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校老師22年的堅守年的堅守:她把青春全都獻給了「折翼天使」

2021-01-18 聊城新聞網

  

        「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願意傾注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紅葉,我願給你整個楓林和雲彩;如果你要一個微笑,我會敞開火熱的胸懷;如果你需要有人同行,我陪你走到未來。」

  她叫呂瑞霞,是聊城特殊教育中心學校的老師。她有一群孩子,有的聽不到聲音,有的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有的智力還有一些問題。22年的時間,她始終和他們在一起。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同事們都跟她開玩笑說,「你把最好的青春都獻給了特殊教育」。而她卻說,因為有了這些「折翼的天使」,她的青春才顯得豐富多彩。

  來到聊城時,她20歲,如今她42歲,教師節前夕,記者聽她講述了從事特殊教育20多年來的故事。

  別怕,老師就是你們的耳朵

  1997年9月的一天,呂瑞霞背著簡單的行囊走進了聊城特教中心學校的大門,成為了一名特殊教育教師。雖然經過了三年特教師範學校的專業訓練,但當真實的特教工作撲來,她還是被弄了個措手不及。

  「我記得那年一共有十個孩子,大的已經有十三四歲,個頭比我都高,小的才五六歲。」

  她的班裡大多數都是有聽力障礙的學生,他們從小就與父母親人存在交流障礙,很多成為「問題孩子」,想和他們打成一片並不容易。

  「剛開始,班裡幾個年齡大的孩子總是排斥我,讓我的士氣備受打擊。」

  經過幾十天的仔細觀察,呂瑞霞發現了其中的原因。

  「原來,是我太小看他們了。我不經意間的同情心深深刺痛了他們敏感的自尊心。」呂瑞霞說,這些孩子雖然有先天生理障礙但並不願在別人面前表現弱小,也不願意得到別人特殊的「照顧」。

  「我刻意讓他們幫我照看小一點的同學、幫忙處理一些班裡的事情,他們覺得自己得到了認可,我也得到了他們的認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這些學生們終於接納了她這個「大姐姐」。

  呂瑞霞說,班裡有些五六歲的學生,離開家就要住校,身體的缺陷使他們比正常孩子自理能力更差,有哭的、有打架的、有偷東西的、有不知道上課是幹啥的,那時候呂瑞霞每天幾乎24小時陪在他們身邊。

  「我的學生們都生活在無聲世界裡,有些家長因為自己孩子的殘疾憂心忡忡,害怕孩子今後不能自立,思想壓力很大,我就主動與他們交流,提供一些信息和思路,幫助他們一起為孩子的未來做出規劃;有些家長把自己殘疾的孩子當成負擔,冷漠、無視孩子的需求,我就和他們真誠地溝通,希望他們給予孩子更多的家庭溫暖。」

  「我總是告訴我的學生們,『別怕,老師就是你們的雙眼,就是你們的耳朵,我會把五顏六色的世界一路送進你們的生命裡』。」

        孩子,你是我一生的牽掛

  殘疾孩子的家庭,好多都是生活比較困難的,而命運卻常常開玩笑,還要帶給這些家庭更大的苦難。

  呂瑞霞班裡有個女孩,剛開始住校時絕食、不上課、不起床、不說話,在她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終於轉變了,呂瑞霞和她的爸爸媽媽都鬆了口氣。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2018年暑假的一天,女孩的奶奶帶著她的兩個雙胞胎弟弟做飯時,突然失火,奶奶和兩個弟弟瞬間被火燒傷,三個人同時進了重症監護室,巨額的治療費一下拖垮了這個家庭。

  兩個孩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燒傷,一直由父母陪伴在濟南醫院治療,奶奶在做了一期治療後為了節省醫藥費回家了,照顧奶奶就成為這個幼小孩子的重任。

