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能自己吃飯?不是1歲也不是2歲?大部分家長都弄錯了!

2021-03-05 寶寶輔食微課堂

公眾號回復「目錄」

查看800道輔食教程

輔食餵養有疑惑

可以加我微信:huangmajia108

說起寶寶吃飯這件事,家家都有一部餵飯辛酸史。為了能讓娃張口,什麼辦法都用盡了,甚至還威逼利誘,可每天還是在上演「你追我跑」的餵飯大戰。

大家看了上面的留言有沒有場景重現的感覺,家裡是不是也有個需要追著餵飯,不好好吃飯的寶寶。

好巧,我家曾經也有一個!

黃小寶2歲的時候,也是這樣。每天必須得看著熊出沒,奶奶一口一口像伺候皇帝一樣「寶貝,張嘴,阿~!」,把飯菜送進他的嘴裡。

為了改掉他這個習慣,我和婆婆溝通了3次,花了半年才改造成功。

現在終於變成了啥都吃,啥都可以自己吃的吃貨小天使。

每一個不好好吃飯的寶寶,都可以被改造成吃貨小天使,所以我趕緊整理出我和婆婆的實戰經驗,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寶媽。


有一種愛叫媽媽的愛,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時候,父母總愛和我們嘮嘮叨叨「多吃點多吃點,這可營養可新鮮了」、「這兩天降溫了,秋褲有沒有穿」,那時候我們會覺得很煩。

但你有沒有發現,自從我們當了媽媽以後也會控制不住的這樣。寶寶不好好吃飯,我們會滿屋子追著喂,從餐廳追到客廳,在從客廳追到臥室。有時哄著喂,有時騙著喂,吃個飯簡直跟世界大戰一樣。

不當父母不知道,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每個寶寶一出生就會得到全家人所有的愛,我們總希望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卻不知就是因為這樣的愛反而耽誤了寶寶。


愛他,沒錯!但是溺愛,卻是極大的錯誤!

以愛的名義強迫寶寶吃飯,追著餵飯,時間長了反而容易導致寶寶的消化系統功能混亂,還會因為口腔功能鍛鍊不足,出現說話遲和發音不準,影響寶寶一生,百害而無一利!


不是我不吃飯,肚子還飽著呢?


總有寶媽會問我「黃媽,我家寶寶不愛吃飯,每次到了飯點,就吃那麼一兩口就不吃了,他怎麼不會餓呀!」

詳問下來才發現寶媽除了正餐以外,幾乎時不時的給寶寶一塊小餅乾,一個小蛋糕和一些小水果。


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比較薄弱,胃黏膜嬌嫩,分泌各種消化酶的功能還不夠完善。如果不按胃腸消化規律餵養,就會導致下一次進食後消化能力下降。

胃就那麼小小的一個,一直都在吃,又怎麼會餓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適當的「餓一餓」,能讓胃裡的消化液分泌增多,產生飢餓感,寶寶就會找東西吃,這時候你會發現不需要喂,寶寶自己就能乖乖吃飯了。

下面的資料來自《2016中國膳食指南》,可作參考,建議截圖保存。

請你放手,讓我成長


眼睛是看不到嘴巴的,吃飯時要把食物準確無誤的送到嘴裡,這需要良好的手口協調能力。

一直被餵飯的寶寶,缺少了很多自主進食的鍛鍊。

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別人家寶寶2歲就會自己吃飯了,你家寶寶3歲都沒辦法獨立完成吃飯,甚至還會把湯湯水水曬到身上,所以黃媽的食譜經常會推薦一些手指食物,也一直在強調大家要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和協調能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寶媽又要說了,「寶寶吃飯老是湯水灑一地,弄得到處都髒兮兮的,我實在看不下去了」。

咱們回想一下,誰開始鍛鍊時不經常失敗呢?這就像學走路時容易摔跤一樣,哪個寶寶不是走兩步,摔兩步呢?

學走路的時候你放手了,為什麼學吃飯的時候,你卻還不放手呢?

