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品三國|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郭嘉

2021-02-07 VR2R聯盟 悅三國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

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徵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號貞侯。

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曹操: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李隆基:孝文之得魏尚,虜不足憂;太祖之見郭嘉,知成吾事。 

陳亮:以成魏之霸業者,昱、嘉之謀為多,而曹公尤痛惜嘉之死也。

羅貫中:經天緯地實可誇,少年才學冠中華。曹公深識真梁棟,兵敗猶然想郭嘉。 

王夫之:曹孟德推心以待智謀之士,而士之長於略者,相踵而興。孟德智有所窮,則荀彧、郭嘉、荀攸、高柔之徒左右之,以算無遺策。

何焯:孟德追惜奉孝,而諸葛亦思孝直帷幄之助,不可或失其人,雖英雄必資群策也。

姚範:襲許年死,故屬偶合,即死於刺客,亦非事之可決。嘉此語藉以強鎮一時眾志,又或兼知卜筮之術耳。

朱乾:故國以一人興,以一人亡。郭嘉歸魏而魏興,管寧去漢而漢亡。跡其興廢,關乎人才去就如此。

王鳴盛:諸人皆魏之謀主也,運籌決勝,功績卓然。 

毛澤東:才識超群,足智多謀,出謀劃策,功績卓著。


郭嘉從小胸懷大志,在二十歲時就已經敏銳的感覺到天下即將大亂,於是隱居以待時日,另一方面偷偷的和有才識之人保持交往。

郭嘉最初出隱,是和田豐等北上依附當時勢力最強大的袁紹。袁紹對郭嘉等人極為敬重,更是厚禮待之。但是數十日一過,郭嘉便看出袁紹優柔寡斷,用人不善,非成大事之人,遂只有一人的毅然而去。恰逢曹操招賢納士之時,荀彧,程昱共舉郭嘉!曹操招見郭嘉,問計袁紹。郭嘉說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並獻計乘袁紹攻擊公孫瓚之時一舉攻克呂布。這能使曹軍擴大實力,又可以避免以後袁曹決戰時,呂布從側翼威脅曹軍。曹操聽完感嘆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對曹操的才能抱負更是留下了深刻印象。當他離開曹操營帳後,大喜過望的說;「真吾主也。」從此,郭嘉便當上了曹操參謀軍事之官——軍事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徵戰出謀獻策,忠心效力。



建安三年九月,曹操便採納郭嘉之謀出兵呂布。曹軍先破彭城,再敗呂布,最後大軍圍困下邳。而呂布卻堅守下邳不出。曹操久攻不下,便思退軍。郭嘉勸說曹操繼續攻城,分析道;「呂布雖勇而無謀,現在其三戰皆敗,銳氣已衰,三軍將為首,將衰則軍衰。陳宮有謀卻反應遲鈍。現在正應該乘呂布銳氣未復,陳宮計謀未定之時,進軍急攻,必能徹底打垮呂布。」曹操依計而行,一面攻城,一面決沂、泗之水灌淹下邳,同年十二月果然就攻克下邳,擒殺呂布,陳宮。

建安四年,曹操派劉備去攻擊進犯的袁術。郭嘉一聽說就大吃一驚阻止道:「決不能讓劉備率軍而出,出則必反。」曹操後悔不已。劉備果然馬上就殺了徐州刺史車胄,聚沛反曹。曹軍兩面受敵。曹操想迅速揮兵滅劉而向袁。眾將卻無一不怕袁紹乘機從背後攻來。曹操沉嚀不決,又是郭嘉分析道:「袁紹向來優柔寡斷,必不能迅速做出反應。劉備剛叛不久,眾心未歸,立足未穩,迅速進攻,其必敗無疑。然後回師對付袁紹,這是改變決戰前夕腹背受敵的最好機會,決不能失去。」曹操終于堅定信心,從官渡回師擊劉,一戰而破並「獲其妻子」,擒其大將關羽,奪回了下邳。情況正如郭嘉所料,袁紹果然還沒有作出反應,劉備以被擊敗。



官渡之戰後袁紹病死,曹操攻其二子,連戰連捷。將領無不主張趁勢徹底掃蕩二袁。而郭嘉卻力排眾議,獨建奇策。為曹操分析了二袁兄弟之見的矛盾,如果攻之則力合,緩之則必哄。建議曹操回軍裝做南向攻擊劉表之勢,「以待其變」。果然二袁為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曹操乘機回軍北攻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因為郭嘉的妙計,這一仗贏的既輕鬆又順利並大獲全勝。

這時袁尚逃入烏恆,曹軍將領都認為不值得為了袁尚而遠攻烏恆,致使許昌空虛,為劉備偷襲。在眾議一致的反對聲中,郭嘉再次獨具慧眼,精闢的分析了平烏恆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義。郭嘉首先說出了徵烏恆對鞏固曹軍剛攻佔的黃河以北地區具有重大的意義。更說出了劉表,劉備之間的矛盾,指出劉表必不會讓劉備偷襲許昌。曹操從其言而迅速率軍出徵。郭嘉又進言兵貴神速,加以輕裝前進,以奇攻之。果然曹軍逼近到離烏恆君長所居柳城一百多裡處,才被發現,結果張遼突陣,一戰斬烏恆君長。袁尚又逃奔入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康獻其首級而降。曹操根據郭嘉的計策終於徹底平定北方,統一整個黃河流域!