  剛剛修復的心靈再次遭受重創,一時之間,這個年僅12歲的孩子承受了巨大壓力。

  得知這個消息後,除了給這個家庭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外,呂瑞霞跟孩子的爸爸說,沒事兒,等孩子回來後我給她補課,不用擔心課程。一個月後孩子回來了,呂瑞霞小心翼翼地撫慰著她幼小的心靈,已經知道事情經過的同學們也都紛紛向她伸出援助之手。

  天冷了,呂瑞霞去宿舍默默地給她添了一床厚被子;放假了,呂瑞霞想把她接到自己家,因為放心不下爺爺奶奶,小女孩每次都執意拒絕呂瑞霞的好意。

  如今,女孩的弟弟還在濟南接受治療,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她也接近一年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媽媽了。

  「我不知道該如何進一步幫助她,我也無法預料孩子的未來會怎樣,我能做的只有不露痕跡地關心她……」

        被遺忘的「酢漿草」開花了

  「成才不是關鍵,成人才是目的。」在呂瑞霞和同事們看來,這是最務實的一句話。

  這些年,呂瑞霞承擔了學校特色課程——刺繡課的教學,缺少繪畫基礎的她從網上找圖樣、找針法,自費買書籍,先自己練會了再給學生示範。「要給孩子們走向社會奠定生存基礎。」

  「這些年來,那揮灑青春汗水的舞步,那傳遍水城的盲人器樂聲,那些走進工廠刻葫蘆、做衣服或者自己開理髮店的聽障生,那些開遍聊城的盲人按摩店,背後是一代代特教老師的付出。」

  不久後,呂瑞霞和孩子們就要搬到新校區了,從規劃設計圖看,新學校寬敞明亮、設施完善。「對比20年前,學校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教事業的發展,正是我們國家教育發展、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個特教人真是感同身受。」

  前段時間,幾個孩子拉著呂瑞霞的手,神秘地把她拉到了教室的窗臺邊。一個花盆裡,酢漿草竟然開出了色彩亮麗的花瓣。

  原來,幾個月前,她和孩子們在課桌裡發現了幾支被遺忘的酢漿草,她們一起把它從黑暗中「解救」了出來。她拿來了土,重新種植了一下。在孩子們的精心呵護下,酢漿草竟然堅強地伸展腰肢,茁壯成長,開出了色彩斑斕的花瓣,成為教室裡最美的一景。(全媒體記者 劉亞傑)

