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探真」頤和園的十七孔橋 竟有這麼多講究

2021-01-09 文旅北京

十七孔橋是北京一座

十分講究的橋

它位於北京西郊頤和園內

連接昆明湖東岸與南湖島

因橋有17個孔券而得名

您知道嗎,十七孔橋講究頗多

今天文旅君就帶您了解

頤和園裡的十七孔橋

「十七」有講究

「十七孔橋」共有17個橋洞,中間的橋洞最大,往兩側橋洞依次變小且呈對稱狀,頗具幾何學之美。從中間最大的橋洞往兩邊數,共有8對小橋洞,這8對小橋洞加上中間最大的那一個橋洞,得出的數字是9。

在中國古代,「9」為陽數的極數,即單數最大的數,古代多用九這一數字來附會帝王,與帝王有關的事物也多與「9」有關。

帝王與數字「9」

◇ 稱帝王為「九五之尊」

◇ 古代朝廷居住的房屋建築或使用器具也多與「九」這個數字有關,如青銅器有「九鼎」

◇ 皇帝周圍要設「九卿」

◇ 紫禁城的房屋九千九百九十間半

◇ 天安門城樓面闊九間,深九間

◇ 清代定製蒙古各部王公每年向皇帝進獻白馬八匹,白駝一匹,叫做「九白之貢」

由此得知,既然是皇家的東西,從數字上來看,「十七孔橋」還真是套了數字「9」的近乎呢。

橋上雕獅子有講究

老北京有句俗話:「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但是您知道嗎,「十七孔橋」上的石獅子雖比盧溝橋上的石獅子出生晚,但數量卻比盧溝橋多了幾十隻,總共544隻。這些石獅子雖然夥伴比較多,但個個都長得清秀俊美,神態各異。

那麼,橋上為什麼不雕刻豬羊馬牛等其它動物呢?這是因為石獅子已於當時固化為人們心目中高貴尊嚴的靈獸象徵,所以不得不說:石獅子與「十七孔橋」更配哦。

橋頭居異獸有講究

「十七孔橋」兩橋頭各有兩隻石雕異獸,這些異獸俗稱為望天吼,有守望的習慣。傳說它是龍王的兒子,朝天吼叫,其聲震天,可以上傳天意、下達民情,是溝通天子和百姓的神獸。

橋上題字有講究

「十七孔橋」上的所有匾聯均為乾隆皇帝所撰寫,在「十七孔橋」的南面橫聯上刻有「修煉凌波」四個字。這四個字是形容「十七孔橋」如同一道彩虹飛架於昆明湖碧波之上,橋額北面所書「靈鼉偃月」幾個大字,將「十七孔橋」比喻成水中神獸,橫臥水中宛若半月之態。

另外,「十七孔橋」北端還有另一副對聯這樣寫著:「虹臥石樑岸引長風吹不斷,波回蘭漿影翻明月照還望」,此番意境醉美已是在不經意之間。

金牛有講究

橋的東邊有一尊鎮水銅牛(位於昆明湖的東堤),臥伏在雕花石座上,以神態生動、形似真牛著稱。該銅牛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用銅鑄成,稱為「金牛」。

這座「金牛」相傳是為鎮壓水患而造,牛背上鑄刻有乾隆皇帝撰寫的80字篆體銘文《金牛銘》:「夏禹治河,鐵牛傳誦。義重安瀾,後人景從。制寓剛戊,象取厚坤。蛟龍遠避,詎數鼉黿。此昆明,瀦流萬頃。金寫神牛,用鎮悠永。巴邱淮水,共貫同條,人稱漢武,我慕唐堯。瑞應之符,逮於西海。敬茲降祥,乾隆乙亥。」