曹操幾乎每次出徵,郭嘉都是隨從參謀軍機,行軍時以曹操是並肩而行,議事時也是和曹操同席而坐。每逢軍國大事議論紛紛時,郭嘉的計策總是正確的,並且他的策略從無失算,真正達到了算無遺策。郭嘉向不遵守禮法,而以其超群的智謀被曹操重用,也只有曹操這種雄才大略,才敢於使用郭嘉這類藐視禮法的人。並把小己二十多歲的郭嘉引為「知己」。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把身後的治國大事託付給郭嘉。

當郭嘉因為病重臥床時,曹操不斷派人探視,「問疾者交錯。」當郭嘉病逝時,曹操親至靈堂,悲痛萬分。更有詩一般的精練的語言道出了自己的無限哀傷和惋惜:「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本傳《傅子》)後更表奏朝廷說:「軍祭酒郭嘉,自從徵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勳,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並前千戶。」



郭嘉是曹操最喜愛也是最得力的謀士,其深具通曉事理,足智多謀的資質。應該說,曹操之所以用兵如神,「仿佛孫吳」。其中因為有郭嘉為其運籌帷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用曹操的話來說。便是:「平定天下,謀功為高!」


文字:摘自網絡

圖片:來自網絡

出品:VR2R公益聯盟





相關焦點

  • 《三國群英傳8》郭嘉武將圖鑑
    郭嘉是《三國群英傳8》中的一位武將,就如大家所了解的一樣,該角色是真實存在的三國角色。對於三國歷史中的郭嘉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那麼可以看看這篇《三國群英傳8》郭嘉武將圖鑑來了解一下該遊戲中關於郭嘉的一些設定吧。
  • 【武將評測】「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覺醒郭嘉評測
    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覺醒郭嘉吧~一、屬性點評  當主公等級到達100級時,便可花費3500覺醒令在神將閣內兌換郭嘉覺醒卡,將麾下的「鬼才」覺醒。  覺醒郭嘉武力由65變為了68,統帥由10變為了60,並且獲得了刃甲天賦,可反彈碰撞傷害的80%。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無雙鬼才郭奉孝
    "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郭嘉郭奉孝算一個。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追襲袁熙、袁尚餘黨時勸曹操兵貴神速,直指受袁氏之恩的烏丸大本營柳城,終破三郡烏丸並讓他們臣服。
  • 【品論三國】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來認識真正的郭嘉吧!
    由於郭嘉的才華,使許多人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看法。我個人認為郭嘉確實是一個很有才的人,但諸葛亮也不差,只是他兩擅長的領域有不同。郭嘉對於軍事是十分擅長的,有了他才使得曹操的事業達到了巔峰時期,成長迅速。其官渡之戰死後,曹操的國家就開始走下坡路。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軍師聯盟》鬼才郭嘉到底有多厲害?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史書記載郭嘉「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要想知道郭嘉有多厲害,我們先來看一下郭嘉的生平。郭嘉起初是袁紹帳下的謀士,而後經過荀彧的介紹投靠曹操。曹操與國家共商國家大事,聽完郭嘉的建議後,曹操長嘆說:「能幫我成就霸業的,就是他了」,稱郭嘉是自己的「奇佐」。郭嘉離開營帳後和荀彧說:「這才是我要侍奉的人主」在三國歷史上流傳著一句古老的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 三國第一謀士郭嘉郭奉孝
    亂世出英雄,三國時期是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同時也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武有呂布、馬超、趙雲、關張、典韋、許褚之勇;文有臥龍孔明、鳳雛龐統、司馬懿、陸遜之智;可謂千古江山,一時多少豪傑!俗話說,「鬥智不鬥力」,單就謀士一項,就群星璀璨、浩如煙海。
  • 諸葛亮、司馬懿、郭嘉、賈詡,到底誰最厲害?
    (點擊視頻右下角全屏按鈕進入全屏觀看)諸葛亮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 [2]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郭嘉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 郭嘉對袁紹和曹操的影響,一個捶胸頓足,一個仰天大笑!
