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學們的投票中,最受歡迎的當屬「踢踏舞」這個主題了,這幾期我們就來聊聊關於「踢踏舞」這個話題。
首先,踢踏舞起源於愛爾蘭,是一種愛爾蘭民族的傳統藝術,愛爾蘭踢踏舞蹈,真正的名稱應該為「 Irish dance -Hard shoes dance 」踢踏舞是愛爾蘭的特色,更是愛爾蘭的國粹。它結合了藝術的表演、優雅的舞蹈動作與舞者驚人的體能。
愛爾蘭舞者在跳愛爾蘭舞時,上半身動作很少,常見的是雙手叉腰或者雙手自然下垂,貼與髖部,下半身雙腳總是保持交叉的姿勢( 45 度)。
愛爾蘭踢踏舞中帶有濃鬱的愛爾蘭文化,比如說有愛爾蘭常見樂器風笛,這種樂器還可以用口吹奏發出聲音。
愛爾蘭踢踏舞 愛爾蘭踢踏舞作為愛爾蘭民間傳統藝術,其真正得到認識與重視,還是要從《大河之舞》的上演開始,97年的時候,「大河舞」(Riverdance)獲得葛萊美(Grammy)最佳音樂劇專輯獎,從此在全球掀起了一股踢踏舞的風潮。2009年中國春晚特邀了「大河之舞」的表演,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下,這難忘的一刻。
乖媽的話:
踢踏舞是一個很受歡迎並且值得深挖的主題,我們會分幾期陸續介紹,請大家耐心等待。
小乖音樂室是一個面向學生,拓展學生音樂視野,聯繫音樂課堂教學內外的平臺,本期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於後臺留言聯繫。小乖音樂室逢周一、三、五更新,長按圖中二維碼,關注「小乖音樂室」,進入「查看歷史消息」可以瀏覽過往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