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獲獎縮時攝影作品帶你走遍香港,攝影師最愛的打卡地都在這兒了

2021-02-14 Feekr旅行

記錄一個城市的最好方式,大概就是用鏡頭和影像了。

在香港,就有一群本地的攝影師熱衷於將城市的大事小事都用快門給記錄下,更有甚者玩轉了專業的縮時攝影,連外國人都大力稱讚。

而近期,就有個全職攝影師——張德俊,足足花了一年時間,在香港穿街走巷,拍下了成百上千張照片,製作了這部走縮時攝影作品《Homeland》,呈現了香港本土最具特色的生活。而這部片子更是衝出了亞洲,在瑞士電影獎中獲獎。

 

▼《Homeland》影片▼

(請在wifi狀態下觀看,土豪隨意~)

土生土長香港人紀錄香港地


▲攝影師張德俊

縮時攝影在視覺效果的呈現上,具有品質高、解析度高、還原度高的優點,是電影藝術技巧中減速攝影的極致版本,適合用於拍攝城市景象、星空變化、人潮車流等等場景。

而在本片中,張德俊就是運用高動態的縮時攝影手法,拿著數位相機與計時器,設定一秒、三秒或十分鐘,時間一到相機拍一張,再通過後期剪輯製成動態影片。整個過程都很耗時耗力,光在旺角他就足足花了兩小時,拍攝過程中還要不停躲避行人,也不敢喝水,以免中途要上廁所。

 

▲短片中攝影師和家人都有出鏡

開頭熟悉的維港,隨之一個180度旋轉又來到獅子山下,象徵著獅子山下體現香港精神。當一個個攝影人熱愛的場景相繼出現,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攝影師希望我們觀看影片的同時,不止於畫面的流露,而是能有更深一層的思考。除此之外,他與家人更是在照片中親身做主角,將住在公屋的港人生活常態呈現給大家。

 

▲張德俊短⽚《twilight》中的香港

除了以香港為短片主題外,他也曾飄洋過海,拍過澳洲、臺灣、柬埔寨等的城市鄉村風貌。不過人始終對自己的家鄉有一種獨特的偏愛,在製作這部於海外獲獎不斷的《Homeland》之前,他就已經堅持一年出一部關於香港的短片。

 

▲張德俊接受TVB《東張西望》採訪

不過,你可能不會想到,在成為攝影師之前,張德俊曾經當過保安、做過銷售、送過快餐,直至遇到許冠傑的兒子許懷谷才當上攝影助手,才真正找到自己熱愛做的事情。在40歲的時候,他終於正式成為了職業攝影師。有夢想永遠也不怕遲,如今,他終於也可以將自己家鄉美好的一面帶到世界各地,讓觀眾感受到香港不同地區的特色與變遷,亦不失為一件幸福的事情。

除此之外,這部作品裡所選的地點,同時也是攝影師們到港最愛的拍攝地,今天Feekr將其一一羅列,並附上到達方式和最佳機位~攝影發燒友們記得收藏啦!

高樓大廈之間,看盡香港千帆與繁華

|| 維港

▲圖:@乾坤魘濤

香港夜景美,這個無人不知。但往往大家第一次到香港,都會被推薦到維港。賞維港有兩個角度,第一個是站在碼頭將對岸的特色建築掃一遍,第二個是從太平山觀景臺往下看,欣賞由樹叢、中環高樓、維港恰恰夾在港島與九龍之間以及夜空構成的世界級夜景。

交通方式:港鐵尖沙咀或尖東站,出站後步行10分鐘左右,到達碼頭邊拍攝維港風光。

 

|| 嘉頓山

除了維港外,香港還有其他賞夜景的好地方,例如片中出現的嘉頓山——石硤尾美荷樓旁邊的小山丘,特別適合攝影人或情侶逃離市區的擁擠喧囂,安靜地賞日落與夜景。

交通方式:港鐵觀塘線石硤尾站A出口/荃灣線深水埗站B2出口。

最佳機位:沿美荷樓旁邊的晨運徑拾級而上,15分鐘左右能到達山頂。(注意:晚上沒有路燈)

|| 觀塘平山(機場山)

而另一座山也是賞萬家燈火熱鬧景象的好去處——機場山,之所以叫「機場山」,皆因這裡在舊日是眺望啟德機場的最佳地方。

交通方式:港鐵九龍灣站,沿行人天橋步行10分鐘。

 

屋邨遊樂園,一樓一美學

|| 對稱美學:井型屋邨

出境率之高的沙田禾輋邨,是香港早期公屋——井型公屋,大廈的中心形成一個巨大天井。無論仰視或俯視,都令人不安,但這種規律的幾何對稱在視覺上能形成一種重疊式的影像,形成一股巨大的衝擊力。除了禾輋邨外,這款雙塔式大廈還包括觀塘坪石邨與港島的華富邨、愛民邨。

