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顧問:堅持對華制裁,讓中國在尖端領域技術上落後於美國

2020-12-22 騰訊網

現如今正值美國政府換屆關鍵之際,以至於拜登政府上臺之後對華政策會是怎樣也引發眾人猜測,而在近日拜登顧問釋放出了重要信號。根據路透社12月2日發布報導,擔任拜登顧問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表示:中國近期跟多個國家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協定,這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除此之外,中國還想要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合作關係全面進步協定,這給美國敲響了警鐘。

繼續對華強硬

坎貝爾認為為了阻止中國成為地區主導力量,美國需要展示出更樂觀更加開放的願景,要投入更多熱情跟盟友合作,以此能夠實現對中國全面封鎖。尤其是在人工智慧5G等高新技術領域,美國需要跟盟友加強合作,不讓中國進入這些尖端領域。

坎貝爾認為在高新技術領域,如果美國想要保持領導地位,那麼就必須要參與進來,而不是不同其他國家合作,這也意味著在拜登政府上臺之後,美國跟盟友合作將會大大增多。

對中國實現全面封鎖

關於5G問題上,坎貝爾也對川普時期對華為制裁措施進行復盤,坎貝爾認為在川普執政時期,對華為制裁只是採取單方行動。至於盟友是否要限制華為5G設備,川普時期也只是採取警告方式,並沒有強制要求盟友要封禁華為。其認為應該加強跟朋友聯繫,同盟友全面封鎖華為。美國可以通過政策補貼等方式來彌補電信運營商在剔除華為設備後所帶來的損失,這樣子有利於擠壓華為在盟友市場生存空間。

美國普遍共識

就目前來看,在拜登政府上臺之後,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打壓力度將會不斷加大,現如今在美國政府對華強硬已經是一個普遍共識,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候選人上臺,對華強硬基本態度不變。

現如今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5G技術無論在人工智慧還是無人技術等領域,都有廣泛運用,誰能獲得更為先進的5G技術,那麼在現代化時代就有了主導權,這也是為何美國近幾年來一直瘋狂打壓華為。

因為就目前來看,無論是從運行速率還是設備穩定性各方面來講,華為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但是也希望美方能夠意識到,從長遠來看,想要領先於我國還是要發展國內的技術,更多還是應該以一個開放包容的態度來看待外國企業。

