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會成為影史第一神作?

2020-10-20 TOP縱貫線

關注TOP縱貫線,每日更新哦!


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肖申克的救贖》

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肖申克的救贖》

TOP君今天要聊的是影史第一神作——《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

影片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影片中涵蓋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頗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

此片在IMDB當中被超過16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豆瓣榜單第一名。

影片解讀:

Tommy Williams(因為偷電視而被判兩年的小夥子)這一角色本來是給布拉德·彼特準備的,片中扮演Tommy的Gil Bellows,曾在1997年的當紅電視劇集《Ally McBeal》(港譯《艾麗的異想世界》臺譯《甜心俏佳人》)扮演了一個類似角色William Thomas。

拍攝地是俄亥俄州的曼斯菲爾德州立管教所(Mansfield State Penitentiary),但由於監獄過於破舊,劇組不得不在拍攝前進行整修。室內戲則是在攝影棚內拍的,因為修復這所監獄的內部比搭建同樣的布景花費要高。

安迪牢房的牆上貼著一張愛因斯坦的照片,扮演安迪的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曾出演關於愛因斯坦的幻想電影《I.Q.》(1994年)。

犯人們看的那部美國愛神麗塔·海華斯(Rita Hayworth)的影片是《蕩婦吉爾達》(Gilda 1946)。

在開場的法庭戲中,安迪說自己把槍扔進了Royal河,在史蒂芬·金的另一本小說《站在我旁邊》(Stand By Me)中,逃亡的孩子們穿過了同一條河。

當沃登·諾頓打開藏有安迪鑿石錘的《聖經》時,打開的那頁正是《出埃及記》,這個章節詳細描述了猶太教徒逃離埃及的過程。

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拍攝期間的每個周末都看《好傢夥》這部電影,並從中得到靈感,使用畫外音來轉場。

儘管影院票房成績中規中矩,但是本片在出租錄像帶排行榜上一直遙遙領先。

片尾有一行字幕"In memory of Allen Greene"翻譯成中文就是"謹以此紀念Allen Greene "。Allen Greene是導演Frank Darabont的經紀人,在影片完成的前夕死於AIDS的病發症。

Andy在謀殺發生的那個夜晚坐在自己的車裡,有一個雙手上子彈的特寫鏡頭,其實那雙手是導演Frank Darabont的,因為原先的劇本裡沒有設計這個鏡頭,是事後補拍的。

影片的義大利版要比美國版少15分鐘,刪去了結尾簡要交待安迪自由生活的片斷。最後一個場景中Andy和RED在海灘上重逢並擁抱的鏡頭,這在劇本中原是不存在的,因為Stephen King的原著小說中並沒有這段情節。

這是導演在其合伙人的堅持下違心添加的,而甚至在拍攝完後還一度企圖剪掉。幸虧在試看樣片的時候觀眾們非常喜愛,導演才因此做出了讓步,並決定保留這段情節。後來的觀眾們才因此有幸觀看到這令人喜悅且熱淚盈眶的結局場面。

摩根.弗裡曼扮演的那位贏得遲來自由的老者名叫RED,即英文單詞「救贖」的前三個字母。

安迪播放的那首曲子是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的第三幕的信件二重唱,或曰「徜徉在微風中」,是女主角蘇珊娜與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兩位女士一起寫一封信,一起使花心的伯爵落入陷阱的計劃。

從電影發行以來至今,《肖申克的救贖》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的史上最佳250部電影影迷評選中,一直以來都和《教父》形成第一名與第二名之間的拉鋸戰,也是至今最多影迷參與評分的電影。

在1995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上,該片獲得七項提名,包含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配樂、最佳混音。但最終未能獲得任何獎項。令人意外的是,雖然該片在電影院公映時並未獲得太多好評,但卻在家庭影院市場和出租市場獲得的巨大成功,至今已經成了著名案例。

《華爾街日報》記者Russell Adams在提到此片時表示,該片因為角色大都是男性,影片內容沉重,且片名帶有宗教色彩使它並沒有在短期流行開來,因此即使獲得七項奧斯卡獎項提名但無一獲獎,此後華納影業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獲得影評人及觀眾肯定,成為1995年出租量最多的電影。

影片時至今日仍在源源不斷地為華納影業賺取收入。而據片中飾演典獄長的巴布·岡頓說,時至今日,其仍然會收到可觀的後續收入。

在影片中,有人在改變,也有人在習慣。影片中的「肖申克監獄」隱喻著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環境,對於在監獄裡呆了50年的老託馬斯來說,改變意味著毀滅;但對於年輕而富於激情的安迪來說,改變則是一種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其實是對自我的一種救贖。史蒂芬・金這位懸疑大師也只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人們,追求自我的人生並非只是一個夢想,只是在於自己怎麼去做。不管結果怎麼樣,這個過程很重要。

影片在牢獄題材電影中突破了類型片的限制,拍出了同類作品罕見的人情味和溫馨感覺。它觸及的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和當下的不可迴避困境。

