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最專業,最好玩,最靠譜的觀賞魚玩家平臺
文章摘選自:維基百科 圖片來自網絡
泰國鬥魚原產於泰國 ,正式中文名為五彩搏魚 ,別名暹羅鬥魚,
英文名「Siamese fighting fish」, 絲足鱸科 搏魚屬 ,是美麗且容易飼養的觀賞魚。 在人工飼養鬥魚的歷史中,曾以它善鬥的特性,做為娛樂的工具。
泰國鬥魚依尾型分出下列類別:
馬尾(Veiltail Betta,VT):尾鰭向下拖長類似馬尾,按照尾鰭末端是否集束又可分為桃型尾與紗尾。
冠尾(Crowntail Betta,CT):別名獅王鬥魚。 其特徵在於背鰭,臀鰭跟尾鰭的未端的鰭條有細長的魚骨並且延伸出去。依照冠尾的叉數不同可分為: 二叉, 四叉, 八叉和國王冠尾。 國王冠尾是冠尾鬥魚中的極品, 其最大的特徵是尾鰭的鰭條是交叉形狀的。 然而, 由於冠尾鬥魚對水質的要求高一點,如果水質處理不當,美麗的冠尾鬥魚很可能會患上"燒尾"的現象。
扇尾鬥魚(Fan Tail,FT): 特徵是尾鰭呈現扇子形狀。 依照尾鰭來角的角度可細分為以下品種:
三角尾(Delta Tail,DT): 尾鰭夾角的角度約120~129度。
超級三角尾(Super Delta Tail): 尾鰭來角的角度約130~179度。 此類鬥魚屬於三角尾的極品。
短半月(Plakat Betta,PK):別名將軍鬥魚,與其他偏重觀賞價值的展示級鬥魚不同,屬於搏擊型鬥魚。
半月(Halfmoon Betta,HM):尾鰭夾角的角度達到180度呈半月形。
超半月(Over Half Moon,OHM): 尾鰭夾角的角度超過180度。
不給大家一一舉例了,隨意上幾張美圖!放毒……
飼養
泰國鬥魚飼養建議水量是2公升/只。 泰國鬥魚有攻擊性,除非要繁殖,否則建議單獨飼養。 供給成魚的飼料一天只要吻部大小的1至2倍就足夠,但若是準備繁殖的個體,可提高餵食與換水頻率。 因為泰國鬥魚有迷鰓器官,可以直接從空氣中取得氧氣,一般而言不需要安裝水妖精(海綿過濾器)或空氣幫浦等設備增加水中溶氧。
Tropheus Food——來之不易的蝴蝶魚專用餌料,讓飼養蝴蝶變得簡單【廣告】可發順豐的小包裝飛魚蝴蝶專用餌料強勢來襲!
【飛魚的魚】——野生依蘭雞接貨定水全過程(一)接駕
【飛魚的魚】——野生依蘭雞接貨定水全過程(二)水黴大作戰
【飛魚的魚】——野生依蘭雞接貨定水全過程(三)訓餌:吃貨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