相關焦點

  • 拜登顧問:不讓中國進入5G、AI等保持尖端地位領域|爆款分享
    拜登顧問:不讓中國進入人工智慧、機器人或5G等保持尖端地位領域>本文閱讀量達20萬精彩文摘從2019年到2020年,坎貝爾的發言可見「未來美國拜登政府整合其盟友,通過制定全新的貿易規則對中國一起施壓。從而達到讓中國在關鍵領域從技術上落後於美國。」網友評論@beyondwzb:美國希望中國的企業都是聯想小米之類的,這一類的企業沒有核心技術,對成本敏感,抵禦風險能力低,既能使用美國技術為美國賺取高額利潤,又能很容易的通過核心元器件裡的後門實現情報信息獲取!而且通過大量扶持這樣的企業佔領中國市場,導致中國的產業升級失敗!
  • 拜登顧問:人工智慧、機器人和5G美國必須比中國領先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順利到來再次將世界發展推向了一個高潮,各種新興技術層出不窮,AI人工智慧、機器人、網絡技術等。在這些新興的技術領域中,可各國發展都呈現了一個新態勢,以我國為代表的許多國家逐漸崛起,我國更是在諸多領域由曾經的跟隨實現了領跑。
  • 美媒:拜登高級顧問敦促美國在太空領域與中國合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還沒上任,團隊內尋求與中國合作的呼籲就來了。中國嫦娥五號載譽歸來之際,美國「政客」新聞網當地時間20日報導稱,拜登的一些高級顧問敦促美國在太空領域與中國進行合作。
  • 【iGCU報告】孫冰巖:拜登的外交政策團隊與對華政策認知
    三人是歐巴馬堅定的追隨者,是歐巴馬在白宮期間最為信任的外交政策顧問,是歐巴馬風格外交政策的忠實執行者,也是最典型的「歐巴馬主義者」(Obamians)。在對華政策方面,蘇珊·賴斯、鮑爾和羅茲相對比較溫和,他們在被媒體問到中美關係時始終強調中美依然存在合作點,但他們也主張美國應在人權、香港和新疆問題上對中國升級制裁或施壓。
  • 北大iGCU報告:拜登對華政策如何?其五派謀士已透露細節
    三人是歐巴馬堅定的追隨者,是歐巴馬在白宮期間最為信任的外交政策顧問,是歐巴馬風格外交政策的忠實執行者,也是最典型的「歐巴馬主義者」(Obamians)。在對華政策方面,蘇珊·賴斯、鮑爾和羅茲相對比較溫和,他們在被媒體問到中美關係時始終強調中美依然存在合作點,但他們也主張美國應在人權、香港和新疆問題上對中國升級制裁或施壓。
  • 拜登對華政策班底全是熟人?但他說美國最大威脅不是中國
    對華強硬的「華盛頓共識」川普上任後,2017年美國對華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在川普政府出臺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美國把中國定義為主要「戰略對手」和「競爭者」。尤其是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川普對中國開展了全方位的對抗和孤立,覆蓋貿易、科技、外交、政治、宣傳、人員交流、通信技術,防治新冠等諸多方面。
  • 美國新總統上任後,對華政策取決於如何定義中國!
    上一期節目咱們講到,拜登就任後,如果美國繼續戰後歷任政府的對外戰略,採取與世界各國合作的方式來維護國際秩序,那麼中美兩國很可能在一些無關政治和安全的領域進行合作,這是所有理智政府的選擇。但是,全面的對華政策基調取決於拜登政府如何定義中國,是更多地把中國定位有現有國際秩序的利益攸關方,還是國際秩序的挑戰者,非常重要。
  • 中國又一尖端技術閃亮全球,地位不輸光刻機和晶片,日本徹底認輸
    圖為盾構機 在科技強國戰略的不斷推動下,中國越來越多的技術短板被補齊,並且還誕生了一大堆尖端國產技術,如今中國又一尖端技術亮相全球,地位不輸給光刻機和晶片,就連日本也徹底認輸
  • 拜登新團隊成員的對華態度,基本都在這兒了
    據悉,在今年7月舉辦的一個論壇上,他曾表示:「與其他國家合作,也可以在另一個重大外交挑戰上帶來額外的好處:通過推動貿易、技術投資和人權的多邊努力與中國展開競爭,而不是迫使單個國家在兩個超級大國的經濟之間作選擇。」另據氣候變化新聞網(climatechangenews)報導,布林肯曾表示,與中國的關係既是「對抗性」和「競爭性」的,但也是「合作性」的,包括在氣候變化、核不擴散和全球衛生等議題上。
  • 拜登對蔡英文「已讀不回」是其對華政策的縮影
    5月份,拜登曾對選民表示,假如自己當選,將對華「比川普更強硬」,還聲稱要「拉上美國的發達國家盟友」,「共同對抗中國」。但美國媒體認為,拜登放出「狠話」可能是中了川普的「激將法」,因為拜登差不多在同一時期也強調,願意在氣候變化、核不擴散與全球公共衛生等多個議題上與中國展開合作。
  • 拜登宣稱用這種方式抗衡中國,意料之中!
    ▲這張10月15日在美國維吉尼亞州阿靈頓拍攝的照片顯示,電視上正在播放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美國副總統拜登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參加選民問答會的節目。日前受訪的美國學者普遍認為,與川普政府相比,拜登在對華經貿、外交和安全政策上都會更強調盟友、規則和價值觀因素,並且將解決國內問題、重塑美國聲譽和實力作為對華政策的基石。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ID:ckxxwx),原文首發於2020年11月9日,原標題為《銳參考|關於拜登,他的對華政策你了解多少?》。
