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部片子很久了,最近終於有機會看完。
一句話:攝人心魄,盪氣迴腸。
因為這部紀錄片,那些只是聽聞、默誦的,
但因年少未曾體會的風雲歷史,一時間都活了過來。
它就是——《河西走廊》。
第一次,
對「張騫出使西域」有了實感。
到底是多強大的信念,
支撐著他,
被捕蟄伏敵手10年之久,
難得逃出後,竟然沒有折返故土,
而是選擇繼續完成未竟之事業。
橫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幹,
歷經生死離別,愛恨情仇,
終於排除萬難,
回到魂牽夢縈的長安。
真的好佩服。
書上的隻言片語,冷冰冰的數字,
榮耀背後的艱辛,歲月磨不滅的壯懷,
統統在張騫對著長安巍峨宮殿
那一跪中化作現實。
漢朝這位最偉大的探險家終於歸來,
他流下百感交集的淚水,笑道:幸不辱命。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試問哪個少年不想學霍驃騎,
十八披甲封帥,二十封狼居胥,
收復焉支山,弘不世之功?!
遙想那段驚心動魄的鐵血歲月——
無數的漢家將士浴血奮戰,忠骨銷魂,
打通了這條被後人稱為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
「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當匈奴人唱著悲涼的民歌撤退時,
在他們身後緩緩開啟的是
中原與西域世界互通的大門。
武威。張掖。酒泉。敦煌。
陽關。玉門關。
漢長城。西域都護府。
偉大的漢帝國,造就偉大的英雄。
真的被一代代
守護河西,拓展疆域的他們感動:
遠赴他鄉和親的解憂公主,
不僅頂住了來自匈奴的壓力,
還為加強烏孫和漢帝國的聯盟
做出了傑出貢獻;
三朝元老的常惠,
一生多次往返於長安和西域之間,
以夷制夷壓制匈奴,並且徵討車茲國,
為當年被殺的屯田士兵一雪前恥,
有勇有謀有義氣;
那位無名的置嗇夫,
一生不知接待多少西域和中原
往來的官員使團驛使士卒流民,
在邊陲懸泉置,奉獻最美好的青春;
還有那位將屯田墾邊豐富經驗
總結為三封《屯田策》的老將趙充國……
漢帝國最終實現的「漢之號令,班西域矣」,
背後是多少人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古老的敦煌,
一個讓無數人魂牽夢縈的地方。
一石激起萬層浪。
當年樂僔和尚在鳴沙山上鑿下第一個石窟,
或許他沒有想過,
日後這裡將變成延綿不絕的石窟走廊。
風沙磨不滅巖彩的印記,
歷經千年依舊沉靜美麗,
可以想見,那時的開鑿者
懷著怎樣的崇敬和熱情,
建造出如此浩大而雄壯的石窟群。
那繁複和諧的大方豔麗的
寧靜神秘的脆弱堅強的美啊,
仿佛是從遠古傳來的歌聲,既熟悉又縹緲,
頭腦尚未分辨清,心卻忍不住共鳴。
實在太想去朝拜了。
河西走廊真不愧是
讓人驚喜不斷的寶藏。
地處偏僻深居內陸,
讓它成為守護華夏大地的北方屏障——
和平時期,是它溝通中西,
搭建出一條陸上絲綢之路;
戰亂時期,是它守住中原文化的根脈,
保住了如此燦爛中西交融的敦煌文化。
油氣資源礦藏豐富,
讓它成為新中國成長發展的北方能源,
西部大開發、西電東送、
西氣東輸、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實施,
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大動脈。
這一切背後,正是一代代西部建設者,
用血汗鑄造出來的偉大成就。
他們是接力奔跑著的中國巨人。
怎不叫人自豪驕傲。
看完《河西走廊》,
除了為西北的光輝歲月倍感驕傲外,
也很容易慨嘆:一切俱往矣。
黃沙滾滾,眾人皆過客。
西域大漠的蒼涼是刻在骨子裡的。
那些熠熠生光的名人偉績,
或是毫不起眼的百姓日常,
都將一同湮滅在風中。
抓不住,留不住。
面對歷史的大潮,
一個人的力量有時候顯得那麼渺小,
或許窮盡一生,花光所有努力,
也不一定能實現心中的抱負。
正如那渴望實現治國理想,
卻被現實澆了當頭涼水的大儒郭瑀,
正如那不遠萬裡探索中國,
日夜嚮往長安卻病逝肅州的鄂本篤,
正如那面對嚴峻邊防形勢想要治軍,
卻因年老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林則徐。
看著他們,忍不住心頭一顫,
仿佛可以通過時光,
感受到他們的悲憤抑鬱,痛苦哀傷。
命運的捉弄,際遇之無常,
讓人扼腕,徒嘆奈何。
人生中的苦與痛,哀與樂,
未竟的夢想與跟舍不下的愛恨
交織在一起,叫人無語凝噎。
所以也有人說,
西北的風沙這麼大,
嗚咽的是千年悲涼。
我想,《河西走廊》能贏得大家
交口稱讚、甚至滿腔熱淚的地方,
除卻還原歷史,出色服道化,
以及恢弘配樂和大氣分鏡外,
更重要的是片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人性關懷。
在《河西走廊》裡,
不乏溫情地提到,
那些在英雄名人身後,
寂寂無名的他們:
陪伴在張騫身邊的匈奴妻子,
跟隨霍去病徵戰河西的將士,
戍邊屯田護衛邊疆的士兵,
邊陲懸泉置勤懇工作的置嗇夫,
繪製初唐燦爛敦煌220窟的無名畫師,
1500年來堅持開鑿石窟的代代匠人,
不遠萬裡前往異國傳教的僧侶,
跟著左宗棠種下一排排柳樹的士卒……
而今,歷經歲月浮沉,風雲變幻,
核桃、葡萄、石榴遍布全國果攤,
戍邊戰士們的身影依舊挺拔,
敦煌研究所守護的石窟歷久彌新,
嘉峪關下更是綠柳成蔭……
最直擊人心的是片中那句——
「誰也沒有想到」,
誰也沒有想到,領命出使的張騫,
13年後會帶來怎樣的驚喜。
誰也沒有想到,年幼病弱的霍去病,
日後將長成為威震河西的冠軍侯。
誰也沒有想到,一介布衣的左宗棠,
真的實現了林則徐守護西北的遺志……
我們無法預知未來,
也不知將來如何評說現在,
但或許這就是閱讀歷史,
所能給予世人的慰藉:
平凡如我,
或許沒有雄韜偉略,
沒有不世之功,沒有青史留名,
但只要心懷信念,
當我種下那一顆種子,
或許在「誰也沒有想到」的未來,
它將參天碧綠,成為後人福蔭。
這就是信念的力量。
盪氣迴腸,河西走廊。