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後,《肖申克的救贖》依然是我的片單第一

2020-11-10 環球銀幕

你心中最愛的電影是哪部?


2018年,《肖申克的救贖》成為了豆瓣第一部評分人數突破100萬的電影。

這部電影或許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同,但相同的是,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對它的讚美和熱愛。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部經典中的經典。




話說一美元,合不到七元人民幣,能讓你買到什麼?


在1986年,一美元卻買到了《肖申克的救贖》電影改編權!


身為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一直對電影學院的學生和電影發燒友慷慨備至,如果他們想改編他的短篇小說,沒問題,改編版權費更是好說——


一美元(但前提是,你得能夠打動金或是討他的喜歡)。


也就是說,只要花一美元,你就有權力把任意一部史蒂芬·金的短篇小說搬上銀幕,金本人稱之為「美元寶貝」交易。


1980年,21歲的史蒂芬·金的一位粉絲——弗蘭克·達拉邦特(《肖申克的救贖》導演)還是一個剛剛混跡於電影圈的菜鳥,他給金寫了一封信,表示希望能夠改編金的短篇小說《房間裡的女人》(The Womanin the Room),它講述了一個男人在其母病入膏肓之際,決定對她實施安樂死。


金同意了,收了達拉邦特一美元。


三年後,達拉邦特把《房間裡的女人》拍成了一部30分鐘的短片,金特別喜歡這部短片,於是和達拉邦特慢慢成了朋友,二人多年來一直互通書信,但從來沒見過面。


1986年,達拉邦特和金見了第一面,因為他想把金的小說集《四季奇譚》(Different Seasons)中的《麗塔·海華絲和肖申克的救贖》改編成自己的長片導演處女作,金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價錢還是一美元,達拉邦特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把小說改編成了劇本。


後來有人說,這可能是影史上最成功的交易之一。



「感謝上帝!」多年後的達拉邦特笑道,「我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首先要感謝史蒂芬·金!」


現在,《肖申克的救贖》已經成為影史上最受影迷擁愛的電影之一,這部講述希望、自由和友情,優雅而動人的電影,至今仍力壓《教父》,成為IMDB網站用戶心目中的影史第一電影,2006年,《肖申克的救贖》被英國電影雜誌《帝國》讀者評為「影史最偉大電影」。



但這一切對於當年參與影片創作的主創而言卻有些姍姍來遲,「因為某些原因,我們甚至都無法讓更多的人看到這部電影,」達拉邦特回憶道,「我想這有點兒讓人感覺前功盡棄。」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1994年,這一年的9月23日,《肖申克的救贖》在美國的33家影院上映,大約過了半年從影院下檔,最終票房為2834萬美元,在所有根據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電影裡,《肖申克的救贖》甚至都沒擠進票房前十,可謂慘不忍睹。



對此,達拉邦特的反應是:「假如你在一件事情上耗費了兩年的心血,而且對它信心滿滿、滿懷憧憬,最後卻發現根本沒有多少人關心它。你可能不失望嗎?坦率講,《肖申克的救贖》上映後,我內心的落差非常大,我只感覺到,所有人都對它無所謂似的。



實際上,當時還是有很多人很在乎《肖申克的救贖》的,尤其是影評人和達拉邦特的好萊塢同行們,紛紛就影片展開熱烈討論和獻上了讚美之詞。


在隨後的奧斯卡競爭中,《肖申克的救贖》獲得了七項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提名和摩根·弗裡曼的影帝提名,但達拉邦特和另一位主演蒂姆·羅賓斯都沒獲得提名。在頒獎典禮上,《肖申克的救贖》一無所獲,敗於《阿甘正傳》。



「這事確實讓人有點兒難堪」,蒂姆·羅賓斯回憶道,「影片確實贏得了不少關注,我也挺喜歡的,但說實話,我當時不覺得它是部經典,不過我後來才慢慢明白——


一部電影是否偉大、能否在人們心裡紮根,和票房多寡、得獎與否關係並不大。時間能夠證明一切。



摩根·弗裡曼之所以能得影帝提名而非最佳配角提名,有一個原因至關重要,那就是他的聲音。


瑞德(摩根·弗裡曼飾)的畫外音旁白貫穿影片始終,當安迪逃離了肖申克監獄,是弗裡曼那沉穩而又悅耳的聲音陪伴著觀眾們度過了剩下的那些黑暗時刻,他的聲音,聽上去既睿智又令人安心。



