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藍字關注【薩蘇】(ID:sasutime)
上節回顧:由於馬祖的機場不適宜民航機起飛,因此練振綱駕駛的也是一架「藍天鵝」,臺灣「中央社」等新聞單位的記者蜂擁登機前往。就在臺灣方面一片忙亂之際,大陸方面的反擊之劍已經出鞘了……
▼ 相關閱讀:
獵鷹歸舟:趙宗禮金門攜艇起義始末
▼ 前篇:
臺海追魂十六小時(上)
臺海追魂十六小時
——擊落「反共義士」座機始末
大陸方面應該是在午夜時分覺察到了F-131艇的叛逃,但因該艇迅速深入馬祖國民黨軍控制海域,情況又不明朗,故此沒有在第一時間進行追擊。
不過,皮定均司令員在天還未亮之時便與空軍指揮所取得聯繫,而且基本掌握了叛逃者的人數和事件性質,說明解放軍方面的反應和情報能力還是十分出色的。
此時,國民黨方面的宣傳機器尚未啟動,也沒有公開的信息可供參考,皮司令卻清楚地知道了誰是叛逃者,看來國民黨方面後來認為大陸其時已破譯馬祖守軍通訊系統或在臺軍高層有「鼴鼠」,也可算空穴來風,其來有自。
▲ 福建漳浦的皮定均司令員塑像,針對登陸艇叛逃事件,皮司令應該是最早提出通過空中截擊發起反擊的創意者
皮司令和曾參謀長的通話只持續了不到5分鐘,但情況交待得十分清晰,他並通報第二天(其實便是9日)臺灣方面要把他們接到臺灣去,但究竟怎樣去就不曉得了。他問曾參謀長如果明天用飛機接,空軍有沒有辦法將其擊落。
曾幼誠參謀長立即表示已經清楚此事,並會馬上向上面請示報告。皮司令放下電話,曾參謀長便迅速將這個緊急情況逐級上報。當時的空軍司令員意識到軍情重大,遂緊急請示周恩來總理。
這一事件的處理效率很高。曾幼誠回憶因為馬祖離臺灣很近,飛機起飛後很快便會到達,所以周恩來總理很清楚這個任務極不容易完成,所以指示十分客觀:
「你們就根據情況辦吧,如果能夠攔截最好。」
接到這個指示,空軍司令員隨即下達作戰命令,福空指揮所便成為截擊作戰的具體執行者,當即開始部署作戰任務。儘管總理的要求很客觀,但福州軍區上下感到如果不能懲戒叛徒,難以面對被殺戰友的英靈,對外的不良影響也極壞,因此實際決心是一定要設法完成。
應該說,這時福州軍區下屬的空軍部隊作戰經驗十分豐富,曾寧童年曾親眼目擊父親指揮的伏擊把國民黨空軍飛行少校吳智寶打下來,整個部隊無論指揮員還是飛行員都很有鬥志,也很有自信。
▲ 當時,解放軍空軍的主力殲擊機仍然是殲-5,這是一種輕便靈活的戰機,定型於1956年,由瀋陽飛機廠生產,仿製蘇聯研製的米格-17Ф噴氣式戰鬥機
儘管今天看起來其貌不揚,但殲-5易於操縱,人機結合度高,火力兇猛,實戰中屢立功勳,很受飛行員歡迎,甚至到更換殲-7戰機的時候,仍有很多飛行員不願放棄這種用慣了的飛機。
▲臺灣國民黨空軍當時裝備的F-100A超級佩刀噴氣式戰鬥機,是美軍曾裝備的第一種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1959年,該機有一批被出售給國民黨空軍使用
殲-5是高亞音速戰鬥機,到1966年,與國民黨空軍裝備的最新戰機F-100型超音速戰鬥機相比,存在著技術上的代差。但解放軍空軍更加先進的殲-6式戰鬥機,也已經開始裝備福州軍區的部隊。
▲ 殲-6式戰鬥機,是通過測繪仿製蘇制米格-19型戰鬥機,由瀋陽飛機廠製造的解放軍空軍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先後生產達26年之久,曾長期擔任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
從性能上來說,殲-6的原型機米格-19噴氣式戰鬥機在蘇聯只是一種過渡機種,並不太受重視,但在中國由於短時間內沒有其他機型可用,故此只能對其進行最大限度的利用,這樣一來反而使米格-19設計潛力較大的特點得到了體現。
▲ 中國優秀的飛機設計師陸孝彭甚至依託它開發出了一代名機——強-5噴氣式強擊機,至今仍在一些國家使用
反觀當時國民黨軍使用的F-100A戰鬥機,美軍從來沒有把它視為一種真正有效的空優戰鬥機,反而因為它的事故頻出而十分頭痛。美國著名試飛員,第一個突破音障的飛行員耶格爾曾披露,這是因為它最初的試飛員為了迎合官方儘快定型意圖而沒有真實反映飛機的問題,這名試飛員後來也不幸遇難。
