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抗美援朝老兵|李世英:14:0!他的中隊擊落美國頭號王牌

2020-12-24 荔枝網新聞

  李世英,江蘇省軍區無錫離休三所離休幹部,1931年7月出生,漢族,河北衡水人,1946年10月入伍,1947年7月入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空軍第六航校飛行學員、空四十五團三大隊中隊長、團領航副主任、一大隊副大隊長,空軍中級指揮員訓練班訓練團一大隊大隊長、副團長、團長,空軍第一航空高級專科學校副參謀長,空某師副師長兼參謀長、師長等職。

  

  在解放戰爭中歷經魯西南羊山集戰役、挺進大別山、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大西南等數十次戰役戰鬥,1947年在羊山集戰役中立大功一次;在抗美援朝作戰中,李世英率領四十五團一大隊二中隊擊落、擊傷敵F-86型飛機14架,榮立集體一等功,被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授予「發揚榮譽、保持榮譽」獎旗。1964年9月29日,空四十五團一大隊二中隊被空軍授予「李世英中隊」榮譽稱號。李世英擊落、擊傷敵F-86型飛機各1架,掩護戰友擊落擊傷敵F-86型飛機6架,先後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在人民軍隊榮譽體系中,榮譽稱號是一個集體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這其中,以人名來命名集體又更加少見,人民空軍「李世英中隊」就是這樣一個戰鬥集體。該中隊在抗美援朝中創造了擊落敵F-86型戰鬥機10架、擊傷4架,己方無損失的光輝戰績。

  9月28日,記者來到位於無錫惠山北麓的江蘇省軍區無錫第三離職幹部休養所,採訪89歲高齡的原志願軍空軍第15師45團1大隊2中隊中隊長李世英,請他講述以他名字命名的中隊是如何以團結協作和無畏奮戰,戰勝技戰術水平相差懸殊的強大敵手的。

  圖為李世英中隊飛行員。左起:李世英、宋義春、閆清水、蔣道平。

  速成飛行員,陸軍上天對決「老油條」

  說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空軍與「聯合國軍」技戰術水平懸殊,毫不誇張。

  以李世英來說,他戰鬥經驗倒是十分豐富,1946年剛滿15歲就在河北衡水老家參加晉冀魯豫野戰軍二縱,隨劉鄧大軍轉戰南北。他參加過千裡躍進大別山,打過淮海、渡江和席捲大西南等重大戰役,在羊山集戰役中立過大功,但這些戰鬥經驗都是地面上的,當戰鬥機飛行員基本得從頭開始。

  首先文化知識基本要從頭學起。飛行員必須懂飛行原理、懂機械原理,這就要對數理化知識有較深了解。但李世英沒上過學,文化課是戰鬥間隙部隊文化教員教的。這樣一位「半文盲」,1950年初被選調到長春預科總隊進行速成文化補習。「從四則運算和ABC教起。」李世英說,半年突擊補習後大致達到了初中文化水平。

  文化課只教急需要用的,飛行課程也是如此。1950年底,李世英轉入位於保定的空軍第六航校學飛行,只學飛行原理、氣象學、發動機原理等必須的課程。半年航校速成,李世英在初級教練機和中級教練機上一共只飛了幾十小時,就畢業加入空15師改裝米格-15戰鬥機。

  

  對雛鷹們來說,學習時間實在太少。「飛單機簡單特技、複雜特技,雙機編隊、四機編隊,也就練到這兒。」李世英說,這些只是基本駕駛技術,入朝作戰前他總飛行小時不過百,米格-15飛行時數更是不到30小時。李老的中隊戰友蔣道平在朝鮮都已經擊落了敵機,回國還得「回爐」重新補複雜特技這一課,入朝參戰之倉促可見一斑。

  但前方已然等不起。1950年志願軍入朝作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1200多架戰機佔據天空,中朝軍隊在地面一舉一動都受制於人,急需空軍爭奪制空權、撐起保護傘。為打破嚴重被動局面,首批中國「雛鷹」不得不於1951年就倉促入朝參戰。他們要面對的,是飛行小時數動輒是四位數,「喝」過成千上萬噸航空煤油的「老油條」。

