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視為蘋果的最大「威脅」,HTC如何一手好牌打到「稀爛」?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型手機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子產品。這些年來很多的新品牌崛起,小米、華為、oppo、vivo都成為全球前十大智慧型手機廠商,而諾基亞、摩託羅拉、HTC這些老牌廠商逐漸的沒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老牌廠商HTC,曾被視為蘋果最大的「威脅」,HTC是如何將一手好牌打到「稀爛」的呢?
根據HTC12月份的營收報告顯示,當月營收6.15億新臺幣(約合1.4億人民幣),第4季營收16億元,全年營收58.06億元,下滑了42.03%,這創造了HTC的最低營收記錄。數據顯示,這已經是HTC連續5年處於虧損的狀態,但創始人王雪紅仍然表示,HTC不會放棄5G手機市場,接下來還會推出5G機型。
曾經的HTC
80後、90後可能還依稀記得當年HTC的輝煌時刻,最巔峰時期的HTC銷量僅次於蘋果,被稱為「安卓之王」,HTC是一家既有科技實力又「高產」的手機廠商。
可能大多數人都知道iphone7p這款機型,後置雙攝的設計帶動整個智慧型手機行業的發展。但HTC EVO 3D才是是全球首款後置雙攝手機,儘管當時HTC追求的是3D的效果,但仍然開創了手機界的先河。
為了與蘋果競爭,HTC推出了「機海戰術」,在2007到2010年三年時間裡推出了五是多款機型,成功與二分天下,那時候三星還沒有崛起。但這也導致一個結果,就是HTC產品定位不清晰,難以獲得用戶的青睞。更大的難題還在於,HTC深陷與諾基亞、蘋果的專利糾紛無法自拔。
走上「歧途」
到2010年前後,小米已經誕生了,憑藉著超高的性價比開始火熱,藉助著電商的崛起開始迅速佔領市場。但那時候的HTC在幹什麼呢?HTC依然堅持自己的策略,努力將自己打扮成一個「高端品牌」,手機性能不怎麼樣,價格卻居高不下,敢用聯發科晶片價格上3000的除了魅族可能就只剩下HTC了,那段時間HTC成了「高價低配」的代名詞。
另外,在小米、華為、魅族、oppo、vivo不斷在大陸市場發力的時候,HTC顯得無動於衷,那時候網上流傳這樣的一個段子,HTC的一等產品給歐美、二等產品給自己,三等產品給大陸,甚至連繫統升級都搞「雙重標準」,大陸的HTC手機系統升級永遠都是最晚的。最後的結果是什麼,HTC在歐美輸給了蘋果,在大陸市場輸給了小米、華為,自己卻什麼都沒剩下。
之後的HTC開始走上「歧途」,專心研究起VR產品來,直到今天HTC已經是全球頂尖的VR廠商之一了。但問題在於,VR也就是在2016、2017那兩年時間比較火熱,這幾年VR不再受到廠商和用戶的關注,就像過氣的產品一樣被扔在了角落裡,HTC是又一次「押錯寶」了。
想要翻身?太難!
最後肯定有人想問,HTC還能翻身嗎?讓筆者說,HTC想要翻身難上青天!現在的全球手機市場格局和當年已經不一樣了,蘋果有自己的ios系統、三星有自己頂尖的屏幕、內存快閃記憶體做支撐,HTC根本沒辦法與這兩大巨頭競爭。大陸市場就更沒有HTC的機會了,連三星這樣的巨頭都無奈退場,HTC拿什麼來打動消費者呢?
讓筆者說,HTC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蘋果的命得了蘋果的病」,沒有蘋果、三星那樣的科技實力,卻不願低下自己高傲的頭顱。不願意在手機設計上迎合消費者,高昂的定價似乎把用戶當成了「傻子」,有更好的選擇我為什麼一定要選擇HTC?一手好牌打到「稀爛」,這是HTC最真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