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2天,
2組孩子17人
根據敦煌壁畫《九色鹿》的經典故事,
狠狠地體驗了動畫創作的有趣和不易
完成了2個5分鐘的動畫短片
在這個過程裡面
何老師有太多太多的感觸
第一次嘗試做專業的動畫課程
第一次帶十幾個孩子擠公交地鐵
第一次帶十幾個孩子在餐廳吃飯
第一次讓孩子自己拍攝、配音
最大的體會是孩子們的團隊精神
最強大的是小隊長發揮巨大作用
朝夕相處肯定少不了
爭吵、歡笑和眼淚
如今都是甜蜜的回憶
一群專業而有愛的老師
在臺前幕後
不管是Willson老師、浩男老師、黃老師,
還是周老師和海雯老師,
都是相當執著和認真
感恩這群可愛的小夥伴
Willson作為高校老師,
又是此次項目的主教老師,
她以極大的愛心、包容心和耐心,
面對這群孩童,
從而也收穫了一群小迷弟小迷妹
她對項目的總結
在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
她濃濃的敬業精神和孩子的愛。
快來看看她是怎麼說的吧:
動畫片之所以比真人片更著迷,是因為我們能夠在動畫裡創造出無限的想像世界和賦予任何物體生命和情緒。穿越時空,從無到有,自由釋放。
這一次的九色鹿動畫創作,讓孩子們體驗到了自己做動畫的自由與艱難。一方面,我們可以發揮想像設計情節、動作和對話,另一方面,我們又要對自己的設計負責,完成相應的拍攝。
不知道學生們還記不記得做動畫時的艱難和喜悅了?當你們在反覆拍攝和配音喊累抱怨打算放棄的時候,我有多害怕你們真的放棄,但是給你們一點時間和鼓勵,你們又繼續堅持下去。在看到一張張靜態的畫面動起來後喜悅的笑臉,我現在還記得。
當要把你們繪製好的角色剪開時,我有多害怕你們會不願意,但是看著人頭鹿首被剪開又拼起來,甚至還能動起來的時候,你們發現了這是一次生命的重生,反而很樂於去「肢解」,知道打破是為了更好的變化。在跟你們互動的過程中,我也成長了。
感謝原色教育的各位老師,特別是何老師,沒有她對動畫課的執著,就沒有我和孩子們的相遇,也失去了這些充滿童趣的動畫作品。
一直相信在線上課程蔚然成風的時代,線下實體的教育依舊不會消失。因為孩子的合作交流,老師言語動作的引導,身體邊界的設立,空間環境的氛圍體驗,都是線上無法替代的地方。
在信息發達崇尚理性的社會,孩子的內心其實很脆弱很需要愛。但我們時常被社會普遍的價值判斷所左右,缺乏愛的表達以及對真實需求的坦誠。
但是在製作動畫的過程中,看到孩子們撒潑、犯錯、磨蹭和拒絕,對角色產生厭惡、喜愛、疏離的情緒,動畫製作也變成了他們釋放壓力、表現自我的方式,這也是藝術表達的魅力:充滿了靈性與治癒。
真情實感
看了真的很感動
這就是咱們原色的老師
好老師是孩子們的福氣
此次動畫項目雖是首次嘗試
卻也是原色創辦初期便有的規劃
目標一步步實現
相信兒童動畫課將成為
繼博物館課之後的另一個核心課程
孩子們喜歡嗎
他們是如何看待這個課程的呢
請關注下一篇推文
聽聽孩子們的心聲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