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華為 為何臺灣應該要緊張?

2020-12-24 華夏經緯網

去年5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今年5月,美國頒布史上最嚴禁令,對華為再度痛下狠手。美國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兩則針對華為的消息:其一,延長華為臨時許可90天。其二,計劃升級對華為的管制措施,國外公司只要用美國技術、軟體、設備等給華為生產晶片也將受到管制,需先得到美國批准。面對美國的制裁,華為隔日發博:「除了勝利,我們無路可走」。兩岸網友也紛紛在社交平臺下留言表示對華為的支持。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面對美國史無前例的強力制裁,華為正在與聯科發、展訊等晶片廠商洽談巨額訂單。不過,聯發科不敢接下華為給的大訂單。報導稱,華為遭遇美國強力封鎖,尋求支援,聯發科也是市場點名可能受惠華為晶片轉單的對象。但業內人表示,鑑於美國禁令影響和相關人力資源投入,聯發科不敢答應華為的巨額訂單。

華為遭受制裁引發島內輿論「去臺化」擔憂。臺灣《遠見》在專文中表示,美國此番再度對華為開鍘,將加速中國大陸「去美化」進程。一旦中國大陸成功扶植自身科技鏈,下一步是否會「去臺化」?

安聯臺灣智慧基金經理人鍾安綾表示,美國此舉最主要的還是限制中國大陸科技發展與成長速度,但不能否認的是,中國大陸仍是一個相當大的市場,是許多美國企業的大買家。所以,這些禁令,看似要讓華為斷炊,卻同時又有一些例外(像是再度展延),實際目的還是以限制技術發展為主,讓中國大陸科技發展窒礙難行,但又不會影響美國企業。

華為在臺(資料圖)

中國「去美化」速度將加快

中美角力持續惡化,加快了中國「去美化」的速度。中國逐漸轉向亞洲供應鏈尋求解決方案;而臺灣,也因而受惠,享受到「去美化」的優勢。

鍾安綾指出,中美貿易戰勢必會持續下去,不會在短期內結束。對於中國而言,降低對美國的依賴度勢將成為國家目標,這對亞洲供應鏈是一個正向的事情;而這個正向效益,又會率先體現在半導體產業上面。

怎麼說?原來美國在半導體產業中,有兩個獨佔領域,分別是半導體設備和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

這兩項是自製IC晶片很重要的關鍵,中國如果要去美化,勢將要從這兩個領域下手,無論是自行研發,或是從亞洲供應鏈中找供應商。

「說明白一點,美國禁令主要就是打擊華為、海思的晶片設計。那當海思晶片無法出貨,要怎麼補上這個缺口?一是直接買晶片,二是找其他IC設計公司幫忙開發。」鍾安綾說。

所以,臺灣的IC設計公司,矽智財(IP)設計公司,以及客制化晶片(ASIC)服務商,都會是中美貿易戰的受惠者,因為他們的產品正是中國大陸目前最缺乏的資源。

鍾安綾指出,其餘關鍵零組件如光通訊、RF天線等也會因此受惠,因為技術含量高,而目前中國的技術還不算最領先。

臺灣必須更重視「去臺化」威脅

文章中還稱,雖然中國大陸轉向亞洲供應鏈,讓臺灣享受到去美化的優勢,並加深臺灣在亞洲供應鏈的重要性。但禍福相倚,臺灣必須更重視「去臺化」的威脅。

「中國大陸未來一定會扶植自己的供應鏈,這是不會改變的事情。」鍾安綾說,雖然短中期半導體技術、發展還無法超過臺灣,尚未有太大的威脅性。但不能否認的是,中國大陸在美國不斷打壓的情況下,一定會更想方設法的實現半導體自製的目標。

