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軍下一代自行火炮竟不如裝備多年的PLZ-05,究竟哪出了問題?

2020-12-23 騰訊網

據美國《防務博客》網站8月20日報導,美國陸軍部署了下一代自行火炮系統。

軍迷通常對美軍裝備的下一代武器系統抱有很高的期待,但是美國陸軍的這款「下一代」自行火炮系統卻讓人大失所望,它不過是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裝備的M109自行火炮家族的最新型號:M109A7「帕拉丁」自行火炮系統。這款自行火炮早在2014年就開始進行低速生產,被交付給美國陸軍的測試單位進行測試工作。而在本周一(8月17日),美國陸軍的第一騎兵師「灰狼」旅首次成建制地接收M109A7自行火炮,以取代當前裝備的M109A6自行火炮。

美國媒體稱M109A7自行火炮系統是美國陸軍最關鍵的戰車現代化計劃之一。但是仔細觀察,它的主要性能並不如中國陸軍大批列裝的PLZ-05自行榴彈炮。M109A7相比M109A6最大的改進就是將底盤改為M2「布拉德利」步兵戰車的底盤,使用與M2相同的發動機,變速箱和履帶,這樣可以降低生產,操作和維護的成本。同時它的車載電源系統採用了為「非直瞄火炮」(NLOS-C)計劃開發的600伏特的車載電源系統,電力驅動系統的速度比以前的液壓驅動系統要快。

但是由於M109A7的火炮仍然是老式的L39型 155毫米榴彈炮,39倍口徑炮管,發射標準彈藥時的最大射程僅為24公裡,發射增程彈射程最大為30公裡,發射M982「神劍」精確制導炮彈時最大射程可達40公裡。而中國的PLZ-05自行榴彈炮使用52倍口徑的新型155毫米榴彈炮,配備6種彈藥,使用底排彈藥時最大射程可達50公裡。國內曾經有媒體報導過,PLZ-05有一種新型火箭增程底排彈,最大射程可達70公裡。僅從火炮性能上來看,PLZ-05擁有絕對的優勢。

M109A7全重約35噸,最大公路速度為61公裡/小時。PLZ-05的全重也約為35噸,最大行駛速度也超過60公裡/小時。兩者的機動能力相當。

M109A7的出現掩飾不了美國陸軍的尷尬。從二十多年前起,美國陸軍就在尋找替代M109系列自行火炮的方案,各種「高大上」的概念層出不窮,片面追求技術和性能的跨代式發展,結果所有項目均因為技術問題和經費超支等原因而失敗。其中比較出名的兩個項目是:

XM2001「十字軍戰士」自行火炮計劃,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研製,到2002年項目被取消。

XM1203「非直瞄火炮」(NLOS-C)計劃,本世紀初開始研製,2008年公開樣車,到2009年項目被取消。

這些好高騖遠的項目耗費了美國陸軍大量經費,除了有些技術能夠為將來的項目所用外,項目的失敗令美國陸軍非常尷尬。比起世界各陸軍大國裝備的新型自行榴彈炮,美國陸軍的M109系列自行火炮已經落後太多,但沒有辦法,只能繼續改進下去。M109系列從A1,A2,A3 …一直改進到現在的A7,另外還有幾個小的改進版本。但是連最新的A7版都也不算先進了。

在2019年,美國陸軍又別出心裁地開發了一個新的項目:M1299自行火炮。這款自行火炮在M109A7自行火炮的車體上安裝了一門58倍口徑的155毫米火炮。比起M109A7的39倍口徑的火炮,該火炮的性能大幅提高,據稱使用普通M549A1炮彈也能達到40公裡的最大射程。但是它的炮管長度比M109A7長了將近3米,比中國PLZ-05的炮管長度也長了將近1米,整車顯得非常不協調,為運輸和機動帶來了困難。另外它也面臨著一些技術問題。因此,該項目的前景未知,目前僅僅是一個技術演示項目。