  來源於聊城日報、聊城晚報、聊城新聞網的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和原創作者。

相關閱讀

相關焦點

  • 【衢電青年說】青春的堅守(三)
    編者按:極不平凡的2020年,讓我們看見了90後的衢電青年的奮進與擔當。作為公司發展的生力軍,他們滿懷激情追逐理想,以實幹與拼搏踐行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湧現出了許多動人的青春故事。2021年起,公司團委將特別推出主題式《衢電青年說》系列推送,以青春之筆講述青春故事,以身邊青年感動更多青年,激揚起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的四省邊際先行示範地的青春力量。徐小明,安徽安慶人,2017年8月入職,現為柯城供電分公司運檢室專職。
  • 愛心照亮「折翼天使」的人生
    她是全國優秀教師,她是「吉林省三八紅旗手」。她很平凡,但她有一顆非凡的心。從她身上,我們總能夠感受到她對事業的執著堅守和她那顆金子般善良的心,她就是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張敬華。   「來到我面前的,都是我的天使,我要善待每一個有緣與我相逢的孩子。」這句充滿詩意更充滿力量的真情表達,讓她的孩子們和家長內心充滿了溫暖,也伴隨她走過了幾十個春秋。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40餘年的堅守,用奉獻詮釋援邊支教老師的大愛
    (12月13日人民日報)  在無數渴望用知識改變命運的貧困山區女孩的心目中,張桂梅老師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值得崇敬的「網紅」,是她們心目中最為閃亮的「明星」,而我們的時代,更需要像張桂梅老師這樣的真正的「網紅明星」,真正的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踐行者」。而40餘年的堅守,張桂梅老師用奉獻詮釋了一位援邊支教老師的大愛。
  • 潮汕人物|王婕:特教工作的五千多個日夜,她默默堅守被上帝親吻過的天使
    她很普通卻很偉大,她盡最大的力量給孩子們帶來一縷縷陽光,溫暖了心田,照亮了未來。她,是王婕,也許你對她並不熟悉,但是你應該聽過藍天義工。2002年,她和義工們創辦了藍天義工,十幾年來帶著團隊成員奔波在汕頭的角落,給有需要的人帶來溫暖。今天,《潮汕人物》想和大家一起認識的是王婕的另一身份——特殊教育工作者,十幾年來默默守護著被上帝親吻過的天使。
  • 張琪:「折翼天使」的「知心姐姐」
    張琪:「折翼天使」的「知心姐姐」 2020-07-15 13:09:55   來源:安青網
  • 韋昌進:32年來,像堅守陣地一樣堅守黨性
    「八一勳章」獲得者、棗莊軍分區政委韋昌進32年來——像堅守陣地一樣堅守黨性    青春流逝,記憶永存。    當那首動人的電影插曲《絨花》響起,「八一勳章」獲得者、戰鬥英雄、棗莊軍分區政委韋昌進禁不住會流淚。這淚水是為一同奮戰的戰友,是為那永遠難忘的歲月。    穿越時空,歷久彌新。
  • 她把46歲生命獻給心中最美的事業 十三中定格央視女製片人六年青春
    中國江蘇網訊 近日,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夜線》欄目副製片人周泉泉不幸因公殉職,她的事跡迅速被傳頌,感動了無數人。周泉泉1985年至1991年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學度過了六年中學歲月,記者今天走進她的母校,傾聽她的青春故事,而她也成為了十三中學弟學妹們的「指路明星」,照亮更多年輕人的未來。
  • 檢察故事面對「折翼天使」,她用柔情和擔當助人紓難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張雨嵐特別鍾愛艾青的這句詩,她說,這就是她對未檢工作的心理寫照。作為一名「莎姐」,張雨嵐說:「因為我們不僅僅是在辦理一個又一個的案件,更是在成就一個又一個『折翼天使』的人生,為了實現這樣的願望,需要我們始終堅守。」
  • 戶籍女民警22年從未休過一天年假 稱堅守是幸福的
    懷柔公安分局戶籍接待室女民警顧曉芬(圖左)今年53歲,自1996年到懷柔工作以來她一心撲在工作上,22年間從未休過一天年假。她累計放棄工齡、探親休假395天,加上周末和節假日值班,為方便群眾辦事主動放棄的倒休時間400餘天,她累計放棄休息800餘天,相當於比一般人多工作近3年。熱愛崗位的她總說「每一天的堅守都是幸福的」。  多年不休假已成習慣  昨天,北京晨報記者見到了顧曉芬,她正在給市民解答問題。在她的辦公室內掛著一面錦旗,上面是「知行合一」四個字。
  • 傳承畢派藝術,堅守再堅守!
    前不久,在寧波上演了由,寧波小百花越劇團小班演出的,青春版越劇《王老虎搶親》劇中所有演員都是青年演員、青春靚麗。其中,周文賓的扮演者,是寧波小百花越劇團的,優秀青年畢派小生郭璐瑋。作為第一次主演大戲的她來說:不僅是一次很好的展示,也是一次寶貴的鍛鍊機會。 郭璐瑋,浙江台州人,寧波小百花越劇團,畢派小生。畢業於紹興市藝術學校。代表劇目有:《王老虎搶親》等。