那麼何時會扶植出完全自給自足的半導體供應鏈?很難預估。但臺灣科技業界不能再忽視這議題,應該思考如何繼續跑贏中國。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美國政府為什麼要惡意制裁華為?
    華為華為,作為中國科技業的代表,因為被美國政府惡意制裁,現在正處於風口浪尖,倍受全球關注。華為為什麼會成為美國政府的眼中釘、肉中刺呢?正是因為美國政府這麼幹過,所以,美國政府「以己度人」,認為中國人也會這麼幹。正所謂:只許州官放火,不許老百姓點燈。典型的霸權主義思維。正是因為如此,美國政府急於制裁華為和中興。中興已經落入美國人的魔掌之中,2018年美國藉口中興將產品出口給伊朗,對中興進行制裁。
  • 美國對華為的制裁給深圳經濟帶來麻煩
    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主任劉開明表示,美國針對華為展開的制裁將給中國整個電子供應鏈造成「寒蟬效應」。劉開明說:「在中國,沒有其他公司可以像華為一樣,能夠引領中國的科技進步和全球化。如果華為都承受不住美國的制裁,誰還能?」
  • 美國制裁華為,愛國就要抵制蘋果?任正非:我反對!
    近段時間,很多人都發現網上忽然興起了一股"抵制蘋果"的潮流,言必稱買蘋果就是不愛國,讓人摸不著頭腦,蘋果公司作為世界上知名的科技企業,旗下的iPhone、iPad以及MacBook等產品都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歡迎,那麼為何有很多國人要抵制蘋果呢?
  • 華為已到絕境,美國為何「縱虎歸山」?
    1、產業鏈前端是美國打擊重點,代工生產「大小路」都被堵死相對來說,後期的測試和封裝環節技術難度相對沒有那麼高,目前美國主要是從前、中端對華為發起進攻。原材料方面不用說,現在全球的晶圓產能都是緊張的,而且華為並不會自己生產晶片,所以不用美國做太多動作。
  • 糾結的制裁:揭秘美國科技制裁
    在這個清單上的企業,如果沒有特殊許可,無法獲得美國企業生產的晶片等零部件。結果,4天後,美國商務部宣布給華為及其合作夥伴90天的「臨時許可」,在這期間,美國企業依然可以為華為供貨。8月19日,許可到期。當天,美國商務部再次宣布,「臨時許可」延期90天。先制裁,後許可,背後一定有故事。
  • 美國對華為打出終極制裁,2020年將成華為最關鍵的一年
    據5月16日消息,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官方宣布,將修改出口管制規定,嚴格限制華為使用美國的技術、軟體設計和製造半導體晶片進而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美國自2019年5月開始將華為及其114家海外機構列入了「實體清單」,但是華為仍繼續使用美國技術、軟體來設計半導體晶片並通過使用美國設備的海外代工廠來生產。
  • 美國釜底抽薪式制裁,華為50億圓晶急單恐難完成,處境雪上加霜
    就在昨日,美國再次對華為出手,而這次相比於之前來說要更加猛烈,直接來了一個釜底抽薪式的制裁手段。修改了「外國直接產品」再出口規則,,限制臺積電等晶片供應商繼續向華為供應晶片,直接露出了想要將華為逼上絕路的意圖。
  • 華為可以藐視美國制裁的底氣,究竟是什麼?
    川普打壓華為的招數,用膠東話來說就是「殺豬捅腚,一個師父一個教手」,對於體量龐大的華為來說,都不一定會感覺到痛,更奈何不了華為。對於華為來說,他的最大底氣在於——他的「5G網絡」有「新基建」的支持。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過,華為真正的底氣,不是他的5G技術,而是「新基建」。因為有了「新基建」的基礎,華為就可以在「5G網絡」的基礎上,全面實施「雲計算」以及「人工智慧」技術。這個場景一旦出現,將會為全世界做出一種全新文明時代到來的示範。
  • 被美國強力制裁,被國人嘲笑的行業老二,現在怎麼樣了?
    5G之爭中,人們只看到行業老大華為被美國制裁的艱難處境,也讚賞華為面對列強的不卑不亢,在逆境中奮發圖強。然而,在美國每次限制華為的實體清單,總會有一個企業被附帶著,那就是中興,被美國制裁了兩年,被國內部分網友瞧不起,在腹背受敵中艱難生存的中國第二大通信設備製造商。同樣遭受制裁,被華為光環掩蓋的行業老二,這一年過得怎麼樣?
  • 華為已到絕境?美國為何「縱虎歸山」?釋放出什麼信號?