在可預期的將來,美國陸軍只能守著落後的M109系列繼續改進下去了。

(作者:微胖 版權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都有05自行火炮了,解放軍為何還裝備卡車炮?一優勢05火炮比不了
    那眾所周知的是,對於現階段的中國陸軍炮兵部隊來說,要說到先進的155毫米口徑的加榴炮,在此前一段時間大家更多了解的是型號為PLZ05/PLZ05A的履帶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擁有類似PCL181這樣先進的新一代車載加榴炮是提高中國陸軍炮兵作戰能力的關鍵之一(圖片來源於:網絡)不過,雖然05/05A履帶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的性能十分優異,但由於其重量較大,且採用的是履帶底盤,因此不管在機動性(特別是戰略機動性)以及經濟性上都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 美陸軍實彈測試新型M109A7自行火炮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巖】據「陸軍情報」網11月28日報導,根據美國國防部近日發布的照片,美軍已經用新獲得的M109A7自行火炮進行了實彈測試。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灰狼旅,以及超過14個高端民間機構一同到場分析新型M109A7自行火炮,以尋找提高這款新武器射速的方法。
  • 美陸軍實彈測試新型M109A7自行火炮
    (原標題:美陸軍實彈測試新型M109A7自行火炮)
  • 美陸軍中的高壽武器,為何M109火炮性能一般,卻用到現在都不放棄
    在世界不少著名的武器裝備當中美軍就有不少,以M1加蘭德步槍、M2重機槍、M1911手槍等為例,其中有的武器裝備從誕生至今仍在使用。不過相比這些換了一茬又一茬的單兵裝備,美國陸軍中的這款武器從誕生至今仍然是美軍的主力裝備,這就是陸軍的M109自行榴彈炮。
  • 比05式自行加榴炮更強,美國新型155榴彈炮,打下了巡航飛彈
    其58倍徑的身管十分顯眼 ERCA對於關注現代火炮的軍迷來說可以說是一款並不陌生的裝備,這是美國陸軍為了對抗中俄大口逕自行加榴炮,在M109A6自行火炮的基礎上,
  • 美軍終於迎來新火炮,最大射程僅40公裡,遠遠落後中俄同類裝備
    比如在當年的"十字軍"履帶式自行榴彈炮項目取消後,其炮兵部隊裝備中已服役多年的M109系列履帶式自行榴彈炮,雖歷經多次升級改進,但總體而論,在許多性能指標上早就與目前世界先進同類型裝備相比有了很大的差距了。
  • 韓國演員李英雅 (Lee Young-ah)生下第一胎
    據美國《防務博客》網站8月20日報導,美國陸軍部署了下一代自行火炮系統。軍迷通常對美軍裝備的下一代武器系統抱有很高的期待,但是美國陸軍的這款「下一代」自行火炮系統卻讓人大失所望,它不過是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裝備的M109自行火炮家族的最新型號:M109A7「帕拉丁」自行火炮系統。
  • 幾十門重炮齊射轟擊,中國05式炮群集火射擊,場面很震撼
    就以世界上空中實力最強的美軍來說,即便在低烈度的治安戰中,其空軍也不能做到隨時的火力支援,陸軍很大程度上最直接,而且最可靠的還是自身擁有的火力體系。陸戰火力體系當中,炮兵是最重要的一環。一些人說都飛彈化了,還玩兒什麼炮?這個只能說,迄今為止還從沒有哪支軍隊奢侈到全飛彈化的地步,一個是用不起,一個是沒必要。很多任務用火炮就能完成,沒必要非得多燒那錢去。
  • 火力才是王道:從M7到M41,二戰美軍中小口逕自行火炮進化之路
    由於M7自行火炮的環形機槍塔特別像一個講道壇,所以英國人就送給了M7自行火炮一個「牧師」的稱號。而其實在二戰期間,美軍在戰術上更加側重於各種火力配置齊全的一線平推,在美軍將領的心中如何在減少己方傷亡的前提下取得戰事的勝利才是重中之重。
  • 「灰燼戰線」從M7牧師到M40GMC,二戰美軍自行火炮發展史
    而最佳選擇莫過於全履帶式底盤的自行火炮,美國陸軍裝甲兵司令雅各布·J·德弗斯少將於1941年秋發表的這一振聾發聵式的說法一錘定音,美國陸軍開始設計自己的履帶式自行火炮。而作為炮兵出身並參與步兵和騎兵裝甲部隊建設的多面手軍人,德弗斯將軍尤為適合擔當此種職務。
  • 我國炮兵部隊更新新一代主力裝備,網友:火力不足恐懼症得到緩解
