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圖)電視劇《武媚娘傳奇》劇照
中國很多歷史人物,都因為小說的裝飾和傳播而名揚天下,其中一部分人本身就是自己時代的佼佼者,叱吒風雲,聲名顯赫。作家與說書人的春秋筆法,只是做錦上添花的功夫而已。
這本來無傷大雅,麻煩事在於書裡為了宣揚主人公高大全的形象,或豐富情節或針砭時弊,作者會抓出一些反面人物,作對比襯託。這就使得一些歷史清白的大佬成為了公眾文化裡的背鍋俠,三國演義,為襯託諸葛亮犧牲了周瑜;包公戲,為襯託包拯抹黑了龐籍;薛家將,為使薛仁貴歷經磨難,就將一位百戰揚名的皇族大將塑造為跳梁小丑。
這個頭上頂著一團黴氣的將軍,就是江夏郡王李道宗。
小說和電視劇裡的他,是偏聽偏信陰險狡詐,好像活著除了陷害忠良就沒什么正事。但實際情況卻遠非如此,李道宗的一生,不比太宗皇帝清閒,他幾乎參與了武德與貞觀年間所有大戰,破劉武周,滅王世充,平東突厥,徵高句麗。前期統一戰爭,他初出茅廬,大顯身手;後期開疆拓土,他力戰不殆,獨當一面。唐太宗曾感慨地說:如今天下名將,就薛萬徹,徐世績,還有我這兄弟。薛是能大敗也能大勝,會用奇兵;世績與道宗,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李道宗一生的日程表都排的滿滿當當,盡全力也抽不出時間與人鬧彆扭。他的好脾氣是廣為人知的,在初唐宗室,就他與河間郡王李孝恭廣受好評。貞觀六年,李世民宴群臣,尉遲敬德發現自己位次靠後,故與同僚鬧起了彆扭,李道宗出面勸解。尉遲敬德這人生性衝動又居功自傲,二話不說就給了李道宗一拳,李道宗倒黴催的,飯沒吃酒沒喝,被打一眼炮。
(圖)電視劇《武媚娘傳奇》劇照
按常理來說,武將出身的他,又有皇族背景,這時應該大怒而起圓自己的面子,可他卻毫不計較。倒是堂哥李世民看不下去了,指著尉遲敬德的鼻子喊道:我以前一直覺得漢高祖劉邦誅殺功臣,太過分了,繼位後希望與諸位和睦相處,你要是這樣子,我可懂什麼叫事出有因了。以後注意!聽這話敬德都嚇傻了,從此見人謙虛謹慎。
李道宗作為名將,可能晚年最願意回憶的就是徵戰疆場的日子,貞觀八年,吐谷渾寇涼州,唐太宗下令徵討,當年冬天,已經退休的衛公李靖受詔擔任統帥,李道宗和侯君集做副將,大唐遠徵軍旗幟飄揚,向西開去。一番鏖戰以後,敵軍大舉逃竄,其他將領都認為應當撤軍,李道宗在大本營據理力爭,認為乘勝追擊是最好的方案,得到了李靖認同。李靖兵分兩路追擊,大軍在無人的苦寒之地艱難前行,在烏海追上伏允可汗,大破其眾。至此吐谷渾元氣大傷,歸服大唐。一個立三百年而不倒,對中原王朝構成強大威脅的政權,基本垮臺了,這不是李道宗一人之力一人之功。盛唐之盛,李道宗不是雪中送炭;開疆拓土,卻因李道宗的選擇與堅持而加速而美滿。他的存在,簡直就是錦上添花。
李道宗是個戰略家,他懂得一戰定乾坤可以省去以後的麻煩。他還有很高的情商,猜測人心的本領絕對一流。貞觀十四年,大將侯君集滅高昌國,收大量財寶據為己有,回國後按法律被下獄,後來雖然獲釋但還是心懷不軌。李道宗上書太宗皇帝:侯君集這個人本事不大,口氣不小,做事出格,我看他有造反的可能。李世民聽了不以為然,問道:你從哪兒看出的呢?李道宗不緊不慢地回覆:這個人仗著有些成績就驕傲放縱。他恥居房玄齡李靖這班元老重臣之下,當吏部尚書也不滿足,天天抱怨。李世民反駁說:別亂猜了,侯君集有才能,我也不是捨不得官爵,只是如今還沒輪到他而已。
(圖)電視劇《武媚娘傳奇》劇照
不久之後兄弟再見,侯君集已經因為謀反被處死,李世民尷尬地對李道宗說:還被你猜對了。兩人只是相視而笑,不多言。
李道宗不僅有作為統帥的智慧,還有和草根將領一樣的勇敢果斷。像他一樣的人,即使不是生在皇族,即使生在還未統一的隋末亂世,也容易百戰成名,出人頭地。貞觀十八年,唐太宗傾全國之力出徵高句麗,組織上先命一個叫張儉的將軍率敢死隊渡遼河去偵查敵情,張儉畏敵不敢前往。正在太宗一籌莫展的時候,又是李道宗毛遂自薦,請命率領百騎前往,他還自信向太宗承諾:路程二十天,留駐偵查十天,一月以後臣定回來。想想也是厲害,行軍之事,艱險叵測,縱小事耽誤也不一定能準時回營。
果然,回軍時遇到敵軍阻攔,李道宗及時應變走了小路,才按時返回,太宗見他回來高興的都快哭了:戰國大力士孟賁也不見得比他猛啊!其後,先遣部隊行軍到遼東城,其他人都認為應該駐軍等候,等大軍到來合兵再戰,只有李道宗快人快語:不可。敵軍此時疲憊,我們一鼓作氣,定能大戰而捷。與徐世績一番商議後,便開始用兵,果然如他所料,等到太宗皇帝御駕親徵,過了遼河,他已經取得大勝。
翻閱資治通鑑,貞觀元年到貞觀二十年,李道宗不停出現,他每次出現就意味著唐王朝大舉用兵,並取得勝利。雖然偶有失敗,但也是難免的,這影響不了他作為初唐名將的地位,其實作為宗室子弟,成長為他這樣的可以說鳳毛麟角。不是說李道宗沒有缺點,貪婪這就是他的大毛病,貞觀十一年他還因為貪wu被罷官,這事件惹毛了李世民,李世民在朝堂上公開批評,甚至讓他成了反fu倡廉的反面教材。
(圖)電視劇《武媚娘傳奇》劇照
這就是一個活的李道宗,他一生英勇作戰,為國家統一壯大立下汗馬功勞。他寬容大度,別人傷害他也能很快忘掉。他慧眼如炬,能辨忠奸,早早預見了侯君集謀反案。他勤奮好學,禮待士大夫,也因此廣受好評。他有普通人的小心思,看到錢財也偶爾不能自控,伸手被抓。
那個戲劇小說裡的奸賊,絕不是個奸賊,但也不算什麼可以宣傳的道德模範,他就是一個有宗室背景卻沒有宗室架子的中國文官與武將的結合體。至於和薛仁貴的仇怨,絕對是子虛烏有的事了,薛仁貴在貞觀末年投軍時,老王爺已經退休回家了。
*作者:史斌傑,魚羊秘史籤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