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盪氣迴腸,河西走廊

2020-10-12 Moli-sherlock

知道這部片子很久了,最近終於有機會看完。

一句話:攝人心魄,盪氣迴腸。

因為這部紀錄片,那些只是聽聞、默誦的,

但因年少未曾體會的風雲歷史,一時間都活了過來。

它就是——《河西走廊》。

01

第一次,

對「張騫出使西域」有了實感。

到底是多強大的信念,

支撐著他,

被捕蟄伏敵手10年之久,

難得逃出後,竟然沒有折返故土,

而是選擇繼續完成未竟之事業。

橫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幹,

歷經生死離別,愛恨情仇,

終於排除萬難,

回到魂牽夢縈的長安。

真的好佩服。

書上的隻言片語,冷冰冰的數字,

榮耀背後的艱辛,歲月磨不滅的壯懷,

統統在張騫對著長安巍峨宮殿

那一跪中化作現實。

漢朝這位最偉大的探險家終於歸來,

他流下百感交集的淚水,笑道:幸不辱命。

02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試問哪個少年不想學霍驃騎,

十八披甲封帥,二十封狼居胥,

收復焉支山,弘不世之功?!

遙想那段驚心動魄的鐵血歲月——

無數的漢家將士浴血奮戰,忠骨銷魂,

打通了這條被後人稱為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

「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當匈奴人唱著悲涼的民歌撤退時,

在他們身後緩緩開啟的是

中原與西域世界互通的大門。

武威。張掖。酒泉。敦煌。

陽關。玉門關。

漢長城。西域都護府。

偉大的漢帝國,造就偉大的英雄。

03

真的被一代代

守護河西,拓展疆域的他們感動:

遠赴他鄉和親的解憂公主,

不僅頂住了來自匈奴的壓力,

還為加強烏孫和漢帝國的聯盟

做出了傑出貢獻;

三朝元老的常惠,

一生多次往返於長安和西域之間,

以夷制夷壓制匈奴,並且徵討車茲國,

為當年被殺的屯田士兵一雪前恥,

有勇有謀有義氣;

那位無名的置嗇夫,

一生不知接待多少西域和中原

往來的官員使團驛使士卒流民,

在邊陲懸泉置,奉獻最美好的青春;

還有那位將屯田墾邊豐富經驗

總結為三封《屯田策》的老將趙充國……

漢帝國最終實現的「漢之號令,班西域矣」,

背後是多少人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04

古老的敦煌,

一個讓無數人魂牽夢縈的地方。

一石激起萬層浪。

當年樂僔和尚在鳴沙山上鑿下第一個石窟,

或許他沒有想過,

日後這裡將變成延綿不絕的石窟走廊。

風沙磨不滅巖彩的印記,

歷經千年依舊沉靜美麗,

可以想見,那時的開鑿者

懷著怎樣的崇敬和熱情,

建造出如此浩大而雄壯的石窟群。

那繁複和諧的大方豔麗的

寧靜神秘的脆弱堅強的美啊,

仿佛是從遠古傳來的歌聲,既熟悉又縹緲,

頭腦尚未分辨清,心卻忍不住共鳴。

實在太想去朝拜了。

05

河西走廊真不愧是

讓人驚喜不斷的寶藏。

地處偏僻深居內陸,

讓它成為守護華夏大地的北方屏障——

和平時期,是它溝通中西,

搭建出一條陸上絲綢之路;