講到這裡

您是否對十七孔橋多了幾分了解

今天的「古蹟探真」

就為您介紹到這裡

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參觀者在頤和園十七孔橋上賞日落景色
    參觀者在頤和園十七孔橋上賞日落景色4) "← →"翻頁 12月19日,北京天氣晴好,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上演
  • 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有多少石獅子《我在頤和園等你》帶你了解
    第一個挑戰就是在頤和園十七孔橋中找出&34;&34;&34;和&34;。要知道&34;上可是有足足五百四十四隻石獅子,要說尋找談何容易。不過還好節目組給出了一些提示:&34;於是國立老師靈機一動,決定讓大家分組尋找,由於橋北有三隻,數量較多,就讓孟美岐,聶遠和李權哲一組,去北面尋找,國立老師自己則是帶著王鶴棣來到了南面。
  •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 看的太投入手套掉湖裡……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 看的太投入手套掉湖裡……時間:2020-11-25 23: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 看的太投入手套掉湖裡 與往年一樣, 雖然已是天寒地凍, 又恰逢北京連日低溫, 但依然擋不住大家拍下美景的心氣兒!
  • 聽說頤和園有「金光穿洞」奇觀,湊熱鬧來欣賞,真有那麼神奇麼?
    前幾天北京的吃喝玩樂群裡,小夥伴們吵得沸沸揚揚,說冬至前後,頤和園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橋會出現一年一度的「金光穿洞」奇觀,熱愛攝影的朋友們都躍躍欲試要去實地拍攝。雖然我是攝影門外漢,但出於對「奇觀」的強烈遐想,於是我決定也去湊個熱鬧。
  • 頤和園的橋,美輪美奐的「金光穿洞」即將再現!巧合還是玄機?
    每年冬至前後頤和園十七孔橋「金光穿洞」奇景如約而至!一年一度!也許會遲到,但從不缺席!那麼有一個問題就來了——「頤和園十七孔橋「金光穿洞」,到底是玄幻的神來之光,是高深的天文原理,還是簡單的光線現象?」
  • 鄭爽、孟美岐親自打卡的頤和園,原來藏了這麼多「秘密」
    大家好呀,最近又有新的綜藝可以追啦,這次是咱北京的頤和園!最近熱播的綜藝《我在頤和園等你》你們有沒有追呢?咱們先來看一波頤和園的美景。,「寶藏」頤和園藏了這麼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轉輪藏建築群、寶雲閣和十七孔橋是頤和園270年歷史的「見證者」,歷經風雨的洗禮,令後世們驚嘆於古人的工藝。
  • 頤和園「金光穿洞」
    冬至前後,陽光恰好照射在頤和園十七孔橋所有橋洞的側壁上,呈現出「金光穿洞」的美景。戳圖去頤和園十七孔橋赴一場金光穿洞的盛會。(來源:人民日報微博)(來源:人民日報微博)冬至前後,陽光恰好照射在頤和園十七孔橋所有橋洞的側壁上,呈現出「金光穿洞」的美景。
  • 《我在頤和園等你》熱播,頤和園會是故宮後的下一個網紅嗎?
    ,卻多了許多古代詩詞中的婉約柔美。十七孔橋即便是沒有來過頤和園,也一定看到過十七孔橋的美照。十七孔橋修建於清乾隆時期,橫跨於昆明湖之上,橋由17個橋洞組成,長150米,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態各異的獅子,大小共544個。
  • 《我在頤和園等你》:「京味國潮」再上新
    繡漪橋為何被稱作「仙境門戶」?      近日,文化綜藝節目《我在頤和園等你》在北京衛視開播,通過「明星+手藝人+帶貨達人」的形式,帶觀眾領略不一樣的頤和園。節目播出後,有不少觀眾評價:「專注於文化傳承的樣子很美」「原來傳統也可以這樣潮」。      「十裡青山行畫裡,雙飛百鳥似江南。」作為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頤和園裡有著數不清的歷史古蹟和風景名勝,堪稱十步一景。
  • 頤和園裡金光穿洞的奇觀,只出現十分鐘!網友:佩服古人的智慧
    冬日的頤和園可不是那麼美麗,湖面上斑駁的有種看流冰的感覺,湖水的清澈顏色也比夏天要藍。燈光柔和,特別是在夕陽下隱約透出的金黃,灑在樹頂的冰上,隨手一拍就是明信片。冬季頤和園最著名的就是落日餘暉穿過頤和園十七孔橋,將十七個橋洞照得亮堂堂,這是人們所稱的「金光穿洞」的獨特景觀,著名的十七孔橋,在頤和園內建於清乾隆年間,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橋的總長約150米,橋下十七個大小不等的排水孔。第七個橋孔是從橋梁兩端到中間的九個橋孔。為何是9座橋孔,這也有一定的說法。"
