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2020年的進度條就快要拉滿了。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你的感受,會是什麼?魔幻、改變、珍惜……
回首這一年,我們見證了世界太多的變化,目睹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情發生,同時,還看到這樣一群網絡達人破圈成為了青島人身邊的「網紅天團」,你還記得他們嗎?
郝開心:莫名其妙就紅了
「人生導師」
「最懂女人心」
生活智慧界的「泥石流」
「青島活得最明白的男人」
......
他就是「普通話很普通,
青島話很青島」的網紅
——郝開心。
他把自己在網絡平臺的走紅形容為「劉姥姥進大觀園」,一頭撞進去,莫名其妙就紅了。
表情豐富,模仿傳神,語氣稍帶誇張,這是網紅郝開心給粉絲們的表面形象。他說:「我生活中就是抖音裡的樣子,所以我不怕人設崩塌。」
2018年底,剛剛註冊了短視頻平臺帳號的郝開心對兩年後可能發生的一切還一無所知。戀愛技巧、婆媳關係、育兒難題,是郝開心最初主要關心的話題,用他的話說,就是「老婆孩子那點事」。
「接地氣」、「好玩」、「看得很透」,
在被他的「道理」說服的同時,
很多人開始喜歡這個小眼睛男人。
目前,他的粉絲量是160多萬。因為總站在女性的角度講話,他的粉絲中65%是女性,年齡集中在31歲到40歲之間。除了得到粉絲的認可,隨著走紅,也有質疑的聲音。
儘管被人質疑會帶來負面情緒,
但郝開心瞭然,
這是自己正當紅的表現。
「如果人家都不屑罵你了,
就真的涼了。」
個性化極強的語言風格是郝開心走紅的原因之一。生活中俯拾即是的瑣碎和小幽默,在郝開心這裡成了點擊量常常過百萬的作品。
前段時間青島疫情防控時期,
他不光線上宣傳科學防控知識傳播正能量,
他還及時在短視頻裡發布
青島核酸檢測的進展情況,
還和同行們一起給一線檢測人員送水送飯。
「自己現在多少有點名氣了,
應該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
說這話時,
郝開心臉上露出少有的靦腆。
魯漢:從警察到網紅
「青島需要像您這樣的自媒體人,
多來介紹城市的文化和歷史,
這是一個城市的靈魂。」
魯漢打車時偶遇粉絲,
這位計程車司機的一番話
獲得頗高的點讚量。
「這個平臺能夠對接的年輕人群體我太喜歡了。」
55歲的魯漢把「網紅」身份
稱為「意外的禮物」。
「關注魯漢,聽青島故事。」
僅半年時間,
魯漢的短視頻號粉絲已有十幾萬。
常年致力於民俗和手工藝文化傳播,
如何把這些好東西讓年輕人了解、接受,
一直是魯漢和同行們苦惱的。
此前,他們的主要受眾群體是老年人,還有一部分小學生。上了年紀的人通過老物件尋找共鳴;給孩子做公益講座,是為了「撒一顆種子」。但是對於社會中堅力量的年輕群體,他們一直找不到對接的渠道。
短視頻平臺給他打開了一扇窗。
不到半年時間擁有了十幾萬粉絲,
這也讓魯漢沒想到。
和藹可親、青島普通話、
深厚的文化積澱、對青島的熟稔程度,
多個因素讓魯漢在平臺上「火」了。
不少愛好民俗文化的青島人,此前就認識他。身兼市北區政協委員、青島市手工藝協會會長、多所高校客座教授的他,一直都是傳統媒體記者們熱衷的採訪對象。
和別的網紅靠粉絲刷禮物不同,魯漢還經常給粉絲準備小禮品。「主要是為了宣傳我們的民間手工藝。」每次做一條短視頻,魯漢都要準備文案,寫個提綱出來。「有時候一天拍好幾條,分開發布,頭三個月發了一百多條。」
從文化名人、客座教授到網紅,
這並不是魯漢社會身份的第一次跨越。
高中畢業,魯漢去了原鐵道部鄭州公安管理幹部學校,畢業後成為一名鐵路公安。「做過刑警、乘警,印象最深刻的是做便衣警察,在火車上抓小偷。」當警察期間,魯漢曾榮立一次三等功,獲得過五次嘉獎。
警察當得好好的,
為什麼要辭職創業?