戰亂時期,是它守住中原文化的根脈,

保住了如此燦爛中西交融的敦煌文化。

油氣資源礦藏豐富,

讓它成為新中國成長發展的北方能源,

西部大開發、西電東送、

西氣東輸、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實施,

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大動脈。

這一切背後,正是一代代西部建設者,

用血汗鑄造出來的偉大成就。

他們是接力奔跑著的中國巨人。

怎不叫人自豪驕傲。

後記

看完《河西走廊》,

除了為西北的光輝歲月倍感驕傲外,

也很容易慨嘆:一切俱往矣。

黃沙滾滾,眾人皆過客。

西域大漠的蒼涼是刻在骨子裡的。

那些熠熠生光的名人偉績,

或是毫不起眼的百姓日常,

都將一同湮滅在風中。

抓不住,留不住。

面對歷史的大潮,

一個人的力量有時候顯得那麼渺小,

或許窮盡一生,花光所有努力,

也不一定能實現心中的抱負。

正如那渴望實現治國理想,

卻被現實澆了當頭涼水的大儒郭瑀,

正如那不遠萬裡探索中國,

日夜嚮往長安卻病逝肅州的鄂本篤,

正如那面對嚴峻邊防形勢想要治軍,

卻因年老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林則徐。

病床上手握入選 明朝「朝貢」名額信件的鄂本篤

看著他們,忍不住心頭一顫,

仿佛可以通過時光,

感受到他們的悲憤抑鬱,痛苦哀傷。

命運的捉弄,際遇之無常,

讓人扼腕,徒嘆奈何。

人生中的苦與痛,哀與樂,

未竟的夢想與跟舍不下的愛恨

交織在一起,叫人無語凝噎。

所以也有人說,

西北的風沙這麼大,

嗚咽的是千年悲涼。

我想,《河西走廊》能贏得大家

交口稱讚、甚至滿腔熱淚的地方,

除卻還原歷史,出色服道化,

以及恢弘配樂和大氣分鏡外,

更重要的是片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人性關懷。

在《河西走廊》裡,

不乏溫情地提到,

那些在英雄名人身後,

寂寂無名的他們:

陪伴在張騫身邊的匈奴妻子,

跟隨霍去病徵戰河西的將士,

戍邊屯田護衛邊疆的士兵,

邊陲懸泉置勤懇工作的置嗇夫,

張騫匈奴妻子,惜未在歷史留名

繪製初唐燦爛敦煌220窟的無名畫師,

1500年來堅持開鑿石窟的代代匠人,

不遠萬裡前往異國傳教的僧侶,

跟著左宗棠種下一排排柳樹的士卒……

大唐無名畫師, 創作的220窟堪稱敦煌裡程碑

而今,歷經歲月浮沉,風雲變幻,

核桃、葡萄、石榴遍布全國果攤,

戍邊戰士們的身影依舊挺拔,

敦煌研究所守護的石窟歷久彌新,

嘉峪關下更是綠柳成蔭……

最直擊人心的是片中那句——

「誰也沒有想到」,

誰也沒有想到,領命出使的張騫,

13年後會帶來怎樣的驚喜。

誰也沒有想到,年幼病弱的霍去病,

日後將長成為威震河西的冠軍侯。

誰也沒有想到,一介布衣的左宗棠,

真的實現了林則徐守護西北的遺志……

我們無法預知未來,

也不知將來如何評說現在,

但或許這就是閱讀歷史,

所能給予世人的慰藉:

平凡如我,

或許沒有雄韜偉略,

沒有不世之功,沒有青史留名,

但只要心懷信念,

當我種下那一顆種子,

或許在「誰也沒有想到」的未來,

它將參天碧綠,成為後人福蔭。

這就是信念的力量。

盪氣迴腸,河西走廊。

相關焦點

  • 《河西走廊》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北接內蒙古高原,西連青藏高原,一直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當時漢武帝劉徹剛登上皇位,國土飽受匈奴人踐踏,只得每年給匈奴供奉大量貢品,在得知匈奴殺死月氏首領,並砍下其頭顱作為酒器,搶佔月氏人土地的時候,漢武帝決定派遣張騫,一路西行聯合月氏兩路夾擊匈奴。但張騫在半路卻被匈奴人擄走當了俘虜,匈奴王還讓他娶了匈奴女人。
  • 《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夢開始的地方
    《河西走廊》 4.9/5(最後一集過於政治了,不過瑕不掩瑜-0.1)我一直自詡熱愛地理,以為對中華大地的山川形勝比較了解,結果自己還是太年輕了。印象中,甘肅(乾燥+肅殺)是戈壁和稀疏草原,不像「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的江南水鄉,那裡怎麼適合人類居住呢?更別提有什麼燦爛的文化了。
  • 《河西走廊》筆記
    第五六集 驛站 看了就想去旅遊的地方 本來只想截圖做下小筆記的…可是系統提示所寫內容太短了,只好百度搜一些文字來充數,以下是百度百科:目錄一分鐘了解河西走廊17.1萬 54"河西走廊央視紀錄片本詞條是多義詞
  • 《河西走廊》陳寅恪評河西文化
    陳寅恪在《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中如是評價河西文化:「惟此偏隅之地,保存漢代中華文化學術,經歷東漢末、西晉之大亂,及北朝擾攘之長期,能不失墜,卒得輾轉灌輸,加入隋唐統一之混合之文化,蔚然為獨立之一源,實吾國文化史之一大業。」這是河西走廊對中原文化的回饋,更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獨特貢獻。
  • 《河西走廊》從河西,輻射整個西部
    2015年,一帶一路付諸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始走向更高的臺階,河西走廊作為陸上絲路最重要的一環,迎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各大紀錄片排名都繞不開這部國產人文紀錄片的總統山,若不是最後一集寶藏,我還真不一定會推薦它。故事從博望侯張騫開始,他起起伏伏的人生落幕的不算輝煌,但卻名垂萬古。導演極富想像力的加入了在漠北張騫的愛情故事,更讓人體會到最為開創者張騫的艱辛和堅定。
  • 《河西走廊》:一部值得反覆去看的紀錄片經典
    《河西走廊》,是2015年拍的紀錄片,至今在人文紀錄片中,無法超越,是紀錄片中的經典之作,當年就得到豆瓣9.5的評分。當聽到《河西走廊》時,心靈會進入一種寧靜狀態。 這是一部能讓我們靜下來的作品! 《河西走廊》講述了從漢朝以來的歷史,其中不乏金戈鐵馬,風雲激蕩,但作品卻用詩一樣的優美筆法,娓娓道來,配上王虹老師獨具魅力的解說,餘香滿浹;大氣的配樂,宏大敘事,宏闊的攝影,形成一股清新厚重、醇香永久的史詩風格。
  • 《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感想
    看這部沒想到看哭了,尤其是到後面河西走廊盛衰之際,亦中國之興衰。便想到從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的艱辛,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的輝煌,常惠、解憂公主,郭荷郭禹劉炳等儒學者,鳩摩羅什,沒有留下姓名的壁畫作者李工等藝術家,還有近現代的林則徐、左宗棠,和來自西域的使者。或許是為了建功立業,但他們內心無一不有著無比堅定的信仰和堅韌不拔的信念。我在想如果是我,面對重重困難,會怎麼做?
  • 《河西走廊》:一部值得反覆去看的紀錄片經典!
    《河西走廊》,是2015年拍的紀錄片,至今在人文紀錄片中,無法超越,是紀錄片中的經典之作,當年就得到豆瓣9.5的評分。01:一部能讓心靈寧靜的作品生活充滿了噪音,我們的耳目又慘被各種信息劫掠。當聽到《河西走廊》時,心靈會進入一種寧靜狀態。這是一部能讓我們靜下來的作品!《河西走廊》講述了從漢朝以來的歷史,其中不乏金戈鐵馬,風雲激蕩,但作品卻用詩一樣的優美筆法,娓娓道來,配上王虹老師獨具魅力的解說,餘香滿浹;大氣的配樂,宏大敘事,宏闊的攝影,形成一股清新厚重、醇香永久的史詩風格。
  • 《河西走廊》「此鳥也 安可籠哉?」
    漢帝國反擊匈奴的戰爭取得勝利,河西走廊併入中原版圖後,漢武帝開始在河西走廊設置行政機構,四郡相繼設立,長城、烽燧等防禦工事以及郵驛系統也開始向西延展。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有組織傳遞信息的國家之一,郵驛被視為「國之血脈」。自春秋戰國時代以來,國家郵驛機構就被稱為「置」。漢帝國的「置」不僅僅是傳輸公文政令的交通驛站,同時也是物資轉運站和往來公務人員的接待站。