這種飛機在裝備部隊後很快被反映存在穩定性和控制方面的問題,當機翼掛有副油箱時問題尤為嚴重。結果就是最早的一批F-100被全部停飛,重新設計尾翼後才投入使用。而也正因為這種飛機毛病太多,它在美國空軍中服役時間很短,在提供臺灣第一批F-100戰鬥機的前一年,這種飛機便已經從美國空軍中退役了。
如果說在五十年代,解放軍的米格-15對國民黨軍的F-86戰鬥機雙方可以打得平分秋色,那麼到了六十年代前期,在國民黨軍裝備兩倍音速的F-104戰鬥機之前,福建前線解放軍的殲-6和殲-5混合機群面對臺灣的F-100戰鬥機群,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數量上都已經略佔上風。
也正因為如此,曾幼誠等空軍將領對於打這樣一場截擊戰是毫無懼色的。
實際上,福空指揮所調動用來截殺國民黨方面運送飛機的戰機,便是空24師的一對殲-6雙機(沈學禮/楊才興)和一對殲-5雙機(李純光/胡英法)。
▲ 李純光/胡英法機組——李純光為空24師70團副大隊長,技術精湛而且富有經驗。兩人後來成為這次戰鬥中的英雄
然而,有優勢不見得一定能打得贏。至少,要確定國民黨軍方面是否會從空中運送吳文獻等人前往臺灣,如果送,用什麼飛機送,否則難免無的放矢。而這種空中襲擊是建立在對方對我方決心意識不足,忙於宣傳而缺乏防範的基礎上。如果一次打不掉,很可能對方便會改變計劃,不再給我們機會了。
福建空中指揮所首先判斷,由於乘坐艦艇過海的時間長,不符合國民黨方面儘快召開記者招待會,進行大肆宣傳的初衷,其用飛機接運三名叛徒基本是可以確定的。
這一點的判斷十分準確,說明福建前線我軍對於國民黨軍方面的情況了解得比較充分。國民黨老兵回憶,當時臺灣與馬祖之間的交通十分艱難,主要依靠登陸艇來完成。如果風平浪靜,大體航行時間在12至16個小時,可以從馬祖到達基隆,如果運氣不好,推遲二三十個小時也是常事。
而當時到馬祖的航班,依託兩架水上飛機,一架銀白色的,一架深藍色的。
馬祖當年依靠水上飛機,是因為其所屬各島均地勢崎嶇,不適宜建造機場。馬祖的民航機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才開通。此前,當地交通一直十分艱難,百姓通常要乘交通船才能出島,而交通船本身是載貨的,運人只是附帶。
不過,馬祖上並不是沒有機場。六十年代初期,國民黨軍在南竿牛角嶺修建了使用有孔鋼板鋪設的簡易機場。儘管設計上要求跑道長度達到1100米,可供C-47運輸機起降,但因材料不足,寬度有限,這個過於簡陋的機場實際不適於大型飛機使用。使用該機場的,主要是陸軍的輕型觀察機,用於前線的巡邏任務。
▲ 1983年由李大維駕駛飛回大陸的國民黨陸軍航空兵8018號觀測機,早期馬祖機場起降的,便是這類輕型飛機
這種飛機在馬祖出動的時候,國民黨軍內部會用「小朋友」作為代號。此外,有時還會有代號「大朋友」的C-119運輸機前來。不過,這種飛機是無法在馬祖起降的,只是到這裡來做空投練習。
至於載客,便只能依靠不用機場的水上飛機了。
▲ 馬祖運送人員的PBY水上飛機(可以水陸兩用),通常從南竿北竿之間的水域起飛,大體每日一班
五十年代,能夠在馬祖使用飛機往返臺灣的,只有兩類人:其一是駐當地的美軍顧問團,其二是馬祖的國民黨軍政要員。
兩者各使用一架PBY水上飛機,區別是國民黨方面使用的是復興航空公司的包機(1959年王緒乘坐的那一架失蹤後,也用過中華航空公司等企業的飛機),機身呈藍色;而美軍認為大陸考慮到國際影響,攻擊美機會多少有些顧慮,故此使用一架銀色飛機,和國民黨方面相區別,以免被錯打下來。
到了六十年代,隨著美軍顧問團的離去,銀色飛機不見了。只剩了藍色的PBY水上飛機形隻影單,好在當時坐這種飛機的都是要員,是不需要買票的,而且處於八二三炮戰後的微妙形勢下,解放軍方面也並沒有過多幹涉該機的飛行。
那幾名叛逃者,會乘飛機離開馬祖嗎?
曾幼誠將軍在回憶中記述,當時搜集到的情報是,在馬祖有一個簡易機場,先有兩架運輸機在那裡降落,後又去了一架水上飛機,落在海灣裡。另外據偵察得知,臺灣中央社的記者來搶新聞,情報部門更是來了不少人,總共約有三十餘名。同時臺灣那邊在新竹做了開萬人大會的準備,要熱烈歡迎「反共義士」的到來。
據此,堅定了解放軍方面對叛逃者會從空中去臺灣,並可藉機進行截擊的作戰計劃。
這些情報大多是正確的。臺灣一名軍史學者曾哀嘆,大張旗鼓地準備開萬人大會,無法不洩密。而根據會議的預定時間和臺北到新竹的飛行時間,便可以輕易判斷出馬祖一邊水上飛機起飛的最晚時間了。這樣張揚而缺乏防範,如何不敗?