    近段時間,美國已經正式確認了,將允許美國企業和華為開展5G方面合作,並且一起制定下一代5G網絡的標準,要知道,上個月華為才被美國限制了晶片自由,並給出了最後的120天期限,而現在,美國卻在5G方面發生了如此大的轉變。
  • 華為已經走到了絕境,為什麼美國「縱虎歸山」?
    再加上以前在美國進行的一系列「惡性」行動,從總體情況看,華為似乎已達到絕境。怎麼變得這麼快?晶片產業鏈前端困難重重,所有關鍵點都被封鎖晶片生產產業鏈很長,沒有任何國際國家和公司可以獨立完成,所以美國只要制裁華為,就可以從多個方面開始。
  • 跟著美國放槍?臺媒:臺灣中華電信不再進購華為手機
    原標題:跟著美國放槍?臺媒稱臺灣中華電信將不再進購華為手機22日晚間,環球網記者致電臺灣中華電信北京代表處。工作人員稱,並未聽說臺灣中華電信有任何不再進購華為手機的計劃,也未接到任何有關調整大陸業務的通知。
  • 拜登顧問:堅持對華制裁,讓中國在尖端領域技術上落後於美國
    尤其是在人工智慧5G等高新技術領域,美國需要跟盟友加強合作,不讓中國進入這些尖端領域。 坎貝爾認為在高新技術領域,如果美國想要保持領導地位,那麼就必須要參與進來,而不是不同其他國家合作,這也意味著在拜登政府上臺之後,美國跟盟友合作將會大大增多。
  • 外媒:華為受到制裁後 中國謹慎回擊美國公司
    (原標題:外媒:中國沒有「簡單報復」在華美企)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19日發表題為《在華為受到制裁後
  • 孟晚舟為何被抓?滙豐「插刀」華為,向美國遞交「投名狀」以自保
    作為回應,安理會立即通過了1929號決議加緊對伊朗的制裁。除了傳統制裁內容,還禁止任何對伊朗核技術和飛彈材料及技術的外國投資。聯合國出手對伊朗制裁顯然為美國帶來了建立一個針對伊朗的國際制裁聯盟的機會。伊朗與孟晚舟女士有什麼關係呢?
  • 被華為光環淹沒的行業老二,2年前遭美國強力制裁,如今怎樣了?
    2020年,通信市場風雲變幻,華為遭遇美國猛烈制裁,開啟頑強自救計劃。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興的存在感逐漸減弱,在網上的口碑卻不見多大好轉。自從2018年,中興遭到美國制裁事件後,中興在輿論場中一直處於比較尷尬的地位。此前,國資委研究中心曾對該事件專門發布過一篇報告,報告評價稱:「中興通訊公司一系列應對都十分愚蠢和被動。」
  • 美國全面封鎖華為晶片採購,華為回應!
    此前5月10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BiMBA 商學院院長陳春花在「鳳凰網財經雲峰會」上表示,在疫情之下,在近年來美國的頻繁圍剿之下,華為仍然有非常強勁的增長,這與它對團隊的認知和企業風險的理念很大的關係,「(華為)是一個植物,是不能移動的。就像在一個環境當中,要深深地紮根下去,不管這個環境好還是不好,都要想辦法汲取到營養,然後讓自己壯大。」
  • 這一次,美國用絞殺華為的辦法,要對德國下黑手了!
    美國劍鋒所指,就是「北溪-2」項目,一條對德國關係重大的天然氣管道。(一)這一次,美國用絞殺華為的辦法,要對德國下黑手了。按照估算,美國一旦採取動作,至少120家德國和歐洲公司將遭遇制裁。以前也制裁,但更多針對的是工程企業,誰幫助施工制裁誰。這其實已經影響了管道的施工。比如,瑞士管道公司Allseas嚇得去年只能撂挑子,俄羅斯無奈,接手了最後幾百公裡的施工。但就像制裁華為一樣,美國覺得還不夠,繼續緊逼,現在加入了金融制裁。誰投資這個管道,誰就可能被制裁。
  • 臺積電2nm工廠或坐落美國 制裁「中國芯」的新手段?
    >臺積電2nm工廠或坐落美國 制裁「中國芯」的新手段?事情起因,主要出於安全方面的擔憂,美國政府希望該公司在美國本土生產。儘管目前市面上的熱門製程還停留在5nm和7nm,但為了全面領跑全球晶片代工業,臺積電早已開始在3nm甚至2nm上展開布局。據臺積電官方披露的消息顯示,3nm的首批量產大概在2022年,而2nm的量產時間最快也要2024年。
  • 應對華為,美國的正確做法是保持開放,而不是制裁
    美國:應對華為,美國的正確做法是保持開放,而不是制裁經濟學人5Geopolitics5G政治Openstandards, not sanctions, are America’s best weapon against Huawei應對華為,美國最好的武器是開放標準,而不是制裁America needs a new way to deal with the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