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也能邂逅「四史」教育!這樣的高校思政課你喜歡嗎

2020-12-21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7日訊 「『九一八』, 『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一曲悲愴動人的《松花江上》牽動了觀眾的愛國心,富有深情的演唱讓大家沉浸在那段歷史中。11月26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法學院「音樂與歷史的對話」活動在西環301室舉辦。當音樂遇上「四史」教育,這堂思政課受到了學生的熱烈歡迎。

「怎樣的思政課最受學生喜歡?」近年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法學院師生圍繞這一問題,不斷開拓思路,創新教學形式,將思政理念融入課程,著力打造「有故事、有溫度、有情懷」的思政課,讓「四史」課堂「活」起來,引導學生在黨和人民的偉大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汲取養分、豐富思想。

11月26日,「音樂與歷史的對話」活動上演期間,音樂系鋼琴教師孫慧攜學生演奏的《黃河頌》《長城謠》《故鄉》等經典歌曲深深感染著觀眾。樂聲時而波瀾壯闊、氣勢雄偉,時而深邃磅礴、慷慨激昂;音樂系教師尹國峰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解曉燕的對話,則帶領觀眾隨著音樂走進近代中國的抗戰歷程,點燃了師生的愛國熱情。

從音樂的角度去看歷史,讓這堂思政課別開生面。「我希望通過音樂讓學生感受歷史的溫度、觸摸歷史的痕跡,歷史並不遙遠。這種學科交叉式的課堂講授將音樂與歷史相結合、視聽相結合,能給學生帶來心靈上的衝擊和震撼。」尹國峰表示,將代表性音樂作品的演唱同近現代歷史的感人故事相結合,讓學生了解歌曲的創作歷程和時代背景,以此講解抗日救亡時期音樂所體現的民族精神內核。

「抗戰時期的音樂對民族意識的覺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激勵人心,鼓舞士氣。」解曉燕認為,通過梳理經典抗戰歌曲解讀背後的創作歷史,分析創作者所代表的人民群眾同仇敵愾、堅決抗戰的心理,帶領著觀眾走近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戰歷史,以鮮活的內容和新穎的形式讓價值引導在授課中如鹽在水,潛移默化達到引導學生涵養氣概、激勵擔當的育人效果。

學生黨員趙慧認為,在中華文化傳播的過程中,這種音樂力量和「四史」經驗塑造的文化自信根基更是「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的不竭動力。法學2019級1班韓承君也是頗為感概:「這節富有新意的思政課,讓我們對家國情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也激勵著我們青年學生努力學習,積極實踐,將小我融入大我,將青春獻給祖國。」

以史串歌,以歌敘史。讓學生們在歌聲中領悟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情懷,增強愛國意識,奮發向上,感恩時代,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建設偉大祖國的奮鬥之中。這,就是開設「音樂旋律裡的思政課」的初衷。

