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7月3日晚間,湖南衛視播出電視劇《蝸牛與黃鸝鳥》第23集,這意味著該劇已經播出過半。從目前已經播出的劇情內容來看,該劇實現了劇情上的「越來越香」,這是一部精緻的音樂題材的影視劇作品,非常符合「精緻且唯美」的氣質。而《蝸牛與黃鸝鳥》也恰好彌補了國內音樂題材影視劇在精美行列當中的空白。
首先,《蝸牛與黃鸝鳥》在音樂內容上,可謂是非常精緻,國內暫時找不到可以比肩的作品。該劇最為耀眼的則是,劇中出現了大量的古典樂名曲,均細心標註了篇章名稱和作者名稱。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音樂科普呈現方式。
勃拉姆斯《e小調第四安魂曲》第一樂章;貝多芬《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合唱」》《F大調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莫扎特《A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K.331》第三樂章「土耳其進行曲」等等,無疑讓這部電視劇呈現了音樂內容上的「有效精緻」。
與此同時,該劇在具體音樂的演奏上,也毫不含糊,做到了精益求精。郎朗擔綱榮譽鋼琴顧問、洪濤擔任音樂總策劃、鍾興民擔任音樂總監製。可以說,《蝸牛與黃鸝鳥》在音樂內容的呈現上,是「無懈可擊」的,即使交響樂內行,也能在這部作品當中實現視聽享受。
第二點,《蝸牛與黃鸝鳥》的演員,在音樂的專業素養上,也是值得認可的。有優秀的音樂內地打底,亦需要演員們的優質演技實現才行。而在這部《蝸牛與黃鸝鳥》當中,演員們都經過了專業的音樂訓練,甚至於本身就是音樂科班出身,並且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藝術成績。
比如,該劇的男主角張新成,在《蝸牛與黃鸝鳥》拍攝之前,經過強化訓練,已經實現了能夠熟讀總譜,並且進行非常專業化的現場指揮。這是該劇成功的關鍵點所在,不僅僅是外行看門道,內行也照樣可以欣賞張新成在交響樂舞臺上的專業級指揮。指揮無瑕疵,讓該劇盡顯精緻。
再比如,根據其官方劇透來看,演員劉倩文自帶一把百年小提琴進組出演,劇中宋冉的扮演者李京恬是鋼琴碩士,S樂團首席小提琴秦奮的扮演者更是從小學習小提琴。可以說,《蝸牛與黃鸝鳥》在交響樂內容的呈現上,從作品到表演,從演員到設備道具,均呈現了精緻的水準。
第三點,《蝸牛與黃鸝鳥》的故事敘事,也是「精緻且唯美」的特點。什麼是「精緻且唯美」呢?就是巧妙精緻的題材與優質美妙地呈現。這個交響樂內容的電視劇,本身就是一個「巧妙」的題材。交響樂本身的受眾並不廣泛,但通過這樣一個暖色調的電視劇作品,在傳遞青春故事內容的同時,把交響樂內容也呈現得非常精準,顯然可以引領更多的青年觀眾進入交響樂藝術的世界。
因此,《蝸牛與黃鸝鳥》並非宏大敘事,沒有大起大落的矛盾衝突,只有大家在音樂藝術追求當中的日常瑣碎。傳遞現實生活本身,呈現藝術追求氣質,恰好是「精緻且唯美」的題材最便捷的優勢。這部電視劇播出過半,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進入劇情,和男女主角實現情感共振,繼而發現該劇「真香」。通過情感和藝術本身去打動觀眾,而非通過大起大落的矛盾衝突去圈觀眾,正是精緻作品的典型追求。
第四點,《蝸牛與黃鸝鳥》的劇本敘事技巧,符合影視劇作品的創作特徵,裡邊的人物設計,有很多精妙之處。在《蝸牛與黃鸝鳥》當中,人物設計層面上,張新成飾演的男主角是力求精準、努力高效的人,而林允飾演的女主角,則是安逸樂觀,心存火熱的角色,該劇靠激烈的情感與藝術對抗來實現劇情前進。
在《蝸牛與黃鸝鳥》已經播出的前半程劇情當中,男女主角是相互影響的。男主角先用自己的力求精準去影響女主角的安逸樂觀,尤其體現在鋼琴曲的演奏上。這是非常有效的劇情,沒有懸浮於音樂本身。男女主角通過音樂的方式,實現互相影響,和共同進步。
這其實就是我們劇本創作中要求的,高級的劇本,要實現人物性格的發展,尤其是男女主角性格的互相影響。《蝸牛與黃鸝鳥》劇情播出過半,我們已經開始看到女主角更多的高光時刻,男主的力求精準,也在影響女主的隨意「漫彈」,並且促使她參加比賽,要和男主一起去巴黎深造。而女主的安逸樂觀,隨意演奏,也感染了男主,讓男主的音樂追求上,更加灑脫。這是非常精緻的劇情設計,也是觀眾發現該劇「越來越香」的主要原因。
最後,老編想聊一點藝術呈現的問題。《蝸牛與黃鸝鳥》的真正主線是什麼?故事線索上,我們當然可以說男女主角相互扶持,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其實,這部電視劇的情感線索,更應該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追求(精準還是灑脫),如何最終實現共振,並且一起發光發熱。在這部電視劇當中,藝術追求和男女主角的人設氣質又是高度相符的。在具體的藝術氣質方面,有人追求精準,有人追求灑脫,兩者有效結合,才是藝術的至高境界。
《蝸牛與黃鸝鳥》基本上半數以上的矛盾衝突的橋段,都是兩種藝術追求的碰撞。可能有些觀眾已經看慣了大起大落使勁衝突的電視劇內容,對這種藝術上的衝撞力呈現的作品有些不適應。但是,不得不說,該劇的設計,還是非常具備前沿性的。男女主角互相影響,實現的也是藝術追求上的更為高級的氣質,這是一般的愛情偶像劇所不能比擬的。
顯然,這種精緻的,精緻且唯美的影視劇題材,具備前瞻性,《蝸牛與黃鸝鳥》在音樂上的追求,也是迎著小眾的困難去做題材上的大突破。劇情播出過半,口碑越來越好,是觀眾對於這種有藝術追求的影視劇作品的基本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