個電視臺節目合作、參與國內大型音樂節演出並擔任多部影視作品的音樂製作人陳偉倫,在《歌手踢館》擔任音樂總監並全程參與節目製作和直播。現場伴奏、現場主持、現場競唱、現場點評、音樂原味,這些要素成就了《歌手踢館》成為國內頂級音樂綜藝秀。
「50天」、「直播」、「最熱門的大IP」、「實時互動」、「音樂盛典」,把這些要素融合在一起,恐怕除了芒果TV,目前國內沒有哪家視頻網站玩得起。芒果TV用心打造的這場真實而又精彩的音樂盛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完-
《傳媒圈》微信自媒體平臺,是一個領先的有關傳媒、影視、品牌、營銷等領域的信息庫和智慧庫。每天受到20萬品質人士關注,年閱讀量超過五千萬人次。
如希望交流,請加傳媒圈個人微信號:ggds360,將有機會參與線下溝通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