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位寶媽在育兒群說了句「我家寶寶1歲7個月就會拿筷子吃飯了」之後,群裡瞬間熱鬧了起來。
有些媽媽表示很擔憂,有些媽媽卻覺得佛系一些就好。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寶寶用筷這件事。
相信會有媽媽說,我家寶寶沒有人教,靠著模仿大人,就把普通筷子用的很溜了。
這個確實很贊,不過這樣也很容易造成娃握筷的手勢不標準。
因為有些父母的手勢本身就有問題,比如
這些錯誤的手勢會導致,用筷子夾東西費勁也費手。
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因此,
學習筷這個輔助工具,可以讓孩子正確的、更快速的過渡到普通的筷子。主要的作用是
防止筷子掉落,輔助作用不是很大,稍大一些的寶寶可以使用,在學習初期,不太推薦。寶寶只需要
用手指擠壓兩根筷子就能完成夾的動作,因為彈簧有張力,當手指鬆開時,筷子又會還原到打開狀態,操作起來就像用鑷子一樣,對初學寶寶來講,非常容易上手。但也因為這個彈簧裝置,夾合後會自動打開,寶寶只要隨意擠壓兩筷子就能成開合動作。一旦沒有了彈簧的輔助,寶寶就不知道怎麼撐開筷子了。這類筷子相比上面那一種,固定器沒有彈簧的設計,而是用三個指環來定位:大拇指、食指和中指。
寶寶的
手指只要套在相應的環扣,稍加用力就能做到「打開-夾緊」的動作,上手也相當輕鬆。同時,這類筷子可以分階段進行拆卸,讓寶寶順利過渡到成人筷,掌握正確的握筷姿勢。
學習筷的重要任務是幫助不會使用筷子或者使用姿勢不正確的兒童,學習如何使用筷子。
從上手程度來說,彈簧開合輔助型和三指環扣型,都比較友好。
但從正確的握筷姿勢來說,三指環扣型更容易培養孩子正確使用筷子。所以我更推薦三指環扣型的筷子給孩子作為第一雙學習筷。除了選對類型,媽媽們在挑選訓練筷時,還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材質不繡鋼or塑料?
市面上的學習筷,材質主要分為不鏽鋼和塑料(ABS樹脂)。
為了讓大家能更清楚地看清兩種材質不同的優缺點,我整理了一張表。
另外,買筷子的時候最好選擇頭部扁平或者有波紋的筷子,這樣孩子在夾食物不易掉落。
小結:學習筷的材質建議選擇塑料(ABS樹脂),防滑性更好。
頂部可拆卸的筷子會有一個問題,一旦筷子沒有插到位,容易出現長短筷,需要家長不停地調整,比較麻煩。
環扣的位置最好是有凹槽固定住的,這樣寶寶在使用過程中,不容易產生上下移位的情況,防止產生錯誤的握筷姿勢。
小結:學習筷建議選擇環扣有凹槽的。
最後我想跟媽媽們說,教孩子用筷子,除了教會他們正確用筷子以外,對孩子的智力發育、自主進食和之後的握筆書寫也有很大的幫助。
用筷子進食時,能幫助娃鍛鍊精細動作,假設娃每頓飯吃20分鐘,一天下來小手就能得到1小時左右的鍛鍊。
另外,手部關節和肌肉的動作還會刺激大腦皮層,促進寶寶智力發育。可謂是訓練手腦並用的「好物」。
寶寶一旦進入到輔食階段,餵飯是讓媽媽們比較頭大的事情。想要告別餵飯,最好的方式是準備好合適的餐具,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另外練習用筷子也是寫字能力的重要鋪墊。
從抓握-伸手夠-用勺子-用筷子-塗鴉式繪畫-書寫,如果你家的孩子掌握了這個順序,就不愁孩子寫不好字了。
你的【在看/點讚】我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