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講「音樂」思政課
四首歌曲作品蘊含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提出「思政+X」課程體系建設構想,並帶頭走上思政課堂,率先開設「音樂思政課」。
王黎光教授的思政課,是以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要求出發,從藝術教育的角度落實「思政+X」。目的在於創新教學模式,增強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王黎光講到:「對政治理論的學習和把握,學藝術的同學們首先不要有距離感。『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這十二字與我們熟悉的中國音樂學院『承國學、揚國韻、育國器、強國音』辦學理念一樣,都具有音韻美、節奏美。『旋律為首、和聲為魂、節奏為根』,節奏感是我們音樂學子的天性,順之先牢記,隨後深領悟。」
王黎光精心準備,用他創作的四首歌曲作品為例,以音樂帶入,深入分析,分類指導,讓不同專業的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穫。他說:「如何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思想對於我們藝術院校的學生來說,就是為今後創作出好歌曲作品、好器樂作品、好理論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表演專業的同學可以從藝術作品切入,尋找為時代而歌的作品怎樣詮釋中國精神;創作專業的同學可以從作品分析切入,感悟只有為新時代謳歌,為中華民族復興謳歌,才能獲得在創作中成長自己、成就作品和奉獻國家的真諦;理論專業的同學更是可以從創作的靈性、靈氣、靈魂中積累全面藝術實踐的收穫,成為新時代理論研究和藝術管理事業的國家智庫人才。」
課上,四首歌曲作品逐一播放,為學生帶來直觀的藝術感受,引導學生加深對理論學習的理解。
一、《人民是天》——守初心
王黎光說:「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迎難而上、革故鼎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以藝術的方式描繪和謳歌這個偉大的新時代,是我們所有藝術工作者應盡的責任和應有的擔當。今天我將分析我的新作《人民是天》,講講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守初心』的內涵。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深刻理解這句話就要認識到,從1921年建黨到今天,黨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始終沒有背離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歌曲《人民是天》描繪的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帶領全黨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奮力前行的不變初心和崇高使命。
在談到同學們常常困惑思想政治學習與專業學習的關係時,王黎光耐心講解到:「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搞創作也是要牢記藝術作品要為觀眾和聽眾所喜愛的根本宗旨。反之共產黨人就不是人民的勤務員,藝術家也不是文化的傳承人。以歌曲《人民是天》為例,作曲技術是為作品內容服務的,作品內容是為聽眾服務的,是不可違反的規律,更是藝術創作必須堅守的初心。否則,作品沒有和人民群眾的審美情趣結合起來就不會是好作品,就不會是我剛剛講到的『人民的勤務員』和『文化的傳承人』。《人民是天》的創作,我運用上行音階最和諧的大三度音程和順其話語音節抒發情感的下行四度跳躍的手法,構成猶如『說出』和『不倒字』的歌唱樂句:人民是天,這是你的誓言
譜例1
用下行音階就會違背規律唱成:人民是『腆』
譜例2
用上行音階就會違背規律唱成:這是你的誓『煙』。」
譜例3
王黎光小結道:「遵循規律就是尊重科學,譜寫優美的旋律就如同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是執政黨發展必須遵循的規律;聽眾喜歡聽如同人民利益高於天,是創作藝術精品的最大科學。突破音律唱高調=官僚主義、賣弄技巧唱跑調=形式主義、節奏不變唱老調=教條主義。以此我們會領悟到治國理政的規律和音樂創作規律一脈相承。『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也正是如此。」