禾輋邨:電影《點五步》、《香港製造》被取材為主人公成長的居所,代表著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香港精神。

地址:位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分校(火炭路)、沙田運動場(源禾路)和瀝源邨(禾輋街)之間。

交通方式:九巴巴士48P、48X、81線禾輋巴士總站

坪石邨:在麥浚龍電影《殭屍》中是過氣明星錢小豪隱居的屋村。現實中,九龍皇帝曾灶財曾在該邨的燈柱和電箱寫大字。

地址:九龍觀塘區平山,與彩虹村緊挨

愛民邨:昔日的「模範屋邨」,英女皇首次訪港亦曾到達的屋邨。

地址:何文田十二號山忠孝街60號

交通方式:港鐵何文田站步行10至15分鐘

最佳機位:愛民村由「衛民樓」、「敦民樓」、「德民樓」、「新民樓」和「信民樓」組成,到任何一棟樓都能進行拍攝。

華富邨:香港首個以市鎮形式出現的屋邨,擁有無敵大海景、被譽為「平民豪宅」。

地址:香港島南區薄扶林,鄰近貝沙灣和置富花園。

 

|| 密度美學:怪獸大廈

▲圖:@乾坤魘濤

怪獸大廈殘舊的外牆,驚人的密度,吸引了不少電影創作者和攝影愛好者,當然子是少不了張德俊。但他的拍攝想傳達的是,香港光鮮外,壓迫感如此強的大廈背後,有很多本地人為買樓感到很大壓力,都快透不過氣來。甚至於,他想拍一個燈火通明的海山樓畫面,卻發現等到晚上10點多,有的戶主都沒下班回家,香港小市民的生活確實不易。

Tips:怪獸大廈指福昌樓、益昌樓、益發樓、海山樓及海景樓。

地址:海山樓香港鰂魚湧街19-43號

交通方式:港鐵太古地鐵站B出口轉左,走五分鐘直路便可到達。

|| 色彩美學:彩虹邨

▲圖:@乾坤魘濤

雖說香港有不少讓人感覺壓抑的大廈,但也存在著夢幻小清新——彩虹邨。一個與坪石邨只有一路之隔的屋邨,七彩的外牆是它最大的標誌,搭上充滿夏日風情的幾棵椰樹,偶爾在路上碰上周圍跑的小貓,與冰冷的摩天大樓群相比,這樣的舊屋邨增添的不止一點點人情味。

地址:九龍黃大仙彩虹邨

交通方式:港鐵彩虹站C3/C4出口  

最佳機位:停車場頂樓的球場

 

熱血江湖與市井風情

|| 廟街

▲圖:@乾坤魘濤

談起香港電影中的熱血江湖和草根英雄,就不得不提廟街,這條油麻地最老的街道。與銅鑼灣、中環相比,沒有摩天大樓,反而有歌廳、麻雀館的廟街,免不了被打造成為一個特殊符號,隱喻著下三流和邋遢,成為黑社會、警匪片子的必備場景。另一面,廟街的大排檔、地攤果欄與算命攤又代表著小市民的生活樂趣。在這裡,你不但可以吃幾碗周星馳《食神》裡的「拿渣面」,還可嘗試老舊茶餐廳美都,地道糖水源記和各種魚蛋粉、牛腩等美食。

交通方式:港鐵油麻地站C出口,或港鐵佐敦站A出口,右轉沿佐敦道步行三個街口

最佳機位:廟街北門對面的樓上停車場內,這裡適合拍攝熱鬧的夜景。

 

|| 渡船街

▲曾面向汪洋大海的渡船街

在西九龍尚未填海前,渡船街仍是一條面向汪洋大海,能「渡船」的街道。早期這裡一帶是經營船隻維修、麻纜、雜貨、理髮、米店等等的,但填海後光景已不再。而這裡曾經亦集聚了不少的越南人,所以擁有不少越南餐廳。除此之外,也不要錯過仍然經營的「添記」,他們炮製出的道地越南風味的三文治連香港著名的美食家蔡瀾都樂意多次來品嘗。

交通方式:九巴12路、2e路、九龍區專線小巴74s路、914路

 

|| 天后廟

 ▲影片截圖,榕樹頭公園的天后廟

位於榕樹頭公園的天后廟是廟街名字的起源,並將街道分為南北邊。在短片中,張德俊挑選了從這個古廟出發,畫面中穿過西貢的天后廟和粉嶺的北帝廟,才回到廟街的另一側。恰好呈現了曾經互通的廟南街與廟北街,由於榕樹頭被改成公園,又增建了圖書館,從此不再相通的歷史。