電影的結構比原小說更精當,臺詞比原小說更有節奏感,更加有所推敲錘鍊、也更有深意,人物形象比原小說更鮮活有力。導演以豐富、機巧的藝術文本,將自由精神高揚在天地之間。

《肖申克的救贖》帶來的是恆久不變的真摯友情、百折不撓的靈魂鑄煉和生生不息的命運之火。希望不需要熱情,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一次不經意的衝動。

在監獄裡,當生命的過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高漲的熱情都只能無可奈何地向失望舉起雙手,宿命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只有內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謬,否則,人只有在面對冤枉時委屈和無奈、在面對壓制時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爛,甚或在平常的環境中寂寞和絕望。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典。

而「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內頁被挖空的《聖經》裡,附著在安迪高大的身軀裡,匍匐在500碼的下水道裡,最後,那條僅有的骯髒之路把安迪送往了美麗的新世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是影史必看的經典神作?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吧1995年,影史經典神作《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 《肖申克的救贖》:成為影史第一全靠運氣?
    1994為什麼是奇蹟年?本片影史第一的位置固然有片子質量過硬的原因,但是時代背景和一次影迷刷分事件也是重要原因。首先要說明的是這裡的影史第一,是指《肖申克的救贖》在豆瓣和IMDB上常年保持評分第一。這兩個網站都是以普通影迷打分為主,在其他影評人為主的榜單上,本片並不是第一。
  • 影史排名第一為什麼是《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教父》
    教父《教父》電影宣揚的主題是「男人的聖經,是智慧的總和,是一切問題的答案」。肖申克的救贖更是闡述人如何心存希望,在絕境中逆轉人生,最後獲得成功的積極向上的人生理念。影片說展示的肖申克監獄是一個黑暗的,充滿罪惡的地方。
  • 影史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贖》當年竟遭遇滑鐵盧?
    1994年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贖》距今已經26年,但依舊是同類型電影中的佼佼者,美國IMDB網站超過160萬人打分,中國豆瓣213萬人打分,並且評分高居IMDB和豆瓣雙榜第一,無愧影迷心中影史第一的佳作。
  • 影評《肖申克的救贖》自由無價
    《肖申克的救贖》相信影迷基本都看過。這是一部影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至今被奉為神作。《阿甘正傳》、《變相怪傑》都誕生於同一時期,但是《肖申克的救贖》又算其中佼佼者,屹立在各種佳片肩頭,由此可見《肖申克的救贖》到底分量多少。
  • 不為人知的幕後丨《肖申克的救贖》如何成為影史經典
    今年恰好是影片上映20周年,看了這篇文章之後,你是否有重看一遍本片的衝動呢?經典臺詞有的鳥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毛太美麗了。生命可以歸結為簡單的選擇:忙於生活,趕著去死。 強者自救,聖者渡人。故事的主人公是蒂姆·羅賓斯飾演的Andy Dufresne,因被指控殺害妻子及妻子的情人,被判處終身監禁,含冤入獄。他在獄中的同伴是摩根·弗裡曼飾演的Red,後者是這部電影的第一人稱講述者。在今天看來,《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經典佳片,但當時的觀眾卻未必欣賞———上世紀90年代的好萊塢是動作片的時代,阿諾·施瓦辛格和布魯斯·威利斯是票房良藥。
  • 《肖申克的救贖》是全球電影史排名第一的電影!那麼為什麼排名第一?
    《肖申克的救贖》是全球電影史排名第一的電影!那麼為什麼排名第一? 我們先看看《肖申克的救贖》的電影劇本! 影史上第一次用到了非主人公視角講述故事的手法,本片主人公是第一主人公是安迪,而編劇卻用第二主人公瑞德的視角來講述安迪從銀行家入獄到成功越獄的一段故事!
  • 細讀經典 | 史上最佳影片《肖申克的救贖》
    1994年9月,《肖申克的救贖
  • 終於有一部《巴比龍》可以和影史第一《肖申克的救贖》相媲美了
    終於有一部可以和《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霸佔了快三十年的影史第一的電影相抗衡了,這對於喜歡電影的全球觀眾來說絕對是一大驚喜。同為越獄題材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即使站在全球影史的角度而言,絕對是一部無論與倫比的精彩電影。而今天小編給大家安利的這部電影,也是一部越獄題材的電影,從某種角度而言這部《巴比龍》比《肖申克的救贖》有過之而無不及。
  • 《肖申克的救贖》:影史第一的背後,是作者史蒂芬·金的人生寫照
    史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背後的男人,影史最佳影片的締造者兩年前,那會還在廈門那個繁華城市每天兩點一線往返來回於公司與宿舍,那時候有部叫《平凡英雄》的片子我曾看過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動容,裡頭的4個主人公都是普通人,但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煩惱:生活困頓,11次想逃離城市;工作挫折,7次想離職;創業失敗