二、《假如今天你還在》——擔使命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藝術院校的學子們該做些什麼呢?王黎光以《假如今天你還在》歌曲作品來探討如何擔當使命。針對同學們「擔使命還輪不著我們呢,我們現在主要是學習」的想法,王黎光回答:「這個說法對一半。為什麼說只對一半呢?如果學習初始階段就沒有明確為誰而學,那同學們學習音樂最終也會偏離方向。的確,在大學期間,不需要我們為國擔當,也不需要我們改造世界,但是我們必須要有一份為父母、為國家、為民族復興的責任心。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才能提升學習的使命感,早日成為有本領、有擔當、有理想的傑出人才。」
《假如今天你還在》這首作品是寫給革命烈士的。王黎光娓娓道來:「我在江西採風時,聽當地群眾講了一個革命故事。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兵源短缺,瑞金縣某村一位年僅十八歲的婦救會主任,面對幾個對自己有愛慕之意的小夥子們說:『兒女情長未必真好漢,當紅軍打敵人才是大英雄。誰堅持到革命勝利後歸來,我就嫁給誰!』三個被樸素的革命情感激勵的年青人從軍報國。從此,美麗的婦救會主任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守在村口,盼望著他們勝利的消息。後來得知,三個青年人在革命隊伍中,從普通農民逐漸成長為真正的紅軍戰士。他們分別在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等戰役中光榮犧牲。懷著對英雄的緬懷和敬意,婦救會主任終生未嫁……同學們,也許這個故事離我們已很遙遠,新時代的到來不需要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但我們每一個人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無數先烈們流血犧牲換來的。我們的所作所為在面對先烈時是否能夠問心無愧呢?我們能不能用實際行動回答烈士們『我們的犧牲是否值得』的捫心之問呢?」《假如今天你還在》用青春的話語堅定回答了這個問題。歌詞寫道:「不管你今天在不在,井岡山的風採永遠是我的最愛,不管今天你在不在,你生命的花朵永遠在祖國盛開。」
王黎光特別強調:「思政課也是專業課!」
「在歌曲的副歌段落,我運用了等音轉調的戲劇性寫法,烘託出氣勢磅礴和無比堅定的新時代革命者的自信。等音轉調是作曲技術的一種創作方法,指十二平均律中,在同一音高上進行不同調性的轉換,使得音樂語言在原來的音域不變的基礎上煥發出新的色彩和藝術感召力。」
譜例4
「『等音』如同目標不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轉調』如同歷經站起來、富起來,我們步入強起來的新時代。作曲技術理論同馬克思主義原理如此契合,大家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對藝術創作是不是很有指導性啊?學懂悟透習總書記的講話,以哲學社會科學的思維指導藝術學習、滋養藝術生命,我們寫英雄、學英雄、做英雄的使命擔當就會逐步堅定起來,就能戰勝成長道路上的一切艱難挫折,譜寫出烙印新時代印記並引領新時代奮進的好作品。」
王黎光指出,思政課進校園、進課堂容易,進頭腦不容易。在藝術院校,原著、原理必須轉化為藝術語境和藝術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使藝術專業學生真正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辦好黨和人民滿意的藝術教育。
三、《老阿姨》——找差距
「找差距要立足自身,對標先進。作為校長,結合自身職責,找差距就是要思考學校發展能不能和國家文化戰略同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如何強化黨的領導。同學們找差距就是要找思想上是否牢牢樹立了用藝術本領報效祖國的志向,是否為了這一志向刻苦學習、不斷提高能力素質。由成歲的簡單本色、成長的複雜追求、成熟的簡單回歸,從開始到始終,牢牢堅守初心,時時校正差距。」
以歌曲作品《老阿姨》為切入點,王黎光和同學們一起對照先進典型和身邊榜樣,在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上找差距。歌曲《老阿姨》講述的是全國勞動模範龔全珍的故事。2013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第四屆全國勞動模範並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他握著龔全珍的手尊稱「老阿姨」。阿姨本是長者,加上一個「老」字更加強調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光榮傳統。90後詮釋的『老』是時尚的尊稱,我立即捕捉到年輕人的喜愛熱點,以《老阿姨》為歌名,譜寫了這首描寫時代楷模的歌曲。」