    談及三國歷史,免不了談一談梟雄身邊的謀士,除了荀彧或司馬懿等人之外,其中一代梟雄曹操身邊的將士郭嘉,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甚至史書記載其「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郭嘉原本是袁紹的部下,對袁紹也是忠心耿耿,毫無抱怨。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這個強項,竟是諸葛亮致命弱點?
    三國人才輩出,謀士更是數之不盡,其中諸葛亮與郭嘉,分屬於劉備與曹操兩個對立的陣營,也都是重要謀士,因此常常被拿來比較,後世更有「國家部四,臥龍不出」之說,那麼郭嘉真的比諸葛亮厲害嗎?「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真的比諸葛亮厲害嗎?
  • 三國最強的六大謀士,若得到他們輔助,統一三國沒有問題
    二、擅出良策的沮授沮授,漢末著名的謀臣,史載他「少有大志,擅於謀略」,作為袁紹的首席某主,擅出良策,曾協助袁紹,一統北方四州,無奈,袁紹無能,不經常採納其良策,導致官渡之戰時袁紹大敗,沮授未及逃走,被曹操所獲,因拒降被曹操處死。
  • 郭嘉臨終留下遺言:司馬懿必反!他是如何未卜先知的?
    郭嘉(170一207),字奉孝,穎川陽翟(今河南禹縣)人,是曹操手下最年輕的智者,同時也是最詭奇的謀士。在郭嘉輔佐期間,曹操從沒有打過失敗的仗,更是為其出謀劃策,奠定了一統北方的基礎。郭嘉一死去,曹操的軍事成就便顯得乏善可陳了。
  • 【三國】天妒英才——郭嘉
    如魯肅之於孫權,諸葛亮之於劉備。而郭嘉和曹操的這次見面絲毫不亞於後來的隆中對。二人會面完畢之後曹操感嘆【使吾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當時,各路諸侯割據一隅,並無鯨吞四海之志。在這種情況下,郭嘉對一個個敵手心理狀態的準確判斷,便常常成了曹操獲勝的關鍵。  郭嘉的眼光獨到。他曾向曹操提出了「十勝十敗說」。
  • 郭嘉不死,孔明不出
    其實在孔明出道之前,同樣也有一個神一存的人,他就是郭嘉。人物簡介;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徵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 為何說郭嘉和荀彧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三國時候謀士璀璨如星,蜀漢有諸葛亮、龐統、法正、馬謖等人,曹魏手下有郭嘉、荀彧、司馬懿、程昱,東吳有周瑜、呂蒙、陸遜,可以說都是當時叱吒風雲的人物
  • 鬼才郭嘉到底有多厲害,他是怎麼死的?
    三國裡群雄逐鹿,政權動蕩,時勢造英雄,在這個紛亂的時代,出現了很多傑出人才,如荀彧、荀攸、陳群、鍾繇、戲志才、棗祗、杜襲、郭圖、司馬德操等人,在這些人當中有一位謀士顯得極為特別,他才華橫溢,卻又飽受詬罵,為當世一些名士所不喜,但為權貴所賞識,那就是郭嘉。
  • 可能改變三國歷史的天妒英才
    第五名:郭嘉38歲病逝,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曹操諸多謀士中,唯獨郭嘉最了解曹操,並且兩人關係親密,猶如朋友一般。每逢軍國大事,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後,把身後的治國大事託付給郭嘉。假如郭嘉沒有早早病逝,赤壁之戰勝負如何未可知!第四名:龐統字士元,號鳳雛,中箭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葬於落鳳坡。
  • 鬼才郭嘉的妻子是誰?
    在三國時期大部分人知道的謀士應該只有諸葛亮一人,只有很少有人知道在三國時期曹操部下還有一位被稱為鬼才的郭嘉。
  • 三國中龍,鳳,虎,馬,狗,鬼,麟,狐都是何人?
    諸葛亮是三國時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被稱為「臥龍先生」。鳳,即是鳳雛先生龐統。龐統與諸葛亮齊名,都是當時大才。幫助周瑜為曹操獻連環計,成就赤壁大功。後投靠劉備,經耒陽縣令一職,讓張飛等大開眼界。龐統被劉備所重用,同取西川,但由於劉備優柔寡斷,龐統殞命落鳳坡。虎,冢虎司馬懿。
  • 三國歷史多紛爭 背後竟是這五個男人在搞事情!
    眾所周知三國時代是一個群英薈萃的年代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亂世紛爭之時
  • 三國時期最聰明的8個人,諸葛亮也只能排第3,第1無人不服
    ,手下能人奇士更是數不勝數,今天我們說一下他們手下的謀士,出名的很多,如諸葛亮,郭嘉,司馬懿,龐統等人,那麼最聰明八位謀士是誰呢?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雖然他謀略很高屢出奇策,但死的太早,才能表現的太短。只能排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