  • 雲日虹:22年平淡中的堅守
    這些枯燥乏味的工作,雲日虹一幹就是22年。22年來,雲日虹經手處理了數以萬計的文件和信件。22年中,雲日虹只休過3次公休假。  雖然身處平凡的崗位,但云日虹贏得了許多榮譽。今年4月,她又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但云日虹掛在嘴上的始終是那句話:「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盡了自己應該盡的責任。」
  • 一位老師的堅守,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對承諾的堅守
    滿頭白髮的高老師要請假一個月,回去照顧已經病重的母親,因此不得不請來13歲的魏老師來代課。也許你認為一個13歲的孩子能做什麼?但就是這樣一個還未成年的孩子,用她的堅強與固執完成了對高老師的承諾。令人感動的老師形象電影中的兩位鄉村老師都有著讓人感動的地方。高老師對於孩子的那份責任心,是許多為人父母都無法做到的。面對已經重病的母親,他依舊放心不下這群孩子。
  • 一位法官16年的堅守 微電影《堅守》今日開機
    中吳網訊 11月13日上午,由常州中院和天寧法院聯合拍攝的微電影《堅守》在天寧法院開機。該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法官堅持法、理、情相統一,用了16年的時間執行完一件特殊的執行案件,以實際行動踐行公平正義,贏得當事人讚譽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人民法官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的新時代風採和良好形象,向社會傳遞了司法溫情和正能量。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馬榮、天寧區人民法院院長王留洪出席開機儀式。
  • 《老師·好》一部歡笑與淚水齊飛,堅守與成長共存的電影
    《老師·好》是2019年3月上映的一部青春校園類電影,講述了以于謙扮演的班主任苗宛秋與他帶領下的學生發生的一系列故事。看這部電影,歡笑與淚水齊飛,不只有感動與成長,還有關於老師這一職業的追尋與傳承,有人生的抉擇,有每個人回不去的曾經。
  • 彝族女孩立志成為列車員,長大後圓夢堅守大涼山
    彝族女孩立志成為列車員,長大後圓夢堅守大涼山 2018-08-15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瑩:堅守婁底十三年皆因「我愛您」
    她第一次來到婁底的日子有點特別:2005年5月20日。「5-20」也就是「我愛您」。十三年的風雨兼程,十三年的拼搏與感恩,十三年的歷練與收穫,十三年的成功與喜悅……這一切無不詮釋著「我愛您」的深深意蘊。因為愛,所以留下;因為愛,才能堅守;因為愛,才放棄了許許多多。  那天,她是早上6點多鐘到的婁底,早上8點到臺裡報到,當天就開始上崗。
  • 做特殊孩子的「解鎖人」 淳安女教師堅守特教事業31年
    她把陌生的特殊教育帶到了千島湖畔,先後兩次參與籌建當地特教學校,並堅守特教事業31年。淳安縣聾啞學校、淳安縣培智學校從無到有,離不開她的努力。 三尺講臺上,方柳鶯和同事們一起默默耕耘,為大山裡的一群特殊孩子,帶去知識和關愛,點燃他們的夢想和希望,也讓特殊教育的種子在淳安落地開花。
  • 助折翼天使飛翔 孫楠攜手輕鬆籌·輕鬆公益為貧困肢殘青少年塑夢想
    作為孫楠重塑未來專項基金的發起人,日前,孫楠攜手輕鬆籌·輕鬆公益,號召社會關注貧困肢殘青少年群體,免費幫助他們進行肢體矯正手術,讓折翼天使們也能勇敢飛翔!據悉,在我國8502萬殘疾人群中,肢體殘疾人群所佔數量約為2472萬。由於殘疾導致肢殘人士功能缺失,學習和工作能力下降以及難以融入社會等問題,時刻伴隨肢殘患者,影響他們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 堅守初心,興手付的誕生禮上線愛奇藝
    近日,由重慶興手付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投的首部公益、青春、勵志電影《黃桷樹下的孩子們》在愛奇藝上線,這部與興手付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電影,時隔五年終於再次與廣大觀眾見面。2015年6月18日,在興手付成立的當天,由公司主投的電影《黃桷樹下的孩子們》在重慶南山正式開機,興手付董事長周影以及部分員工也義務出演和客串了部分角色,成為送給興手付的第一份禮物,獻給為夢想而堅持的興手付人。同時,該片於2016年5月26日在院線正式首映,引起極大的關注和好評。
  • 堅守,是我對祖國最長情的告白
    堅守,是我對祖國最長情的告白 2020-10-03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