從事的還是冷門的民俗文化專業。
這個轉變,魯漢形容為宿命,
用現在流行的話說,
是「找到了自己」。
宿命的引子是一本書,書名是《陝西民間美術研究》,1996年,朋友送給他這本書,魯漢說自己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一晚上沒睡覺,將十幾萬字看完,依然意猶未盡。那一刻,所有在迷茫中的探索都有了答案,「哦,我原來喜歡的是這個!」
工作的閒暇時間,
魯漢都用來讀書研究和到各地採風。
38歲,辭去公職,
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中。
在魯漢看來,抖音裡的內容大多數是娛樂化的,對於民俗文化來說,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平臺傳播出去,給更多人產生興趣的機會。
「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仲家窪,仲家窪其實就是一塊窪地,曾經是青島最大的棚戶區。仲家窪以仲姓最早遷入而命名,他們的祖先是仲子,也就是孔子的弟子子路……」
翻看魯漢的短視頻,
平時耳熟能詳的地名,
都有了說不完的故事
……
王雲峰:「二大爺」是個80後
「明白二大爺」,
這是一個用青島話叫出來,
才能得其精髓的稱呼。
在青島地區所謂「明白二大爺」,
是指不懂裝懂什麼話題都能插嘴的人,
與輩分無關,純屬自嘲。
這一段是王雲峰抖音平臺號上的自我介紹,
其實「明白二大爺」年齡並不大,
是一名80後。
「很多城市都有中山路,而青島的中山路是孫中山先生真正來過的地方。」由此開場,王雲峰開始展示真正的「技術」了。
「給大家推薦一部電視劇:《青島往事》,這部電視劇從講述王家三兄弟的故事切入,介紹了青島的一段歷史。」王雲峰說這些是為了介紹德縣路的由來。
介紹青島天主教聖彌厄爾大教堂,王雲峰則從臧克家的代表作《罪惡的黑手》引入。從教堂講到建築風格,王雲峰說,這個教堂屬於不太典型的哥德式建築……
來到中國電影院,王雲峰又說了一段影后胡蝶的往事。兩個小時的節目中,王雲峰旁徵博引、滔滔不絕,從歷史到文學,從建築學到電影史再到坊間傳聞,聽得三位青島大姨嘖嘖稱讚。
能說會道,知識豐富,
這和王雲峰的職業素養有關。
「帶遊客去歐洲,
導遊首先要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要講起歐洲史,我更熟悉。」
2002年,王雲峰開始做出境遊的導遊,十幾年下來始終在一線帶團。做導遊也有「技術含量」,這和收入掛鈎。「我這種出境遊的導遊,應該是業內難度最大的一種,不光是語言還有歷史文化,包括在當地的飲食出行。」
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不小,春節後,王雲峰一直賦閒在家。孩子開學前他輔導上網課,今年6月,學校開學後,他開始經營抖音號。
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王雲峰花了一些時間研究。「我覺得咱青島的美景也不比國外差,能先把青島景點的歷史文化故事都搞清楚了就很好。」王雲峰發布的短視頻都和青島本地景點、文化、民俗相關。
對於網紅和明星的區別,王雲峰也有自己的見解。「要成為明星,門檻是比較高的,人家有經紀人,有團隊,會有專人教他們怎麼做明星;但是網紅不一樣,網紅的素質良莠不齊,所以自我的認知和定位就很重要。」王雲峰給自己的定位是,放低姿態,平和踏實。
「沒成為網紅之前,
有些細節可以不注意,
現在走在大街上經常被人認出來,
我就要更加約束自己的行為。」
「網紅天團」正能量來襲!
剛才介紹的這三位流量大咖
都是青島「網紅天團」中的一員
今年10月,在青島經歷全城核酸檢測的考驗時,青島市委網信辦、半島都市報社共同行動,組織網絡大V迅速集結,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所思所感,向全世界發聲,展現青島眾志成城,引起強烈反響。「網紅天團」也正式出道,講好青島故事,傳播青島正能量,真正打造了一張正能量的宣傳品牌。
「網紅天團」雲上為愛發聲,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利用自媒體傳播優勢,憑藉內容形式新、傳播速度快、信息散發覆蓋面廣、交互性強等特點,對於抗疫精神的弘揚、抗疫知識的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
12月26日晚5時許,「我和青島的2020」網紅天團大型融媒報導啟動暨半島新聞客戶端網紅頻道上線儀式在融創·阿朵小鎮正式拉開序幕。
郝開心、魯漢、仁甲看見、 77i逛吃、我才是一飛、明白二大爺、新聞大叔、於瀟灑/青島全攻略、青島小胖胖、青島攻略……數十位有強大網絡號召力的網紅天團成員現身,為正能量加油!