「想知道我什麼時候開始真正入戲的嗎?當我開始念那些旁白時」,摩裡曼回憶說,「當我開始念那些旁白時,我覺得自己進入了這部電影的靈魂裡。


「在拍攝現場,我並沒把自己當作這部電影的講述者,但在我心裡,我覺得那些話一直在我耳邊縈繞。很奇怪,好像瑞德講的每一句我都能夠完全明白。



弗裡曼是《肖申克的救贖》第一個確定的演員。


「我愛死這劇本了,而且很清楚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劇本,看完後就給經紀人打電話:『快告訴我,他們想讓我演誰?不管他們說是誰,我都會演!』但當我的經紀人說是瑞德時,我還是大吃一驚,因為劇本裡的瑞德是個紅頭髮的愛爾蘭後裔。」


能夠出演《肖申克的救贖》,弗裡曼需要感謝兩個人,一個是撰寫劇本時就一直以他為原型在描寫瑞德的導演達拉邦特,還有一位是力挺他出演瑞德的麗茲·格羅澤,她是《肖申克的救贖》的無名英雄。



麗茲·格羅澤是羅伯·萊納製作公司「城堡石」(CastleRock)的一名執行製片人,萊納執導的《伴我同行》(Stand by Me)是金小說改編電影裡的另一部經典之作。


「『城堡石』可能是當時唯一一個對我的劇本表示興趣的公司,據說麗茲在看了劇本後,馬上就衝進了老闆的辦公室,她把劇本往他桌上一扔,說:『這個片我們非拍不可!』」,導演達拉邦特笑道,「她還說:『除非你答應,否則我不會離開這間辦公室!』像麗茲這種富有激情和自信的人,在好萊塢並不多見。」



不過緊接著,意外出現了:因為太喜歡達拉邦特的劇本,萊納決定出價250萬美元買下劇本並由自己執導,達拉邦特拒絕了,但萊納的提議也讓當時已經放棄執導意願的他恍然大悟,「對啊,為什麼我不自己來導呢?!」


在確定了弗裡曼後,風風火火的格羅澤又找來了羅賓斯,弗裡曼說:「我記得他們劃掉了一大堆候選人名單,當我得知是蒂姆時,心裡非常高興。」



1993年6月16日,《肖申克的救贖》在俄亥俄州的曼斯菲爾德開拍,這座人煙稀少的小鎮上正好有一座廢棄的監獄,除此之外,小鎮生活相當無聊。


據羅賓斯回憶,曼斯菲爾德鎮民雖然都很友好,「但在那兒度過三個半月,還是有點兒讓人感覺窒息。」在曼斯菲爾德鎮拍片期間,羅賓斯甚至寫完了他的第三部導演電影《大廈將傾》的劇本。


雖然之前只有一次拍攝電視電影的練手,但拍攝《肖申克的救贖》時達拉邦特還是表現出了極強的控制力,以拍攝第二周便開始錄製瑞德的旁白為例,達拉邦特不允許弗裡曼改哪怕一個字,錯一個字就要全部重新來過。



弗裡曼對此印象深刻:「都說第一次當導演的人容易聽不進別人的話,弗蘭克是不是也這樣?我想多少有點兒吧。」


達拉邦特雖然對史蒂芬·金滿懷敬意,但他對原著做起改動來卻毫不猶豫,比如大大加強了老布的戲份(小說對他的描寫只有一小段),並且把小說裡形形色色的典獄官員綜合成那個讓不少觀眾咬牙切齒的諾頓典獄長。



在拍攝期間,達拉邦特讓所有演員圍繞著弗裡曼和羅賓斯二重唱都煥發出了各自的光彩,與此同時,他對鏡頭的把握也非常之精準。



坦白而言,作為一個新手導演,當時的達拉邦特幾乎一步都不能出錯,他果斷地迴避了對安迪越獄準備的描寫,而是通過音樂、感性的臺詞,儘可能地挖掘出故事裡蘊含的情感衝擊力。