地址:九龍油麻地廟街

交通方式:從港鐵佐敦站A出口,右轉沿佐敦道步行三個街口即達廟街。或從港鐵油麻地站C出口,沿文明裡步行至廟街。

Christina Chan專欄往期精選

點擊淺藍色字體直接跳轉至文章。

阮大勇丨成龍點名要用他、周星馳也稱讚不絕,這個寧波人用一雙手記載了香港電影黃金時代

九龍皇帝丨香港有個瘋狂塗鴉51年的「瘋子皇帝」,連黃家駒都曾為他寫歌

鐵閘繪畫丨當鐵閘繪畫與地道美食碰撞交融,香港這些街頭老店終於重獲了新生

香港荔園丨周慧敏在這裡拍出道廣告,林夕專門為它寫歌,這座遊樂場才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往期精選推薦!

相關焦點

  • 攝影師不得不打卡的香港拍照地,去就對了!
    你們去香港,都是去買買買嗎?有沒有朋友去香港都是為了拍拍拍的呀?或者說你們知道香港有沒有哪些適合拍照的地方嗎?今天給大家分享 攝影博主@周健__  的香港拍照地推薦,下次去香港拍照,不愁不知道去哪啦~如果你覺得還不錯的話,看完請不要忘了在文末點一點「在看」哦!
  • 2018APC三地國際攝影巡迴展獲獎作品(五)
    2018 APC 澳大利亞三地國際攝影巡迴賽獲獎作品(五)
  • 2020 IPPA攝影大賽獎項公布 獲獎攝影師教你如何拍照
    這就將攝影和蘋果產品綁定在一起。多年以前,「攝影」這兩個字只和專業的相機有關,如今只需要一部智慧型手機也創作出扣人心弦作品。目前趙戈礪主要使用一部相機和兩部手機進行拍攝,手機用得最多的是蘋果iPhone XS Max。對於趙戈礪來說,參加IPPA也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年前他通過攝影圈的朋友了解到IPPA這樣一項比賽,看到自己喜歡的幾位攝影師都獲獎了,於是就萌生了參加比賽的想法。趙戈礪表示,他並沒有為比賽特意去進行拍攝,而是從過去一年中拍攝的3萬張照片中選擇了一些。
  • 國家地理攝影大賽2014獲獎作品 攝影
    國際權威攝影賽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2014年度的比賽結果在近日揭曉,《國家地理》今年收到全球超過9200幅參賽作品,來自超過150個國家,經過漫長的評審挑選評鑑
  • 2019索尼世界攝影大賽獎項揭曉,中國攝影師的獲獎作品拍了些什麼?
    憑藉其系列作品《Five degrees》(五度),獲得年度攝影師稱號和2.5萬美元的獎金,評審團稱讚了該作品在曝光全球關注問題時的敏感性、技術卓越性以及藝術性。它向攝影師們發起挑戰,要求他們提交展現藝術家攝影激情的主體作品,揭示那些原本看不到的作品。張益銘-靜物類第二名,作品系列《看著氣球升起》張益銘是一位業餘攝影師,成長於中國蘭州。現居美國康乃狄克州紐哈芬市,他現在正在耶魯大學攻讀物理學學士學位。他的系列作品《看著氣球升起》在此次索尼世界攝影大賽中獲獎。
  • 第三十六屆尼康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全集:中國攝影師榮獲特等獎
    Yuan)| 中國第36屆NIKON攝影大賽(Nikon Photo Contest 2016-2017)公布了2016-2017賽季的全部獲獎作品名單。中國攝影師本次可謂收穫頗豐,除田園園憑藉作品《休》斬獲大賽特等獎及一般類別單幅一等獎之外,在各類別的獎項角逐中,還有多人獲獎。NIKON100周年紀念金獎被義大利攝影師Annamaria Bruni收入囊中。本期將展示圖片類所有獲獎作品。
  • 2019 iPhone攝影大賽公布,20名中國攝影師獲獎!
    2019年IPPA攝影大賽獲獎作品中,來自中國的攝影師作品數量創了新高,共有20名中國攝影師獲獎,佔總獲獎數的1/3。其中,來自中國的攝影師彭浩獲得了年度攝影大獎第三名,另外兩位來自中國的攝影師熊威和劉丹獲得了今年IPPA人物類和植物類第一名,而三位獲獎的中國攝影師也分享他們獲獎作品以及作品相關拍攝信息以及拍攝技巧。
  • 達人分享 延時攝影利器——縮時拍
  • 20名中國攝影師 iPhone攝影大賽作品!
    劉丹頂著烈日使用iPhone XS Max拍下了這張作品,在拍攝時,劉丹打開了iPhone XS Max的相機帶「智能HDR」功能,在保證真實色彩的同時還能很好的捕捉到了植物的細節。也正因此,讓這幅作品從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熊威,人物類第一名熊威,現居武漢黃陂區,是一名公務員。
  • 如何用手機更好地記錄世界?IPPA2019獲獎攝影作品來教你
