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厄瓜多強制「代表處」改名 臺涉外官員稱已中止「牡蠣繁養殖...

2021-01-11 環球網

蔡英文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駐厄瓜多代表處」6月由「中華民國駐厄瓜多商務處」改名為「臺北駐厄瓜多商務處」。據臺「東森新聞雲」14日報導,在被問到改名後的情況時,臺涉外官員周麟表示,已將與厄瓜多合作的「牡蠣繁養殖計劃」中止。

蔡英文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在國際上頻頻碰壁。在被巴拿馬「斷交」後,又被奈及利亞、巴林、厄瓜多、阿聯與約旦等5個非「邦交國」要求其「駐館」改名,將「中華民國」或「臺灣」等字眼去掉,否則將摘牌。奈及利亞甚至要求其遷出改過首都。

在14日的臺「立法院」會議上,「綠委」蔡適應問起,在被厄瓜多要求改名後的情況如何時,周麟表示,在被對方要求改名後,就中斷與對方的「牡蠣養殖計劃」,只是現在考慮是否恢復。

周麟還聲稱,其實與厄瓜多「關係不錯「,以前甚至有石油探勘方面的合作。不過,蔡適應對周麟「關係良好」的說法不認同,他聲稱,被強制要求改名,不就代表過去的「合作案」沒有達成良好的關係,臺灣被「吃盡豆腐」了。