《肖申克的救贖》結尾一直為影迷所津津樂道,在一片藍天碧海的天堂美景中,安迪和瑞德這對數十年的難友終於在自由的天地裡相見,愉悅感人的同時大大升華了影片的主題。



但影片原來的結尾並非如此,這次,又是製片人格羅澤給《肖申克的救贖》帶來了亮點。達拉邦特的劇本延續了小說結尾——瑞德在看到安迪留給他的信後,決定前往齊華坦尼荷島與安迪會合。


「我希望安迪在那兒。我希望我能成功跨越美墨邊界。我希望能見到我的朋友,和他握握手。我希望太平洋就和我夢中所見的一樣蔚藍。我希望……」


但格羅澤認為對於觀眾這還遠遠不夠,她說服達拉邦特改寫結尾,並向他承諾,如果拍完感覺不好的話,還可以採用原結尾。



就這樣,達拉邦特一行人去了位於加勒比海的聖克羅伊斯島,在那片和瑞德「夢中所見的一樣蔚藍」大海邊上,拍攝了安迪和瑞德相見的鏡頭。


「我是划著船上島的!」回憶起當時情景,弗裡曼臉上浮現笑意,而羅賓斯則認為那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之一:「那地方太美了,我至今還想回到那兒,看著大海,給船打打砂。」


實際上,達拉邦特遠可以把兩位老友的重聚拍得無比煽情,但他卻採取了非常含蓄的手法,尤其當安迪和瑞德擁抱時,他讓攝影機向後遠遠地拉開,好像要給這對老友保留一點兒隱密空間。



實際上,達拉邦特對重拍結尾並不是很情願,多少有點兒向格羅澤屈服的感覺,但當他在剪輯時卻也不自覺地被這個結尾所感染——


「當我和剪輯師一起剪片時,我們都情不自禁地愛上了這個結尾!它進一步深化了安迪和瑞德以自由身重逢時的那份喜悅。」




改變《肖申克的救贖》命運的,是音像製品。


1995年,《肖申克的救贖》成了當年美國錄像帶租借率最高的電影,32萬份錄像帶在全美國踴躍流傳,影迷的熱情一發不可收拾,正如瑞德在片中所說——


「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羽毛太鮮亮了。」



而安迪和瑞德之間的友誼也感動了無數之前未能在銀幕上觀看《肖申克的救贖》的影迷,有人甚至打趣,他們可能是銀幕上「愛」得最深的兩個男人。


對此弗裡曼笑道:「我一直認為這部電影在講述一個愛的故事,安迪和瑞德互相深深地愛著對方,在肖申克監獄這個大群體裡,他們對對方永遠真心以待。」



而羅賓斯的感覺似乎比弗裡曼更深:「我相信人們之所以被《肖申克的救贖》所感動,是因為它講述了一個放之四海皆能產生共鳴的主題。」


「在影片上映後的幾年裡,我經常在大街上被不同的人拉住,說他們有多愛這部電影。那時候,我就開始想:『看來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齊華坦尼荷島。』但不管《肖申克的救贖》引起了什麼樣的反響,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它是一部太他媽好看的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效應同樣對達拉邦特意義深遠,尤其當他得知了米爾沃基一位患上「漸凍症」的男子在去世的數年裡,一直靠看《肖申克的救贖》給自己鼓舞打氣,他說他尤其喜歡安迪給瑞德那封信的那一句「希望是個好東西」。


達拉邦特感嘆道:「我漸漸知道這部電影對許多人意義非凡,仿佛它有了自己的生命。「



你說我們拍電影的目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觸動觀眾!如果你經常能聽到你的電影對某某人產生了積極意義,或是它成了他們最愛的電影之一,那麼沒有比這個更美妙的事情了,比拿下一億美元票房更值得珍惜更為成功。」