手指食物(看完文章後,來看這些吧)

9M+

10~11M12M+

山藥手指條

牛油果餅乾

寶寶版披薩

彩蔬雞肉條

南瓜小麵包

時蔬土豆餅

香軟土豆條

魷魚秋葵餅

清新蛋糕卷

南瓜山藥卷

西葫蘆魚糕

迷你小麵包

其實我很聰明,知道自己吃飯


寶寶出生時只具備了喝奶的能力,但在6月齡添加輔食的時候,我們開始用勺子給寶寶餵米粉,就已經在告知寶寶有吃飯這個事情了。

特別是進入8~9個月之後,你會發現寶寶特別喜歡用手去抓食物,甚至還會搶你的勺子,這些都是在模仿你平時如何在餵他。

你還會認為寶寶還小,什麼都不懂嗎?

雙擊圖片,可查看高清圖

資料來自《2016中國膳食指南》

牢記這個大致的時間劃分

 

8~12 個月開始嘗試用手自行進食


13~15 個月左右開始嘗試用勺子


18 個月以後可以更熟練地使用工具進食

不是我不說話,是我不會說話


寶寶學說話的過程,是讓所有的爸爸媽媽既期待又驚喜的一件事。有的寶寶幾個月大就會叫爸爸媽媽;但有的寶寶兩歲了,卻還是只會叫爸爸媽媽;甚至還有「守口如瓶」的寶寶,怎麼逗都不肯開口,可真是急壞了媽媽們!

明明天天都在講故事,看到什麼也都會教寶寶,為什麼就是「金口難開」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很多媽媽會擔心寶寶是不是有什麼疾病因素?或是家裡語言環境太複雜?但有一個原因很多媽媽都不知道:咀嚼鍛鍊不充分,也是導致寶寶說話晚的主要原因。

雙擊圖片,可查看高清圖

資料來自《張思萊科學育兒全典》

如果輔食過於精細,寶寶的舌頭運動不靈活,口腔的肌肉得不到應有的訓練,就會導致構音障礙,說話不清晰,甚至影響寶寶的正常發音。

想要寶寶說話好,咀嚼鍛鍊少不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媽媽你就該伺候我吃飯


「我家寶寶3歲半了,自己也不願意動手嘗試吃飯,是不是發育有問題」寶媽回想一下,寶寶8~9月之後,輔食是不是都是你全程很主動的去餵寶寶呢? 

當你一直追著寶寶餵飯時,在寶寶的心中已經建立起了「飯是媽媽餵的,不是自己吃的」的心理,所以就懶得自己吃了,這就是為什麼有的5~6歲的孩子還需要餵飯的原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很多家長會覺得寶寶還小,什麼都替他做好,什麼都依著他的性子,什麼都聽從他的愛好這就是愛寶寶,其實這樣是狠狠的害了寶寶,關閉了寶寶自我學習的大門。

寶寶的成長需要的不是一味的順從和溺愛,千萬不要讓你的愛成為寶寶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我們和長輩會給寶寶餵飯,大多數還是來之於溺愛,反而導致了寶寶不愛吃飯,甚至不會吃飯。

不過沒關係,只要咱們適時的放開手,照樣可以培養出一個愛吃飯的天使寶寶,下面是我這幾年來結合自身和工作室寶媽的經驗。給媽媽們總結的幾個絕招。


建立統一原則

全家人建立統一原則:吃什麼、什麼時候吃,大人說了算;吃不吃、吃多少,寶寶說了算。

尤其是要給心疼寶寶的長輩做好思想工作,千萬不要讓長輩一時心軟,又去追著喂,或者怕寶寶餓了就悄悄塞零食。

一定要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才不會前功盡棄。

有媽媽要心疼了,「那寶寶不吃該怎麼辦,難道餓著?」對的!就是餓著,我們大可不必擔心,餓上二三頓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黃小寶也是這樣經歷過來的。真的餓了又沒有零食可吃,下次他才會乖乖地坐到餐桌前好好吃飯,這也是飢餓療法的一部分。


別怕餓著寶寶,適度的飢餓感,讓寶寶吃飯更香!!