閃電新聞記者 蔡紀香 通訊員 趙延升 董方圓 王宇鵬 任月 羅凌雲 安瀅霖 報導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長陳寶生:5方面推動新階段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三千萬大學生認真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陳寶生:打造思政課改革創新「升級版」,做到「五個始終堅持」陳寶生強調,教育系統要對標對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繪就的發展新藍圖,深刻把握「十四五」時期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打造思政課改革創新「升級版」,做到「五個始終堅持」。
  • 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
    我們要聚焦「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更好體現思政課教學的時代色彩。  一、提高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音樂思政課」精品的深度認知  「用體育鍛鍊身體,用音樂陶冶靈魂」。音樂作為一種聽覺藝術,最善於抒發情感、最能撥動人的心弦,具有怡情修身、淨化心靈的特殊功效,「音樂欣賞本質上說就是一項塑造人的工程」。
  • 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法治保障
    組織力量深入各地各高校調研了解高校思政課特別是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情況,組織200餘位專家在全國2000多所高校開展全方位調研,組織專家隨機聽取3000堂思政課,發放30000多份問卷,詳細了解思政課教師隊伍情況,並組織力量在北京、上海、山西、吉林、四川等地進行點上調研,形成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專項報告,為《規定》的研製打下紮實的基礎。
  • 周蘇婭:站在高校思政課教學第一線的「鼓手」
    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從教25年,周蘇婭從思政課教研室的一名普通教師到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院長,始終站在思政課教學第一線,像一枚不知疲倦的「陀螺」,像一個樂此不疲的「鼓手」,以堅定的信仰、真情的講授,讓每一節課如涓涓細流,每一次宣講如春風化雨,浸潤著每一名學生、每一個聽者,是老師,是領隊,
  • 陝西舉辦2020年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 8萬餘名師生同上思政大課
    西部網訊(記者 蘇靜萌)11月12日,150名教師齊聚西北大學同臺展示,陝西全省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宣傳部部長、學工部部長、教務處處長、研究生院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全體思政課教師和部分專業課教師等8萬餘名師生通過網絡直播同上思政大課,全方位展示陝西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新面貌,同時推進陝西思政課改革新進展。
  • 創新思政課形式 用兒童能懂的話講述思政課
    好的思政課與好的思政教育應該像鹽,校長鬚帶領教師一道,把思政課上得有滋有味,讓思政教育如鹽在水,使學生自然而然吸收。在小學階段,站在兒童化立場實施思政課,用兒童能懂的話講述思政課,是讓思政課入腦入心的關鍵路徑。
  • 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中國高等教育》日前邀請教育專家共同研討「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這一話題。
  • 北京高校:第一時間推動全國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今天,「推動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活動邀請知名專家和思政課青年教師共同圍繞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進行闡釋解讀,指導全市高校思政課教師及時將全國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 2020年度「山東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山東學校思政課教師年度...
    2020年度「山東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山東學校思政課教師年度人物」9月14日,省教育廳發布了《2020年度「山東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和「山東學校思政課教師年度人物」宣傳選樹活動評選結果公示》,共評選「山東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10名,山東高校優秀輔導員59名;「山東學校思政課教師年度人物」14名(高校7名、中小學7名),山東學校優秀思政課教師119名(高校59名、中小學60
  • 問題鏈教學法讓思政課活起來
    中央財經大學在馬克思主義學院組建教學研究團隊,探索出問題鏈教學法,努力讓思政課活起來,為各高校進一步辦好思政課提供了有益借鑑。問題鏈教學法的主要特點習近平同志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 南師大:讓思政教育入耳入腦入心
    「今天你們做畢博平臺了嗎?」從大一開始,每晚躺在床上,尹琛總要問室友。從2009年開始,南京師範大學在全校思政課教學中提出運用「網際網路+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改革方案,經過9年探索,建設了網絡課堂畢博平臺,形成了適應「網際網路+」時代要求的本科生「網絡+課堂」思政課教學模式。
  • 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本報訊(記者張惠娟)在12月3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劉貴芹在介紹「十三五」時期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有關情況時表示,全國高校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不斷增強,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的「音樂」思政課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講「音樂」思政課四首歌曲作品蘊含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提出「思政+X」課程體系建設構想,並帶頭走上思政課堂,率先開設「音樂思政課」。
  • 北京4位思政課教授領銜「雲上備課」 將疫情防控實踐帶入思政課堂
    「全國同行大家好,作為一位湖北黃岡籍的思政課教師,我要向家鄉人民表達敬意,向奮戰在教育一線的思政課教師表達敬意。」  彼時,10餘萬用戶正通過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網絡直播平臺觀摩這節特殊時期特殊的思政課,受眾中絕大多數是全國各大高校思政課專職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
  • 思政課受追捧 「十三五」期間大學生滿意度大幅提升
    這也作為「十三五」時期,檢驗一切教育教學工作的風向標和試金石。在今天教育部召開的「十三五」收官系列發布會上,教育部透露,「十三五」時期,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在一項涉及200多所高校、近15萬大學生的調查顯示,2020年大學生對思政課的滿意度超過90%,比2015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
  • 網絡思政課「在線」更「走心」
    連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構建起「雲上思政」大格局,將疫情「危機」轉化為思政課程教育的「契機」,老師們在雲端為大學生講授的一堂堂戰「疫」思政課,構築起網絡思政教育的同心圓。周深所上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該課程高明老師在線開起了「直播」,當上了「網紅」。記者了解到,網絡思政課除了利用已建在線開放課程以及國內重點高校優秀在線課程資源,老師們還「各顯神通」,有的開直播當起了「網紅」,有的開啟視頻「面對面」教學,有的利用QQ、微信平臺交流……思政教師按照自己的教學和課程特點,選擇「定製」了個性化的平臺教學模式。
  • 探索實踐「四化」教學模式 切實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指出,各高校可在與思政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科選擇優秀教師進行培訓後充實思政課教師隊伍,可探索勝任思政課教學的黨政管理幹部轉崗為專職思政課教師機制和辦法,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輔導員參與思政課教學。學院聚焦思政課教師整體能力提升,補齊短板,凝聚合力,激發教師活力,多維度打造高水平結構化教師團隊。一是優化校內思政課教師隊伍結構。
  • 兩會熱詞「進」課堂 情景劇式「代入」思政課教學
    以2020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為備課主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線「同備一堂課」 兩會熱詞「進」課堂 情景劇式「代入」思政課教學5月29日,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線「同備一堂課」。5月29日,一場以2020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為備課主題的思政課在「雲端」開講,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線「同備一堂課」。以學生為出發點做思政課教學設計「思政課不同於其他學科,不僅是講知識,還要從學生角度出發,注入價值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老師付麗莎說道。
  • 南京師範大學運用網絡平臺創新思政課教學紀實
    「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考前突擊」,這樣的思政課教育困境在南京師範大學早已成為歷史。該校探索運用網絡平臺改革本科生思政課教學,讓思政教育入耳入腦入心,讓學生終身受益。  「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考前突擊」,這樣的思政課教育困境在南京師範大學早已成為歷史。自2009年該校探索運用網絡教學平臺全面改革本科生思政課以來,學生們越來越看重這門課。
  • 大學生音樂思政課《弘揚長徵精神 重溫紅色經典》在蘭州職業技術...
    12月20日,由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指導,蘭州職業技術學院主辦,初等教育學院承辦的大學生音樂思政課《弘揚長徵精神 重溫紅色經典》在雁兒灣校區多功能廳舉行。市委宣傳部宣傳教育科、意識形態科、出版發行科及學院宣傳統戰部、初等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同志,預備役連隊同學、初等教育學院學生代表四百餘人聆聽了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