  1952年1月12日,李世英隨空15師進駐丹東大孤山機場。首次入朝參戰在1952年3月20日,李世英作為45團副團長林廣山的僚機,掩護長機擊落一架美制P-51「野馬」式戰鬥機,首開空15師紀錄。第二次出動,李世英首先發現敵人,進行長僚機互換後開始攻擊。「不怕你笑話,我沉不住氣,老遠就開炮了,一共就200發炮彈,沒幾秒就打光了。」李世英笑言,回來判讀照相槍同步拍攝的膠捲,發現距離敵機還有1000多米。

  講求科學,從空戰中學習空戰

  對缺乏經驗的空15師來說,急躁也是難免的。李世英回憶,1952年底該師第二次入朝作戰,起初遲遲沒有戰果,大家都有些急躁求戰情緒,1953年1月14日卻遇敵偷襲被擊落3架,「回來以後總結教訓,說不能夠急躁,還是要沉住氣,要講戰術,不能蠻幹」。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雛鷹要交的「學費」有很多,很多時候是血的代價。李老沉重地回憶,戰友們有的飛行訓練中因進入螺旋無法改出而墜毀犧牲,有的跳傘後未及打開降落傘,有的跳傘落入水庫中救援不及犧牲,還有在空戰中被擊落失蹤,45團30位戰友約有三分之一血灑長空。1953年6月22日,李世英航校同班同學、45團團長樊玉祥單機與4架敵機格鬥,擊落敵機1架後座機重傷,迫降時樊玉祥為躲開朝鮮群眾和村莊墜地壯烈犧牲。

  但更多的雛鷹浴火成長。1953年的一個下午,李世英率中隊4機隨團升空。「還沒到清川江上空,發現在我前面有4架F-86,我前面的帶隊長機受到威脅,我在報告『你後邊有敵人』的同時,我就對4架當中的1架開炮把它打掉了。我打敵人的時候,敵人另外一架飛機咬住了我,僚機閆清水也打掉這架敵機。」加上前面攻擊中隊的一個戰果,當天空15師擊落3架敵機,李世英和僚機還創造了長僚機同時擊落敵機的範例。

  團裡戰友也在不斷創造奇蹟。1951年4月22日,45團戰友孫忠國單機被8架敵機包圍,擊落1架敵機後被擊落,跳傘落地摔斷了右腿。「靠著頑強的意志,他戴著假腿又恢復了飛行,號稱『無腳飛將軍』。」李世英說。

  空戰既講精神,也講科學,志願軍特別注意揚長避短。像米格-15相比於F-86,爬升性能好,俯衝性能則不如,李世英中隊戰友宋義春一次空戰「反殺」就充分運用了這一點。1953年2月2日,宋義春單機遭遇敵雙機咬尾攻擊,「當時座艙左右曳光彈『嗖嗖嗖』,宋義春非常沉著,從1.2萬米高度做了兩個下滑倒轉,到四五千米仍未擺脫敵機,他想到我們飛機比敵機輕、爬高比敵機好,他就油門一收把飛機拉起來了。敵機沒來得及收油門,一下子衝到前面去了。宋義春憋了一肚子氣,當時就把敵機打冒煙滾下去了。」擊落這架敵機後,宋義春又將另1架敵機擊傷逃竄。

  這期間,塔臺和指揮所呼叫宋義春一直沒有應答。早已返航的李世英也擔心地到塔臺聽消息,「直到聽到呼號469,大家高興地都蹦起來,說『宋義春同志還在』。」在油料告急、發動機停止工作的情況下,宋義春在地面指揮所幫助下沉著利用空滑安全飛回大堡機場,著陸後檢查,飛機機身打了兩個洞,機翼中4彈,方向舵被打壞,座艙蓋穿了1個洞。

  講求配合,集體作戰零傷亡

  擊落5架、擊傷2架F-86戰鬥機的蔣道平。

  宋義春這次單機以寡敵眾,始於僚機蔣道平與團編隊拉大了距離。當時團編隊下令右轉,蔣道平隨著編隊一同動作,可是等他飛穩,不僅戰友不見了,連自己的長機宋義春都找不到了。

  發現蔣道平掉隊,宋義春試圖主動向僚機編隊,卻陷入與敵機的纏鬥無法脫身。蔣道平落單後,只得脫離作戰空域返航。降落後他發現長機未歸,十分自責,直到宋義春返航才放下心來。

  「我們那時講究『長僚機如夫妻,長僚機是好兄弟』,作戰中僚機掩護長機要盡到責任,長機要注意主動照顧僚機。」李世英告訴記者,那時十分講究集體的勝利,比如救援一個戰友,比自己擊落一架敵機更光榮。