 

(圖片來源於網絡)

良好的用餐氛圍和習慣

收起玩具、關掉電視,營造出一個無影響的用餐環境。讓寶寶坐在專用的餐椅上,準備出卡通餐具。告訴他「吃飯時要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去別的地方就沒有飯飯吃咯」。

還要制定出科學的吃飯時間,儘量讓寶寶和大人吃飯時間一致,讓他加入到全家吃飯的氛圍中,大人吃的津津有味,寶寶自然也會模仿起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耐心引導

如果寶寶已經1-2歲了,而且已經是依靠看電視、哄騙、還要餵飯這樣的情況,那我們要一件件改變,千萬別妄想一下子能全部改變。

要知道,寶寶的這些壞毛病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要糾正這些壞毛病,還需要耐心的陪伴引導。

(圖片來源於網絡)

< 黃媽說>

黃媽想對媽媽們說:

不僅僅是餵飯,還有走路、跑步、撿東西、穿脫衣服、洗澡、說話表達溝通……這些都是寶寶需要獨立完成的一部分,我們作為家長所要做的不是替他們完成這些事情,而是幫助他們自己完成,使他們能夠獨立。

黃媽想對長輩們說:

育兒很辛苦,但我們不能因為寶寶還小,什麼都替他做好,這樣不是愛寶寶,反而是害了寶寶。我們想要寶寶好好吃飯,第一步就是給機會鍛鍊,儘量不要餵飯,更不要追著寶寶餵飯。

在追著餵飯這個問題上,作為家長咱們一定要藏起滿滿的愛,要知道,適當的「狠心」,才會換來一個健康的寶寶。


- THE END -

黃媽家900多道好吃又營養的輔食,做了詳細的分類。有分月齡查詢、種類查詢、功能查詢、還有精選查詢,媽媽們再也不用為寶寶吃什麼發愁了!