事後推測,國民黨情報系統的急躁心理幫了倒忙。這本是一次「計劃外叛逃」,而國民黨方面情報系統卻迅即宣稱這是自己的一次成功策反。此時,為了避免發生其他部門的質疑和爭功,他們迫切需要將吳文獻等人送到臺灣,造成控制這一話題的既成事實。這份私心使他們不得不選擇空中接運。
不過,看看對岸的資料,會發現這份情報中還有一些需要修正的地方。
比如,兩架抵達馬祖簡易機場的飛機型號,目的和到達時間是不一樣的。F-131艇叛逃事件上報後,國民黨方面「國防部」立即調用一架C-47運輸機飛來馬祖,準備用它接運三名叛逃者回臺灣參加新聞發布活動。1月9日晨8點30分,這架飛機到達馬祖接人,也是第一架趕到這裡的運輸機。
▲ C-47運輸機的原型是以安全可靠著稱的DC-3型客機,在國民黨軍中多有使用
即便是這樣性能優良的飛機,在馬祖的簡易機場降落也非易事,結果,缺乏在該地起降經驗的飛行員操作失誤,造成該機落地時起落架折斷,翼尖擦地損傷。
正是因為發生了這一故障,臺灣才派來了第二架飛機,試圖對其進行修理。這架載運了修理人員和器材的是一架PBY水陸兩用飛機在上午晚些時候到達馬祖,便是曾幼誠將軍提到的兩架運輸機中的第二架。
到達後,工作人員迅速核定,C-47運輸機破損嚴重,需要修理,無法完成任務了。
此時,有人提議用這架PBY飛機將吳文獻等人送往臺灣,不過意見被否決了。理由是該機只能乘坐八人,裝運叛逃者、國民黨軍方和情報部門的陪同人員力不從心,而各部門都不肯等待,以免把自己的部門與這起大功分割。
無奈之下,臺灣方面隨即派出一架大型水上飛機前往馬祖,專司裝運所有相關人員。
關於這架飛機的型號,有三個不同說法。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它是一架PBY運輸機,這肯定是與前面那架運送修理人員的飛機混淆了;曾幼誠將軍回憶中說它是一架PB4Y巡邏機,這也應該是一個記憶錯誤。
▲ PB4Y巡邏機是美軍利用B-24重型轟炸機改裝的,國民黨空軍並無裝備記載
正確的答案是,這是一架HU-16信天翁式水上飛機,屬於駐在嘉義的國民黨空軍救援中隊。該機既可在陸上跑道起降,也可在水面滑行起降,能在浪高一米半以下,風速不超過24公裡/小時的條件下,在海上降落進行救護作業。機上有兩臺活塞式發動機最大裝載量22人。這種HU-16低空性能好,安全係數比較高,作為接運「叛徒」的專機,似乎可以萬無一失。
▲ 國民黨軍裝備的HU-16大型水上飛機側面圖
中午12點11分,HU-16信天翁專機降落在馬祖。此時,大陸方面的工作,便是尋找叛逃者具體會坐哪架飛機,何時起飛和怎樣對其發起攻擊了。
這一段時間,解放軍方面並不僅僅在等待。他們發現了兩個對截擊任務來說可能致命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當時解放軍空軍還在使用蘇式指揮系統,即通過地面指揮控制戰鬥機進行空戰。這一仗也不例外,但因為需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打草驚蛇,這次作戰要保持無線電靜默。既然如此,地面又怎樣引導戰鬥機的攻擊呢?
第二個問題,是水上飛機起飛的高度低,我方雷達很難發現。怎樣及早地發現敵機起飛,以利作戰呢?
* 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 薩蘇最新熱文Top10
1938年日軍強登海南,法國卻做了"幫兇"
三段視頻告訴你:這才是活生生的中國神探
戰鬥民族追不上的美帝飛機被中國逮了現行
中國怎麼處理國際殺人案:國際刑警談江歌案
波蘭被蘇聯欺負卻想蒙中國人,差點就得逞了
清宮密照:婉容多變,慈禧最醜,光緒沒一張真的
2000人相親市委書記把關,過程荒唐結局淚目
活捉座山雕後楊子榮竟因這瓶小東西意外犧牲
周總理專機秘聞:賀龍愛帶鸚鵡,金XX丟三落四
26張罕見照揭秘日本投降後"放下武器"的微妙
▼ 長按二維碼關注公號【薩蘇】(sasutime)
每天給你一個薩蘇故事
感知時代溫度,體味時光傳奇
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我們
微信:sasu2016
郵箱:sasustudi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