此次活動由中共青島市委網信辦、
半島都市報社主辦,
半島夢工廠、融創·阿朵小鎮承辦。
「網紅天團」再次集結,
將分享在這非凡一年裡的感悟,
展望充滿期待的2021。
青島市網際網路信息和安全技術中心負責同志在致辭中表示,半島都市報社積極主動宣傳青島、推介青島,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宣傳中,及時發掘、組織「網紅天團」,放大宣傳聲量,唱響主旋律,打造「網紅天團」新媒體宣傳品牌。今天又順勢而上,舉辦網紅天團大型融媒報導活動,壯大「網紅天團」,開通網紅頻道,充分體現了大報格局、大報擔當。青島市委網信辦作為全市網信事業發展的主管部門,是網絡自媒體人聯誼之家,我們願為大家儘可能提供周到服務。希望網紅天團健康成長、發展壯大,講好青島故事,傳播好青島聲音,為青島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半島都市報社負責同志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抗擊疫情的偉大鬥爭中,誕生了「網紅天團」這個閃亮品牌。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為「網紅天團」擔當作為,弘揚正氣,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更廣的舞臺。正處於轉型期的半島傳媒,也願意發揮各平臺優勢,在市委網信辦的指導下,為各位網紅達人給力發聲,創造條件,提供服務。相信「網紅天團」一定可以更紅火,更響亮,更優秀!
融創中國北京區域集團小鎮事業部總監兼阿朵小鎮項目副總經理王亮作為東道主也歡迎「網紅天團」的到來。
當天青島市委網信辦、半島都市報社共同為「網紅天團」成員授章、頒證,這是「網紅天團」正能量路上的一座裡程碑,「網紅天團」的網紅大咖們將以此為契機,繼續講好青島故事,傳播青島正能量。
作為當晚儀式的重要環節,
半島新聞客戶端網紅頻道重磅上線。
據悉這也是全國新媒體首創開設「網紅頻道」。
據了解,新上線的「網紅頻道」共分為三大板塊,即個人專欄、打卡青島、天下網紅。
其中「個人專欄」是具有個人標籤屬性的網紅專欄的打包聚集地,目前有「我才是一飛」「紅茶壺漫評」「凌波微評」「芝麻醬」「巧舌如黃」「顯微鏡」等特色專欄入駐;「打卡青島」是指與青島有關的網紅因素;「天下網紅」則是聚焦國內外網紅人物、故事。
網紅頻道設立,將依託陣地,持續發力,凝聚人氣,深耕內容,培育專欄,塑造品牌,打造一個特色鮮明,形式新穎,內容鮮活,活力四射,影響廣泛的個性頻道,並通過組建「網紅天團」,依託半島傳媒豐富資源,開展線上線下活動,爭取成為半島乃至全國媒體深度融合轉型發展的特色品牌。
融創·阿朵小鎮作為「網紅天團」創作採風基地也獲得正式授牌。
當天活動以「網紅天團」成員分享推向高潮。這其中,有被稱為「抖音上活得最明白的男人」郝開心,通過抖音短視頻挖掘青島的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蘊的「青島通」魯漢,對青島周邊的人文、景點、民俗、故事、觀點等進行全面解說的青島本土的「明白人」明白二大爺,還有才華美貌並存的90後知名美食博主77i逛吃,深耕美食領域吃過1000家店的美食博主於瀟灑/青島全攻略,用鏡頭去記錄探索發現青島這座城市最美麗的一面的青島航拍大咖仁甲看見,用鏡頭分享青島美景及關於青島的一切的青島本地旅行類自媒體博主青島攻略。
他們個人的精彩2020,也是青島的奮鬥2020。在2020年接近尾聲的時刻,他們每個人都用自己的精彩故事,傳遞著正能量。2021年,「網紅天團」也將以此為新的起點整裝出發,描繪更加美好的正能量圖卷。
---
◆來源: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李珍、吳璟
原標題:《「青島活得最明白的男人」、「講青島故事」的老漢、轉行的「明白二大爺」…咋就紅了呢?》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