    獲獎的作品並不都是最新的iPhone設備拍攝的,很多獎項都是老機型拍攝的,iPhone6、iPhoneSE、iPhoneXS等都在列,再次說明了硬體產品是必要但非首要,重要的是真正去發現和記錄生活的美好。大多數手機的攝像頭焦段在26mm—35mm之間,iPhone攝像頭等效焦段為28mm;而手機攝像頭28mm的焦段和相機的35mm焦段是很接近的。
  • 縮時攝影的相機與拍攝設定
    其實,隨著數位單眼相機研發技術與後制編修軟體的進步,縮時攝影已漸漸為攝影玩家所重視,也提供更多熱愛「衝景」的風景攝影師一個全新的作品呈現方式
  • Instagram攝影師帶你領略香港10個拍照打卡聖地,不懂技術也能拍出大片既視感!
    去這些Instagram攝影師曾到訪的香港熱門拍照地點,參考他們的拍攝構圖,練習攝影技巧,記錄香港特色美麗的一面,為你的Instagram Account或微信朋友圈增添更多美麗照片!日本攝影師濱田英明( Hideaki Hamada) 和「follow me to」的攝影師 Murad Osmann 到香港,不約而同在中環拍了多張美麗照片,包括IFC、中環高樓街景和行人步道等。
  • 2020年IPA攝影獎獲獎作品——專業組(藝術類)
    IPA(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是國際攝影業界最具挑戰性、最為全面的攝影獎項之一。
  • 縮時攝影
    當你進入時間軸,進入四維空間回顧和感受自己生命更完整的歷程,自然會有更深的體悟和洞見。人說,讀史使人智慧,當你有開始讀自己的歷史,就跳出前世的局限,感受生命的美好,生生死死,自有哲理。你會變的熱愛生命又不懼死亡。
  • 自然的極致,2019年《國家地理》攝影大賽獲獎作品!中國攝影師脫穎而出獲得年度總冠軍
    這項攝影界的盛會已經成功舉辦了31屆,每一屆都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每年全世界數萬名攝影師都會通過它來展示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欣賞其獲獎作品已成為一種慣例、一種享受。今年來自重慶的中國90後攝影師儲衛民憑藉其拍攝於格陵蘭島上一處小漁村的夢幻冬景,從超過30個國家的攝影師提交的上萬幅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了本次大賽的總冠軍以及7500美元(約5.15萬元人民幣)獎金。
  • 香港攝影師賴億南 聊街頭攝影
    賴憶南 是之前在我成立的Facebook街頭攝影社團裡認識的,他是位對影像創作非常有熱情的香港攝影師, 2002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其後加入香港電臺電視部任職攝影師,他也是「現在攝影」的創辦人之一。 以下就是阿南的訪談內容。請介紹一下你自己我是賴憶南,認識我的人都叫我阿南,我在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畢業,主修電影攝影、副修導演。
  • 從黎明到深夜,一天裡的縮時攝影
    一些城市地標,常常是眾多民眾和攝影愛好者必拍的景色之一,想要拍得與眾不同,除了運氣好或能找到不同的角度外,還有什麼方法呢?
  • 2016國家地理年度旅行攝影師大賽獲獎作品欣賞
    近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公布了2016年年度旅行攝影師大賽的獲獎結果。最終來自中國香港的攝影師Anthony Lau贏得了該項賽事的總冠軍,作為獎勵他將獲得一部相機和一份雙人7天北極熊之旅。以下是本屆比賽的獲獎作品欣賞:▼總冠軍&人物組第一名:「Winter Horseman」,Anthony Lau▼人物組第二名:「Rooftop Dreams」,Yasmin Mund
  • 攝影名家陳治平經驗談 縮時攝影的相機與拍攝設定
    隨著數字單眼相機研發技術與後制編修軟體的進步,縮時攝影已漸漸為攝影玩家所重視,也提供更多熱愛「衝景」的風景攝影師一個全新的作品呈現方式
  • 它們憑什麼獲獎?全面解析2020年國際風光攝影
    △ 2020年度風光攝影師Kelvin Yuen(袁斯樂)今年,來自中國香港的24歲攝影師Kelvin Yuen(袁斯樂)憑藉其出色的系列作品而被評為「年度國際風光攝影師」。△ 年度風光攝影師Kelvin Yuen獲獎組照之《神奇之夜》作品點評:極光類的作品很多了,此前格林尼治天文臺年度攝影金獎作品得主王徵,也曾拍出過驚為天人的《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