  團隊配合需要時間、也需要經驗,這是中隊戰友特別缺乏的。李世英給記者看了幾張泛黃的老照片,2中隊4位年輕飛行員當年身穿飛行服意氣風發。他們平均年齡只有22歲,除21歲的李世英有一定實戰經驗,其餘米格-15都只飛過二三十小時。「當時副師長經常批評我說,你怎麼搞的?一和敵人交手你就散了、就編不成了隊。特別是蔣道平掉隊又多一點。」

  不是李世英這番話,很難想像後來榮立特等功的蔣道平和「李世英中隊」起初都令上級不太放心。「但是我們知道自己的短處,批評一次我們就增加一次動力,不把批評當成包袱,咱們不懂沒學會,咱們就學習兄弟單位的經驗。」李世英經常帶著隊友開地面小組會、進行地面演練,「針對某個情況誰有什麼毛病,怎麼樣注意長機、怎麼樣照顧僚機……」

  1953年3月9日,2中隊掩護機群返航時,在清川江上空發現兩架敵機,長機組攻擊,僚機組掩護,在格鬥中李世英將一架F-86擊傷。忽然又有兩架敵機從後面追來,企圖偷襲我長機組,被僚機組宋義春、蔣道平發現。宋義春當機立斷,一舉將敵長機擊落,蔣道平也把敵僚機擊傷,勝利完成掩護機群返航任務。

  實戰砥礪了技戰術,蔣道平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蔣道平雖然最初技術差一點,但有刻苦鑽研的精神。」李世英說,蔣道平空中還十分英勇,一次判讀他擊落一架偷襲敵機的射擊膠捲,敵機一側機翼充滿膠片,這意味著蔣道平逼近到了敵機只有60-80米的地方,這樣射擊把握大,但極為危險。就這樣,到停戰時蔣道平僅升空作戰7次,就擊落F-86戰鬥機5架、擊傷2架,其中包括1953年4月12日擊落美國空軍第51聯隊16中隊王牌飛行員、韓戰美軍戰績第一的約瑟夫·C·麥克康奈爾上尉(戰績16架)。

  

緊密協同、英勇奮戰,2中隊在戰火中成長為一支英雄中隊。從1952年底到1953年7月停戰,4名年輕飛行員零傷亡擊落擊傷敵機14架,1953年8月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政治部通令嘉獎,榮立集體一等功,並被授予「保持榮譽,發揚榮譽」的錦旗。1953年8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因李世英同志「擊落擊傷F-86敵機各一架及間接戰果擊落五架F-86敵機,擊傷一架F-86敵機,能通過漫談方式研究戰術,空中指揮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能照顧僚機熱愛僚機」,授予二等功一次。1964年9月29日,空軍黨委授予空45團1大隊2中隊「李世英中隊」榮譽稱號。 

