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現代藝術晚拍中,常玉於1965年創作的《曲腿裸女》由1億港元起拍,4位買家激烈競價,每次加價1000萬向上加至1.7億,隨後由兩位電話買家拉鋸,最終以1.72億港元落槌,加佣金以約1.98億港元成交,成為其個人拍賣最高紀錄。其次,常玉的其他幾幅作品也不負眾望。創作於1930年代的《中國花布上的粉紅裸女》,近90年來首登拍場,估價為3500至4500萬港元,最終以4990萬港元成交。另外,常玉的《盆花》以4364萬港元成交。
《中國花布上的粉紅裸女》
常玉這個名字似乎對我們來說有點陌生,甚至知之甚少,但是今天,常玉這個名字已經赫然排在了中國著名畫家的名單上,與徐悲鴻、張大千、林風眠等畫家比肩。
關於常玉,關於常玉的畫,背後究竟存在著怎樣的故事呢?
首先,我讓們以拍賣價格為基本,先為常玉的畫作一個排名:
Top1
Top3
Top4
這幅《藍色星辰》是常玉在1950年所作,在香港佳士得2015春拍中,以 8188萬港元成交。
Top5
這幅《聚瑞盈馨》是常玉於1958年參選法國「Jansonne三年展」的作品,在2014年4月5日的蘇富比春拍「現當代亞洲藝術夜場」中首次亮相,以估價待詢的形式上拍,最終成交價為8076萬港元。
「一生愛好是天然,翩翩佳公子也。」
常玉(1900年10月14日—1966年8月12日),本名常有書,1901年生於中國四川順慶(今南充)的一個富裕家庭。常玉的父親常書舫是個深愛書畫的人,常玉自小便在父親的培養下顯露出過人的藝術天賦。1919年,19歲的常玉前往巴黎生活和學習,他非同尋常的藝術人生由此展開。
常玉離開故鄉前往巴黎,本可以衣食無憂,安心學畫。當然這個公子哥也確實錦衣玉食了很長一段時間。可是,1930年,常玉南充家中的兄長去世,經濟狀況急轉直下,錢打斷了他原本的藝術道路。可他依然保持對美術的熱愛,依然堅持畫畫和創作。天不遂人願,正值一個畫家最好的年齡之時,也許是上天卻嫉妒常玉的的才華,1966年,常玉在巴黎因煤氣洩露而去世。53年後的今天,他的畫和他都在耀眼的聚光燈下熠熠生輝。
富貴公子,流浪巴黎,孤傲純粹,遺世獨立。
常玉對於自己喜歡畫女人這個愛好,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學畫畫原來的動機也就是這點子對人體秘密的好奇。你說我窮相,不錯,我真是窮,飯都吃不出,衣都穿不全,可是模特兒——我怎麼也省不了。」
這幅《紅衣女子》是常玉在約1930-1940年代所作,在香港佳士得2013年的秋拍 中,以5052萬港元成交。
花
常玉的靜物畫,尤其是「花」,佔據他作品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且好幾幅以花為主題的作品都拍賣出了不菲的價格。常玉愛女人,也愛上了花,常玉把女人和花都躍然展現在他的畫裡,也讓我們看到了這個骨子裡有著同花和女人相同屬性——溫柔、善良的男人。
《盆中牡丹》
這幅《盆中牡丹》是常玉在約1940—1950年代所作,在香港佳士得2014年秋拍中以5612萬港元成交。
《薔薇花束》
這幅《薔薇花束》是常玉在約1929年所作,在保利香港2015秋拍中,以 5900萬港元成交。
「那是只極小的象,在一望無垠的沙漠中奔馳,這就是我。」
常玉的筆下,女人盡顯姿態,阿娜多姿,萬種風情。而他畫中的動物,更是嬌小玲瓏,富有深意,耐人尋味。不僅如此,他還把自己帶入到畫中,身臨其境。
《北京馬戲》
《小鹿》
《牧童與水牛》
《白象》
《孤獨的象》
常:還不到時候。
達:那要等到幾時?
常:再過幾天以後……我先畫,然後再簡化它……再簡化它……
幾天之後,他說:我完成了。那是只極小的象……在一望無垠的沙漠中奔馳……這就是我……
這就是了,那個在蒼茫的沙漠中孤身狂奔的公子。我們看到了孤獨,卻沒有看到絕望,相反,這匹孤獨的小象走得堅毅有力,走得不屈不撓。
時光的年輪壓過,荒漠沙海裡那匹孤獨的小象終於是變成了浩瀚宇宙裡那顆最亮的星星。很高興歷史為他保留了一個位置,讓我們可以永遠記住常玉這個名字。也許,正如他愛讀的《紅樓夢》中賈寶玉所說:等我化成了一股輕煙,風一吹便散了的時候,你們也管不得我,我也顧不得你們了。
還有多少男生,不知道吸油紙的存在?
吸油紙,美妝屆的掃地僧
高曉松:荷爾蒙褪去,依然知道如何巧妙度過一生
高曉松自述:「能夠在這樣的時代裡脫穎而出,我覺得特別幸運。」
給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