原創真的不容易
分享轉發?黃媽是舉雙手歡迎啦✔
不經授權就流氓轉載?信不信我舉平底鍋✘

相關焦點

  • 幾歲給孩子立規矩?不是1歲,也不是2歲,大部分家長都做錯了!
    A 立規矩,就要多給孩子提要求B 規矩越多,孩子越聽話C 孩子長大就懂事了,立規矩順其自然D 以上說法都不對是不是有點意外?關於給孩子立規矩這事兒,咱大人啊,可一定要擺正心態。所謂的「規矩」不是家長要求孩子做什麼、不做什麼。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和孩子溝通交流的一種方式。
  • 寶寶多大適合上幼兒園?不是所謂的3歲,家長別搞錯了
    我們鄰居的孩子今年三歲了,進入幼兒園之後,孩子不是尿溼了褲子,就是感冒了,一學期下來,在學校的時間並沒有多少。另外一個鄰居,他是讓孩子晚上了一年,四歲才進入小班,在班級裡,也算是比較大的,這個小朋友就沒有那麼長的適應時間,順利的過度了入園初期。
  • 寶寶1歲就能自己吃飯,到底哪一步最關鍵?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大家著急焦慮的心情。其實讓寶寶自己吃飯,一直都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不是幾天內就能夠完成的。需要孩子自己的發展,也需要家長的引導。如果前面兩個階段都進行的不錯,恭喜你,離成功已經很近了。慢慢的,你會發現,寶寶手指食物吃的不錯,從大塊的南瓜塊,到小塊的磨牙餅乾都能很好的握住了,是時候讓寶寶握住勺子自己動手了!
  • 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
    相信不少寶媽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到了2歲左右的時候突然變得不聽話、叛逆?不管父母說什麼,寶寶總是喜歡說:「不、不、不。」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1、給孩子制定規矩,簡單明了可能很多父母都會疑問:2歲孩子什麼都聽不懂怎麼立規矩?
  • 孩子多大年齡上幼兒園合適,不是2歲半更不是3歲,而是這個時候
    ,自己也可以出來工作,掙點錢補貼家用,懷著這樣的想法,就把寶寶送到了幼兒園。誰知道有些寶寶可並不是媽媽們想的那麼好伺候,一送到幼兒園就哭,有家人陪著還好,如果家人一走開,就哭個沒完,弄得媽媽們心疼不已。很多人都會說,等孩子適應就好了,可沒等孩子適應,孩子就已經回家不想去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其實很多時候,是孩子還沒有具備去上幼兒園的能力,當孩子準備好以下這些技能,就可以順利度過幼兒園的生活。
  • 如果寶寶在2歲前有這3種表現,並不是「高冷」,可能是智力低下
    那肯定是希望自己生下來的寶寶能夠健康又聰明,畢竟聰明的孩子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能獲得一定的便利。但有些家長卻發現,自己的寶寶生下來以後似乎顯得特別「高冷」,不僅讓父母在照顧寶寶的時候顯得非常省心,而且不哭不鬧,沒事就喜歡一個人玩。
  • 1歲就能自己吃飯?你家孩子也可以!
    「寶寶快2歲了,最近在學吃飯,過程真的是很抓狂啊,扔勺子,扔吃的,扯圍嘴,有時候還把吃的捏碎了玩,身上地上餐椅裡全是飯啊!怎麼破?」看著這些後臺的留言,糕媽真是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麻麻們大寫的心塞啊!想讓孩子好好吃飯?那就得讓他自己吃。那麼,寶寶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練習自己吃飯呢?從用手抓,到用勺叉,自己吃飯這項重要的技能是醬紫一天天練成的哦。
  • 崔玉濤答疑:幾歲給孩子立規矩?不是1歲,不是2歲,竟是這個年紀!
    另外,規矩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必須依託於生活,並為生活服務。拒絕「表演式規矩」。比如出門在外,遇到家長熟悉的人,一定要求孩子主動和對方對招呼、問好等,哪怕孩子不認識這個人,也要表現得很懂禮貌,其實這樣的規矩對孩子來說就沒有必要。家長要給孩子立的規矩,是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去做一些對他有利的事情,更利於他發育的一些事情,比如吃飯前如廁後要洗手、早晚要刷牙等。不要僅為了大人自己的面子立規矩。
  • 都說2歲寶寶最難帶,家長如何和2歲的寶寶「講道理」?建議收藏
    其實對於以上的問題,許多家長都有過相似的經歷,特別是在孩子兩歲的時候,總是非常的難帶,讓許多家長都覺得帶孩子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更像是一種挑戰。一、為什麼2歲的寶寶難帶?2、喜歡模仿兩歲的孩子模仿行為會變得非常明顯,特別是在孩子三歲的時候變得更加突出。這是因為孩子處於自我意識的萌芽階段,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所以在看到大人做的事情時,就會引起他們的新鮮感,總是想要去嘗試想要模仿一下。
  • 一個孩子最大的心酸,不是單親,不是打罵,而是3歲前……
