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豆苗媽講到'性早熟'一文時,提到關於兒童日用品的有害成分。有媽媽在後臺留言說正為給寶寶買餐具發愁,怕買到成分不好的餐具,也不知道塑料餐具到底能不能用?
今天豆苗媽就來扒一扒,餐具材料哪些安全、哪些要避開!
據報導,1歲的女孩被確診為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最後醫生表示:不排除是仿瓷碗甲醇超標導致的。
仿瓷碗又叫密胺碗,它主要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高溫合成的。雖然是由兩種有害物質合成,但如果使用科學的製作工序,它們合成的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是安全無害的。
有的商家為了節約成本,會用其他材料來合成,這樣做成的假仿瓷碗在高溫環境下,甲醛等有害物質會被釋放出來。
早年央視就有報導, 質檢部門對中國市場上的仿瓷餐具抽查合格率不足20%!
而據去年上海質監局公布的關於密胺類(即仿瓷類餐具)兒童餐具抽查報告顯示,76批次產品中有5批三聚氰胺遷移量超標。
判斷產品是否達標最穩妥的方法就是用儀器檢測,但總不能每次購買前,都得自己先用儀器檢測一遍吧?
家裡已經有仿瓷餐具的媽媽也可以繼續使用,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 不要直接加熱,比如不要進微波爐和洗碗機
② 不要盛裝剛出鍋的食物,先倒入瓷碗或不鏽鋼碗中,等溫度降低後再分裝進寶寶仿瓷碗
③ 不要裝含油食物
④ 不要長時間裝酸性食物,比如醋、可樂等
平時用到的杯具、餐具中,塑料材質也很多。很多材質存在著很大危險,如聚碳酸酯塑料(7號塑料PC)。
判斷方法:觀察餐具底部,會有一個三角形符號,裡面附有數字。如果數字是7就說明是聚碳酸酯塑料(PC),如下圖↓
PC在高溫情況下容易釋放出有毒的物質雙酚A,會誘發性早熟、擾亂人體代謝過程,導致兒童肥胖症。甚至會致癌、致畸、致基因突變。
目前該材料已被禁用於嬰幼兒奶瓶和餐具中,如果發現還有這種材料,請一定避開!
首推!無毒、無臭、輕便、耐摔、易清洗,滿足家長們選購兒童餐具的基本需求。同時,其耐熱性和化學穩定性高,在高溫下不易變形也不會釋放有害物質。
安全,只要是通過正常渠道購買,一般是不會釋放有害物質的。
但易碎,使用時要看好孩子以免打碎劃傷。並且隔熱性較差,盛放熱食時,有可能發生炸裂。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瓷器本身的材質以及上面釉料,可能含鉛,會有重金屬攝入的風險。
建議選擇純色無花紋且表面光滑的,或是「釉下彩」即表面光滑,摸不出花紋感的餐具。
木質餐具無毒無害,耐摔,隔熱,建議選購沒有漆的,如紅木,橡木等結構緊密的木材。
缺點是容易發黴、滋生細菌,因此使用木質餐具的家庭,建議每周進行一次消毒或高溫蒸煮。
① 對於剛開始學習自主進食的娃來說,可以選擇吸盤碗,能避免娃把飯碗打翻導致燙傷。
但注意飯碗的形狀、圖形不要太花哨,以免娃把餐具當玩具,分散進食的注意力。
② 寶寶剛添加輔食,建議選擇長柄、勺頭小的勺子,方便將食物塞到寶寶嘴巴裡。
在寶寶學習自主進食時,建議選擇軟勺頭、粗手柄的彎頭勺。
③ 剛開始學習使用筷子的寶寶,可以選擇帶指環的學習筷練習進食。
寫在最後:
與娃飲食相關的,要萬分謹慎呀!稍不注意就踩坑,相信現在寶爸寶媽們已經學會挑選實用又安全的餐具啦~
如果覺得文章有用的話,記得點讚+在看,轉發給家裡人避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