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蘇婭:站在高校思政課教學第一線的「鼓手」

2020-12-24 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從教25年,周蘇婭從思政課教研室的一名普通教師到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院長,始終站在思政課教學第一線,像一枚不知疲倦的「陀螺」,像一個樂此不疲的「鼓手」,以堅定的信仰、真情的講授,讓每一節課如涓涓細流,每一次宣講如春風化雨,浸潤著每一名學生、每一個聽者,是老師,是領隊,更是偶像和榜樣。

從走進大學歷史系的那一刻起,周蘇婭就鑽入了浩瀚的書海和歷史長河,探索、追尋著馬克思主義的意義和精髓。一段史實描述、一個理論剖析、一首詩詞展現……無論是在教室講臺,還是會場宣講臺,周蘇婭的課程和報告總是充滿鮮活的生命力、濃厚的感染力。

「聽了周老師的宣講,我堅定了自己的政治信仰,鄭重地寫下了入黨申請書。」周蘇婭給學校學生幹部培訓班作報告,兩個多小時的報告會上掌聲不斷,很多非培訓班的學生都是站在教室過道、走廊聽完全程,散場後依然戀戀不捨。在她曾經授課的一個班級裡,40餘名學生全部寫了入黨申請書。

「周蘇婭是我們馬院的『頭雁』,一直向前跑,督促我們不落後。在她的帶領下,大家齊心協力努力讓思政課『近』起來、『活』起來、『親』起來,進一步縮短師生心距,形成同心圓,擴大共振面。」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教師馬英華說。在執教17年的馬英華眼裡,周蘇婭就是馬院的領頭羊,愛事業、愛學生、愛同事,「周蘇婭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敬業,對事業熱情、專情,對我們有極大的影響,現在雖然她的科研和行政擔子很重,但對於抓思政課程卻絲毫不馬虎、不放鬆。」

無論是「學習新思想千萬師生同上一堂課」的主題活動,還是「馬克思主義是我國大學最鮮亮的底色」的報告題目……作為全國高校的宣講專家,周蘇婭的聲音傳遍了黑土地。她曾經連續兩天走進7所高校進行7場講座,3000多名師生的掌聲化解了高強度的疲累,充滿激情的宣講讓每個聽者深深記住了周蘇婭這個名字。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影響力提名人物、全省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帶頭人、黑龍江省高校師德先進個人、黑龍江省「最美園丁」……一連串的榮譽讓周蘇婭對自己的要求更加嚴格。課件、報告,每一次都要自己動手、精心打磨,一字一句推敲,在機關、院校、社區、農村,周蘇婭活躍的身影、悅動的聲音吸引了20多萬「粉絲」。

「聽後讓我們倍受鼓舞,心潮澎湃。」「你把黨的理論及時送到了鄉村教師的心坎裡,我也要把這些講給同事和身邊人聽。」作為省教育系統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團成員,周蘇婭到海倫市教育局、鐵力市教育局和省內高校作宣講報告20餘場次,每一場結束後聽者都意猶未盡。去年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中,她反覆打磨的4萬餘字報告深受好評,「主題鮮明、理論嚴謹、體系完整、數據翔實。」宣講過後,一位稅務系統領導幹部給了這樣「十六字」評價。僅這一年,周蘇婭就宣講了10餘場次,受眾2萬餘人,交流問題30多個。

「以周蘇婭為代表的一些老教師的傳幫帶讓我們年輕教師成長很快、進步很大,他們不但細心指導如何講好思政課,還幫助我們自我定位、規劃職業生涯,既是工作導師也是引領人生的導師。」馬院青年教師馬天鑫說。

「聽周老師的課是一種學習和享受,她能把枯燥乏味的歷史講得生動有趣。」2018級第二臨床醫學院中醫康復專業學生張瀟雨說。雖然現在不上周老師的課了,但當同學們遇到困難,感到迷茫的時候還是願意跟她說。「不管周老師多忙,只要學生有想不明白、理不清的事情找到她,她就會耐心地與學生嘮起來,聽我們傾訴,給我們鼓勵,直到把問題徹底解決。對我們而言,周老師不僅是良師,更是益友,是親人。」2017級中醫學(5+3一體化)專業學生代月盈說。