  • 《河西走廊》一條走廊,一望千年
    不及弱冠之年的他,憑一己之力攻下河西走廊,又在23歲那年驟然辭世。宛如一顆耀眼的彗星,划過古老中國的上空,為後世兩千多年的子子孫孫,帶來河西走廊寶貴的財富,這是中國第一次將河西走廊納入版圖。或許在張騫之前,武帝還派過別的人,只是歷史只記住了成功的人而已。千年來,遊走在這條走廊上的,有將軍,有名士,有商旅,有士卒。這些人,共同構建了絲路的繁華。
  • 河西走廊,憑什麼成為漢唐的「經濟特區」?
    而山上的冰川消融,雪水匯聚成流奔湧而下,則形成了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水系,延伸出數十條支流,滋潤著整個河西走廊,讓她變得生動而多彩。這個星球上除了海洋以外,幾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都在這條走廊上一一呈現。
  • 《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之蒼生
    戰爭與和平,是河西走廊永恆的主題;探索與建構,是河西走廊時斷時續的樂章。1874年春,阿古柏軍入侵新疆,沙俄趁勢奪取北部的伊犁地區。與此同時,日本出兵臺灣。西北與東南邊防罕見地同時告急。但清廷衰弱,沒有足夠的資金。於是,有了一場國防大爭論。
  • 《河西走廊》為什麼要讀史
    最近在看《大唐帝陵》和《河西走廊》,《大唐帝陵》還沒更新完,於是決定把評分很高的《河西走廊》先追完。我很喜歡《河西走廊》的音樂,作曲者是雅尼,他音樂第一次聽是在初中,那時候喜歡邊寫作業邊聽輕音樂,第一次聽他的《夜鶯》驚為天曲,於是反覆循環播放。
  • 《河西走廊》經典總結摘錄
    在曾經的歷史通道上,河西走廊作為通往廣闊西部的咽喉,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更灑下過無數先輩的血汗,沉澱了太多的期待與渴望。而對於21世紀的中國人,這條橫跨東西,扼控咽喉的超級通道,戰略地位愈發凸顯,也必將肩負起更多使命。
  • 紀錄片《河西走廊》(合10集)
    河西走廊因在黃河以西,形似走廊而得名,是一段沿祁連山山腳分布,長約1000多公裡,寬十到百公裡不等的堆積平原。對比甘肅省的行政區劃圖,可以發現,河西走廊正是甘肅細長的腰部。位於武威天祝縣中部的烏鞘嶺是隴中高原與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線圖為烏鞘嶺下的漢長城,武帝時期所築(攝影©牛民)▼
  • 《河西走廊》「紀錄片」× 「旅遊宣傳片」 √
    看完《河西走廊》後,我對甘肅有了全新的認識,以後有機會要去甘肅看看,不僅僅是敦煌,還想要去親眼目睹兩千年間由荒蕪到繁盛的河西走廊。我覺得這部《河西走廊》紀錄片其實給甘肅打了很好的旅遊廣告啊哈。2. 本著對歷史的興趣來看這部片,確實增長了很多的歷史知識,以前一些不曾理解的地方也有了答案。雖然劇裡由歷史而出發演繹的故事加入了一點想像和再創作,戲劇色彩濃厚,並非完全符合史實,不過並不妨礙整體的歷史觀感。
  • 《河西走廊》「利之所在 無所不至。」
    通過造像風格的細緻比對,專家們發現,南北朝時期佛教藝術在河西走廊興起後,並非按照最短路線傳播,而是由涼州至平城,再由平城至洛陽,接著再回到長安和隴東的有趣路線,而像天水的麥積山北朝石窟和隴東的北石窟寺同樣是這條佛教石窟藝術傳播路線上留給後人不朽的藝術傑作。毫無疑問,河西走廊成為西域佛教藝術傳播到中國的第一站和駐泊地。
  • 《河西走廊》一些歷史筆記罷了
    是怎樣的金戈鐵馬 氣吞萬裡如虎啊河西之戰 全面打通河西走廊 而張騫則被免去博望侯hunyewang企圖投降 殺掉xiutuwang 收編軍隊武威 酒泉兩郡 併入中原版圖漠北大戰 全殲滅匈奴主力 封狼居胥 祭天23歲霍去病去世 把墓修成了祁連山 他來似乎就是為了打通這條路而來武威 武功軍威張掖
  • 《河西走廊》歷史縱橫,千年輪迴
    根脈——「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河西走廊是包容的,這裡的河西文化深遠影響了儒家文化的發展。 當中原陷入三百多年的大分裂與大混亂中,臨松薤谷成為了人們心之嚮往的「聖地」。我家距離馬蹄- 臨松薤谷不過百裡,那裡看到雪山、草原、森林,確實是避世的不二選擇。
  • 《河西走廊》觀影記錄
    從此,包郵區的盛名從河西走廊轉移到了江浙滬?此後,河西走廊迎來的客人便是清末民初的西方探險家了。09-2. 左宗棠與林則徐居然還見過面。另外,嘉峪關的「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是左宗棠題寫的。10-1. 「春風不度玉門關」的玉門居然是個油田,而留名於大慶的王進喜竟是玉門人,青少年時期就在玉門油田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