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詞「進」課堂 情景劇式「代入」思政課教學

2020-12-20 瀟湘晨報

以2020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為備課主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線「同備一堂課」 兩會熱詞「進」課堂 情景劇式「代入」思政課教學

5月29日,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線「同備一堂課」。新京報記者 方怡君 攝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釋放了哪些信號?如何將兩會精神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與學生分享?5月29日,一場以2020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為備課主題的思政課在「雲端」開講,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線「同備一堂課」。

以學生為出發點做思政課教學設計

「思政課不同於其他學科,不僅是講知識,還要從學生角度出發,注入價值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老師付麗莎說道。5月29日,付麗莎等思政課青年教師與專家,為全市思政課教師帶來了一堂特別的思政課。

付麗莎是一名青年思政課教師。在她看來,思政課講的是價值觀,要入腦入心。教學過程中,如何將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統一值得思考。

2020全國兩會剛剛落幕。付麗莎對600多名學生進行了網上調查——你最關注兩會的哪些話題?付麗莎發現,除民法典等熱點話題,最受學生關注的是「大學生增負」。「這是跟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老師要善於發現、捕捉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疑問點,從學生的困惑開始,引導學生學習並成長。」付麗莎說。

去年,付麗莎走進了十幾所大中小學課堂,一所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堂讓她受益匪淺。「針對學生不同的領域和專業,在課堂設計中,也要做出相應教學順序的調整。比如,理科和文科課堂思政課的教學設計順序是不一樣的。理科學生重理論,文科生更重實踐。在教學順序上,前者需要從理論切入,後者傾向於從實踐到知識再到理論的探討。」

此外,思政課既要落實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統一要求,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00後學生是網際網路原住民,付麗莎的課堂上,常常會引入「彈幕」這一形式,學生可實時分享自己的見解。「老師還可以通過情景劇等形式,創新開展思政教學活動,增強學生體驗感和代入感。」

思政「小課堂」融進社會「大課堂」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及相關兩會精神是不可多得的思政課素材。當日,不少老師就兩會熱點話題如何融入思政課教學進行分享。

綠色發展是今年全國兩會的重要議題。隨著《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生活垃圾分類步入新階段。北京化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於文博發現,就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來說,相關的內容既體現在傳統美德、社會公德以及法治精神、法治素養等,又與緒論章的新時代青年責任相結合。最終,需要通過實踐,落實到每個人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的養成。

「這些都是最為鮮活的思政課素材。」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馮培是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在他看來,思政課是對現實生活的回應,一定要帶有生活氣息。「老師要善於從授課的小切口中,將看到的和看不到的進行有機連接,在融入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用心領會、用心踐行,把最美逆行者的擔當化為最美奮鬥者的日常。」

據了解,這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組織開展的第六期北京市學校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該課程通過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平臺進行網絡直播,北京高校思政課老師、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研究生也在線上參與互動。