「找差距不是生搬硬套填模板,找差距是洗滌心靈再奮發。」
王黎光深有感觸地講,「龔全珍是甘祖昌的夫人。建國初期,甘祖昌已是解放軍少將,是黨和軍隊的高級幹部。新中國步入社會主義建設階段後,他自我剖析、尋找差距,認為自己農民出身,不能適應城市建設需要,更適合回到農村去發揮作用。畢業於西北大學教育系的大學生龔全珍義無反顧地隨丈夫赴江西蓮花縣務農並從事鄉村教師工作。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城市和農村之間生活條件是差距巨大的,誰又願意放棄優越的城市生活呢?同是大學生,我們在理想信念上有沒有差距?我有時聽到幹部隊伍的一些人嘮叨:『我在這個崗位上都三年了、四年了,我已好幾個崗位的經歷了』等等,潛臺詞就是該提拔升官了……我們也常聽到學生們表示:『都上大學了,學不學都差不多,演藝圈有些大腕兒也沒多高文化照樣火』等等,潛臺詞就是不用功學習也行……比比甘祖昌和龔全珍,一生追隨革命、愛情、信仰,輾轉於戰場、田野、課堂。當用歌詞描繪『你的皺紋已經和山川連到一起』的龔全珍英雄形象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什麼是理想主義,理想主義者是可以多麼的無私,多麼具有犧牲精神和奉獻精神!」
歌曲一遍又一遍反覆歌詠著「老阿姨」、「老阿姨」
譜例5
「二部曲式A、B反覆之後寫入一個C樂段來再次烘託B段副歌,這一處的三部曲式的寫作技術很像是器樂作品奏鳴曲式寫作中的插部或連接部的寫法,目的就在於作品反覆副歌時的色彩更具有對比性而突出呼喚性。呼喚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使之寓教於樂而深入人心。在音樂藝術中找差距,可以通過色彩對比烘託主題,在現實生活中找差距,就要想想我們能不能向龔全珍那樣做新時代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講到這裡,同學們是不是能感受到理論學習離我們越來越近?是不是懂得了這樣的道理——理論自信指導我們如何創作、道路自信引導我們為誰創作、制度自信保障我們收穫創作、文化自信彰顯我們精品創作。」
四、《好兒好女好家園》——抓落實
歌曲《好兒好女好家園》是王黎光為建國70周年慶祝活動而創作的,作品力圖表現祖國美好未來的遠大願景。「男兒有志山河變,女兒有夢天地寬……山那邊、水那邊,生我養我大家園,你我同行在路上,好兒好女好家園……」歌詞寫出「黨員幹部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初心使命。
王黎光對大家說:「有好家園才會有好兒好女,沒有好兒好女哪有好家園?我們就是要將高屋建瓴的理論文化轉化為現實文化當中來。所謂文科生、理科生、藝術生的現實文化就是要學會在理論學習中把抓落實的任務夯實在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塑造上。「《好兒好女好家園》運用了緊拉慢唱的技術手段來烘託藝術氣氛。緊拉慢唱指京劇藝術中板式的『搖板』,因藝術效果充滿魅力而被音樂和其他姊妹藝術借鑑運用。其特點是旋律線條寬廣遼闊而富有張力,節奏律動緊急而充滿活力,形成上有旋律下有節奏在色彩和對比中凸顯豐富的情緒內涵。
譜例6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黨的奮鬥目標就好比寬廣遼闊而富有張力的旋律,這是面;我們藝術界別的藝術教育和學習的努力進取就好比緊急而充滿活力的律動,這是點;如果各行各業各顯其能、各負其責,就一定會以點帶面形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交響樂章。我今天以同學們熟悉的音樂理論為切入,用創作中常用的『比喻』手法來對比,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針的教學自然而然地就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了。」
課堂最後,王黎光做了總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要使我們具備全局思維、歷史眼光想問題看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藝術觀才會正確,只有如此,我們才會有所收穫,最終成就一番大業。今天四首歌曲作品,融會貫通『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我用音樂藝術的方法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修煉自己、提升自己,也希望這堂『音樂的思政、思政的音樂』課,給同學們帶來另一種視角,另一種收穫。」(吳哲、佟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