相關焦點

  • 訪志願軍李世英:這支善戰空軍中隊以他命名
    這其中,以人名來命名集體又更加少見,人民空軍「李世英中隊」就是這樣的戰鬥集體。抗美援朝中,該中隊創造了擊落擊傷敵機14架,己方無損失的光輝戰績。 記者近日到省軍區無錫第三離職幹部休養所,聽89歲的原志願軍空軍第15師45團1大隊2中隊中隊長李世英講述以他名字命名的中隊,是如何打出傲人戰績的。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周榮根:停戰前夕,仍血戰上甘嶺
    編者按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志願軍指戰員以堅定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崇高的獻身精神,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與江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開展「尋訪抗美援朝老兵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在全省範圍內尋訪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向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最可愛的人」致敬!
  • 志願軍新手掉隊擊落美軍王牌,獲特等功臣,晚年在大學當掃地大叔
    1984年,中國空軍司令員王海上將隨國防部長張愛萍出訪美國。王海將軍在抗美援朝空戰中,共擊落擊傷美軍飛機9架,被空軍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他所帶領的「王海大隊」,與號稱「世界王牌」的美國空軍激戰80餘次,擊落擊傷敵機29架。 有意思的是,歷史開了個玩笑,他要會見的美國空軍參謀長加布裡埃尼上將,正是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被王海擊落的。他在跳傘的瞬間記下了王海的飛機編號。加布裡埃尼對王海幽默地說,我就是當年被你奇蹟般打下來的。王海也詼諧地說,你如果以後再來侵略,我還得把你打下來。
  • 擊落敵軍王牌的空中英雄張積慧
    這場戰鬥中,我軍飛行員張積慧擊落了美軍王牌飛行員——喬治·阿·戴維斯少校。喬治·阿·戴維斯是美軍王牌駕駛員,是時任的美軍空軍第334中隊中少校中隊長,有著3000小時以上的飛行經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參加戰鬥飛行266次,被譽為美國「空中英雄」。他1951年11月入朝作戰後,屢屢得手,成為朝鮮戰場上"美軍戰績最高的王牌飛行員。
  • 《金剛川》頭號大反派歷史原型:戰後活到80歲的美軍王牌飛行員
    根據影片設定,希爾是侵朝美國海軍陸戰隊航空兵的一位資深飛行員,經驗豐富,桀驁不馴,驕橫狂妄,渾身散發著牛仔式的好鬥氣質,他在影片中的做派處處體現出上述特徵,比如希爾始終敞開座艙蓋飛行,在晝間和夜間連續出擊,一邊駕機一邊飲酒,還將空酒壺丟向高炮陣地等等,希爾在目睹僚機被志願軍高炮擊落後決意復仇,脫離編隊主動掃射高炮陣地,連人帶機被隱蔽高炮擊傷,但他不肯罷休,偷開他人的飛機帶傷升空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黃凱:狙擊手子彈下,下山冒死拎回「救命水」
    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新華日報、「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與江蘇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開展「尋訪抗美援朝老兵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在全省範圍內尋訪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向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最可愛的人」致敬!黃凱,四川省梓潼縣人,1932年12月出生,1949年9月入伍。
  • 抗美援朝空戰英雄施光禮為小學生講述戰鬥故事
    原標題:紅色種子在校園萌芽 「我們參加米格-15噴氣式戰鬥機飛行培訓不足100個小時,而對方是經歷過二戰空戰、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但大家都憋著一股勁,非要為我志願軍地面部隊打出個天下……」近日,空軍一等功臣、94歲的抗美援朝老兵施光禮來到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實驗小學,給孩子們講戰鬥故事,同時為「施光禮中隊
  • 黃仁俊:抗美援朝老兵的無悔堅守
    有這樣一位老兵,他背後有一段生與死的感人故事;他滿臉皺紋裡珍藏著戰鬥的歲月,他的勳章裡凝結著曾經的輝煌。他就是抗美援朝老兵黃仁俊。    黃仁俊,男,1931年12月14日出生,原籍為重慶合川人,現居青白江區怡湖社區川化五村三區。1950年10月1日參軍入伍,入伍報考軍隊幹校,錄取後,從軍幹校轉到第二野戰區三分校二大隊六班。
  • 美王牌飛行員被志願軍擊落!美國一片譁然:歷史上最沒希望的衝突
    確切地說,新中國的空軍只算是剛出蛋殼的"幼鷹",能與世界最強大的美國空軍作戰本身就是奇蹟,而張積慧僅在戰鬥機上飛了100多小時,就與美國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喝"過成千上萬噸航空煤油、飛過3000多小時的"老油條"空戰,並把美國"百戰不倦"的"空中英雄"戴維斯擊落,就更是奇蹟了。難怪在美國政府和軍中引起很大的震動,世界輿論一片譁然!