除了不斷在實踐教學、宣講中提升自己、影響他人,周蘇婭還在編寫思政教材、撰寫理論文章和運用網絡新媒體傳播黨的理論等方面傾力投入、傾情奉獻。作為省內開設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專題輔導課程試點學校的「領銜人物」,周蘇婭帶領學院教師在「真、深、實」上狠下功夫,撰寫的全省高校「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專題輔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輔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學大綱,先後印刷5版,被全省80餘所高校使用。她還應邀錄製了黑龍江省幹部教育網絡視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和重大意義」視頻點擊達10萬多次。錄製了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視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作為全省黨員幹部學習資料,被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選用。刊發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馬克思主義是我國大學最鮮亮的底色》等20餘篇理論文章,在思想理論宣講的道路上留下了堅實足印。

「工作雖然很多、很繁重,但心底仿佛有一股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在支撐著自己,向著陽光一路奔跑,感覺不到疲累。」周蘇婭的笑發自內心,堅定的眼神傳遞出一股光芒,明亮而耀眼。(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曹曦)

作者:曹曦

相關焦點

  • 北京高校:第一時間推動全國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今天,「推動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活動邀請知名專家和思政課青年教師共同圍繞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進行闡釋解讀,指導全市高校思政課教師及時將全國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 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法治保障
    思政課教師的崗位要求,一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模範踐行高等學校教師師德規範;二是用好國家統編教材;三是加強教學研究;四是深化教學改革創新。6.問:《規定》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配備選聘提出了哪些要求?
  • 兩會熱詞「進」課堂 情景劇式「代入」思政課教學
    以2020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為備課主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線「同備一堂課」 兩會熱詞「進」課堂 情景劇式「代入」思政課教學5月29日,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線「同備一堂課」。5月29日,一場以2020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為備課主題的思政課在「雲端」開講,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線「同備一堂課」。以學生為出發點做思政課教學設計「思政課不同於其他學科,不僅是講知識,還要從學生角度出發,注入價值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老師付麗莎說道。
  • 陝西舉辦2020年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 8萬餘名師生同上思政大課
    西部網訊(記者 蘇靜萌)11月12日,150名教師齊聚西北大學同臺展示,陝西全省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宣傳部部長、學工部部長、教務處處長、研究生院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全體思政課教師和部分專業課教師等8萬餘名師生通過網絡直播同上思政大課,全方位展示陝西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新面貌,同時推進陝西思政課改革新進展。
  • 探索實踐「四化」教學模式 切實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近年來,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堅持思政課是第一課、馬克思主義學院是第一學院、價值塑造是第一要務、政治素質是教師考核第一標準,深刻把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時代要求,紮實推進以「教師團隊結構化、授課內容融合化、教學環節模塊化、教學實踐體驗化」為主的「四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研磨思政「金課」,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 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本報訊(記者張惠娟)在12月3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劉貴芹在介紹「十三五」時期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有關情況時表示,全國高校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不斷增強,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 阜陽師範大學:「同備一堂課」助推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摘要】 為了進一步深化廣大思政課教師對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兩會精神的學習領會,及時將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充分發揮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
  • 南京師範大學運用網絡平臺創新思政課教學紀實