    這不僅體現了我國炮兵主力裝備的更新換代,更體現了我國炮兵授權體系、戰術思維和裝備體系的整體更加完整。 隨著目標方位數據的輸入,車載火控計算機可以自己自動設定設計諸元,並且可以自動調整火炮的方位角和高度。而PL-66的這些調整則需要完全依靠手動調整。 那麼它與已服役的PLZ-05 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相比如何呢?PCL-181全戰鬥重量25噸,只有PLZ-05的一半,而且PCL-181相對來說整體尺寸較小。
  • 主戰坦克、超級火炮成歐美新寵,被誰刺激的
    2020年世界陸戰武器裝備發展相比往年呈現出更多新的趨勢和特徵:美國以及歐洲國家開始將陸戰武器裝備發展重心轉移到主戰坦克上,以應對俄羅斯以T-14「阿瑪塔」坦克為代表的新一代主戰裝甲裝備的挑戰;30噸級的中型/輕型坦克開始受到各國軍方的重視,型號層出不窮;新一代步兵戰車幾乎全部實現重型化,普遍達到30噸以上。
  • 鋼鐵蓮花:新一代空降自行火炮面世,俄軍迫榴炮技術或反超中國
    據環球網軍事頻道報導,在12月5日,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對外宣布新一代2S42 「蓮花」空降自行火炮進入了一個重要階段,該自行火炮已經進入了驗收試驗,這些試驗幫助評估了該型自行火炮所有裝配、機械和設備的可操作性,原型炮符合設計要求。
  • 鋼鐵蓮花:新一代空降自行火炮面世,俄軍迫榴炮技術即將反超中國
    據環球網軍事頻道報導,在12月5日,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對外宣布新一代2S42 「蓮花」空降自行火炮進入了一個重要階段,該自行火炮已經進入了驗收試驗
  • 05式155mm榴彈炮:取代83式152mm加榴炮,成為陸軍主力身管炮
    83式自行加榴炮,實際上就是66式152mm牽引加榴炮的自行化,裝在了專門研發的裝甲底盤上,戰鬥全重30噸,乘員5人,自行式152mm火炮內外彈道性能和牽引式152mm火炮性能相同,最大射程為17公裡。
  • 我軍裝備的第一種大口徑火炮:54式122榴彈炮
    新華社發(申冬冬 攝)2016年深秋,中部戰區陸軍某炮兵團實彈演習在某訓練基地打響。隨著指揮所裡傳來射擊指令,榴彈炮發發炮彈呼嘯而出,瞬間粉碎當面之「敵」。榴彈炮作為戰場上的活力骨幹,主要用於協同坦克作戰,為坦克提供火力支援。因其具有射程遠,機動性好,防護力強,射擊精度高,能快速投入戰鬥和轉移發射陣地等特點,已成為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種。
  • 都說美軍火炮打不遠?人家正搞大項目讓陸軍支援火力能打100公裡
    另外在歐洲戰場上重型火炮的表現要更重要,原來的短身管輕量化火炮已經不再適應美軍回歸傳統戰爭的要求。為了能更多地依靠自己的支援火力,所以美國軍方將為火炮提高射程列入日程表中。據防務博客5月27日消息,美國皮卡汀尼阿森納工廠近期公布了目前美國陸軍負責研發的「延伸射程火炮炮兵」(ERCA)計劃的最新進度,由M109A8型自行榴彈炮發射新型XM1113火箭助進彈時,其射程已經達72公裡遠。
  • 要能跟大國陸軍打炮戰,美軍新大炮射程超70公裡,成功命中目標
    美國是個依靠武器優勢才能打勝仗的國家,如果與對手的武器裝備沒有超過一代的優勢,美軍絕不會跟對方開戰。2001年之後,美國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雖然美軍贏得很輕鬆,但卻陷入到遊擊戰的泥潭,難以自拔。川普上臺後,美國的軍事戰爭進行了大調整。從近20年,以反恐戰爭為主,調整為應對未來的大國戰爭。
  • 師德長技以制德,效仿三號突擊炮而生,蘇聯SU-122自行火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將坦克的炮塔拆掉,直接在坦克車體上安裝一門大威力火炮,充當反坦克或是步兵支援力量,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做法。最先採用此方法的是德國,由德國名將曼施坦因倡導,將三號中型坦克的炮塔拆除,加裝一門75毫米短倍徑榴彈炮,並在正面加強其裝甲厚度,從而製造出一種用於支援步兵作戰的,"能夠伴隨步兵進行作戰"的三號突擊炮。
  • 二戰德軍的野牛、黃蜂、蟋蟀再到野蜂,現代自行火炮的開山之作
    第一門自行榴彈炮由法國於1917年發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坦克誕生後不久,法國人為了使笨重的牽引式炮具有更好的機動性,能夠在各種地形條件下迅速地思考轉移陣地,在一輛履帶坦克底盤上安裝一門野戰炮,使具有機動越野性能。但這時的自行火炮沒有裝甲防護,只適用於對步兵進行火力支援。 世界上第一門具有裝甲防護的炮塔式自行火炮是由德國人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