在這十幾年裡,眾多影評人、影迷從《肖申克的救贖》裡解讀出了無數隱喻,他們甚至認為安迪是基督的化身,對此達拉邦特笑道——


「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但我很高興大家這麼認真地喜歡它。」

相關焦點

  • 認識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相信大家也有看過,這部電影是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為什麼這部電影會深受人們的喜愛呢?《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有一個非常絕佳的故事內核,並且用電影的方式去成功的轉述了這個好故事。這個故事是感人的迷人的,甚至像奇蹟一般的夢幻,用另一句話說它並不是現實,但它遠遠超過於現實。
  • 「世界第一」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到底好在哪?
    《肖申克的救贖》也許不是你心目中最佳,但大數據代表了廣泛觀眾的偏好。它橫向可以跨越東西方的文化鴻溝,縱向可以保持二十多年的時間沉澱,一直穩居普通觀眾普選第一,背後一定有著深層的內涵。這部影片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評價,成為世界之最,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引發了世界範圍最普通觀眾最廣泛的共鳴。
  •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
    近日,假期時間段電影老廝雞本人有些清閒,經朋友推薦,向我介紹了一部算是經典的老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其實這部電影,老廝雞本人之前有聽說過,但當時感覺只是一部類似於《越獄》題材的電影,所以沒有耗費時間去觀看,但今天經朋友這麼一說,燃起了老廝雞那顆熾熱的觀影之心,決心要一探究竟。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誰在救贖?
    豆瓣電影Top250的榜首,9.7分的超高評分,多達220萬+的評論,地位之高,流傳之廣,可見一斑。《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安迪挖通了隧道,八年後才開始越獄?《肖申克的救贖》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很少有評論講到。在最終決定越獄之前,安迪與瑞德之間有一段對話。
  • 《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是豆瓣第一和IMDB第一?
    《肖申克的救贖》,不僅是豆瓣評分排名第一,它還常年佔據IMDB的榜首,各種影評和解說也是多繁星。《肖申克的救贖》是史蒂芬.金比較少見的非恐怖故事,但核心價值觀並沒有多少改變,肖申克監獄就是黑暗社會的縮影。典獄長若頓第一次訓話就說,規則只有兩條,「把信仰獻給上帝,把賤命交給我」,進了肖申克監獄,生殺大權就握在若頓手中。
  • 時隔多年我終於明白《阿甘正傳》為什麼可以打敗《肖申克的救贖》
    說起《肖申克的救贖》絕對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意難平。明明這麼好的一部電影,獲得了7項奧斯卡提名,最終卻一個獎項也沒拿到,甚至在票房上也一敗塗地,2500萬的製作最終只收回1600萬。為了回本,製片方將影片製作成DVD版本售賣,才讓這部影片大熱,收穫了無數的好評,安迪逃出監獄在雨中張開雙臂擁抱自由的鏡頭也成為影史經典。
  • 《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和豆瓣持續排第一?
    用上面這句話來描述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絲毫不會讓人覺得會有任何誇張和吹捧的意味,因為這部電影在後來多年牢牢佔據IMDB和豆瓣電影榜單第一名的位置足以說明一切。但就是這麼一部經典的電影,卻在其鋒芒初露的時候被人們忽視。無數次刷之後《肖申克的救贖》,我理解了安迪那安詳而神秘的微笑。一次是為獄友贏得冬日裡冰涼的啤酒,一次是給獄友播放天籟般的歌聲。
  • 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輸了奧斯卡,還能成為影迷心目中的第一?
    但在二十多年以前,這是《阿甘正傳》的創造。對於喜歡《肖申克的救贖》的觀眾來講,很不理解,這麼好的影片怎麼會獲得不了獎項呢?《肖申克的救贖》和《阿甘正傳》故事情節就不說了,你肯定看過。今天康康就和你一起分析下「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兩個獎項,《阿甘正傳》為何能打敗《肖申克的救贖》?先說個兩個前提:第一、就是電影票房。票房代表著什麼?票房代表著社會影響力。
  • 肖申克不能救贖:《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在肖申克的監獄裡,一名和安迪一起進來的新犯人第一天晚上熄燈後就因為恐懼而哭叫不止。