    「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考前突擊」,這樣的思政課教育困境在南京師範大學早已成為歷史。該校探索運用網絡平臺改革本科生思政課教學,讓思政教育入耳入腦入心,讓學生終身受益。  「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考前突擊」,這樣的思政課教育困境在南京師範大學早已成為歷史。自2009年該校探索運用網絡教學平臺全面改革本科生思政課以來,學生們越來越看重這門課。
  • 問題鏈教學法讓思政課活起來
    中央財經大學在馬克思主義學院組建教學研究團隊,探索出問題鏈教學法,努力讓思政課活起來,為各高校進一步辦好思政課提供了有益借鑑。問題鏈教學法的主要特點習近平同志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 泰山學院2門課程入選山東省思政課「金課」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布《關於公布全省大中小學思政課「金課」建設名單的通知》,泰山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兩門課程入選山東省思政課「金課」建設名單。山東省大中小學思政課「金課」評選工作由山東省教育廳主辦,經高校推薦、材料審核、專家評審、現場答辯、網絡公示等環節,共評選出121門省級思政課「金課」,其中高校69門。據悉,省教育廳將把「金課」納入省級一流課程給予政策支持,加強動態管理、跟蹤監測課程實際應用、教學效果和資源共享等情況。
  • 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核心主題就是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我們要將這一思想深刻融入思政課教學目標設計、課程設置、教材編寫、教學改革、教師培養以及考核評價的全流程要素管理中,牽頭抓總的就是教學目標設計。
  • 首屆全省學校思政課教學比賽舉辦 附:(第二場次)結果公示
    首屆全省學校思政課教學比賽在濟南舉辦11月22日、29日,首屆山東學校思政課教學比賽決賽在濟南舉辦
  • 思政課受追捧 「十三五」期間大學生滿意度大幅提升
    這也作為「十三五」時期,檢驗一切教育教學工作的風向標和試金石。在今天教育部召開的「十三五」收官系列發布會上,教育部透露,「十三五」時期,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在一項涉及200多所高校、近15萬大學生的調查顯示,2020年大學生對思政課的滿意度超過90%,比2015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
  • 打造「行走的思政課」!濟南推8大類100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
    記者獲悉,推出8大類100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課」。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濟南「雲課堂」開放數字教育資源3729.3萬個,課程下載量2.78億次。「五年來,我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
  • 北京4位思政課教授領銜「雲上備課」 將疫情防控實踐帶入思政課堂
    「全國同行大家好,作為一位湖北黃岡籍的思政課教師,我要向家鄉人民表達敬意,向奮戰在教育一線的思政課教師表達敬意。」  彼時,10餘萬用戶正通過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網絡直播平臺觀摩這節特殊時期特殊的思政課,受眾中絕大多數是全國各大高校思政課專職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
  • 網絡思政課「在線」更「走心」
    連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構建起「雲上思政」大格局,將疫情「危機」轉化為思政課程教育的「契機」,老師們在雲端為大學生講授的一堂堂戰「疫」思政課,構築起網絡思政教育的同心圓。創新思政「雲」教學在全校吹響「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號角下,思政課教師們也在開闢著自己的戰場,他們調整教學計劃、拓展工作平臺、創新工作方法,吹響戰「疫」與思政統籌推進的「集結號」。
  • 把思政課講得「有意思」更「有意義」
    □ 邵彥濤 白海霞高校思政課應更側重於思想性和理論性近年來,高校思政課教師紛紛探索如何用靈活有趣的教學形式、用通俗易懂的教學語言,把一些宏觀、深奧的命題或理論轉變為容易被大學生接受的感性形式,追求把「有意義」的思政課講得「有意思」。以情感人是最經常用到的一種方式。
  • 北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第一屆北華大學思政課教學成果匯報...
    中國教育在線 訊 12月8日晚,馬克思主義學院在南校區田家炳教育書院117報告廳舉辦「全面小康、青春綻放」2020年北華大學思政課教學成果匯報演出。副校長戚繼忠出席活動。護理學院護理專業、康復專業、醫學技術學院檢驗專業同學帶來氣勢磅礴的原創作品詩朗誦《偉大革命偉大覺醒偉大夢想》,講述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體現出學生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涉及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的理解。各校區的新疆籍同學在輔導員巴艾拉老師的帶領下用熱情洋溢的舞蹈表達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中華一家親意識。
  • 教學標兵趙崔莉:把創新帶入思政課堂
    教學標兵趙崔莉:把創新帶入思政課堂趙崔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從教15年,帶領「史綱」課的學生在國家級大賽中斬獲三等獎。指導學生社會實踐團隊獲得2019年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社會實踐優秀論文一等獎;2020年,趙崔莉帶隊參加北京市高校師生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術論文徵文比賽,並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的榮譽稱號。
  • 聚焦思政課育人工作「同心圓」,構建「三全十育人」網絡大格局
    此外,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三全育人」,在頂層設計、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理論研究宣傳、服務社會等五大方面下功夫,全面推進思政課建設,打造了在福建省乃至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思政教育品牌,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