    補充維D建議一直補充到2歲,以更好幫助母乳和奶粉中鈣的吸收。記住,一定要選擇有OTC標識的藥品,而不是保健品!04.4-5個月:聯繫抓握能力通過前面的訓練,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適當練習寶寶的抓握能力了。如果戒不掉,寶寶出牙可能會比較晚,或者出現其他牙齦問題。07.8個月:培養自主進食的習慣這個時候,如果你發現寶寶對大人吃飯感興趣,那說明寶寶想要自己吃飯了。
  • 寶寶挑食、不愛吃飯?問題可能出在家長身上!
    每天哄寶寶吃飯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家長滿世界跑著、追著、吼著喂,結果娃不買帳,若嚴厲恐嚇一下,人家哇的一聲哭聲雷動,軟硬不吃能咋辦,氣得家長只能無語嘆氣。如果不及時調整寶寶的食物性狀,很可能到了1歲以後,沒嚼頭的不愛吃,有嚼頭的咽不下。當然呢,家長不用擔心寶寶咬不動,人家牙床肉裡包裹的就是真正的牙齒,到合適月齡就應該慢慢磨牙,慢慢鍛鍊咀嚼能力。有太多家長習慣逼著孩子吃飯,非要達到自己滿意的飯量才行,孩子吃的少一點,就覺得身體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 1歲以後,還有必要給寶寶喝配方奶嗎?
    答:對於1歲多的寶寶,如果不肯喝配方奶的話,喝牛奶也可以的。因為絕大多數孩子滿1歲之後,就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同樣的飯菜了,並且主要的營養來源更多的也是依靠一日三餐,而奶(包括母乳、配方奶、牛奶)只是作為日常的營養補充來添加了。所以,寶寶1歲以後,喝配方奶或牛奶,都可以的。
  • 寶寶多大吃肉?過早過晚都是坑娃,專家:多數家長都給加「晚」了
    但是對於該給寶寶吃多少肉,又該什麼時候吃,很多家長心裡還是沒什麼數的。寶寶1歲了,卻還沒吃過肉鄰居家的小寶寶舒舒長得十分可愛,眼瞅著今年10月就要滿1歲了,但是寶寶發育的似乎並不是那麼好,個頭在同齡中的顯得也不太大。
  • 1歲內寶寶成長4大「關鍵期」,家長千萬別錯過!
    通過辨別和了解寶寶的性格,減少撫養寶寶的壓力。(3)8~1歲8個月~1歲的寶寶,開始會區分熟悉和不熟悉兩種情況的不同。接觸陌生人時會緊張是寶寶情感發育的第一個裡程碑。這一時期,寶寶也會變得更「黏」著家長,這就是分離焦慮症的開始。
  • 寶寶多大能吃成人飯?醫生:超過這個年齡最好,許多家長都錯了
    但是有些老人們可能在孩子稍微大點的時候,就想要去將自己手裡面的飯菜餵給寶寶,並且看著他們水汪汪的大眼睛肉嘟嘟的小嘴巴,就會覺得非常的可愛,可是孩子到底多大才能夠吃大人飯呢?
  • 停止餵食 讓寶寶自己學會吃飯
    餵飯的過程是辛苦的,媽媽困擾,寶寶也難受,所以寶寶經常會表現出反抗或拒食的情況。另外,經常餵飯,不僅不利於寶寶自主就餐良好習慣的養成,也不利於鍛鍊寶寶的協調能力與大腦發育,甚至會對寶寶生活能力的培養和自尊心的建立產生危害。所以,停止餵飯,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吧!具體怎麼做?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吃飯「掉」得到處都是,奶奶買來2隻小雞,網友:太配了
    寶寶吃飯「掉」得到處都是,奶奶買來2隻小雞,網友:太配了前幾天看到一個小視頻,一位八九個月的寶寶坐在兒童餐椅上自己吃飯,因為年紀太小,手的抓握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發展的不是很好,食物掉的到處都是,餐椅上、地板上,隨處可見的米粒和飯菜。
  • 奶粉到底要喝到幾歲?不是三歲,也不是七歲,而是…
    因為市面上銷售許多「三段」、「四段」的奶粉,所以許多家長就認為奶粉至少要喝到寶寶三歲,甚至七歲。今天小康君要講的,可能與大家想像的不一樣。各位寶媽奶爸搬好小馬扎,聽小康君慢慢說~美國兒科學會 AAP、中國香港衛生署、世界衛生組織 WHO都建議在寶寶1歲之後,就可以用牛奶代替奶粉了。家長不是必須要通過奶粉(即三段、四段奶粉)為寶寶提供主要的營養來源 。
  • 寶寶幹吃不胖,難道是易瘦體質?吃飯追求的不是量,避開這2個坑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新生兒的平均體重在3.2-3.3kg之間,而寶寶滿一歲後,體重將會達到原先的3倍。寶寶吃胖不是好事根據相關統計,在小時候「胖」的孩子,長大也更容易肥胖,其肥胖的可能是普通孩子的2倍。在說寶寶為什麼吃不胖以前,我們要先明確什麼是「瘦」,很多家長認為,寶寶只有胖乎乎的像「年畫娃娃」才正常。
  • 1-2歲寶寶,家長照顧避開十個誤區,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終於熬到孩子一歲之後,很多家長就覺得終於可以放鬆一些了,孩子一歲之後慢慢學會了走路,學會了說話,甚至學會了自己吃飯,很多家長就覺得孩子長大了,不用這麼操心了。卻不知道孩子一歲到兩歲也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孩子在1到2歲的時候:一年時間孩子的生長增長12-15釐米,比青春期更快。而孩子的體重增長慢了下來,一年長五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