  • 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輸了奧斯卡,還能成為影迷心目中的第一?
    對於喜歡《肖申克的救贖》的觀眾來講,很不理解,這麼好的影片怎麼會獲得不了獎項呢?《肖申克的救贖》和《阿甘正傳》故事情節就不說了,你肯定看過。今天康康就和你一起分析下「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兩個獎項,《阿甘正傳》為何能打敗《肖申克的救贖》?先說個兩個前提:第一、就是電影票房。票房代表著什麼?票房代表著社會影響力。
  • 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能是影史第一,它是否言過其實?
    二十多年過去了,雖然有很多優秀的電影層出不窮,但《肖申克的救贖》仍然站在了大部分投票影迷心目中的最頂端。這部電影的魅力到底在哪裡,它是否言過其實?那麼從這個標準來看,《肖申克的救贖》當然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故事。《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故事的靈魂其實存在於大量的細節當中,無論是大的概念環境設置上還是劇情走向、人物對白與動作、服裝、道具等等細節。
  • 深度解讀:為什麼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
    本文由【深情解讀】原創出品,抄襲必究!初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是在大學,英語老師在課堂上播放,那時候年紀輕,沒有真正看懂,只依稀記得一些經典情節。如今幾年過去了,我也年過三十,重新找出來看,依然沒有完全看懂這部電影。
  • 牛X閃閃的5部導演處女作,《肖申克救贖》第二,第一成了教科書
    外媒Ranker組織影迷評選出「影史牛X閃閃的導演處女作」,入選者並不少。今天,指影俠先帶你看看Top 5都有誰?05.這部影史神作,之後三度被改編。2015年中國改編成《十二公民》,好評如潮。03.但他的兩部作品一拎出來,你會嚇兩跳,第一跳是《綠裡奇蹟》,第二跳是《肖申克的救贖》。35歲那年,他執導處女作《肖申克的救贖》,載入史冊的神來之筆。
  • 一部影史留名的電影,與《肖申克的救贖》同年上映,票房碾壓後者
    今天我們來講一部影史經典老片《低俗小說》。這部電影上映於1994年,由昆汀導演,布魯斯威利斯,烏瑪瑟曼,蒂姆羅斯,約翰特拉沃爾塔等人主演。1994年是電影的奇蹟之年,也許是老天爺想看電影了,這一年全世界電影界似乎約好了一樣,或拍或上映,如泉湧般誕生了幾十部經典影片,至今還霸佔著電影評分榜前列。
  • 「世界第一」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到底好在哪?
    那麼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可以引發我們如此強烈的共鳴?本文主要從影片相互交織的三大主題,解讀《肖申克的救贖》獲得如此高評價的原因。在以上兩個主題的基礎上,可以提出關於肖申克為何能獲得如此高評價的第三個問題:如果我們身邊沒有黑人,也不信基督教。最典型的例子還是中國觀眾,我們並沒有生活在種族問題嚴重的社會,也不是基督教國家,那麼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還是如此打動人?為什麼它在中國也是評分第一?
  • 《肖申克的救贖》憑什麼位列影史第一?佔據各個排行榜的王座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肖申克的救贖》他憑什麼在影史上排名第一!他基本佔據了各個排行榜的王座。這也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渡過餘生。影片男二瑞德出現了,他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而他也是肖申克監獄中的「叮噹貓口袋」,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就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菸、口香糖、酒,甚至是大麻。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大家就賭誰會在第一個夜晚哭泣。
  • 肖申克的救贖丨免費觀看
    這部電影無論在美國在中國,都是「影史第一」的排名。在中國,2018年3月28日,豆瓣網第一部突破百萬評分的電影誕生:《肖申克的救贖》重映,這部電影有鮮為人知的15個秘密1、雙料第一《肖申克的救贖》達成了這一成就,百萬打分的另一邊是高達9.6分的評分。
  • 這麼多年後,《肖申克的救贖》依然是我的片單第一
    2018年,《肖申克的救贖》成為了豆瓣第一部評分人數突破100萬的電影。現在,《肖申克的救贖》已經成為影史上最受影迷擁愛的電影之一,這部講述希望、自由和友情,優雅而動人的電影,至今仍力壓《教父》,成為IMDB網站用戶心目中的影史第一電影,2006年,《肖申克的救贖》被英國電影雜誌《帝國》讀者評為「影史最偉大電影」。
  • 《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是豆瓣第一和IMDB第一?
    《肖申克的救贖》,不僅是豆瓣評分排名第一,它還常年佔據IMDB的榜首,各種影評和解說也是多繁星。那麼《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又後來居上了呢?它的優點就是誰都能看懂,而「希望」這個主題放之四海皆準。相反,《阿甘正傳》濃縮了幾十年的美國歷史,《低俗小說》則致敬了幾十部老電影和大量的流行文化橋段,閱讀量和觀影量不夠的觀眾或許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