對於臺當局「代表處」被要求改名一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此前回應表示,中國政府對厄瓜多政府本著一個中國原則處理涉臺問題表示高度肯定和讚賞。這一事實再一次充分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人心所向、大勢所趨。這決不是一個所謂中國政府施壓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又一"非邦交"國要求臺代表處改名:"中華民國"改臺北
    5個非「邦交國」要求臺灣將設在其境內的辦事處改名。據《環球時報》援引臺媒報導,臺灣「中央社」稱,6月27日,「臺灣駐厄瓜多代表處」將「中華民國駐厄瓜多商務處」改名為「臺北駐厄瓜多商務處」。「臺北駐厄瓜多商務處」網站截圖據報導,對於更名一事,臺「外交部」表示「深感遺憾」,已表達「嚴正抗議」。
  • 駐美機構要改名「臺灣代表處」?臺外事部門急忙改口
    據臺灣「中央社」12月21日報導,針對「駐美代表處」改名一事,臺外事部門副負責人曾厚仁當天上午接受民進黨籍「立委」羅致政質詢時回應,「正名」確實是臺外事部門努力的方向,相關工作正在進行,對美國國會議員的呼籲「表示感謝與歡迎」。不過,曾厚仁承認,「正名」議題有一定的敏感性。
  • 改名就能「升級」國際地位?臺當局又在做無用功
    導讀:臺當局涉外部門的官員曾厚仁於2020年12月21日證實,臺灣方面正在推動「駐美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 曾厚仁表明提升臺美關係是長期目標 曾厚仁在12月21日列席臺灣的「立法機構」外事防務委員會,民進黨的「民代」羅致政詢問到,美國的眾議院裡的78位眾議員在近日聯名致函國務卿蓬佩奧,呼籲美國政府同意臺灣駐美國的代表處把名稱從「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改成「臺灣代表處」
  • 臺當局高官證實:正運作臺灣駐美機構改名為「臺灣代表處」
    臺當局涉外部門高官曾厚仁今天證實,臺方正推動「駐美代表處」自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是「進行中」的案子。
  • 德國官網撤下臺灣所謂「國旗」,臺涉外部門:無法接受!
    對此,臺當局涉外部門13日表示「無法接受」,希望德國官方可妥善調整網頁內容。 針對德國外交部做法,臺涉外部門稱,已指示「駐德國代表處」立即向德國外交部溝通,嚴正說明立場,希望德方能妥善調整網頁設計,避免造成具有歧視性的誤會。
  • 臺駐美機構改名「臺灣代表處」?臺外事部門又改口了
    中國臺灣網12月22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美國眾議院78位眾議員,呼籲美國務院應將臺灣「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臺外事部門副負責人曾厚仁表示,「有進行中」,臺外事部門晚間則改口稱「確實曾與美方討論此案」,並強調「未有確切推動時程」。
  • 臺「駐美代表處」兩天確診11人,「駐美代表」感訝異:可能在外各自...
    (觀察者網訊)短短兩天,臺當局「駐美代表處」曝出1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且尚未釐清傳播路徑。對此,臺「駐美代表」蕭美琴直呼「很訝異」,稱不排除確診者是在外「各自感染」。但底下員工的曝料則又是另一種說法,稱「代表處」輕視防疫,還舉辦餐會。
  • 臺美關係提升"三大動作"之機構變動
    美臺「斷交」後,臺駐美大使館也改稱「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辦事處」。直到1994年,美國柯林頓政府檢討對臺政策,「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辦事處」才更名為「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今年是臺灣關係法籤署生效40周年。
  • 臺當局與美方官員「眉來眼去」 誣衊大陸「壓迫」臺灣
    明眼人都知道,蔡英文是在向國際社會釋放錯誤的信號,不過,還是有拎不清的美國官員出來接了這個「球」。據「東森新聞雲」8日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加勒特·馬奎斯(Garrett Marquis)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美國拒絕(他方)使用或以武力威脅來壓迫臺灣人民,任何解決兩岸分歧的方法都必須是要和平的,而且必須依據雙方人民的意願」。
  • 臺美關係大躍進?朝野樂見「更名臺灣」,網諷:沒有「建交」,都是...
    新一輪「正名」老把戲這幾天又在臺灣上演,這次話題談的是「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要更名為「臺灣代表處」。「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先是前兩天綠媒鋪天蓋地宣傳,所謂「美國挺臺再出現新動作!」報導稱,美國眾議院連線共同主席夏波,聯合78位眾議員致函給國務卿蓬佩奧。
  • 臺「駐英代表處」發生疫情 一職員確診新冠
    海外網12月24日電 臺外事部門今天(24日)表示,臺「駐英代表處」一名職員上周末匯報出現發燒及呼吸道症狀,23日接獲檢驗結果確認感染新冠肺炎,「代表處」已啟動防疫應變計劃。據「中央社」報導,臺外事部門24日下午表示,臺「駐英代表處」一名職員此前出現發燒及呼吸道症狀,依防疫規定居家隔離並通報英國國民保健署(NHS)要求接受檢驗,於昨天(23日)接獲檢驗結果確認感染新冠肺炎。報導稱,臺「駐英代表處」已立即啟動防疫應變計劃,包括維持居家及分組分流上班、安排辦公室立即及定期全面消毒,並依據接觸史請相關同事居家隔離及自主健康管理。
  • 臺媒:78名美議員聯名致函蓬佩奧,鼓動將臺當局駐美代表處更名
    【環球網報導】據臺灣「中央社」18日消息,美國78名眾議員當地時間17日聯名致函國務卿蓬佩奧,鼓動將民進黨當局駐美代表處——「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簡稱 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 牡蠣價格飆漲致蚵民擴養 嘉義養殖棚近千座
    原標題:牡蠣價格飆漲致蚵民擴養 嘉義養殖棚近千座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受到今年牡蠣價格飆漲的激勵,嘉義縣不少蚵民今年紛紛增加牡蠣放養量,希望「乘勝追擊」。不過,嘉義縣府農業處長林良懋還是提醒蚵民,要有控管風險的觀念,不宜盲目擴養。
  • 美國政客準備「玩火」,想要臺灣駐美機構改名,臺當局急了:鬧劇
    隨著川普卸任的時間越來越近,美國的反華勢力也開始無比囂張,在不停的對華打壓之下,有些美國政客試圖「玩火」,準備讓美國的國務卿蓬佩奧,把「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為「臺灣代表處」。這是公然地挑釁「一中」行為,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
  • 乳山牡蠣交出2020「年終總結」,燈塔水母品牌牡蠣火了!
    蠔農在忙碌的工作數據統計,今年乳山牡蠣養殖海域面積達30萬畝,年產量38萬噸,養殖產值28億元,牡蠣的養殖面積、產量和產值均居全國縣級單位首位。「陣痛」後多維觸網,滯銷乳山牡蠣變身「超級網紅」回望年初,受疫情的影響,乳山牡蠣在線下商超、餐飲渠道的銷售基本停滯,有近13萬噸的乳山牡蠣面臨滯銷困境,近千家養殖業主蒙受巨大損失,影響著數萬名從業者的生計。
  • 狂人瘋語:將臺灣駐外代表處改名為「臺灣」是有力武器
    我主張製造原子彈!對抗,要不要!」胡忠信的這段話,這兩天成為臺灣媒體的最熱炒的話題,但從臺灣民眾在社交媒體發表的言論可以看出,絕大部分都是嘲笑他的。陳水扁的自傳《臺灣之子》,他也是代筆之一,與陳水扁關係甚深。陳水扁上臺後,他曾多次表達希望進入陳水扁決策團隊,但都被未遭重視。於是,轉而成為名嘴開始攻擊陳水扁和民進黨,期間還時常出現在大陸南方某電視臺做嘉賓。
  • 「臺灣代表處」?誰借你的膽?
    臺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並表示,全面強化及提升「臺美關係」,一直是對美工作長期努力的目標。她並宣稱,基於同樣道理,去年6月,民進黨當局已將「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 不過,臺外事部門21日深夜又發出聲明表示,臺灣確實曾與美方討論此案,「但未有確切推動時程」,踩剎車意味十足。
  • 日本NHK網站將臺灣地區疫情併入中國新聞,臺當局氣急敗壞叫囂
    日本放送協會(NHK)網站將臺灣地區肺炎疫情併入中國新聞,島內綠媒稱「此舉有矮化和抹黑臺灣之嫌」。臺當局涉外部門也是氣急敗壞,叫囂「已注意到此不當表列方式,並向NHK表達嚴正關切,促請改善、以正視聽。」
  • 臺外事部門又搞「更名」小把戲!
    去年7月,臺外事部門成立「臉書」專頁,也鼓勵各駐外辦事處設立自己的「臉書」專頁,希望透過新媒體,增加國際社會對臺灣的了解。據臺媒5日報導稱,臺當局駐洛杉磯辦事處等多個機構近期擬陸續更改「臉書」頁面,會更換頭像並張貼帳號「更名」公告。至於「更名」的具體方法,是將英文中的「Taipei office」(臺北辦事處)的表述改為直接使用「Taiwan」(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