  •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這部影片非常受大眾的歡迎,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7分,並且位列豆瓣電影榜單第一名。從電影的題目之中,我們都知道肖申克指的是那座監獄的名字,而救贖又指的是什麼呢?到底救贖了什麼呢?救贖應該可以分為兩層含義,分為身體上的救贖和靈魂上的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
    《肖申克的救贖》:正是因為有了那些不起眼的瑕疵,才成就了這部電影的經典!文/一個人旅行《肖申克的救贖》,豆瓣評分高達9.7分,以100多萬張選票,超過2008年的冠軍教父成為最受歡迎的250部電影之一。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雖惜敗於《阿甘正傳》,卻也因此成為了廣大影迷心中的無冕之王,至今仍備受廣大影迷的推崇與喜愛,成為永遠的經典。很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在大部分人看來,監獄和救贖,似乎並沒有什麼關聯。我對其的理解是,監獄是黑暗的,讓人跌入塵埃;救贖是光明的,使人看到希望。
  • 影評《肖申克的救贖》自由無價
    《肖申克的救贖》相信影迷基本都看過。這是一部影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至今被奉為神作。《阿甘正傳》、《變相怪傑》都誕生於同一時期,但是《肖申克的救贖》又算其中佼佼者,屹立在各種佳片肩頭,由此可見《肖申克的救贖》到底分量多少。
  • 《肖申克的救贖》
    《阿甘正傳》當之無愧的捧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等12項大獎,而《低俗小說》以他獨特的環狀結構和多角度敘事手法拿走了最佳原創劇本的桂冠,唯獨《肖申克的救贖》在十項提名裡顆粒無收。但是《肖申克的救贖》真的是比不上其他幾部電影嗎?當然不是的。
  • 電影頻道•《肖申克的救贖》
    讓你難過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會笑著說出來文/繞月飛行28天這部電影如今位列IMDB Top250佳片榜單第一名《肖申克的救贖》作為1994年的經典影片的價值是無與倫比的,我把它作為電影頻道板塊的第一部電影開始。歡迎來到電影的世界一。
  • 肖申克的救贖:成年人的夢神
    今年是《肖申克的救贖》上映25周年。25年來,它在影迷心中的口碑節節飆升,贏得了大量鐵粉,從未被時間抹去光輝。前天晚上我在家重溫了這部電影,多年前那些曾打動我的片段,如今更讓我感同身受。《肖申克的救贖》所講的,不光是安迪、瑞德和老布的故事,可能也是你我的故事。肖申克監獄裡有位圖書管理員老布,他每天把監獄裡的書擺到推車上,每天推車去牢門口分發圖書。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複這個工作,就這麼在獄中過了五十年。有一天他終於得到了假釋的通知,獲得了自由。通知下達時,他卻整個人都慌了。他劫持了獄友,希望因此獲罪,重回監獄。五十年後的世界變化太快,令他咂舌。
  • 《肖申克的救贖》:影史第一的背後,是作者史蒂芬·金的人生寫照
    史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背後的男人,影史最佳影片的締造者兩年前,那會還在廈門那個繁華城市每天兩點一線往返來回於公司與宿舍,那時候有部叫《平凡英雄》的片子我曾看過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動容,裡頭的4個主人公都是普通人,但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煩惱:生活困頓,11次想逃離城市;工作挫折,7次想離職;創業失敗
  • 《肖申克的救贖》|奧斯卡無緣的它憑什麼是豆瓣電影TOP250第一?
    但好電影是最經得起觀眾的檢驗的,沒想到在二十多年的今天,《肖申克的救贖》竟然力壓《阿甘正傳》,成為豆瓣電影TOP1,而此時《阿甘正傳》是豆瓣電影的TOP3,評分9.5。那麼本文將從影片在內容表達上的優勢、影片中的隱喻以及隱喻背後的內涵和影片與觀眾之間的共鳴三個角度來說明一下這部電影成為豆瓣電影TOP250第一的原因。
  • 影史排名第一為什麼是《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教父》
    教父在小說出版兩年後。《教父》小說被改編成電影。並延續小說之前的輝煌。獲得奧斯卡九項大獎。《 教父》電影三部曲,被譽為影史上最偉大電影。教父是一部男人的奮鬥史。也可以理解深度剖析人性的。絕妙之作。肖申克的救贖更是闡述人如何心存希望,在絕境中逆轉人生,最後獲得成功的積極向上的人生理念。影片說展示的肖申克監獄是一個黑暗的,充滿罪惡的地方。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然而,這部拍攝於1994年的經典作品卻並沒有在當年的奧斯卡上放出光彩,因為它輸給了當時更加風光的「主旋律」電影《阿甘正傳》,依然是一部經典到不行的作品。這一年,《肖申克的救贖》好像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被奧斯卡這個刻板的教師給帥選出了「好學生」的名單,入圍了七項大獎,卻是一個都沒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