北方工業大學研二學生閆思宇是一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研究生。「老師們對兩會精神的解讀讓我很振奮。作為有志於從事思政課教育的後備軍,如何以學生為出發點,如何做到理論與實踐相融合,都讓我深受啟發。」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阜陽師範大學:「同備一堂課」助推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阜陽師範大學:「同備一堂課」助推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2020-06-04 11:17:17   來源:安青網
  • 北京高校:第一時間推動全國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今天,「推動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活動邀請知名專家和思政課青年教師共同圍繞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進行闡釋解讀,指導全市高校思政課教師及時將全國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 探索實踐「四化」教學模式 切實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指出,各高校可在與思政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科選擇優秀教師進行培訓後充實思政課教師隊伍,可探索勝任思政課教學的黨政管理幹部轉崗為專職思政課教師機制和辦法,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輔導員參與思政課教學。學院聚焦思政課教師整體能力提升,補齊短板,凝聚合力,激發教師活力,多維度打造高水平結構化教師團隊。一是優化校內思政課教師隊伍結構。
  • 南京師範大學運用網絡平臺創新思政課教學紀實
    「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考前突擊」,這樣的思政課教育困境在南京師範大學早已成為歷史。該校探索運用網絡平臺改革本科生思政課教學,讓思政教育入耳入腦入心,讓學生終身受益。  「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考前突擊」,這樣的思政課教育困境在南京師範大學早已成為歷史。自2009年該校探索運用網絡教學平臺全面改革本科生思政課以來,學生們越來越看重這門課。
  • 行走的思政課:吉林大學「基礎」課體驗式教學明理動情
    「基礎」課給了她一個梳理和表達感觸的平臺,讓她記錄下與食堂阿姨的溫暖邂逅,並以此感染更多的人。布置這項作業的「基礎」課教師、馬克思主義學院「基礎」課教研室主任石瑛老師被學生們的作業深深地打動了。她說:「學生們畫得好,寫得更好,每一份作業都是一份獨立的思考、真實的感悟,這是我們在體驗式教學中最想達到的效果。」
  • 全國兩會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北京高校思政教師同備一堂課
    今天上午,本市千餘名思政課教師及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研究生同上一堂課——「推動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北京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知名專家和思政課青年教師共同圍繞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進行闡釋解讀,指導全市高校思政課教師及時將全國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 打造「行走的思政課」!濟南推8大類100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
    記者獲悉,推出8大類100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課」。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濟南「雲課堂」開放數字教育資源3729.3萬個,課程下載量2.78億次。「五年來,我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
  • 思政課作業設計策略
    作業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必要延伸。教師設計並布置好科學、合理的作業,對鞏固知識學習、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當前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存在一些問題,既影響了作業有效性也影響了教學實效性,應引起重視。
  • 春風化雨育新人——市實驗小學思政課教學改革紀實_都市新聞_新聞...
    市實驗小學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鑄魂育人的使命擔當,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不斷創新思政課教育教學,推動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思政課教學有聲有色,營造了學校晴朗向上良好育人環境,在全市辦出思政課特色品牌。2019年底,該校率先被認定為懷化市思政課教學改革示範學校。
  • 教學標兵趙崔莉:把創新帶入思政課堂
    教學標兵趙崔莉:把創新帶入思政課堂趙崔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從教15年,帶領「史綱」課的學生在國家級大賽中斬獲三等獎。指導學生社會實踐團隊獲得2019年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社會實踐優秀論文一等獎;2020年,趙崔莉帶隊參加北京市高校師生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術論文徵文比賽,並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的榮譽稱號。
  • 網絡思政課「在線」更「走心」
    連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構建起「雲上思政」大格局,將疫情「危機」轉化為思政課程教育的「契機」,老師們在雲端為大學生講授的一堂堂戰「疫」思政課,構築起網絡思政教育的同心圓。創新思政「雲」教學在全校吹響「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號角下,思政課教師們也在開闢著自己的戰場,他們調整教學計劃、拓展工作平臺、創新工作方法,吹響戰「疫」與思政統籌推進的「集結號」。
  • 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
    我們要聚焦「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更好體現思政課教學的時代色彩。科學證明,有體驗感的互動式和參與式學習有利於提升教育實效,而從全市全國的總體和總量上看,以「寓教於樂」「寓教於美」「音樂思政課」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的實效性,尚需發展提升。  在品鑑優秀音樂作品中深度學習思政理論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提高教育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 問題鏈教學法讓思政課活起來
    中央財經大學在馬克思主義學院組建教學研究團隊,探索出問題鏈教學法,努力讓思政課活起來,為各高校進一步辦好思政課提供了有益借鑑。問題鏈教學法的主要特點習近平同志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 創新思政課形式 用兒童能懂的話講述思政課
    好的思政課與好的思政教育應該像鹽,校長鬚帶領教師一道,把思政課上得有滋有味,讓思政教育如鹽在水,使學生自然而然吸收。在小學階段,站在兒童化立場實施思政課,用兒童能懂的話講述思政課,是讓思政課入腦入心的關鍵路徑。
  • 首屆全省學校思政課教學比賽舉辦 附:(第二場次)結果公示
    首屆全省學校思政課教學比賽在濟南舉辦11月22日、29日,首屆山東學校思政課教學比賽決賽在濟南舉辦
  • 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各級各類思政課教師都應當做到理念先進、善教樂教,注重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藝術與教學模式,逐步形成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結合、課內與課外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手段先進、方式方法靈活多樣、組織管理高效的思政課教學體系。同時,思政課教學還要和各類課程有機配合,注重挖掘大中小學各學科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發揮課程育人功能,形成協同效應。
  • 北京4位思政課教授領銜「雲上備課」 將疫情防控實踐帶入思政課堂
    「全國同行大家好,作為一位湖北黃岡籍的思政課教師,我要向家鄉人民表達敬意,向奮戰在教育一線的思政課教師表達敬意。」  記者觀察發現,領銜「雲上備課」的4位思政課教授在平時同學界和業界見面,更多是結合學術專長、選擇有個性的題目開講。而這一次,4位教授領受的任務,卻是面向全國同行講授4門最基礎的本科生課程。  「在全國各高校陸續開始線上授課的關鍵節點上,我們舉辦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的初衷,就是直奔思政課教學一線目前面臨的最普遍、最現實、最落小落細的問題。」
  • 思政課作業的新變化
    一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對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教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學而時習工作室特邀請一線思政課教師談談對辦好新時代思政課的體會。  「我家所在的海澱區,近幾年來,政府大力綠化造林,改善環境,我家周圍修了不少綠地公園,每周末我們一家人都可以漫步在綠色大自然中。努力保護環境,實現綠色發展。
  • 思政課受追捧 「十三五」期間大學生滿意度大幅提升
    這也作為「十三五」時期,檢驗一切教育教學工作的風向標和試金石。在今天教育部召開的「十三五」收官系列發布會上,教育部透露,「十三五」時期,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在一項涉及200多所高校、近15萬大學生的調查顯示,2020年大學生對思政課的滿意度超過90%,比2015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
  • 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本報訊(記者張惠娟)在12月3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劉貴芹在介紹「十三五」時期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有關情況時表示,全國高校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不斷增強,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