  • 頤和園發生大新聞!竟藏著震驚世人的秘密!實在太驚豔!
    廊上的每一根枋梁上都有彩繪,畫花鳥魚蟲,傳奇故事都有,一共有一萬四千多幅畫!最吸引人的便是一年一度的十七孔橋金光穿洞了。每年冬至前後,頤和園裡的十七孔橋的17個橋洞就會被落日的餘暉全部照亮從此昆明湖旁便多了一隻斷了尾巴的銅牛。
  • 金光穿洞:頤和園迎來觀景熱潮,每天都有近千名攝影愛好者扎堆
    頤和園坐落於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裡,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設計手法而建成的皇家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頤和園佔地面積達293公頃,全園分3個區域,分別為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以玉瀾堂、樂壽堂為主體的帝後生活區;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的風景旅遊區。
  • 《我在頤和園等你》將播出第七期
    來源:國際在線原標題:《我在頤和園等你》探尋頤和園中隱藏的「歷史見證者」國際在線消息: 8月14日(周五)21:08,《我在頤和園等你》將播出第七期。節目中,幹事們將先後探索十七孔橋、寶雲閣銅殿、萬壽山昆明湖石碑三處從清漪園時期就存在的「歷史見證者」,感受跨越時光的歷史印記。
  • 頤和園開啟限流,頤和園你去過嗎?
    3月22日下午14時17分,頤和園已接近疫情防控期間瞬時接待最大承載量8000人,啟動實施限流措施,減緩入園速度遊客只出不進。頤和園提醒已預約購票及持政策性票證的遊客請耐心等待,並配合工作人員疏導。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節選)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 北京頤和園發生大新聞!竟藏著驚世秘密!實在太過驚豔
    我們有時在露天,致入微,與我們共享曇花.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
  • 《我在頤和園等你》王鶴棣、孟美岐挑戰「極限運物」感受前人匠心
    頤和園在世事變幻中,不少特殊的「歷史見證者」跨越了漫長時光一直保存至今。8月14日(周五)21:08,由北京市頤和園管理處、北京廣播電視臺、華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全新園林文化類戶外綜藝《我在頤和園等你》將播出第七期。
  • 頤和園園林藝術輯賞(三)
    清漪園(頤和園前身)時,乾隆皇帝御書對聯「螺黛一痕平鋪明月鏡,虹光百尺橫暎(映)水晶簾(簾)」,日月星輝下的玉帶橋美不勝收。作為頤和園西堤六橋之一,玉帶橋同昆明湖南岸繡漪橋為高拱型單孔石橋,橋體拱高而薄,形如古人佩飾的玉帶,流暢錯落的線條更為西堤增添了活躍之感。除了審美功能,高拱的橋體還為當年乾隆皇帝水上往來於清漪園和靜明園提供了便利。
  • 遊學假期雲課堂帶你走進歷史畫卷探訪頤和園研學旅行在北京
    頤和園坐落在北京的西山腳下,泉澤遍野,群峰疊翠,風景如畫。從公元11世紀起,這裡就開始營建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1886年由慈禧太后重新修建,並命名為頤和園。被譽為中國古典園林之首。1998年11月頤和園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一個昆明湖佔了頤和園3/4
    乾隆皇帝即位之前,在北京西郊建了四個大的皇室庭園,頤和園是當年四個園林之一,頤和園原稱清沙波園,是因為乾隆皇帝供養其母侍奉聖皇后,使用了448萬兩銀建築的皇家園林,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了中國,清沙波園當時被聯軍燒毀了,1886年,西禧挪用了海軍的經費,花了10年時間進行了建築,以光緒帝的名義命令重建小波園,於是改稱頤和園,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頤和園也不是1886年建造的,1900年,我國遭到八國聯軍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