  • 《尋找英雄》紀錄片踏上尋訪老兵之路
    8月1日零時,《尋找英雄》紀錄片主創團隊從四川中江縣「中江電影公社」啟程,開啟為了和平紀念保家衛國韓戰70周年,沿途尋訪70位抗美援朝老兵的珍貴史料和戰爭記憶紀的徵程。攝製路線上集從中江縣黃繼光生前茅屋經成都沿川藏線、青藏線尋訪老兵,下集從隴海線出山海關到遼寧丹東鴨綠江邊,預計2020年12底完成主要尋訪攝製,然後在相關電視臺紀錄片頻道及主流視頻網站播出。
  • 一級戰鬥英雄王海,抗美援朝中擊落9架敵機,後出任空軍司令員
    王海是我國較早培養的航空人才,曾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與號稱「世界王牌」的美國空軍激戰近80餘次,前後共擊落9架敵機,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後出任空軍司令員。王海出生於1926年,原名王永昌,山東威海人。
  • 原來美軍也有這麼厲害的空戰王牌:一次出擊就擊落5架零戰
    格雷戈裡 "帕普" 博因頓(Gregory "Pappy" Boyington)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頭號空戰王牌,他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二戰中作為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即我們通常稱呼的"飛虎隊")成員曾在中國服役,之後在太平洋戰場上大出風頭,是美國普通民眾心目中的偶像級人物。
  • 朝鮮空戰:擊落擊傷美軍戰鬥轟炸機各一架
    第二部分是1949年後蘇聯訓練的,蘇聯的二戰「王牌飛行員」上千人,僅擊落20架以上的「王牌飛行員」就有上百人,名師出高徒,但這些人飛行時間短,戰場經驗少。第三部分是1945年至1949年起義投誠的國軍飛行員,他們全是老手,不乏高手,有的在美國受訓,有的打過日本飛機,實戰經驗多,邢海帆就屬於這類飛行員。
  • 【第三期】致敬奉賢抗美援朝英雄!來聽他們的故事
    【第三期】致敬奉賢抗美援朝英雄!>藍永安1933年12月,藍永安出生在山西大同一個鐵路工人家庭, 1950年6月韓戰爆發,戰爭已蔓延至中朝邊境地區,時值就讀於高中一年級他已做好了立志報國的想法
  • 尋找抗美援朝老兵:聆聽抗美援朝老兵講那戰火紛飛的故事
    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這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浴血故事。 這位身材消瘦,兩鬢斑白的老人就是李才榮,他17歲參加了地下黨,解放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年僅19歲的他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回憶起當年參軍當兵的情景依然滿腔熱血。
  • 走進抗美援朝英模部隊 「空中王牌」續寫勝戰傳奇
    這架抗美援朝戰場上戰鬥英雄王海駕駛過的米格-15戰機,飛越戰火硝煙,見證著這支王牌勁旅的勝戰傳奇。1951年10月,組建剛滿1年、人均飛行時間只有幾十個小時的飛行大隊,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號召,在大隊長王海帶領下飛赴朝鮮戰場,與強敵展開空中血戰。
  • 海南島上空擊落美軍王牌戰機,活捉飛行員!開國中將怒懟美國特使
    美軍當年的王牌戰機侵犯我國領空在毛主席親自調兵遣將下,海軍航空兵第10團移防到海南島。抗美援朝虎將、42軍軍長吳瑞林中將,任海軍南海艦隊司令員。吳司令認為,美軍就是欠揍!上篇:世界上首次擊落美軍王牌戰機,活捉飛行員美軍飛機真的「送揍」來了。1965年9月20日10時47分,美軍空軍一架F-104C戰鬥轟炸機,在4000米的高空,以1500公裡的時速,從北部灣向海南島西部飛行,企圖侵犯我國領空。
  • 《金剛川》裡面的美軍希爾被稱作「瘋子」 戰後活到80歲的美軍王牌...
    這是《金剛川》電影尾聲一個參與過「金剛川事件」的美國老兵的自述。這是中國軍人用實際行動,用自己的熱血,用頑強的意志創造出來的「神跡」。讓他讚嘆的同時,也覺得美國軍人的失敗是理所當然。「攻擊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他們。」
  • 志願軍空軍第3師入朝,偉人親致祝賀的王牌部隊,打出最強戰績
    趁敵人混亂之際,大隊長牟敦康率先擊落1架,趙寶桐單機衝入兩層敵機之間,邊規避邊擊落1架,隨後因動作過猛進入螺旋,改出後又擊落另外1架。首次空戰,第3師就取得3:0的戰績。隨後的11月9日和10日,第3師又連續出擊,擊落擊傷敵機5架,參戰3次累計擊落擊傷敵機8架,自己僅輕傷1架。趙寶桐在整個抗美援朝期間共擊落敵機7架、擊傷2架,是人民空軍迄今在實戰中擊落敵機最多的飛行員。
  • 志願軍空軍第3師入朝,偉人親致祝賀的王牌部隊,打出來的最強戰績
    趁敵人混亂之際,大隊長牟敦康率先擊落1架,趙寶桐單機衝入兩層敵機之間,邊規避邊擊落1架,隨後因動作過猛進入螺旋,改出後又擊落另外1架。首次空戰,第3師就取得3:0的戰績。隨後的11月9日和10日,第3師又連續出擊,擊落擊傷敵機5架,參戰3次累計擊落擊傷敵機8架,自己僅輕傷1架。趙寶桐在整個抗美援朝期間共擊落敵機7架、擊傷2架,是人民空軍迄今在實戰中擊落敵機最多的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