  • 拜登還沒上任,美國內就傳來強烈呼聲,這領域與中國合作至關重要
    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迄今為止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的成功返回,可謂是賺足了眼球。對於嫦娥五號的回歸,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還沒上任,國內就傳強烈呼聲:在這個領域與中國合作至關重要。
  • 拜登太空顧問:抓緊和中國航天合作,還能保住美國太空領導者地位
    近幾年中國的發展突飛猛進,有種勢不可擋的勁頭。儘管美國一直打壓中國,以此來遏制 阻撓中國的發展和崛起。但是頑強的中華民族一直都是不卑不吭默默發展自己國家的實力。而事實也證明了,並非美國的打壓就能對中國造成困擾和影響,美國的打壓不僅沒有用,反而激勵了我們奮發圖強的潛能。
  • 拜登陣營歐洲事務顧問:侮辱中國沒有意義,中國應該被尊重
    美國滿世界的宣揚「中國威脅論」,美國的「擔心」並不是一朝一夕開始的。我們發現從2008年那一場世界金融危機開始,美國看到中國從金融危機中漂亮的反彈和自愈。美國的擔心便開始了,他們容忍不了中國發展,更接受不了中國有超越美國的勢頭,因此,美國政府才處心積慮的打壓中國。
  • 新聞V評:拜登時代,美國與中國三大領域一決雌雄
    1、全面惡化中美關係的川普時代終於過去,今後的中美關係將是一個什麼關係,其實拜登未上臺前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他說:俄羅斯是美國國家安全目前的最大威脅,而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拜登時代中美將在三大領域一決雌雄。一是高科技方面。美國將延續對華為等中國高科技公司的制裁,共和黨雖然和民主黨有分歧,但在與中國競爭方面,態度是出奇一致的。
  • 美媒腦補「一出大戲」,稱拜登會挑戰中國,中方強烈譴責對華制裁
    自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就一直對中國處處實施打壓政策,將所謂的霸權主義發揮的淋漓盡致,導致兩國關係降至冰點。如今,距離其移交權利時日無多,據香港《星島日報》22日報導,「川普政府好像要將抽屜裡所有制裁中國的手段都使出來。」以此來形容美國打壓中國最後的瘋狂。
  • 拜登顧問:美國將中國視為最大對手,但中美太空合作非常重要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 20日報導稱,儘管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將中國視為在幾乎所有其他領域的最大經濟和軍事競爭對手,但當選總統拜登的高級顧問認為,美國與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合作非常重要。資料圖: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報導稱,拜登的高級顧問們主張,美國和中國之間有限的太空夥伴關係可以緩和緊張局勢,並降低發生不穩定太空競賽的可能性。此舉類似於美國和俄羅斯在冷戰高峰時期在民用太空項目上的合作。
  • 被美國制裁後,土耳其外長與王毅通話,對華提出了一個請求
    美國制裁土耳其勢在必行據環球網12月15日報導,美國正式宣布了對土耳其的制裁:禁止向土方發放含有美國技術的產品的許可證、凍結土方國防工業局局長等多名重要官員的資產、禁止盟友與俄羅斯進行國防領域裡的大規模交易。
  • 讓他們腳踩火上!川普貿易代表建議拜登:關稅極限施壓制服中國
    作為曾經參加過廣場協議的鷹派經濟專家,萊特希澤最擅長的便是撕咬敵人以為美國贏得談判空間。而在12月15日的路透社採訪中,萊特希澤就未來的中美貿易談判給拜登提出了建議,稱「第一階段要讓他們腳踩在火上」,拜登應當繼承川普對3700億商品加徵的25%的關稅,以極限施壓來制服中國。萊特希澤同時表示,如果關稅取消,就意味著美方沒有將中國當成一個戰略對手。
  • 拜登政府如何調整對華政策 會調整到哪一步?
    可以判斷美國大選已經結束,拜登即將組建新一屆政府。隨之而來的將是拜登如何調整對華政策以及會調整到哪一步,這需要中國特別引起重視加以研究。應對即將到來的拜登政府對華政策調整,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準備。這批人都是歐巴馬時代的老班底,與拜登一起工作多年,其中布林肯在拜登做參議院對外關係委員會主席時就是顧問,後來做為拜登副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有很大可能將出任拜登政府的國務卿。賴斯做過歐巴馬的駐聯合國大使和國家安全顧問,在今年競選時給予拜登很大支持。坎貝爾在歐巴馬第一任期擔任主管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這些人的對華政策將與川普時代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